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平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培养了数亿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脱节,出现“技工荒”“结构性失业”等现实问题。为了加快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实习实训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两种经济体制;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11-0056-06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初级和中级技术工人,支撑了经济建设,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等特点,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巨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劳动力市场需求改变,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人才存在供需矛盾,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荒,而中职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等问题,结构性失业问题凸显。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为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时代,为了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从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为背景,着眼于两种经济体制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要素,提出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经历过发展的高峰期,也经历过低谷期,一直在曲折中前行。通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能更加清晰明了地分析我国两种经济体制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949—1957年,中等职业教育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为社会主义初级建设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和安置大量旧社会失业人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要大力发展技术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程度,培养国家急需的建设人才”[1]。随后,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今后若干年内着重发展中等技术学校”,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复兴的开启。此后全国大范围内开始调整和整顿原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树立了为工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所以借鉴了苏联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模式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先后建立起我国中等专业学校制度和技工学校制度。1958—1977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的工作重心集中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中等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展开。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刘少奇同志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的教育思路,并实行了半工半读制度,使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大跃进”期间,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畸形发展,造成教育质量下降。1961年,在“八字方针”指导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发展,但“文革”期间,我国教育领域受到严重破坏,各类学校停办,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恢复。
1978—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完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将建设重点集中到经济建设上,市场亟需大量的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成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这也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才需求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所需的技术型人才需求,促使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系列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的作用和战略地位,文件强调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符合市场需求。199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法制化的实现。1999—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在世纪之交和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在这一時期融入国际市场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国家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普通中学加快发展,加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导致了职业教育的下滑。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标准不一致,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缺失或不完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存在“企冷校热”现象;同时出现 “中职生就业难”“普高热”等问题;这些都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难题。伴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洪流,中等职业教育走过了从政府推动到市场驱动、从数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从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从“终结性”教育到“立交桥”的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经济体制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
(一)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取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规格决定了我国经济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通过梳理两种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总结历史经验并着眼于当下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利于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建国初期,面对薄弱的国民经济基底和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体系构建,主要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建设发展所需的人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充当着初次分配的角色并发挥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充当再分配的角色。政府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中等职业学校“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指令性的产物。1949—1978年,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创办了不同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相同。中等专业学校主要承担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技工学校主要承担技术工人的培养,工业中学为创办学校的企业培养工人,农业中学主要负责为人民公社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初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当时国家和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工业化初期建设要求,培养有普通教育文化水平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并且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的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综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工人”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1978年起,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成为资源初次分配的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担任的是再分配的角色。1985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分为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三种类型。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具有必需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生产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中级技术人才”[2]。1998年,教育部将中等职业学校定为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四种类型。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掌握一定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3]。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符合市场发展所需的高素养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驱动下,出现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和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目标定位于服务地域经济发展,适应就业市场实际需要的高素养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经济体制下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都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立足当下,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动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应该是学生本身,是以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为主,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教育对于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目标等要素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了解两种经济体制下的课程设置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央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勤工俭学的办学方针下,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苏联职业教育课程的经验,制定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体系。195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问题的规定》,规定各地区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补充和修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编教材。各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由于没有专家严格把控各地区的课程增减,所以会导致课程内容的质量下降。在国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在课程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在“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就是工厂,工厂就是学校,厂长和校长二者合一,学生与工人二者合一,实行“六二制”(每天6小时工作、2小时学习)或“四四制”(每天4小时工作、4小时学习)的劳动制度。职业学校所授课程为政治课和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四大类,第一学年进行政治和普通文化课,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进行专业技能课,同时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符合企业需要,课程实施采取启发式教学。针对课程的实用性,生产实训课程的课时占总课时比例的一半以上,生产实训课到生产车间进行操作,理论课以学校教学为主,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行1∶1的课程比例。以上这些措施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整顿和恢复,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课程目标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地方和学校可以依据地方和学校特色进行本土化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课程结构由专业技能課和公共基础课两大类课程组成,总体上遵循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的原则。其中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适应职业迁移。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其他人员,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对接,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需求,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要接受文化课的学习,也要到企业顶岗实习。因此,中职课程必须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下,针对地区经济、行业和企业特点发展,结合相关专业自身发展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人需求进行设置。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特色鲜明,实行了纵横贯通的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对比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于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设的价值;而市场经济体制下,课程设置更加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和市场需求。虽然两种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有相似之处,他们的课程设置都随着社会培养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都有其历史特色,都考虑到将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者相结合,但是过去校企合作关系密切,而现在“校热企冷”现象普遍,可见我国课程设置的改革历史值得探索和研究。
(三)师资
“兴国必先强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中职教师队伍,拥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因此有必要了解两种体制下职教师资的培养,以期更好地建设当下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新中国成立初期,职教师资没有专门的培养机构,师资主要依靠从行业企业选聘技术人员或依托中等技术学校自己培养。为了缓解师资紧缺,1952年,《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提出,技术课助理教师可以从中等技术学校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当中选拔[4]。为了培养职教师资,中等职业学校会安排优秀的毕业生留校或者进入企业,通过在企业生产实习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家规定中等技术学校可以聘用企业、工厂、矿山、农场等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到附近的职校授课,并且建立企业与学校的技术课教师和技术人员定期交流的制度。在职教教师录用方面,对技术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优先录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师资队伍建设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式单一且质量不够高;另一方面,师生比偏低且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比较强。
1978年以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职教师资。职教师资主要通过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和普通高等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来培养。1980年,国家发布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提出,为发展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各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各地区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应承担起职教师资的培养,通过现有资源,有条件的师范学校应开办教师培训班。由于专业实践技能是职教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教育部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以此提高职教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1990年,国家试行“双证书”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职教教师需要教授专业理论课,同时又能够指导专业技能训练。1998年,《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要求和措施[5]。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来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本科毕业生,综合性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社会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能工巧匠等四个渠道[6]。目前,职教师资数量虽有所缓解,但高质量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仍供不应求。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必须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教师的实践培训基地。目前,“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专业课的兼职教师占比较低,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从两种经济体制下的师资培养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没有提出“双师型”的概念,但也强调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总体上,职教师资培养经历了从外延式数量发展到内涵式质量发展的过程,培养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发展,其培养培训体系逐步完善。
(四)實习实训
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实习实训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黄炎培先生曾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提倡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让学生们学到实用的生产技能。目前实习实训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比两种经济体制下实习实训的主体和基地建设,提出有利于实习实训发展的措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教育经费紧张,我国学习苏联行业办学特色,依托企业办技校。企业是政府的附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由政府统一管理,行业、企业代表国家承担了中等职业教育职能,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依靠企业完成。在中央业务部门负责下,大多数的技工学校和大部分的中等专业学校也是由行业、企业举办,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企业、行业提供。在“大跃进”影响下,提倡多种形式办学。1958年,毛泽东提出凡是可能的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一律可以试办工厂或农场,实行半工半读[7]。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解决了国家办学困难的问题,通过实习实训工厂,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技能。当时的实习实训有“校办厂”和“厂办校”两种模式。校办厂模式中,学生们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完成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工厂完成基础技能训练,做到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训相结合。在政府指令下,厂办校模式按照“谁办学、谁受益”的思想,中职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达到学校教育与企业产业供需对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行业的办学积极性。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行业、企业与政府的依存关系也逐渐弱化,政企分离,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大幅降低。企业的市场化,使得由政府强制性实施的实习实训方式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家大职教的观念下,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联合企业,实行产教融合的道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取代了“学科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订单式培养、集团化办学、校企联合办学、厂中校、校中厂、现代学徒制等办学形式。目前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还存在应然和实然的差距问题。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出现了一些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但仍然存在“校热企冷”、校企结合层次较浅、缺少法律保障、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导致实习实训基地发展动力不足。
通过对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发展经历了从行业、企业办实习实训基地到学校自给自足建立实训基地,再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发展模式,基地建设的主体从单一化到多元化,都体现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既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规律,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
三、启示
(一)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基于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形成稳定互惠的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利益共同体是以利益为纽带的校企关系体,企业是以利益为核心,而学校教育的滞后性和本身的教育属性导致双方利益诉求不同。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一起为学生量身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实习实训场所由企业提供,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和管理办法,推进现代学徒制。为解决企业“用工荒”、学生“就业难”和“校热企冷”等问题,建立校企双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做到校企双方信息对称,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学校的人才输出符合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用人标准。政府要尽快推进关于产教融合的可操作性政策法规,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保障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加快建立校企合作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对于参与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效果的企业给予表彰和一定的政策倾斜,发挥企业的示范效应。
(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教师资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严格的师资培养、培训和考核体系,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区域重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政府要动员地方、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职前职后的培养培训。定期安排教师下到企业一线,通过参与跟岗访学、顶岗实践等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化青年教师,促使教师队伍年轻化,并强化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制定严格的“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强化职业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严审师德和专业教学能力水平,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定期对中职教师的师德、专业教学知识、实践教学能力进行严格考核,建立流动的职教教师编制和岗位。
(三)完善课程结构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应该摒弃传统的课程结构设置,让产教融合融入课程,实现从“理论课堂”到“实践课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要依据职教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课程要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开展1+X证书试点,课程内容应与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使学生学思结合、学做融合。课程内容要增强其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增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实施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提前创业或就业。课程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实施模块化课程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为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两个需求,课程目标既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安排比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迁移能力;又要注重公共基礎课程的课时比重,保证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得中职毕业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
(四)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基于校企共同发展、产教融合的原则,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四方主体共同参与,发挥多主体共建机制,创新实习实训基地的组织形式。引企入校,吸引企业在学校建设多种形式的实习基地,企业可以指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校,监督和管理实习实训的学生,有利于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引校入企,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主动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企业的专门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应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督促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技能操作,共建创新创业项目,共同开发产品,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实现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文全,马君.新中国成立7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变迁——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4):28-35.
[2]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07)[2020-02-28].https://baike.baidu.co m/reference/5496886/bdbet39fixWZHfTYGGHAllj3hv-WbA2cI-LRZmi5oWfqUgjcApHCuC9NXEHbovjytHVYlpKriZ7vx_7Q5z5d5ZRnvnLuVNBH16tmX8Nbe2J0eKg.
[3]宋晓欣,闫志利,杨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5(33):10-13.
[4]曹晔,刘宏杰.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主要政策60年演变进程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18-24.
[5]国家教育委员会.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Z].1998-02-16.
[6]程立军.基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8):67-71.
[7]曹晔.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变迁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9(19):19-25.
(责任编辑:张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