吴伟 蔡和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需要一种精神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就是“工匠精神”。但是,在传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教育改革的新命题。文章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在对工匠精神的传播方式与路径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传播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长效传播机制的构建策略,即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学媒体”“效果评价”“传播环境”等要素入手,构建规范合理的传播秩序,促进“工匠精神”的长效传播。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长效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5-0015-05
工匠精神不仅是新时代劳动者必备的精神内核和价值需求,更是时代的召唤。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从业者身上所具有的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在中国文化视域中,工匠精神蕴含着“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1]。这种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创新、专注等要素的品质是新时代劳动者求得职业生存的条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提出的时代要求。
职业院校通过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和性格品质的塑造,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聚焦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具体传播来看,其一是以思政课堂为基础、专业课程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及实践引领作用[2];其二是校企文化融合[3]、师资合作、产学结合为工匠精神的传播与培育提供了创新模式[4],营造了良好的传播氛围并打造出高效的传播平台。但是,以往的传播依旧存在众多困难和挑战,并且传播机制并不能适应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实践。因此,笔者拟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传播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构建长效传播机制。
一、工匠精神传播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工匠精神的传播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
(一)传统社会认知中工匠的社会地位较低
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士农工商”这样的等级划分,工匠作为手工业者,其社会地位低下,这样一种认知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即使在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情况也并没有普遍改变。我国的技术工人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多万名技术人才,而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偏见人尽皆知。在2016年的两会当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斌在上海代表团发言时引用了一组数据:在对2577名企业职工的调查报告中,认为产业工人在当下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占61.62%,而认为能够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仅占6.07%[5]。这样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普遍心态,社会整体对于工匠的认可程度使得工匠精神缺乏孕育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学生更无心钻研技艺,不去思考如何创新和变革。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在教育过程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6]。然而,目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仍存在较大缺口,主要体现在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数量不够,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按照国家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需要占专业课教师的70%,但实际上距离这个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在年龄结构上,以青年教师为主,学历结构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并不高;另外,一些刚毕业入职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工匠精神的缺乏,同样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果教师仅对学生做单向度的学业指导,不去培养学生的工匠品质,久而久之,则会阻塞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利于传播中的双向互动。
(三)忽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对于“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探讨就从来没有停息过。由于过于强调“技术理性”的作用,职业技术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分开,造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相互剥离与二元对立。这种影响也渗透到职业教育中,体现为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而忽视了对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使人逐渐沦为技术的工具,而丧失了人的主体地位。很多学校过分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而往往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停留在口头上,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表达能力差,对于文学历史的了解不多,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不高。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強
在受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反馈信息的发送者,其主动性与传播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方面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他们还承受着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由于没有学习目标,同样也就欠缺主动学习的认知,遇到难题时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思考,也不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因此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
二、工匠精神长效传播机制的构建
所谓传播机制,就是指传播的方法、形式、流程等各个环节。在教育传播中,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播要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最早在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模式[7],即谁(who),说什么 (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by what channel),对谁说 (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与此相对应的便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界定了传播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笔者讨论的“机制”,即如何使工匠精神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传播的具体措施及运作方式,并使其能够持续运作下去的内在机理。(见图1)
(一)职业院校课程资源整合机制
1.思政教育是工匠精神传播的新起点
思政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相结合,一方面,要将思政教育的目标向培育工匠精神倾斜。从思想政治的教育的目的来看,就是在于引导、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能够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要求。从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看,其所倡导的爱岗敬业、持久专注、精益求精等品质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教育的目标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之中。思政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具有相通之处,这对于两者融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上的引领作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具化,尽早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2.专业教育是工匠精神传播的着力点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弥补学生在素质能力方面的短板。具体来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内容,首先学校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要有所变化,使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较好地融入教学环节中来。其次,在专业教育中,专业教师要根据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育教学环节渗透工匠精神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将工匠精神的考核指标融入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3.实践教育是工匠精神传播的落脚点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能光停留在理论上,只有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实战”中体会工匠精神的意义与价值。要通过实践来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要在实践教育中投入充足的资金及物力支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功能实验室,建立大规模实训基地,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保证硬件设施的完善。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要到实训场所亲自操作,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原理。继续深化实践训练,还要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自身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二)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工匠精神的培育也离不开“双师型”师资的支持。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建立规范的“双师型”教师选聘制度
为了适应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要具有战略眼光,从大局出发,树立“双师型”师资储备意识,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在人才引入上,首先,要根据学校的战略布局,制定人才招聘计划。对于“双师型”师资的认定,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仅要取得双证资格,还要具备若干年限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考量,采用学校初审、县级教育部门复审、市级教育部门认定的三级审核制度,切实搞好“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其次,“双师型”师资引入要合理,既要保证数量,又要考虑质量,既要有年轻教师,也要有资历丰富的教师,在专业类型上也要均衡考虑。另外,兼职教师的引入是“双师型”师资的一大重要来源,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应当尽量从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员工中选拔,签订劳务合同,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2.建立规范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单纯依赖人才引进,对于其他教师的培训,也要按照“双师型”的标准规范执行。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存在渠道单一、培训不规范等问题。有鉴于此,首先需要构建多层次的知识培训体系,按照专业程度进行划分,让教师能够系统地接受培训。另外,需要构建国家级、省市级、校级三级不同规模的培训,实行统一组织,形成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依托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定期选派教师到培训基地进行实践。为了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学校及各级政府还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建立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制度。政府在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经费上予以必要的支持,有利于帮助培训计划顺利实施。
3.建立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
“双师型”教师在认定标准上较普通教师相对严格,在教学安排上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双师型”教师在考核指标上就应有所侧重,不能与普通教师置于同一考核标准之下。职业院校在教师绩效考核系统中应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确立“优质优酬”的薪酬分配制度,让“双师型”教师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调动“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带动普通教师积极进取,不断向“双师型”方向迈进,形成良性发展的氛围[8]。同時,还应鼓励教师参与技能培训,考取高级技能等级证书;选派优秀教师出国研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技术研究,参与学校或企业的项目开发,并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教师进行专项奖励,使教师能够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职业上的认同。
(三)职业院校媒体资源应用机制
在教育传播中,教育媒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学习情境,二是作为辅助教学(包括学习)的工具[9]。教育媒体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工匠精神培养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投影仪、幻灯片,其最大的优点是制作的灵活性,可以添加图片、文字、声音等信息,克服了板书、板画等形式的缺点。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或流程复杂的实验步骤,可以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理性的东西感性化。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学方法不同,所使用的媒体也会有所不同,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因此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动多种媒体,配合使用,通过教学媒体的组合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工匠精神的有关内容。
2.在教育教学中构筑网络与新媒体平台
“互联网+”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载体。互联网集图、文、声、像、视频、音频于一身,囊括了各种媒体形态,以手机、电脑等为终端的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将数字化了的信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媒体的教育功能,拓宽了教育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拓宽思路,更新教学方式,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中大胆引入新媒体,通过建立局域网或网络互联的方式,让学生的手机和电脑应用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发布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推送一些工匠事迹,与学生进行分享。借助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慕课和微课等网络教育资源也随之诞生,并快速发展,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四)职业院校效果评价机制
受教育者接收到教育者传递过来的信息,其解码的结果是否与编码的意义一致,是确定是否达到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适时调整教育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准确、科学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出评价。对于工匠精神的考核不能再沿用学科型课程考核模式,必须以职业为导向,突出工匠精神的整体特征,形成以职业素养考核为主,以知识目标考核为辅;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以卷面考核为辅;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以总结性考核为辅的评价机制。
1.教育目标的评价
当代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泰勒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到:“评价的过程是从教育目标入手的,因此,目标的定义应该是很清楚的。如果目标还不清楚,那么评价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界说目标,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的程度。[10]”界说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有利于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其次是对教学目标的评价,这种归因的结果有利于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手段,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和数量,使教学内容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范围。最后是对素质目标的评价,在工匠精神培养中,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素质,如果没有,则需要找到突破点对症下药。这也是检验教育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的最终标准。
2.教师行为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理解工匠精神内涵的直接手段,因此,对于教师行为评价的原则是:是否起到促進学生热爱专业、主动学习和精益求精的作用。具体的参考标准有:教师的发音标准、用词准确、语言流利、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消化吸收所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来辅助教学,设备使用无障碍,板书优美,条理清晰,运用肢体语言,增加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定比例的课堂讨论环节,锻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适时地介入讨论,予以启发或者纠正,让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做出点评,有效归纳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适当地通过口头奖励或者物质奖励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行为的评价
学生行为的评价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这三个方面。要逐渐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模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通过平时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考核、实习项目考核等。平时学习表现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等综合因素评定;阶段性考核是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测试学生;实习项目考核主要是针对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向校方提交实习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等。这样,一系列的多元化考核能够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综合体现工匠精神的素养。
(五)职业院校环境营造机制
构建良好的传播环境是信息顺利交流的必要条件。这里的传播环境,不仅包括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布置所组建起来的物质环境,也包括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孕育的校园文化环境,还包括信息量庞大的网络传播环境。
1.构建工匠精神校园物质传播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个方面。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单单仅靠知识的灌输,而是牵涉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要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融入工匠精神的元素,打造工匠特色鲜明的道路文化和广场文化,将道路名称和广场名称用著名的工匠姓名进行命名,提升文化内涵。建立校史馆和工匠作品陈列馆,以丰富的校史底蕴和大师作品,让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自豪感,自觉接受工匠精神的感召,强化自己的产品意识。借助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墙壁和走廊,悬挂著名工匠的照片,张贴工匠精神的宣传标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浓郁的工匠氛围。
2.构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传播环境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爱岗敬业、锲而不舍的氛围来熏陶学生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的重要方法,将工匠精神的传播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工匠精神的感召力。例如,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的主题活动,邀请知名工匠开展主题讲座,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大国工匠身上所散发出的工匠精神。可以举办“技能展示活动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制作当中的经验和心得;或者举办各类技能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来检验实践水平,在相互切磋中提高技术能力。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社团的育人作用,鼓励社团进行工匠精神的研讨,开展富有工匠精神的特色活动,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2]韩沛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匠精神的传播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26):182-183.
[3]李雪莲.加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育工匠精神[J].经济研究导刊,2016(2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