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初探

肖美艳 许国动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借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凸显行业特色,革新“双创”教育模式;行企校多方联动,构建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 建设高水平“双创”师资队伍 ,建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2-0051-07

人才是强国之本,创新强国愿景的实现需要高校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2015年5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构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全员投入、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生态系统,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 A·G·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一概念,指在一定的时空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1]。现如今生态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教育、建筑、经济管理等。

奥德里奇(Aldrich)(1990)、坦(Tan)(1998)、卡罗尔(Carroll)和埃辛纳(Khessina)(2005)等尝试借助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创业过程中各类组织、相应的人群和政策等外部环境对创业产生的影响,虽然说这类研究在系统性和深入性方面还比较欠缺,但从理论上解释了与创业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议题,为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2010 年,百森商学院伊森伯格(Isenberg)教授指出,当创业者拥有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知识、资金等,并且有政府政策鼓励、支持和保护时,处于这种环境之中,创业成功概率就大,与创业者创业息息相关的这些影响因素组成的这种环境就被称为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由六个方面构成:市场、政策、融資、人力资本、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学者们从宏观 、微观、中观三个层面及结构要素、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和界定。阿德纳(Adner)研究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借以整合各自的投入和创新成果从而产生共同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的协同机制[4]。欧迪奥(Autio)和托马斯(Thomas)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由一个与核心企业或平台相关,包含供需两端的参与者,并通过创新来创造和利用新价值的相互联系的组织构成的网络[5]。类比于自然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主体、环境匹配、要素互补、多层次网络、平台架构、开放边界、共生共演、自组织、持续创新、价值共创等特征[6]。

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是信息化变革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市场、政府政策、融资、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支持,同样需要发挥多元主体、多样平台的创新优势,实现价值共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各高校主体与其内外部众多的功能互补且关系紧密的诸要素之间,通过人、才、物、技术、信息的流动和有效整合利用,发挥多元主体、多样平台的创新优势,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起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

共生理论和协同理论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德国生态学家德巴里(Anton de Bary)的“共生”理论认为, 不同物种的个体或者群落在同一环境中共生,并进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这一环境叫做共生环境。共生环境为共生体提供了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方式和途径,共生现象的存在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不断持续发展。在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与行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组织间存在着一定的共生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化。共生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启示,主要在于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群落间的共生关系,进而探索适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共生模式和共生关系,建立良性共生机制。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7]。欧利希(Ehrlich)和雷文(Raven)指出,协同创新会产生相似于物种进化过程中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共同进化和共生现象[8]。梅特卡夫(Metcalfe)指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协同创新模式将取代个体创新模式,企业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各部门间职能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样的开放与分散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学习效应和扩散效应[9]。在开放的系统时代,封闭的组织结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需要。目前,高校与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在搭建创新平台方面,还存在着体制壁垒、机制障碍、利益冲突和制度缺失等问题,因此在创新创业体统中,协同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协同创新理论主张从封闭技术创新模式转向开放的共享模式,从而实现系统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功能之和。为了实现共生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创新主体彼此协同发展建立了具有动态性、互惠共赢的、持续稳定的合作共生关系,建构协同创新体系。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笔者采取目的抽样方法,对广州从化市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以研究者教育教学理论与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为依据,就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备情况、教学方法改革、政府行企校协同创新、创新实战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采取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调查两种形式,主要面向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班、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团队成员和创新创业先锋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78份,有效问卷557份,回收率达85.69%。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行企校协调创新等方面变革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一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关于创新创业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设置的状况,问卷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课程体系设置满意度都不太高,只有14%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非常满意,学生对课程体系设置非常满意的比例仅占1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受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确定性思维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师资结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30%的学生表示学校的创新创业师资有来自政府、行企业的专家。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方法的学习运用,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应尊重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是一种主体性、超越式的教育,突出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对于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培养[10]。而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培训和教育,缺乏企业运营管理的实战经验,对创业理论的熟悉和前沿创业教育动态掌握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理论和经典案例教学,缺乏现身说法的感染力,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目前,“双创”师资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僵化,创业实践考核机制欠缺

调查数据表明,78%以上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的相关课程,90%的学生表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且在大赛前会组织相应的培训。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本可以归类如下: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一系列的课程,如创业思维培养、创业认知等,期望通过向学生传授创业创新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热衷于举办各种实务讲座或者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创业创新的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却是浅尝辄止。可创新创业教育绝不仅是开设一门或几门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知识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必须将创业理论转化为创业实践。目前,如何将创业理论转化为创业实践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同时,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鼓励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各个项目的最终的落地,需要把创意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这就要求创业者除了掌握核心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财务管理、团队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这也不是一两次实务讲座可以解决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还存在着“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育方式及狭窄的专业教育等现象”[11]。这种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努力尝试把知识、创意转化为技术和产品,为创新而创新。殊不知,人的思想层次中最宏观的、最有厚度的是人文思维,其次才是科学思维和技术思维,懂得、拥有了一流的技术不一定能创业成功。创业必须对将要进入的领域的人性有充分的、深入的了解,否则很难做出令人难以忘怀的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为了破解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难题,必须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学,融入人文教育、融入生活、融入工作,探索形式多样的创新創业教育模式,使创新创业开花结果。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能完全顺应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职称评定标准是教师工作的指挥棒,但职称评定标准不够全面,对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力的激发不够,存在着与专业的创新型企业考核标准脱节、不注重过程考核等问题,导致教师过于注重个人荣誉,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追求学术成果和自我价值实现,促催了教师的功利性思想。虽然高职院校每年都会组织参加各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从中遴选优秀项目进行孵化培育,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参与度不高,教师科技成果优先向学生转化的动力缺乏,出现学生创业项目技术含金量低,入驻项目的孵化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

(三)行企校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协同创新是通过政府、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12]。协同创新旨在解决创新链和创新创业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问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协同要求尽可能地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多方共赢[13]。关于行企校协同创新,93%的学生表示没有或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表示也没有机会去到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学习、实践创新创业。而高职院校行企校创新创业的合作非常有限,即使有,也仅仅停留在技术转让和委托开发这种低层次的、非正式的合作上,表现出封闭性、分散性。这与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知识、把握机会能力和领导力以及不确定性应对思维为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相协调的。制度激励是多元主体协同的重要手段。由于对创新的成果归属问题缺乏明晰的界定,利益分配和评价机制也缺乏相关的文件制度,导致合作主体间的不信任战胜了共同的利害关系,导致了目前行企校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高校缺乏实质性的协调创新平台,导致了其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创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创新创业主体、制度、组织结构、外部环境等内外多重因素形成了一条生态链,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有机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内部因素有创新创业的师资、课程体系、组织管理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等;外部因素有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合作企业、合作院校等。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以“创新强校 创业育才”为目标,采取组织推进、师资保障、制度护航等措施,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探索“三贯四融五进”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以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进一步修订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思维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三贯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实践教学——依托建筑工程学院、房地产管理学院、洲际英才合作学院和新道创客学院等四个双主体育人特色专业学院,搭建“创业训练+仿真模拟+实战训练+项目孵化”创业平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使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流程的学习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以此来替代其专业实习;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匹配。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生规划——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活规划和创业规划的一门“必修课”,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其学业、就业以及未来的人生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探索创新创业“四融合”,即将创业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三是推行创新创业“五进”,即创新创业课程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比赛进年度工作计划,创新创业知识进课程,创新创业技能进课堂,创新创业意识进广大师生头脑,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通过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和实施,初步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创新、创意、创业“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体系[14]。

(二)校外引进、校内选拔,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在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采取了校外引进,校内选拔,兼专职培养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由企业家、创业家、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组成的结构优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已初显成效。企业家、创业家的成功在于他们具有独到的创意和把创意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综合的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人性有及其敏锐的把握,从而能为消费者提供其难以抗拒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除了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就业教研室的教师外,还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院内选拔高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创业导师,构成了由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师,辅导员、校外企业家、校友、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等组成的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的多元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制定了《创新创业导师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了创业导师的资格认定,并定期进行考核管理。

(三)践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革新专业课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深度融合,实现创业理论课程与创业实践课程无缝对接。目前,学校开设了四大类共34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适性的创业基础与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创业团队建设”“创业融资”等,主要是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基础职业技能;二是开设创新创业类平台共享课,如“公司运营综合实战”“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公司创业实战”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全面开展创新性思维与研究方法训练;三是依托专业,面向有创意、拟创业的学生开设全校性创新创业先锋班,设置具有创新创业要素特征且与本校学科专业相关联的20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如“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战略管理与技能训练”等,启发学生以专业视角进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四是面向着手创业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如提升创业环境认知和实践能力的KAB、SYB综合选修课,同时采用慕课、视频公开课、现场讲授、讲座和在线辅导等课程形式,并提供至少半年的帮扶指导和跟踪服务。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我校初步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专题活动类的培训课程、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课程为主体,以普适性、专业性和实战性为梯度,以就业创业一体化为目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教师采取以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社团活动、实训实习、兴趣小组、勤工俭学、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为载体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将创意点转化能力和才干,形成创新创业力。如在“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课程教学中,采用“广州市从化区夏湾拿别墅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这一真实项目贯穿教学始终,并与2018年的两大行业大赛“美霖杯室内装饰设计”和“装饰工程项目设计”结合;还与专利申报相融合。这种紧跟市场前沿的“实际项目贯穿——子项目驱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专利申报促创新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学院通过行动导向、探究式和企业现场教学等方式及企业拜师会、项目策划实战训练、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式,把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合到专业实践之中。

(五)完善“双创”学分、学籍制度,为创业学生开辟绿色通道

1.建立“双创”学分转换制度,实施“双创”实践替代制度

学校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实施“双创”实践替代制度。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分階段教学法,制定出台了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一是出台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学院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将创新创业学分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参考指标,调动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在“双创”实践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可优先进入先锋班、大学生创训营学习;同时学生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等成果按照一定的标准折算学分,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可选择免修一部分课程。二是实施“双创”实践替代制度。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可替代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撰写的创业计划书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15]。

2.试行创新创业弹性学制,为创业学生延长修业年限

为鼓励更多的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学院修订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试行弹性学制,为创业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学生休学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学校为其保留学籍,修业年限可延长放宽至6年。创新创业弹性学制的实施和学籍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保障,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六)践行“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院按照“理实一体、相对集中”的原则,大力整合资源,依托各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室、跨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现代公司实战中心、大学生创业训练综合楼以及孵化器、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新型平台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构建立体实训实践平台,基本形成了集虚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创新创业园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有利于形成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院建设了创业实习基地3个,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平台2个,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培训人次数达2 000多人。学校学生创业训练综合楼已获批为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从化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策略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商业社会的本质发生了新的变化,创新要求下的人才观、产品观和投资观都与传统的商业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共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实现资金、物质、信息、知识在各主体间的充分流动,这是符合共生理论要旨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不仅包括学校的一些创业课程或活动,而且涉及政府、社会、高校、学生等多个因子[16]。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种内外因素都影响着创业教育实施的成效,应充分发挥系统中多方主体优势,协调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美好愿景,这是协同创新理论的实践应用。

(一)行企校多方联动,构建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教育生态系统

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框架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高校、政府、企业和其它组织应准确进行角色与功能定位,精心培育创新创业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从物质层面上来看,高校希望通过和政府、行企业合作,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支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能够落地实施;从制度层面上来看,应该从根本上解决目的(创新)和工具(协同)的一致性问题[17],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其实用性。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学校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原理,要求把学校的创新教育与企业、社会、政府链接起来,急需完善行企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以高校为主导,集利益相关的核心企业或平台的创新关系网络。高校是创新思维、创新想法和创新人才的集中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集创新创业主体、师资、课程、文化、制度和项目于一体[18]的复杂“种群”,因此,构建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乃不二选择。高校主导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充分考虑协同创新各主体的利益,明确其功能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这样我们的创业孵化基地才可能通过筛选引入与珠三角发展产业相符、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优秀项目,与企业、政府、银行进行达成合作,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双创”师资队伍

针对高校师资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可在师资建设方面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等相关资源,为专职教师开办创新创业指导专题培训班。通过制定注重“双创”导师创新创业实践的学习培训计划,选派教师去政府、企业等合作方进行挂职锻炼,参与“真枪实弹”的创新创业实战,提升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与能力。二是大力引进、高薪聘请协同创新合作部门中的优秀企业家、创业家和创新创业政策制定者或研究者加入“双创”导师队伍,优化完善导师队伍结构。三是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提供充裕的支持性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创新创业的行列,充分调动起“双创”导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

(三)凸显行业特色,革新“双创”教育模式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之外,还需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区别于传统学术教育的重能力、重应用、重探究、重开拓等特点,因此应革新“双创”教育模式,即加强校企合作、凸显行业特色,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强调创新意识融于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实践,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无缝对接。孵化项目和团队经商的“全真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是一种难得实践教育形式,它有助于形成就业与再就业结合的自助体系[19]。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体验创新创业的历程——内化知识、自我对话、尝试实施(试错)、反思、改进——之后获得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专业能力。

(四)行企校多方参与,制定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创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协同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手段缺失是制约行企校自愿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即竞争加剧和利益冲突,合作变得异常艰难;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促使高校“双创”教师重数量轻创新,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20]。鉴于协同创新合作主體间的复杂性,充分尊重和考虑合作方的利益诉求,应引入合作方企业专家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充分考虑合作主体的主体性、复杂性,采取多元评价机制,努力实现成果、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成果收益的合理分配,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实现协同创新。鉴于带领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工作周期长、出成果艰难这一特殊性,高校应完善现有的职称评定和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考虑创新创业工作的特殊性,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考核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激发“双创”导师的创新创业活力和投身“双创”教育的热情。

参考文献:

[1]Tansley A G. The Use and A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 [J].Ecology,1935,16(3):284-307.

[2]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政大学学报,2011(4):58-62.

[3]沈漪文,卢智健.创业生态系统概念辨析[J].商业经济,2013(8):93-94.

[4]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4):98.

[5]Autio E,Thomas L D W. Innovation Ecosystems: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J].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3.

[6]陈健,高太山,柳卸林,等.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理论基础与治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7):153-160.

[7]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2018-03-09].http://en.w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8]R Rothwell,A Robertson.The pole of Communication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1973(2):116-121.

[9]Metcalfe J Stanley.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service economy measurement and case study [M].Analysis Boston: Kluwer Academic, 2000.

[10]王之康.“双创”教育,导师困惑当何解[N].中国科学报,2017-09-05(6).

[11]胡留现,余亚辉.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163-164.

[12][1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13]Georg Von Krogh. Care in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133-153.

[14]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等.“三位一體、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111-116.

[15]陈楠.加强“双创”教育是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切入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384-385.

[16]刘月秀.生态系统视域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61-63.

[18]Georg von Krogh. Care in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133-153.

[19]张鑑民.浙江区域经济变革与高职创业教育的深化和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9(3):74-76.

[20]任少伟,杨建,陈冉.协同创新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47-151.

(责任编辑:张维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16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