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技术发展逻辑、外部社会需求逻辑、专业自身发展逻辑,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构建专业动态调整的有效路径,需在遵循三重逻辑耦合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专业动态调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规划专业动态调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逻辑;指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3-0053-05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结合的接口,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基本单元。高职院校能否根据技术发展趋势、行业产业需求、自身定位及资源条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与结构,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2015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强调“学校根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
当前,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相关研究多从宏观研究视角出发,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结构如何回应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没有全面审视影响专业及专业调整的各个基本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从微观实践的角度全面认识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本文正是着眼于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微观实践及其复杂系统性特征,从理论上阐述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基本逻辑、指标与实践路径。
一、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基本逻辑
技术发展、社会需求、专业发展规律是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三个基本变量。技术的发展引领了产业行业的升级转型,改变了经济社会外部的人才需求,推动了专业的调整;外部社会需求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动力,为专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高职院校依据外部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水平,在遵循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高职院校專业动态调整遵循技术发展逻辑、外部社会需求逻辑、专业自身发展逻辑,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保障三重逻辑的充分耦合,是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有效路径。
(一)专业动态调整遵循着技术发展逻辑
高职专业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课程组合,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1]。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驱动着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进而改变了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技术发展累积和跃迁的逻辑。技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同时期不同的技术(群)占据主导地位,但技术也具有累积性,新的技术出现,并非完全取代旧技术,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从而在社会中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相互交融的状态 [2]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应调整遵循技术发展累积和跃迁的逻辑,一方面按照动态性原则,不断根据技术发展的水平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规范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来;另一方面,应遵循适应性和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到适应当前技术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后续技术升级、迭代。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技术分化与综合的逻辑。分化与综合是技术的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技术在走向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由于技术本身的关联性和问题解决的复杂性,需在在技术分化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综合,随后又在综合的基础上不断分化发展,沿着否定之否定的道路前进。现代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还要具备比较宽广的技术知识和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在专业调整上,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就业本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夯实学生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在专业内部加强课程融通,专业之间 围绕优势或特色专业,按照基础相通、技术相近、岗位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在专业相互促进、交叉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专业集群 [3]。
(二)专业动态调整遵循外部社会需求逻辑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高职专业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专业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各主体在为高职专业发展提供资源的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动态调整遵循外部社会需求逻辑。
专业动态调整要协调多元主体的需求和作用。高职专业外部需求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准大学生等,各主体之间的需求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冲突的地方,专业动态调整要充分满足政府、市场、准大学生的需求,并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发挥三者的作用 [4]。政府通过划拨经费和计划调控的方式,一方面,引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符合国家、市场的需求,规范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调节高职院校由于过分迎合市场需求而引起的专业设置随意性、同质性等问题。市场中的各主体一方面需要及时发布人才需求及趋势报告;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准大学生通过自主报考专业、入学后转专业等方式也能推动专业的动态调整。
专业动态调整需要符合社会需求的差异性特征。不同国家、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资源分布、地域文化、行业分布等各不相同,造成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5]。外部社会需求存在着差异性特征,这要求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应正确处理好专业与外部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特征,客观分析和评价自身优势、整体实力和专业特色,及地区和行业经济文化需求和特色,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间的匹配度,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双赢 [6]。
(三)专业动态调整遵循专业自身发展逻辑
专业是学生、教师等各利益主体的集合体,专业动态调整不仅仅是对经济社会外部需求、技术发展的被动回应[7],还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自身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调整。
专业动态调整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两种基本途径,即学校情景和企业情景。因而职业教育的承担主体也主要有两个,即学校和企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专业动态调整应该尊重专业发展的历史和现有条件。与高职院校发展相伴相长的是专业的沿袭与变革,在专业沿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专业结构、稳定的师资队伍、稳定的资源配置模式、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认知度、相对固化的办学理念[8],专业的发展受制于原有历史和现有的条件限制。高职院校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充分了解专业的历史和现状,积极整合专业内外的各种力量,系统地设计和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方案,既要满足外部的经济社会需求,也要符合专业发展自身的规律。
二、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评价指标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三重逻辑的耦合。技术发展、外部社会需求、专业发展规律三者统一于专业系统之中,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促进专业的动态调整。如何有效评价和保障三重逻辑的耦合深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动态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是专业及专业结构调整的前提。结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动态调整的实践经验,本文从专业定位、招生和就业、专业办学条件、专业建设成果、特色和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专业动态调整的评价指标。五个一级指标说明如下:
指标一“专业定位”是专业设置的前提。该指标主要考察该专业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外部需求,是否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情况。主要包括“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服务相同行业、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在高职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情况”“学校专业集群中的定位 ”四个二级指标。其中,“学校专业集群中的定位”主要指该专业在学校专业集群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专业的相互支撐关系。
指标二“外部需求满足和认可”是专业调整的动力。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专业实际满足经济社会外部发展需求的情况、专业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决定了专业的“出口”和“入口”[9],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质量”“学生报考情况” “雇主满意度”三个二级指标。
指标三“专业办学条件”是支撑专业开办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指标主要考察支撑专业开办和发展的条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实训条件情况” “校企合作情况”四个二级指标。专业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现有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指标四“专业建设成果”是展示专业办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主要考察专业办学的质量和潜力,包括“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 “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情况” “专业获得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荣誉称号情况” “服务社会情况” “获得其他标志性成果”五个二级指标。新增专业论证不需要参照该指标。
指标五“特色与创新”属于参考指标。主要考察专业的实力与水平,特色与潜力,属于专业动态调整指标中的参考指标[10]。
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以及专业本身的特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指标权重,优化指标内涵,调整相应的二级指标。(见表1)
三、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实践路径
基于三重变量的耦合逻辑,在参照专业动态调整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动态调整工作经验,本文尝试从专业动态调整工作流程的角度下探讨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实践路径。
(一)教务处发布专业动态调整的工作安排
每年年初,教务处代表学校发布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安排,明确专业动态调整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流程。本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系统设计。专业动态调整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不同利益主体,需要对专业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与专业规划、专业建设、专业诊改、专业申报、专业招生等环节环环相扣,因此,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必须进行系统设计,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组织建构。由于专业动态调整涉及教务处、组织人事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学工部、系部(二级学院)等多个部门,为协调相关工作的开展,应成立分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多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小组,对专业动态调整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为方便日常管理,应将教务处设为工作小组的秘书机构和执行机构。
第三,制度建设。专业动态调整工作运行1至2个周期的学校,应积极固化探索成果,建立相应的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将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系部(二级学院)撰写专业建设和调整总结报告
系部(二级学院)应按照学校专业动态调整工作部署,撰写本部门的专业建设和调整总结报告,本环节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深入调研,多渠道搜集专业建设的相关数据。系部(二级学院)在撰写本部门专业建设和调整总结报告过程中,可以通过走访调研、座谈、问卷调查、查询相关数据平台等方式多方搜集专业建设的相关数据,深入了解技术变革情况、行业企业需求及专业自身建设现状。报告中的部分数据可以参照行业企业发布的人才需求报告、政府发布的行业产业规划方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各学校《麦可思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学生就业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也可以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的数据。
第二,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系部(二级学院)与专业调整各利益主体有着直接而又密切的联系,需要在本环节广泛征求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毕业生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对本部门的专业建设和调整总结报告进行充分的论证。
(三)撰写学校层面的专业调整工作报告
系部(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和调整总结报告主要基于各部门的利益和视角进行撰写,学校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小组需要站在全校整体发展的视角上,在充分整合各方利益和意见的基础上草拟学校层面的专业调整工作报告。
学校层面的专业调整工作报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撰写:
第一,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群技术发展状况、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的调研结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调研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定位。
第二,对学校各专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对学校各专业进行相应的评价,评价结果主要包括“继续保留专业”“停办(撤销)专业”“改造专业”“新增专业”四大类,并明确给出相应的评价依据和意见。
第三,专业动态调整的具体措施。包括专业动态调整的方案,保障机制,后续教师、学生、实训场地(设备)的安排等,均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
(四)教学工作委员会对专业调整工作报告论证
专业动态调整涉及各方利益,而且环节众多,关系到全校的发展,需要组织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对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小组提交的《专业调整工作报告》进行深入论证,论证后的结果再报请学院院长审定。
(五)针对性处理专业动态调整的结果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将会出现三种结果:专业停办(撤销)、专业改造、专业新增。针对三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第一,专业停办(撤销)。对于需要停办(撤销)的专业,应该慎重考虑,充分考虑该专业的再生性,能再生的专业,则可考虑改变专业方向,或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相近的新专业,将原有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到移植到新专业上来,降低专业开办成本[11];对于必须停办(撤销)的专业,应做好相关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工作,同时做好该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安抚工作,及时化解专业调整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专业改造。专业改造主要包括专业内部的改造和专业结构的改造,专业内部改造主要是对专业内部的课程、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的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主要是对专业集群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在专业集群中的定位,提高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的相互支撑力度。
第三,专业新增。对于需要新增的专业,应充分论证该专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定位、在学校专业集群中的定位、现有的办学条件等;对于确定需要新增的专业,应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新专业教师、课程、实训设备等专业开办基本条件准备工作,为新专业顺利开办奠定基础。
对于专业的动态调整,高职院校需要保持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短时间内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以降低改革的风险和阻力 [12]。
四、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是一种遵循多种逻辑,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还需要注意“专业和专业群”“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两组关系。
(一)专业和专业群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把“专业群”建设放在建设任务的突出位置,强调专业群发展过程中要外部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需求,内部促进专业协作、资源共享。因此,在专业动态调整中需要站在“专业群”的层面,灵活调整专业组成和专业方向拓展。相近或新兴专业可以通过原有专业的延伸开发滚动发展,在专业群主体面向保持稳定的同时,增强外部适应性,使专业群富有旺盛活力,生命周期远远长于单专业。
(二)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
在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实践中,需要借助校内外专家的力量对专业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校内专家的优势是对于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着更加充分的认识,不足是囿于各种校内利益关系难以给出客观的评价。校外专家的优势是具有更加宽广的专业发展视野且可以跳出校内利益圈子进行客观的评价,不足是短时间里难以充分了解学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因此,要根据校内外专家的优势和不足,合理选择校内外专家组建专业动态调整专家组。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0.
[2]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动力[EB/OL].(2019-01-16)[2019-08-15].http://www.doc88.com/p-7758454880099.html.
[3][6][8]杨濯.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构的基础及有效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8-11.
[4-5]张德祥,王晓玲.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的三重逻辑[J].教育研究,2019(9):99-106.
[7]刘松林.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4):103-106.
[9-10]查吉德,赵锋,林韶春,等.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5-9.
[11]孙淳.高职专业调整设置需注意的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111-113.
[12]聂永城.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構建:必要性、原则与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28):44-49.
(责任编辑:张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