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伟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将技能解释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这就注定了技能的学习与传递方式不同于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手工劳动阶段,为实现技能的形成与传递,由“言传身教”的个别教授逐渐演变为学徒制。然而,在学徒制的形成与运作中,并不是仅靠师徒关系就能建立,而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是經济利益。正式确立师徒关系后,师傅担负学徒膳宿,同时传授知识和技能,徒弟学成要成为师傅的无偿劳动力。二是行会规定或惯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个体工商业形成了“行”,为规范“行”的行为,逐渐形成行会制度,行会的规定或惯例成为学徒制必须遵守的规则,不可任意而为。三是师徒关系宗法性。学徒的目的是学习手艺和未来的独立经营权,但师徒关系却蒙上了宗法色彩。徒弟成为师傅家庭成员,学手艺之外做家务;师傅要给零花钱,所谓“月规”“压岁钱”等等。近代这种制度被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师傅的责任和徒弟的义务,并固定下来。学徒制之所以能有效地实现技能的形成和传递,关键在于此时的生产是以经验和方法为基础,经验和方法传递的有效方式是在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模仿和体会,进而形成了技能形成的企业内部机制。
进入大工业机器工业生产后,生产的基础发生了变化,维持生产进行的不只是经验和方法,更多的是科学知识,即生产建立在机械、物理、化学等科学基础上。加之劳动力需求数量庞大,传统学徒制已不能满足需求。由此,技能的学习和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由此诞生并成为主流。需要强调的是,学徒制并没有绝迹。大机器生产实质上是人“手”的功能延伸,机器以固定的程序性动作,以极高效率完成操作,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对人的技能要求集中在对机器控制和操作能力为主,而这需要了解、熟悉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机械、物理、化学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以传统的学徒制不可能实现,于是,技能的形成与传递由企业内部转向了外部,职业学校出现了,新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就此诞生。此时维持职业教育运行的因素更加复杂。一是需要政府的介入,在国家制度层面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政策、经费的投入等。二是需要建立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行业企业的标准成为职业教育内容的基础。三是专业教师的聘用。总之,技能的形成和传递表现出的特征为:技能形成的外部机制形成并成为主流。
当前,我国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以外部手段——职业学校为主。职业学校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与企业相脱离,难以实现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形成和传递,急需形成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技能形成与传递的机制,由此,现代学徒制呼之欲出。
现代学徒制并不是回到手工劳动时代的学徒制,而是在现有的外部职业技能形成机制基础上,建立起与之相结合的内部机制。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和产教融合背景下,实现学校和企业、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机制,既保留了职业学校专业知识的传授,又突出了师傅的具体指导,实现经验、操作技能、方法等默会知识的传递和掌握。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能形成的方式不是企业或学校任意取舍的结果,而是各方力量博弈下的妥协性制度安排。现代学徒制的建立绝不单纯是职校、企业之间的事,更涉及政府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度的安排,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部门有效协调……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决定性的因素不在教育和企业,而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内外部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