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分层教学在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摘要: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学情分析、学生分层、教学推进、走班管理、成绩测评等过程环节的完整记录,总结出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层教学模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但也存在着学校管理难度增大、教师工作压力变大、学生日常管理不便等实际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走班制;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3-0059-06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以及社会对名校学历的追捧,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同一学校相同班级的学生,入学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很大,再加上学生之间的智力区别和兴趣差异,强行将他们放在一起,会给专业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如果仍然按照以往整齐划一的集中讲授方式来实施教学,结果只能是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成长为代价来达成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势必导致学生分化更加严重。职业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因此,职校教师也在时时反思传统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弊端,也就有了各种教学实验的付诸实施[1]。

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智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恰当的教辅指导。”这些思想表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区分差异、适性施教[2]。基于上述论断,本着“分析差异、善用差异、减少差异”的原则,在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个人因素等的不同开展分层教学。

一、学情差异的分析

毫无疑问,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一定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研。差别化是学生群体中必然存在的一个特征,个人差异性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其需求的差异性,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对应的要求。群体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分层的开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按照学习因素和个性特点来划分。学习因素包括学生学习意愿、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个性特点包括性别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调研得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数控技术专业,共有3个自然班开设“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合计133人,包括男生109人、女生24人。其中,文科生43人,理科生90人,高考最高分462,最低分245,245~299分数段35人,300~399分数段87人,400分以上11人。根据在校一年期间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总体评价为:出勤率高、课堂气氛活跃、作业抄袭率高,学习能力较差、动手能力略强;辅导员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结论为:服从意识较强、组织纪律性一般,自觉性差、抗压能力强。

通过分析学生特点,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有班主任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老师,制定了内容精略、过程细致、管理动态、考核严密的教学方案,适当增加实验性教学的比例。按照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总共24学时,每周2学时,错开实训课程之后的学习时间段,如表1所示。三个班上课的周次不一样,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教学班级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和分层考核实施。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班级的分层

班级分层要考虑教学时长、教学安排、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因素,立足实际,精准定位[3]。为了降低教学成本、方便编制课表、统一安排教学,将3个自然班按学生学习基础、能力差异排序后,重新组成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

1.班级分层的合理规划

根据学生总人数、原自然班数和教学合理性,将学生分为三层,层均43人。鉴于A、B、C层的学生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异,A层人數适当多一些,C层人数尽量小班化。又因三个班实训的周次不同,教学进度不统一,不便于分层之后的学生走班上课,所以规划分层教学时,尽量将三个班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周次调整一致。具体操作时,将教学周期内的实训课全部调整为上午班,“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安排在每天下午的课后时间(第7、8节)进行。

2.班级分层的指标设置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容量大、概念多、标准杂、计算难、实践性强,学习该课程需要具备基本的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出于上述考虑,任课教师合理设置分层指标和权重配比,从学生在校第一年的综合成绩(50%)、高等数学成绩(20%)、物理知识评价(10%)、操行成绩(20%)共四个指标给学生评分,分别对应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力学知识基础和组织纪律性,根据所得分数将学生分成A、B、C三层。经过综合考虑、个别调整,学生分层及集中教学时间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分层之后,专周实训统一调整在第7~11周,其余周次分层集中上课。

(二)教学内容的分层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安排在高职第二学年,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元件、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回路等原理概念,和帕斯卡原理、流量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液压计算。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定相应的学习内容,适切学生的学习需要。

1.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的总体要求,但是鉴于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不同,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相同的学习高度,而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现有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为此分别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下页表3所示。

2.内容分层

常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引导、教案、教学PPT、作业、试题库等,对A、B、C三个班,需要分别准备三套不同的教学资料。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揣摩领会课程标准后,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基于详略得当的原则来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对A层学生来讲,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内容要忠实于教材又略高于课程标准,适量加入拓展知识。教学资料准备以学习导引为主,设计的问题要启发思考且难度适中,让全部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对B层学生来讲,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内容遵照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知识,兼顾适量难点知识。教学资料准备以直观资源为主,课后的习题要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课程重点内容。对C层学生来讲,以表层性知识为主,内容不宜超过考试要求规定的知识点范畴。教学资源准备以练习册、实验报告册等资源为主,课中和课后多设计实践性教学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液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用途,使他们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其中B、C层内容比A层少的那部分知识,作为B、C层学生的拓展知识来学习。

(三)教学实施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设计,除了要安排合适的教学步骤,还必须考虑采用何种引入手段,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根据不同题材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选择管理方法。

1.教学方法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思想沟通与感情交流的基本途径。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智慧和创新精神的部分。课堂教学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合适的沟通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B、C三个层级的学生学习基础有别、接受能力不同,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选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争取做到教师适人适位、课堂灵动开合、学生轻松愉悦。

对C层班级的学生,采用情境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以生动的案例或真实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对B层班级的学生,采用多媒体讲授法、挂图模型展示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牵引和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提笔记练,适度提高,完成目标任务。对A层的学生,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运用各种激疑策略引导和点拨,调动学生的分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运用知识、探求未知。

以液压千斤顶模型的制作课题为例。该实验课题计划2学时,教学过程包括发放学习任务书、课前材料准备、课堂分组制作、学生现场展示、教师分析易错点、教师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对A、B、C三层学生的流程安排如表4所示。在完成此实验的过程中,单向阀的制作和液压缸的密封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教师要适时分析易错点并提示学生注意。表4中的“教师分析易错点”这一环节的不同顺序安排,锻炼了A层同学的解决问题能力,节约了C层同学的课堂制作时间,为B层同学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供了保障。

2.班级管理的分层

班级分层教学,涉及师生上课时间的协调和分层学生的动态管理,比班级集中讲授复杂很多。在教学顺序安排上,相同课题同一周次不同日次,先讲A层,依次讲B、C层。如果学生因故耽误正常上课,可以在其他时间、其他层次的班级补课。在日常管理上,通知学生更改教学时间的时候,需要辅导员的配合;改变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进度的时候,需要教务部门配合。以分层后的学生教学为例,由于分班指标数据的提取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硬性指标,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有水分、操行成绩有无运作,分层学生的显性得分与实际学习能力是否相符,这些因素将会导致教学时存在个别同学学习能力差距过大的问题。根据教学周期安排、教师工作压力等实际情况,在教学进程过半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学习表现、阶段考核等各方面的综合成绩,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B、C班级排名前5%~10%的同学进行层级晋升,对A、B班级排名后5%~10%的同学进行降层处理。通过准确反馈、动态调整,可以让各层群体的学业水平更加一致,更有利于后續的教学进度统一。

(四)考核评价的分层

分层考核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要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准备差异化的平时作业和期末试卷,在减轻学生思想压力的前提下,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差生产生希望、中等生拔高目标、优等生更加卓越,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

1.平时作业分层

布置作业,做到层次分明。在布置作业时,弹性设计课后作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做到目标多元化。设计问题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精准发力,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后进生渡过入门难关。作业梯度设计合理,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提供参考依据。

批阅作业,做到因人有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评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C层学生的作业,全面批改,个别辅导,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对于B层学生的作业部分批改,适当评讲,督促学生及时更正,让学生有一定的获得感;对于A层学生的作业,学生分组互批,教师精心点评,尽可能锻炼他们举一反三的领悟能力,达到培养其独立学习的目的。

2.课程测评分层

编制试卷,做到统筹兼顾。为了尽可能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试卷的编制应同时满足三个层次学生的考核需求。其中基础题占70分,主要来源于C层学生学习的知识;综合题占20分,主要来源于B层学生学习的知识;提高题10分,主要来源于A层学生学习的知识。

分层评价,做到科学合理。科学的评价建立在评价广泛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基础上,为了结果公平,分层评价应采用质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4]。创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突出适应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突出能力本位、激励学生自信,将课堂考勤、平时作业、回答问题、在线学习和期末考试等全部纳入到评价范畴。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及数据分析

2018年9—12月,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技术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实施了分层教学试验。虽然在实施之前做了较为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案,但实际运行时仍然困难重重。在摸索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各项细则,取得的明显实效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分层教学的成效

在此之前,由于学时有限,需要掌握的内容又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都不能全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其一,形成可以复制的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立足实际探索合理的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等实施方案;其二,制定了分层教学的管理办法,开发了与分层教学相匹配的各种教学资源[5];其三,完成了“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实践报告;其四,通过有效地组织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锻炼了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五,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向学之心。

通过对133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学习成效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数据统计如下页图1所示。可以看出,2017级实验班学生的到课率、入课率、成绩优良率等指标与2015级、2016级学生相比,均有相应的提高。分层教学在高职机械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值得尝试。

(二)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无疑是艰辛的,分层教学固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操作起来也相当有难度。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仍然存在学校的教学管理难度增大,教师的工作压力变大,学生和家长对新教法的认可度不高等一些问题。

其一,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加大。每个自然班的上课周次和节次不一致,合理分层并将所有班级学生集中安排在统一的时间上课,需要教务、学生管理等部门协商解决。其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那么,精准化的教学之前教师先要分析学生的材质如何,以及施教何法。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确保既不能盲目删减重要知识点,也不能让学生百上加斤。这些事情都需要教师花费精力来做,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其三,学生的日常管理不便。流动式课堂不便于任课老师对学生集中辅导,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四,学生和家长对实施新教法的意义不理解,对分层模式的认可度不高。特别是对分在C层的学生,学生自身可能会感到自卑,如果考核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学生也习惯性的诿过于人。以上种种问题,需要在实施分层教学时特别注意。

(三)分层教学实施的建议

分层教学涉及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非一人之力能为。在实施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可以少走弯路。

其一,选择相对成熟的核心课程实施分层教学。课程有一定的重要性,学校配套的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才能满足教师发挥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求知的差别化需求。其二,选择相对合适的时间开展分层教学。由教务部门统筹教学安排,将教学时间固定在正常上课时间,而非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在心理上认为是正常行课而非加课、补课。其三,选择水平较高且时间充裕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以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科专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四,选择的学生群体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维持良好的教学运行状态,否则老师再悉心准备、认真上课也无济于事。

四、分层教学的适性模式构建

综合上述分析,构建分层教学的有效模式如图2所示。该模式运行图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校情分析、教学实施和学习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子任务。该模式仅为分层教学的适性模式之一,各位教师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因地制宜做出改变。例如,在教学条件比较优越的学校实施,可以将分层后的班级人数安排的更少一些;在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实施,可以将教学过程安排得更简略一些。

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属性,自然也就不可能偏离就业教育的目标。在这种没有升学压力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分层教学在高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中实践已久,但在专业类课程的尝试较少。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教学班级,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还存在教学安排复杂、教学工作量增大等困难,也值得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试。

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差异性和选择性相伴而生,鼓励并促进学生自由选学和适性发展,是职教改革的基本思路[6]。基于教育公平原则的分层教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个性发展需要和学生学习愿望,让教师的课堂更有针对性[7]。实践证明,在高职机械类课程中,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因素、个人兴趣和职业向往,以课程分层,为每个教学班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任課教师,匹配相应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帮,邓红玲.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师教育学报,2018,5(4):44-52.

[2]曹燕云,马玉才,张年勇,等.“差异教育——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5(5):29-32.

[3]王爽,侯贵民.分层次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4):35-36.

[4]楊志明.走班制教学中形成性测评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6):5-11.

[5]顾艳丽,罗生全.基于走班制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J].教学与管理,2018(13):1-4.

[6]李晓辉.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4):42-43.

[7]陈本锋.高职院校机械类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11):119-123.

Practice of Hierarchical Walking Class in the Course of Hydraulics and Pneumatics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Ben-feng

(Chengdu Industry And Trade College,Chengdu Sichuan 611731,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eaching mode are summari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students,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the management of walking class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chievements. Hierarchical walking clas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ffect and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there are also operational problems such as the increasing difficulty of school management,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teachers' work, and the inconvenience of students' daily management.

Key words: stratified teaching; walking class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20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