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中职护生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中职护生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沈永利

摘要:专业成长导师制与成长导师制相比,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成长。文章通过分析中职护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与实施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必要性,探索专业成长导师制在中职护理专业的实施路径。从对护理专业认知、对自我与护理职业匹配度认知、对护理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及对护理专业学习过程指导四方面进行指导,从而确立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师资队伍组成、功能定位、实施原则、指导方法和管理评价机制,为其他专业实施专业成长导师制提供必要依据。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成长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7-0082-05

2019年2月,国家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国家大力倡导下,职业院校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育人成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的“专业成长导师制”,是建立在对目前中职护生学习问题进行分析上的一种实践。

一、实施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必要性

对本校2017级286位护理新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填报志愿时,78.3%学生听从父母建议或盲目跟从同学,或是中考失利后的无奈选择,只有21.7%的学生是出于对护理专业的了解和喜欢;对未来职业,只有25.2%的学生认真思考过,74.8%的学生迷茫、无所谓或从未思考。由此可见,中职护生普遍存在对护理专业学习目的性不强、对专业认知模糊、职业规划不清等问题,故对其加强专业指导十分必要。

(一)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职业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职教20条”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当前,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人才紧缺。职业教育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扩大中高职学生的招生规模,加快提高服务型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服务于当前经济建设需要。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专业成长的需要

相关调研发现,社会和企业对用人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专业能力要求外,更加重视其职业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内容,如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守时诚信、适应变化和压力的能力,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具备与人沟通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摆在了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同时每位学生又具有个性、独特性。职业院校能否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个性发展培养三大方面入手,多维度构建职业院校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是学校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引。实施专业成长导师制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培养和个性化专业成长。

(三)促进教师专业育人能力的需要

2015年3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面对新的教育目标,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加速自身成长。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传授上,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必备品格、必备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化专业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职业学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勇于实践,提升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能力。

(四)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凡学校,培养人才是关键。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护理这一职业为例,护理工作内容不断更新,人才要求不断变化,岗位不断衍生,这就需要从业者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最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并且要让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育人方式,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用得上、留得住、有潜力的人才。

二、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内涵

“导师”一词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指对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学生额外进行学科辅导的教师。现在,人们赋予导师更丰富的内涵。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对“导师”的定义是:导师是对学生的品德、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

“成長导师制”是一种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并促进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选择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的个体化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发挥导师的优势,突出个体化指导,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形成合适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初步的人生发展规划,跟踪学生的成长发展轨迹,促进学生特长优势及个性化品质的健康发展。

本文所提出的“专业成长导师制”,则是在个体成长所需的思想指导、学业指导、心理指导之外,围绕专业成长,着眼于对所选专业进行认知指导、自我与职业匹配度认知指导、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和专业学习路径方法指导的一种制度。从指导范畴看,“成长导师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整体发展。“专业成长导师制”则更加聚焦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它是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内容

(一)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指导

护理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专业,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极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人们常说的“打针、发药”,不再是单纯的医生协助者,而是独立的实施者、决策者、教育者、科研者等。护理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临床护理,还延伸到社区护理、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等众多领域。护理就业岗位除传统的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导医等外,还新增如健康管理师、护理相关产品的售前支持、健康相关新媒体运营等新型岗位。2019年护士执业考试中,中专学历考生占总考生人数的41%。调查数据显示,中专学生当初选择护理专业有很多并非出自对护理专业的了解和热爱,而是盲目和无奈。因此,要将这类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对护理专业有全面的认知和深刻的认同。

(二)对自我与护理职业匹配度的认知指导

人职匹配度认知是在完成职业分析和人员分析之后,将任职资格中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的知识、技能、性格个性、品质以及其他为完成工作所需的个人特点,与该员工当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员工独特的性格特质、品质等进行一致性分析,通过雷达图表分析判断员工与职位的匹配度,适当调整相应职位或职位内容,并就具体差异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学習计划[2]。通过人职匹配度认知,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了解护理专业哪些素质要求与自己相符,哪些自己还不具备;哪些岗位自己喜欢,哪些是自己有待加深认识的。进而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改进措施更为有力。

(三)对护理职业生涯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在完成对护理专业认知、自我与护理职业匹配度认知前提下,还要确定志向,选择护理生涯发展路线。护理岗位众多,专业要求不一,因此,护理生涯路线的选择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同时指导学生设定职业生涯目标。设定职业生涯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设定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从目标横向来看,如学历目标、职称目标、岗位目标的设定;从目标纵向来看,如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设定。并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最后评估与反馈,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层层推进、行之有效。

(四)对护理专业学习过程的指导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运用学科。它需要学生在熟悉、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护理专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护理专业学习是一个合作式学习的过程,它倡导小组合作、分享、交流;护理专业学习也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在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中才能感同身受地去体会患者的心境和要求,才能去理解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护理专业学习还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和观点的学习过程;要指导学生善于学习新事物,以开放的心态了解、接受新事物;护理专业学习还需要不断拓展学习范围,重视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科学的专业指导是必需的。

四、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方法

(一)建设专业成长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的组成是开展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基本条件。导师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情操,同时应具有知识的复合性、专业的复合性和思维的复合性[3]。选择专业成长导师要注意:第一,要突出专业性引领。导师队伍组成应以护理专业成长导师为主,非专业成长导师为辅,这样更有利于做到专业引领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第二,要选择拥有正确的职业观、思想积极、热爱护理专业的教师。如导师职业观偏颇,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的看法和兴趣。第三,要注重导师队伍成长。因有经验的专业成长导师人数有限,采用“老带新”的指导形式,以一个优秀专业成长导师带领几个年轻的专业成长导师共同开展指导工作,这样可以实现优秀导师的作用发挥最大化,促进年轻导师的快速成长。第四,要把握好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师生人数比一般控制在1∶7~1∶9。适当的师生人数比有利于导师有时间、有精力开展指导活动。第五,要挖掘社会导师资源。争取如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社区卫生工作者等参与进来,让其和学生定期沟通、指导,这更有助于学生专业成长。

(二)制定专业成长导师职责

专业成长导师要明晰自身的职责所在。专业成长导师除关注学生的思想、生活或心理状态外,最主要是关注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兴趣、目标、方法、学习状态以及未来专业成长可借助的资源等,引领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和发展专业兴趣,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指导专业学习方法和路径,最终使学生在专业成长中实现职业目标。导师与学生要定期会面、定期交流,每半月不少于一次,每学期要有计划和总结。明确导师的职责后,才能让其工作更具实效,更好地助推学生专业成长。否则,专业成长导师在不知不觉中会转变成一般的成长导师,而忽略了对学生系统的、专业的、个性化的专业成长指导。因此,专业成长导师应明确指导职责,严格按职责来执行指导内容,并将指导作为一种常态,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有的放矢地为每位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的、个性化的专业成长指导。

(三)确立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原则

为提高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在开展活动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专业引导为主,其他引导相辅。引导过程中始终要侧重关注学生专业成长的引领,适当关注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第二,双向选择。在导师与学生建立引导合作关系之前,应给予导师和学生相互选择的权利,让导师选择自己熟悉的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信任的导师,这样有利于建立更和谐的指导关系,更有利于工作开展。对落选的学生和导师,由管理小组再进行人员调整。第三,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都不尽相同,未来从事的职业也可能不一样。专业成长导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特点,实施个性化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走上更加符合他们职业发展的路径。第四,正面、客观引导。作为导师,除自身熟悉护理专业外,更要热爱护理专业,拥有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在指导学生时做到正面、客观,而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过度夸大职业中的某些优点或某些不足,影响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客观认知。

(四)创立专业成长导师的指导方法

护理专业成长导师制具体实施针对时期不同、人群不同、问题不同确定不同的指导内容,实施不同的指导措施,主要归纳为“三分三法”。

1.“三分”

(1)分时段。根据学生专业成长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如初入学阶段,对学生开展护理专业认知调查,了解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动机、对专业的认知程度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专业认知指导,制定短期指导规划和实施举措,如开展教师讲座、学长报告、医院参观、小组交流分享等,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范畴、工作方式,从而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二年级,重点进行专业准备指导。指导学生在护理职业发展中重视必备品格和能力的培养,如指导培养仁爱之心、慎独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等。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分阶段、分目标制定措施,明确现阶段和下阶段要做的具体内容。如给学生分析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达成职业目标应该实施的措施,使学生对未来职业不再迷茫,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心。三年级,全面准备,全真体验职业人。此阶段通过全真职业体验与临床带教老师的经验分享,学生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职业感悟,再次评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资源优劣,厘清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认同。

(2)分人群。对未来想在临床护士、社区护士、养老护士、康复护士、社会工作者等不同方向发展的学生,除其共有的指导内容外,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专业化指导内容,具体见表1。

(3)分问题。针对专业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如护理伦理问题、沟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别专业兴趣和职业认同难以形成的问题等,利用临床实践案例聚焦伦理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分析问题、表达观点,导师再指导正确的做法,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做的理由,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观;針对沟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指导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助其能力增长;对于个别专业兴趣和职业认同难以形成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优秀护理人员的相关事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表现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奉献与大爱的感人事例,宣传身边学姐、学长的优秀成长事例等,让学生体验职业价值感、职业自豪感,从而增进职业认同感。

2.“三法”

(1)个体引导+团体辅导。原则上以1名导师带7~9名学生,开展个性化、系统化指导,但针对共性的内容可以开展一对多的团体辅导,这样可以节约人力资源。

(2)对话+体验。通过定时的对话和交流,如每半月不少于一次的对话,听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对学习的困惑、对未来的设想,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通过情境体验,如课堂情境模拟、课间临床见习、毕业临床实习等,让学生从身体、思想、行为等层面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和对职业的认同。

(3)成长手册制作+记录。制作属于每个学生的专业成长手册,导师应及时记录指导措施以及指导前、指导后学生的专业成长变化等,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专业成长变化,也为后续调整和开展成长指导提供有力依据。

(五)建立专业成长导师管理评价机制

如何激励教师参与学生成长指导,提升指导成效,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激励、评价机制。如成立专业成长导师制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长任组长。完善各项制度,如推行聘任制度,对申请并经领导小组认定担任专业成长导师者颁发聘书,聘期以一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限,一般聘期为3年。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明确评价内容,以一学期为评价单元,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自我与职业匹配度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和对专业学习所采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变化。确定评价主体,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实习单位可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体,教师个人、学校管理组织、学生均可作为对专业成长导师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应强调多元、全面、质性和量化评价相结合[4]。还可将评价结果与学校各类评比、职称晋升挂钩,以有效促进导师参与指导工作的热情和效度。

五、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专业成长显著

通过实施专业成长导师制,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认同得到全面提升。对护理专业感兴趣的人数较入学初有了显著提高,专业思想稳定,职业情感加深;未来想从事护理专业的人数明显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清晰,在今后是否就业、深造、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方向有了明确的选择;学生学习动力显著增强,学习态度变得积极,学习成效进步明显,见习、实习单位对该届学生的整体评价明显提高。

(二)教师专业成长明显

专业成长导师的数量与质量得到提升。导师队伍从最初的26人发展到目前的42人,从最初动员教师做,到现在教师主动申请做,教师的参与热情大大提高;导师的专业指导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多位专业成长导师都有自己指导的学生文明风采作品获省级、国家级奖项,导师参加“成长导师比赛”也均获省市级奖项,相关课题立项,论文发表,促进了导师队伍发展。多名导师组成员成为各级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也有多名成员被评为“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等。

(三)学校专业竞争力提升

专业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创新了学校育人模式,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开辟了有效路径;丰富了课程体系,充实了选修课程,拓宽了第二课堂,促进了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在抽考和遴选考中的成绩;提高了校企合作单位对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同时完善了护理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满足了校内外学生、社会工作人员等对护理职业体验的需要,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有效的专业成长导师制,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专业,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明确个性化专业成长路径,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并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职业引领能力,同时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钱红梅.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宛玉.高中生涯导师制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7):23-25.

[3]王晓芳.成长导师制的内涵、困境与超越[J].教学与管理,2018(8):19-22.

[4]潘蓓蕾.国内外普通高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综述[J].学校管理,2018(8):77-81.

(责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tutorial system, the tutorial system of speciality growth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learning problem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and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tutorial system of speciality growt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the tutorial system of speciality growth for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he tutors can guide the learning of the nursing majors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gnition of the nursing specialty, the matching degree of oneself with the nursing specialty, the cognition of nursing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guidance on learning process of nursing majors.  Therefore, it can establis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s, the guiding methods, and the management evaluation for the nursing majors. It also hope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basis of implementing the tutorial system of the speciality growth for other majors.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ursing speciality students; professional growth tutorial system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07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