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

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

李敏 夏思诗

摘要: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職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关键词: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1-0005-05

自古以来,学校即是传播和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人类文化正是借助于教育活动内化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经过人的认识系统、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价值系统的综合评价选择和再创造而为人所理解、接受和认同,进而保存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1]。职业院校通过选择、加工、传递、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年轻一代所理解和掌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体现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是维系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也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基础。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教育的力量越来越受重视,非物质遗产传承活动逐渐进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标志着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完善,各省相继在职业院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设立了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本校特点,积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引进学校,探索了各种类型的传承方式,非遗传承活动越来越活跃。

二、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能的多样化

(一)以文化育人为导向,深度传播非遗文化

职业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非遗传播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年轻一代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

首先,部分学校采取开设非遗选修课的形式引进非遗,这种形式对于学校的资源设备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开设起来较方便也很受欢迎。非遗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有关非遗项目的历史,深入了解当下非遗的状况,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传承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形成一定的非遗传承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心中保护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得到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加入到非遗传承队伍中。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西泠学堂开设了中国篆刻、中国书法、艺术品鉴赏三门课程作为学院艺术类选修课;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则根据地域特色,开设了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五常十八般武艺以及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三门极具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

其次,创办非遗学习传播社团。作为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组织,社团相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社团活动围绕非遗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学术交流、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知识展览、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请进学校,为学生们现场展示和讲解所掌握的绝活绝技,又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传承人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实地了解该项非遗发展的现状。青年人通过特色社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学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二)设置非遗相关专业,培养非遗传承的专业人员

“文化的延续光通过物质化的形式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理解和懂得使用这些物质载体的人,那么这些物质就成为死物,既无认识的价值,也无使用的价值。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就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生命。[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最大困局就是后继乏人。职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目的和使命,与其他传承方式相比,在非遗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保存、传递、更新、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职业院校通过设置与非遗项目相关的专业,经过学校的系统教学和训练,学生毕业后便可以直接从事相应行业工作,成为非遗传承的专业人员,从而能有效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业人群,如浙江省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石雕专业、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青瓷专业、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硖石灯彩专业、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酒酿造专业等。只要我们拥有了造物思想和技艺的人,形成一条有机发展的脉络,就能够把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代传递下去。

此外,有的职业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理论和技艺的优势,也积极参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提升传承人群的理论素养和技艺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自主开发,构建非遗传承的课程教学资源

学校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知识技能文化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来培养人才。职业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选择也体现出学校对非遗文化的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口传心授的特点,没有规范的文字和数字资源供学习使用,许多职业学校利用教师理论水平较高、掌握课程开发技术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色,自主开发和实施相应的课程。例如,贵州某职业学校整合地域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开发了苗族吊脚楼建筑校本课程;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编写了《走进泥金彩漆》《泥金彩漆技艺实训》等教材,用于挽救濒临失传的泥金彩漆工艺。

除了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材,还有一些学校结合现代技术创建了教学资源库。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拥有百年历史的西泠印社合作共建的“非遗教学资源库”项目,双方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教学资源库汇集了学校、企业和非遗传承人的优质资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最终成为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的专业交流与服务平台,包括教学和管理、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教育改革成果推广和应用、信息收集和发布等功能。教学资源库也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为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提供优质的资源共享服务,为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学生自主学习、企业培训等提供有力的指导与无障碍的支持。

(四)发挥院校优势,建立非遗保护平台

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而随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非遗数据库这种新型的、数字化的非遗保护平台逐渐兴起。职业院校依靠其自身优势,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为整理研究由非遗传承人口述的材料提供专门的场所,并且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学术理论扶持。例如,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便在其图书馆开设了专门的区域作为非遗研究室、口述史访谈室,并通过实地调查从非遗传承人群中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数据库凭借其管理信息资源、操作灵活、传播迅速、易于存储等优势,已成为非遗保护的必然趋势。

此外,还有的职业院校正在探索建立校内非遗博物馆,让学生不出学校便可以近距离接受非遗的熏陶。学生不再像课堂教学时仅仅依靠视觉和听觉来接收信息,而是运用综合感官来全方位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校内博物馆不仅具有一般博物馆的功能,还可以作为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平台,向社会收集优秀非遗作品作为展示和研究的对象。

(五)汇聚资源,促进非遗的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不同,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改革创新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活态、适应时代变化的重要方式。创新意味着“非遗”传承主体除了能延续历史知识技能外,还能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不断创新这一渠道保持“非遗”的活态,在现代生活中挥发出更灼热的光芒,照亮其可持续发展的前进之路[3]。

职业院校是青少年的聚集地,他们正是创新的主力军。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当下流行的元素融入传统作品中,丰富其设计内容和元素,实现产品上的创新。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创新研发方面,专门成立了艺术创新研究会,系统地组织创新研发,将非遗元素融入新产品研发,“新湘绣”“新湘瓷”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其次,如今成长于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对于新媒体和自媒体有着敏锐的感知,他们最能找到传统文化和时尚之间的联系,还能利用互联网手段来营销自己喜爱的手工创作,进行OTO定制、在线创业等,由此便促成了非物质遗产与教育以及互联网的融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探索出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的非遗传承模式

传统的非遗传承途径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作坊传承等,传统模式具有师徒一对一、针对性强、传承人对技能的掌握深入等优势,但是传统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在地域和门户上的封闭性弊端明显,教学上效率过低,知识不够系统。因而,传统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职业院校普遍推广,它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结合了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了大师传承和院校教学的融合。现代学徒制既具有传统师徒制注重技能操作、讲究经验技法传授的特点,又有现代学校系统化的教学、规范化的管理、规模化的培养人才优势,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再是只具备单一非遗技艺,而是具有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多学段递进式非遗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易学难精的特点,光靠一所学校两三年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有的地方探索出了多学段衔接的培养方式。例如,浙江省绍兴黄酒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绍兴中专、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树人大学都有专业或学院培养黄酒产业人才,实现了中职、高职到大学本科的多学段培养。初始阶段在低年级嵌入非遗文化普及性课程,着重激发学生的非遗认知和兴趣。接着按大的专业方向嵌入非遗特色课程,由非遗大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使那些已经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获得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在学生毕业进入顶岗实习阶段,非遗大师选拔那些愿意以后致力于该行当的可造之才,进行拜师学艺,进入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非遗技艺传授、传承阶段[5]。

(二)双师共导系统化教学

传统的师徒制中,师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学校中的教师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但是缺乏操作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从专业理论到操作技艺、从文化基础到人文素养,既有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又有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多种实训课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开阔的视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师徒制中“偏技艺、轻理论”的弊病,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地促进了非遗传承人才的专业化和创新性。

(三)校企合作创建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

许多职业院校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引进校园,建立了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例如,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设有雕版印刷大师技能工作室;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东阳木雕大师技能工作室;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青瓷烧制大师工作室;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了石雕大师技能工作室。当前,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校企合作、大师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传承人才的新形式,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手段。

(四)创设实训基地,建构职业情境

职业院校正在积极建设非遗传承的校内或者校外的实训基地。例如,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就与当地的硖石灯彩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得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其校内实训基地互为补充。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校园的机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以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情境,有效提高职业能力,最终掌握制作要求。且校外实训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与省级传承人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毕业后直接进入该企业就业[6]。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构建了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了非遗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四、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非遗传承和保护相关的理论学科体系尚不完善,使得职业院校的相关工作缺少系统理论的指导,在职业院校开展的非遗传承工作在摸索中创新,有待实践检验。无论是院校传承的政策制定者,还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教师,都急需学习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科学保护方式,总结和借鉴不同项目传承中的经验教训,才能科学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年轻一代不能持续坚守学习和传承非遗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工业文明持续改变着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土壤不断地受到冲击,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鲜有接触当地的传统非遗项目的机会,造成他们极度欠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因而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更是少有想要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职业院校加强了非遗项目的宣传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相关社团或者选修课程,但是能够长期保持对非遗项目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持续学习技艺,把非遗传承作为一项事业的寥寥可数。

(三)职业院校非遗专业建设滞后

由于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建设项目尚在发展阶段,大部分学校的专业目录中还没有非遗项目的身影,多是以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存在,相关专业建设处于实践探索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学中缺乏系统的非遗项目课程和专门的非遗特色教材以及相应地能与市场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造成项目传承创新的局限性。调研统计发现,大师技艺和学校专业对接不紧密、专业性太强不适合融入课程、报酬低大师积极性不高这三项被提的较多,占比 10%~18%[7]。甚至还有的学校通过非遗项目申报的资金被挪用于其他专业建设。

(四)非遗传承专家型教师匮乏

非遗传承的师资建设始终存在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学校教师多是中青年,他们虽然在学识上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自身对于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还在初始阶段,不可能承担起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任务,最多只能关注理论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大多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承,或有些传承人事业已经较为成功,学校的薪酬水平对其没有吸引力,并且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学校教学,即便是学校采用各种方式吸收了非遗传承人,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缺失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总之,职业院校非遗传承教学亟需解决专家型教师缺乏的问题。

如何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成为当下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乡村振兴的共同价值追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关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当前职业院校必须承担和完成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虽然非遗传承工作在职业院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麻艳香,蔡中宏.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学报,2010(1):40-48.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3.

[3]李晟.基于旅游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激励机制研究——以传统手工艺技能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4]李升.市场化背景下依托大师工作室发展民间工艺的探索——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海,2017(5):150-152.

[5]臧其林.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58-61.

[6]寿斌杰.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中职学校“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6(18):40-41.

[7]朱萍.职业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调研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62-64.

(责任编辑:张学英)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13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