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显辉 鲁莉
摘要:日本专门职业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创造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有关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可见,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具有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国家法律制度保障到位、课程内容实用、课程实施灵活等特点,对我国本科职业大学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7-0092-05
近年来,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日本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朝着高端化、专业化、技术化方向发展,以往的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内训很难再承担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导致人才流动性进一步加强,日本传统终身雇佣制逐步走向瓦解,以往由企业内训承担的技术人才培养开始转向学校教育。近几年,在日本很多四年制大学毕业生进入专门学校重新学技术。这反映了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与职业衔接不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7年5月24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学校教育法的部分修正案》,并在5月31日公布,正式批准文部科学省创建介于以往强调研究学术的大学和专门学校之间的“专门职业大学”,承担实践型技术教育,通过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培养具有较强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且富有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继《关于学校教育法的部分修正案》后,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9月制定了专门职业大学的最低设置基准,对专门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课程编制要求、毕业要求、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要培养具有较强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且富有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首先要有独具特色的教育内容,因此专门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成为关键。
一、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指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对各类各种所需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专门职业大学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创造能力的学生,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教养性、学术性、技术性、技能性、职业导向性,其课程内容必须能够反映专业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能、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日本专门职业大学依据当前和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开设专业和开发课程,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的。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日本大学设置基准》框架,制定了《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对专门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作出具体规定。
(一)课程模块
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坚持“宽基础、活模块、聚综合、跨专业、重应用”的课程设置原则下,在《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中规定,专门职业大学要开设基础课程、职业专门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等四类课程(见表1[1]),各类课程包含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自由选修课,并在不同学年编排。除了以上四类课程外,各专门职业大学还可以开设体现自身特色的课程。
(二)实践课程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4年制专门职业大学毕业至少要获得124学分,实验、实习或者技术类科目至少修满40学分(见表2[2]),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分比例约为1∶3。不仅职业专门课程要设置相应的实践课,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也要配置相应的实践课。可见,实践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课要求学生在企业或者其他经营场所,通过实习授课科目从事实际业务[3],至少修满20学分,即需要完成 600 小时以上的企业实习任务,占实践课总学分的一半以上。可见,企业实习是专门职业大学实践课的核心部分。通过企业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锻炼技能,强化对于职业的认知,发现自己与企业要求存在的差距,而且可能会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创造切入点。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研习课、见习课、实习、实验实训等实践类课程從第一学期就已开始,直到毕业,实践时间逐年级递增;实践项目逐渐从单项到综合,难度从入门级到高级逐渐增加,锻炼并提升了学生解决生产和经营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
(三)课程学分的规定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各课程的学分数由各专门职业大学自行决定。在确定课程的学分数时,规定一般1学分需要达到45小时的学习时长,但视授课方法、课程教育效果、授课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情况,也可作相应的调整。《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对不同类型课程的学分作如下规定:讲授和演示课以15~30小时为1学分,实验、实践训练和实践技能课以30~45小时为1学分,具体时长以各专门职业大学规定的授课时间为准;艺术等领域的个人指导的实技课,以各专门职业大学规定为准;如有授课、演习、实验、实习或实践中的两种以上方法并用的情况,根据前面规定的基准,以各专门职业大学规定为准;毕业论文、毕业研究、毕业制作等课程项目,如果学校评价这些学习成果后认为授予学分是恰当的,则由各专门职业大学自行决定该项目学分数。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一个学年的授课时间原则上为35周(包括定期考试)。各课程在10周或15周内完成规定课时,但如果学校认为有教学调整的必要,且确认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则可以增减课时。一门课程的课堂学生人数一般在40人以内,但如果学校认为有教学上的必要且不影响教学效果,则可以超过40人。
二、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在明确的办学目标指导下,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具有课程编制主体多元化、课程保障制度化、课程内容实用性强、课程实施模式灵活等特点。
(一)课程编制主体多元化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专门职业大学应联合产业界和地方社区合作编制教育课程,且保证顺利有效实施,并设立教育课程合作协议会。教育课程联合协议会由以下人员组成:校长指定的教员及其他职员;从事该专门职业大学课程相关职业且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地方公共团体的职员,区域事业者团体的有关人员和其他地区的有关人员;与专门职业大学合作开设课程的企业人员;校长认为的必要的专门职业大学教师及其他职员。教育课程联合协议会的职责:审议产业界及地方社区协同授课课程的开设及其他教育课程的编制;审议产业界及地方社区协同授课的实施和其他教育课程的实施;审议与教育课程有关的基本事项及其实施状况的评价,并向专门职业大学校长提出意见。
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专门职业大学必须与产业界及地方社区协作、系统地编制教育课程。专门职业大学既要讲授本科专业的专业技术和手工艺知识,又要教授从事该领域工作需要的专业实践技能。在编制课程时,专门职业大学必须适当考虑适用于学生发展的活动课程,使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人文知识;根据与该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情况开发必要的课程;根据专业发展趋势编制教育课程,并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不断进行审查修改。对课程开发、教育课程的编制及重新审定,既要根据以前的规定,也要考虑教育课程联合协议会的意见。
(二)课程保障制度化
《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对各专门职业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教育课程编制、教师资格和教学设施等都进行了规定。第四章针对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表述,主要有课程类型、课程实施、实践课程、企业实习、学分要求、学分计算标准、授课时长等要素。在国家最基本的课程设置要求指导下,日本各专门职业大学可以自主设置课程。《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还规定专门职业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计划需向学生明示。此外,为保证客观性、严肃性,学校事先要将学习成果和毕业成绩认定的标准向学生公示,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见,《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对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做出了规定,既保证了专门职业大学课程整体安排的合理性,又给予学校较高的自主性,有利于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内容实用性强
专门职业大学与其他大学有本质上的不同。专门职业大学是同时拥有普通大学、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优势的崭新的职业教育机构,更强调特定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培育,重视实习、实训、研习、实验等课程。
专门职业大学主要开设情报信息、汽车设计、数字娱乐、保健医疗、时装、观光等专业,专业实用性很强。这就要求专门职业大学开设的课程能够使学校和产业界、企业紧密联系,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涵盖广阔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取未来工作所需的高水平技术技能。
专门职业大学延续了专门学校或短期大学的优势,具有与地方企业直接合作的优势,有很强的与地区经济结合、为社会和产业发展服务的职能作用。日本专门职业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课程,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地方企业提供了服务;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科的适应性,让实训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能够反映社会实际的需求。
(四)课程实施模式灵活
专门职业大学课程实施模式较为灵活,主要体现在课程类型、授课地点、课程学分转换、授课时间等方面。《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专门职业大学应通过讲授课、演示课、实验课、实践训练或实践技能课传授知识。专门职业大学可以在教室以外的地方使用各种媒体进行高级别的培训。根据文部科学大臣的另行规定,部分课程可以在校舍及附属设施以外的地方進行。专门职业大学允许学生在国外学习前修课。为方便在职社会人学习,专门职业大学采用模块化学位课程,允许学生短期、分散地学习课程,且在职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职业资格可经认定转换为课程学分。专门职业大学认为,在教育上有必要时,根据情况可以实行工作日或周末昼夜开课制(同一专业可以在白天或夜间分时段上课)。
三、对我国本科职业大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截至2020年1月19日,我国教育部已批准南昌职业学院等21所学校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4],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并明确此类职业大学要凸显本科职业大学的高等性、技术性和应用学术性,主要培养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这21所职业大学(本科层次)都是由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层次)升格而来,而日本专门职业大学(本科)也是由专门学校(专科层次)申请设置的本科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创造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从学校来源和培养目标来看,我国本科职业大学与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相似度极高,其课程设置特点对我国本科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
我国本科职业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作场所,只有在应用环境中解决问题,才能进行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工作场所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零散知识,提高综合技能,促进工作技巧和默会知识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等,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迈克尔·吉本斯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就指出技术知识生产更多地发生在工作场所[5]。但当前我国本科职业大学所设置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实践课程,基本是分阶段讲授理论知识后,再接触企业实习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所学与所做相距较远,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地获得最新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到毕业都有研习、见习、实验实训类课程伴随着,尤其是四年制本科学生需要完成600小时以上的现场实务实习,学生一直在实践的环境中学习,做与学结合得非常紧密。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可借鉴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做法,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界限,加强实践型课程开发和建设,保证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早开设专业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实践环境,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设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
我国本科职业大学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凸显人才的高层次、综合性、应用学术性和技能性,课程结构就必须体现应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但是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各学科专业都过分强调自身体系的独立性、系统性,各专业课程内容相对独立,课程结构体系相对单一,造成了不同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隔离,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日本专门职业大学非常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融合,从技术知识的视角出发,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按照技术教育的需要进行跨专业的知识内容重组,开设综合课程、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的视野和多方面的能力。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应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课程,开设拓展课程。这有利于学校实现课程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融会贯通,提升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外,对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拓展学习和跨专业的研究,提高创新和经营能力。
(三)产业界参与开发专业课程
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培养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必须设置符合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专业,同时,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反映产业界相关人员意见及适应地区产业需求。当前,我国本科职业大学课程建设主要以学校主导,企业为辅助。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设立教育课程合作协议会,规定产业界和地方社区要合作编制、更新、修改专门职业大学课程。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立足于地方并扎根地方,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很多专业课程都是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发完成的,与产业界联系紧密,尤其是实习课程设置,更是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辅助,突出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课程的行业、企业特色。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应制定当地产业界及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确保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到课程的评价都有当地产业界、企业的参与。我国本科职业大学要与当地的社会力量联合形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使企业用人标准、生产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课程内容,尤其是在专业实践课程方面,要让企业技术人员服务课程实施。
(四)完善课程设置保障制度
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但并不适用于本科职业大学。目前,对我国本科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最低要求。反观日本基于《普通大学设置基准》制定了《专门职业大学设置基准》,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都制定了课程设置标准,其第四章专门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类型、最低学分及比例等。日本文部科学省依据标准对符合相应标准的专门职业大学进行课程认定,组织专家团对专门职业大学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针对如何完善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了确保我国本科职业大学与企业较好地实现合作共建,学校应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指导,合理配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我国也应在制度上对本科职业大学各类课程的比例和范围进行规定,确定最低标准,并设立课程第三方认证和评价机构,以保障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五)灵活设置课程
学校应根据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灵活安排授课地点和时间,合理进行课程学分转换。这样的课程安排,对于想要提前完成课程或自由完成课程的学生来说,可大大节省精力和时间;对于在职人员,可兼顾学业和事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节省下宝贵的教育资源,从而使教育资源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国民。我国本科职业大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工作日或周末昼夜开课制,以便学生灵活选课,实现企业实践和学校教学的相互协调,工与学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等の設置構想の[EB/OL].(2019-01-11).https://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 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9/01/11/141045 0.001.pdf.
[2]文部科學省.専門職大学設置基準[EB/OL].[2019-12-06]. https://elaws.e-gov.go.jp/search/elawsSearch/elaws_search/lsg0500/detail?lawId=429M60000080033.
[3]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等の臨地実務実習の手引き[EB/OL].(2019-01-11).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senmon/__icsFiles/afieldfile/2019/01/11/1412538_001.pdf.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拟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EB/OL].(2019-12-06).http://www.moe.gov.cn/s78/A03/A03_gggs/s8462/201912/t20191206_41051.html.
[5][英]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提尼,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沈文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责任编辑:张维佳)
Abstract: Japanese professional universities ar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and they trai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with high practical ability and rich creative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um setting in Japanese professional universities from Setting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the curriculum setting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odies, national legal system guaranteeing the curriculum, practic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flexibl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tc.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curriculum setting of vocational universitie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in China.
Key words:Japan; professional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e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