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云 徐涵
摘要:美国从2013年开始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建设,为美国提供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的真实范例。综合高中阶段在课程改革上表现为教育目标以21世纪技能为核心,面向未来;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培养21世纪技能;课程实施采用多元主体参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方式;课程评价采用过程与成果兼具的多主体参与等,这对我国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的明确、课程模式的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美国;21世纪技能;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4-0076-05
美国面向2030提出的21世纪技能,旨在定义和说明作为21世纪的公民在工作、生活和作为社会公民等方面获得成功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及其支持系统。自提出以来,美国的教育界广泛开展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学校改革。截止目前,美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和近百所学校把21世纪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其中,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校改革范例,是持续且深入推进21世纪技能使学生更好发展的教育改革运动。通过深入分析21世纪学习示范校课程改革的特点能够对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产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学校培养的学生已经满足不了全球化、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未来公民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世界各国纷纷从教育领域开展了很多应对措施,其中美国的21世纪技能运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21世纪技能”的研究性课题,并于2002年正式开始了21世纪核心技能研究项目,创建了21世纪技能联盟作为开展21世纪技能运动的主要组织。根据21世纪技能联盟在2009年对21世纪学习框架的定义描述,“21世纪技能”是指以掌握关键学科知识(包括英语、阅读、国际语言、艺术、数学、经济、科学、历史、地理、政府和公民)为中心,把21世纪主题(包括全球意识、经济、金融和商业技能、公民意识、健康意识和环境意识)融入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强调4Cs技能(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协作和创造性)、生活和职业技能、信息媒体和现代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获得[1]。
自21世纪技能运动在美国广泛开展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深刻理解21世纪技能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有所侧重地开展21世纪技能学校教育改革。截止到2013年,美国的21世纪技能运动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改革学校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是21世纪联盟关心的问题。基于此,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应运而生,此项目主要以开展21世纪技能改革运动的学校和地区为主体,来鉴定、记录、促进和表扬他们在让学生能够成功地为未来升学、就业和生活做好准备上作出的努力,但更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获得21世纪技能并成为一个优秀的未来公民。获得“21世纪学习示范校”称号的学校或地区实际上成为了一个专注于21世纪学习与教育并培养精英的专业学习社区,他们基于21世纪技能开展的有关教师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内容为其他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和社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借鉴模式。
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为美国提供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的真实范例,为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复制模式,并且引起了各级地方决策者的重视与支持。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的第一批申请从2013年开始,每一年评选一次,美国所有的幼儿教育机构、12年义务教育学校和学区都有资格申请,一般需要经过自我评估、提交申请、审核和发布通知或反馈的程序。从2013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共有95所示范校申请成功,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区和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等多种类型,涉及美国29个州或地区[2]。
二、示范校项目综合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特点
美国的高中类型多样,不同学校的学生面临着升入普通大学或社区学院或直接就业或先进行职业培训再就业等多种选择。自从21世纪技能提出以后,许多综合高中开始针对21世纪技能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领域,其认识到21世纪技能是面向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每一位學生的发展都应以基本具备21世纪技能为起点。课程改革会对学生21世纪技能的获得程度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中综合高中阶段示范校的课程改革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其中存在许多共性。
(一)教育目标——以21世纪技能为核心,面向未来
作为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发达国家,美国早在21世纪初就意识到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必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符合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新要求。因此,美国在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着手为未来变革做准备,其中教育领域是重要一环,而聚焦于21世纪技能的课程领域的改革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对课程目标起到统领作用。通过对综合高中阶段示范校的学校教育目标进行分析得知:除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基础知识外,学校一般围绕面向21世纪学习的4Cs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信息媒体和现代技术技能开展教学,辅之培养全球意识、公民意识、环境意识等多方面内容。如表1所示,不同高中的教育目标都将最后的落脚点放到21世纪技能的掌握上,都强调教育和课程带给学生的改变要表现为能够成功应对21世纪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
(二)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培养21世纪技能
通过对示范校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采用项目学习的课程组织方式,以项目为载体把21世纪技能融入其中是许多学校的常见做法。基于项目的教学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延伸,但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更广泛的,通常由学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组成,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强大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概念而提供语境化的、真实的经验[4]。学生在创建或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过程中学习一系列的技能。这些项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学生通过分组工作,将自己的经验、能力、学习方式和观点带到项目中,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21世纪技能。例如,卡塔利娜校区(Catalina Foothill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通过水文地理项目让学生研究当地的河流和荒原沙漠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社会公民意识等;发现高中(Discovery High School)通过青少年领导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访问地区企业和城市部门,研究和开发社区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交流、协作以及社会服务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多元主体参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21世纪学习示范校中参与课程实施的多元主体主要指学校、学生、行业、企业、社区等。
行业参与课程实施表现为行业委员会与学校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开发。以清洁技术与可持续工业早期学院高中为例,教师与行业人员合作,通过行业人员了解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与期望,并将其直接整合到学生的课程任务中,作为正在开展的专业和课程开发的一部分。
企业参与课程实施表现为大部分学校都积极寻求企业的加入,有一些企业也会选择主动为学校提供服务,主要有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师徒制、暑期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以蓝谷高级专业研究中心(Blue Valley Center for Advanced Professional Studies)为例。它建立于2009年,主要招生对象为居住在蓝谷地区的初高中学生,主要通过师徒制的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真实的工具解决真实的问题,该研究中心通过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伙伴沟通协商,请企业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导师定期到学校针对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授课。这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了解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况培养职业能力。
社区参与课程实施表现为高中与所在社区合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为社区提供服务,这也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形式。这种做法可以使社区获利,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社区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沟通交流能力、问题解决与决策等多方面的21世纪技能。以艾迪那高中为例。这所学校拥有长期提供社区服务的历史。他们将这种边服务、边学习的方式视为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处理社区议题、问题或需求,学生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学术研究或开展了一次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可以发生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并且对学习时间没有太多限制。
行业、企业、社区的广泛参与为基于21世纪技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外部支持,主要在于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基于工作、生活世界的课程环境,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且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
除外部力量支持外,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建构知识、主动获得经验的学习主动性是保证课程改革效果的关键。示范高中基本上都秉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对项目进行设计与规划,提出解决方案,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自发地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进行引导与提供支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在课程中强调现代技术的使用,通过让学生借助现代技术工具自主完成课程任务。目前,在美国,掌握现代技术的技能作为21世纪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示范高中都把现代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作为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现的辅助性现代工具。三是课程的多样化选择。除学生必修的课程外,许多学校都会开设“额外课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积极地陶冶与培养。
(四)课程评价——过程与成果兼具的多主体参与
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学生对21世纪技能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校评价方式也不同。有的学校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各项技能具备程度的渐变过程,通过量表或表格的形式,及时记录学生在一个阶段的课程结束后各项技能达到的程度。有的高中采取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在课程或者项目结束后制作的产品、获得的资源、获得的21世纪技能等多种内容表现形式。在这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并给予反馈是常见的做法。这一模式主要指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多个主体包括行业人员、企业人员、家长、教师等对其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反馈意见。而21世纪技能的获得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更多地也通过量表的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以清洁技术与可持续工业早期学院高中为例,对沟通技能的评价,其采用了量表的形式能够更清晰地表现出学生沟通能力达到的程度。
除下页表2列举出的沟通技能的三个方面外,该学校的评价量表是在纵向上将沟通能力的行为表现分为八个行为领域,其他五個分别是运用交流媒介参与、在多样化环境中沟通、演讲感染力、演讲质量信息、对观众负责。这八个领域足以体现一个学生良好沟通能力的发展过程。横向上将学生的表现按照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利于评价时的等级选择。最后,整体上将纵横进行整合,清晰地表达了不同行为领域在不同程度的具体表现,同时也给予评价者良好的评价体验。
三、对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启示
目前,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的一系列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这一定义是在参考了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众多国家与世界组织对核心素养界定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中国化的结论。具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和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更重视学生品格的形成,在新时代尤其体现为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刻内涵。这对于我国今后在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美国基于21世纪技能开展的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建设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全面围绕21世纪技能。这对我国开展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具有诸多启示。
第一,明确以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这首先要以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基础。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于21世纪技能的课程改革,与其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国家到各州和地区广泛宣传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目前也开始推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但覆盖范围窄、涉及学生少,并没有实现建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初衷。因此,首先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建立或在现有机构下设一个主要负责核心素养改革的组织机构,然后再由点及面地从实施较好的学校开始向其管理人员和教师以及学生普及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这是开展课程改革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后,可以再逐步向全国范围内宣传与推广,渐进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更好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第二,探索多样化课程模式,让学生从真实世界获得真实体验。美国的基于项目的课程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发积极地围绕一个项目开展设计与解决问题,这种开放且灵活的课程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多方面能力。我国的课程实施尤其需要从目前的比较传统的模式中跳出来,找到更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探究性的且适合中国教育实际的课程模式。具体实施是需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各社区发展状况和现存问题、有意向提供支持的企业数量、当地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等)和学校自身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利用程度及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特色等等,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程模式。除此以外,课程内容也应该源于真实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世界,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要求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真实世界,在课程环境设计上,模拟或真实地在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学习,尽可能地让企业、社区、家长等参与进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把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一方面让学生回归真实世界,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收获成就感。
第三,在课程评价上,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关注点,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评价一直是我国课程领域关注较少的一部分,但往往课程评价最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通过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整体提升为表现形式,但这一学习成果的获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将过程性评价置于其中,主要通过量表将评价指标细化提高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在进行量表设计时,首先要对评价内容进行内涵上的纵向分解,使之成为一个相互独立但又上下衔接的整体,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进行横向程度的划分,根据实际采取三分、四分、五分法等。最后,进行横纵向的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指标明确、等级划分明确的课程评价工具。
参考文献:
[1]P21 framework Definitions[EB/OL].(2009-05-15)[2018-07-12].http://www.p21.org/storage/documents/docs/P21_framework_Definitions_New_Logo_2015.pdf.
[2]about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Exemplar Program[EB/OL].(2009-05-15)[2018-08-01].http://www.p21.org/exemplar-program-case-studies/about-the-program.
[3]Listof the Exemplar[EB/OL].[2018-08-12].http://www.P21.org/exemplar-program-case-studies/list-of-exemplars.
[4]William F McComas.The Language of Science Education[M].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2014.
[5]4Cs Rubic[EB/OL].[2018-08-14].http://www.p21.org/storage/exemplars/2015-2016_Case_Studies_/bspa_cleant_technologies_echs_combined_rubric__4_cs.pdf.
[6]林崇德.構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责任编辑:张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