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论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论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余传玲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一直被世界各国当作典范来学习和借鉴,那么到底它有哪些特别之处值得引起关注呢?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尤其是“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分析,对比我国职业教育的情况,期望获得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培训;中国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2-0085-06

自2006年以来,我国教育部与德国开始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长期合作,每年派出大量职业学校教师出国接受培训。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推进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希望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实地进修培训和考察学习中探寻德国职业教育的优点,并能以恰当的形式契合我国国情,使之为我所用。那么,德国职业教育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值得借鉴呢?笔者曾有幸作为口译员陪同几批国内职业学校教师前往德国接受培训。在为中德双方的教师做翻译时,深刻地感受到德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的不同。尤其是德国职业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在经历了从中世纪的行会传统到如今几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訓体系,为德国的工业制造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德国职业教育成为很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笔者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比较突出并且能为我所用的三个方面的特点,然后对比我国职业教育的情况,以期获得一些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框架下的位置

大多数的职业学校教师在谈论德国职业教育时都会提到“双元制”,然而这与德国职业教育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在中文里,我们常常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两个概念混淆,其实二者有很大差别。德语中“职业教育”一词为Berufsbildung,意指一种教育类型(在德国,除了职业教育以外,还有在进入职业教育之前的中小学通识教育,即Allgemeine Schulbildung,以及通识教育之后的另一种教育类型——高等教育,即Hochschulbildung),因此,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在内的直接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是用的Berufsbildung(职业教育)这个词。在职业教育这个框架之下又包括了四个不同的方面,即职业预备培训(Berufsausbildungsvorbereitung)、职业培训(Berufsausbildung)、职业进修培训(Berufliche Fortbildung)、改行培训(Berufliche Umschulung)。在职业预备阶段,青年人是为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做准备,这一阶段是基础。在职业培训阶段则要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要积累经验;“双元制”职业培训属于其中的一类。职业进修培训指的是拓展提高职业行动能力,同时也可获得晋升的机会。改行培训指的是选择另一种职业接受培训。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从图1中可明显看到,职业培训(包括“双元制”职业培训,即Duale Berufsausbildung)只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当然这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二者绝非同一回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清晰地展示出德国人接受教育的大概框架,即中小学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和“双元制”职业培训)以及高等教育。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是与高等教育平行的两种教育体系,都是在中小学通识教育之后接受的教育(当然两者的准入制度不一样)。这其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又与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不同。因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各类职业学校中接受的理论教育,二是在企业里接受的实践培训,并且相较而言,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可以说,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企业占主导地位。笔者将着重论述从“双元制”职业培训中体现出的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的不同之处。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招生标准及学校计划

在德国,就读全日制职业学校和参加“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准入标准不一样。由于“双元制”职业培训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绝大比例,因此,本文只以“双元制”职业培训为例进行对比和说明。

很多国人对于“双元制”职业培训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如同国内的校企合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的校企合作是以学校为主,由学校和企业谈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生最后毕业所拿到的证明文件也仅仅是学校出具的学历证书而已,与企业没有关系。而“双元制”职业培训是以企业为主,这从职业培训的各个重要阶段都能体现出来。首先,学生需要自己申请职业培训岗位,而培训岗位是由各个企业提供的。因此,对申请者的筛选也由企业进行。根据各自提供的职业培训岗位的要求,企业会对申请者的学习成绩、社会能力、兴趣爱好等各方面进行考核,一般有笔试和面试。最后通过考核的申请者获得这个培训岗位。形象地说,这就是一次找工作的过程,只不过找到的这个工作是需要申请者先进行两到三年的专业职业培训之后才能胜任的,并且这个职业将是这个申请者一生所从事的职业(除个别情况,如中途退出培训或进行改行培训)。因此,虽然职业培训的大门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并不以任何学历证书为前提条件,但事实上,在这个申请培训岗位的过程中,企业显然是择优录取的。当然,也会出现某些培训岗位无人申请或申请者很少从而空缺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例如青年人对这个职业不了解或不感兴趣,或者没有符合岗位要求的申请者等等。

申请者在获得培训岗位后会与企业签订一份培训合同,里面详细规定了双方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其中就规定申请者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去相应的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和通识教育。也就是说,申请者有双重身份:在企业当学徒,在学校当学生。但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是占据多数时间的。

培训结束之后,培训生需要接受考核,而考官则主要来自经济界,即各行业协会(例如工商协会、手工业者协会等)。从上述对职业培训过程的描述来看,企业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学校扮演的角色则是辅助及促进培训生(而不叫“学生”)的培训。以各联邦州为单位,培训各种不同职业的职业学校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但每年的招生人数由市场决定。如果出现有学生和职业学校不匹配的情况(如某个职业的培训生在自己所在的联邦州没有相应的职业学校可就读),会由联邦政府统一进行调配。endprint

那么,学生在面临职业培训时又是如何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的呢?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完中小学通识教育(通常为10年级毕业)之后,便进入全日制职业学校或“双元制”职业培训。然而事实上,国家对青年人选择职业的引导早在通识教育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在中小学通识教育阶段,每年联邦劳动局(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会组织企业深入学校,对9年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并提供咨询。学生还有机会到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和岗位去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和了解,以确定自己是否想选择这个职业。企业也借此机会宣传自己,以期望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来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学校也会给学生做一些心理及性格测试,以发现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择业咨询建议。联邦政府为解决职业培训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绞尽脑汁,采取了一切可能有效的措施。例如每年会举办“女孩日”(Girls Day-M?覿dchen-Zukunfstag)和“男孩日”(Boys Day-Junge-Zukunfstag),这是专门针对5年级到10年级的女生或男生而设立的对某些职业的介绍和宣传日。在“女孩日”上,企业会特别介绍一些平时对女生而言比较陌生,并且传统意义上都由男性从事的职业,例如技术类和机械类的工作,女生还有机会体验一下做这些工作的感受。而在“男孩日”上则相反,企业介绍的都是传统上鲜有男生选择的职业,例如护理人员或者幼儿教师等。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让青年人多了解自己不熟悉的职业,并且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选择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职业。另外,每年联邦政府还出资支持各种各样的倡议项目。例如,从2010年起,联邦政府投入了4.6亿欧元,支持从2010年到2014年为期4年的倡议项目“毕业和连接——直到培训结业的教育链”(Abschluss und Anschluss-Bildungskette bis zum Ausbildungsschluss)[1],以帮助青年人顺利完成职业培训。

三、德国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及毕业证书资质

近年来,德国的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在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方面。传统的教学都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教学,如语文、数学、物理等等,各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只教授本学科内的专业知识。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相对比较固定,即由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在职业教育领域,这样的教学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科的知识点汇集在一起,但学生并不能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了电路图的知识,但却不能与实际的电路相结合,解决一些电器故障问题。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改革,不再区分各个单独的学科,而是以实际岗位中会遇到的任务和问题为基础展开教学。教学方法也以“行动导向法”(Handlungsorientierung)为主,加以更多样化的其他教学方法,例如导文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法等,其中的核心目标为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职业行动能力是联邦教育科研部(BMBF)与文化部长会议(KMK)共同开发制定出的一套“终身学习”的德国能力框架(Deutscher Qualifikationsrahmen,缩写为DQR)之下的概念,分为六个步骤,分别为获取信息、做计划、做决定、实施、检测及评估,如图3所示。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自主能力等),以有效完成實际工作中的任务。此处仅以插花工人(Florist/-in)这一培训职业为例加以说明。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各种基础知识,例如花材的种类,花材的选择,花的含意,插花的分类,插花的步骤等等,并且这些内容都以各自独立的章节进行编排和讲授。但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会交给学生一项任务,而这个任务很可能是在将来作为插花工人工作时实际会遇到的任务:一位男性顾客来到店里,说两个星期之后的周六是他妈妈的生日,他想在家为她举办一个小型的朋友聚会,希望用几束插花装点一下客厅。学生接到这一任务后将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首先,他们要做的便是获取信息,也就是说,他们要弄清楚任务是什么,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再向任务发出者(即教师)询问,例如客厅的面积及装修风格,顾客的妈妈喜欢什么风格的装饰,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花等等。这个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与顾客的沟通,体现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弄清楚任务之后就开始做计划,而在做计划时则要用到很多专业知识,包括选取哪些花和器皿、颜色与形状、花的插法等等。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最后学生得做出决策,选择其中一种方案。接着就是实施过程,即插花。完成之后大家要进行检测,自己是否满意,教师与其他小组同学的反馈等,最后还要总结评估,以积累经验,改进不足,为下次的任务做好准备。检测这一步在实际工作中包括自我检测,当然很重要的也有顾客的反馈,而评估则可以由上级或自己做出。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实际融入了很多插花基础知识,并且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基础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学生会觉得更为生动具体,也更有意义,而不是每天死记硬背插花的分类或花的含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传统的教与学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一味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传授知识者,而更多地扮演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陪同者和指导者,会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填鸭式”的学习,而是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当然,实际教学中仍然有部分知识是需要通过教师讲解掌握的,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了传统教学方法。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法目前在德国经过数年的实践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改革,而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项有挑战的改革。教师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培训生(同时也是学生)在培训结束时要参加结业考试。这一考试由各行业协会组织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不同利益方的代表:企业(即雇主方)、工会(即雇员联合会)、职业学校的教师。原则上对某一考生进行过培训和学习指导的培训师和教师不得参与其结业考试的考核。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针对所培训职业的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考生通过考试之后将获得由所属行业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这是得到国家承认的一种资格证书。接下来,这个青年人就能以合格专业技术工人的身份正式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了。endprint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界在这里扮演了主导地位,这也保障了青年人所学到的技能可以满足现有市场对各职业人才的需求。这些培训生在完成培训之后就能立即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很多培训生在培训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合格技术工人。

四、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虽然我国与德国的国情不同,但德国职业教育的这些特色对我们仍然有一些启示作用。

首先,关于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德国的职业教育相对来说坚持了其专业性和特色性,与其他普通教育相区别。这样的好处在于让教师和学生都保持了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学校也能集中精力提供与职业相关的学习资源。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比较复杂。在小学和初中(即九年制义务教学)之后,有的学生进入高中,而有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即“中职”)。高中之后,大部分学生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而与之相对应的也有职业院校(俗称“高职”)。也就是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既与高中阶段平行,也与高等教育阶段平行。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也开设有所谓的“高考班”,学习结束后也可以参加高考并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也就是说,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与一般的高级中学完全一样。在这方面,职业学校便弱化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当然,因为我国的国情与德国不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形式也能弥补教育体制中的不足。不过,从长远来看,职业学校还是应该坚持其专业性,与普通中学有所区别。

其次,德国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领域设置都有统筹规划和大局观念,并且企业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纯粹的学校教育。从招生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只要是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职业学校。学校招收学生不是按照职业岗位,而是按照专业方向招生,并且招收的专业及人数是由各个学校自主决定的(当然也要经过省市教委等部门的批准)。虽然招生计划也经过了一定的市场调研,例如目前市场上哪些领域的人才有缺口,但仍然只是一种粗略的判断,并且各省市并没有相互协调招生数量问题,而是各自独立招生,并且有的学校在招生人数上并没有限制,例如黄山旅游管理学校,其招生简章中并没有明确的招生人数计划[2]。在这一点上,就与德国的情况大为不同。德国的职业培训岗位数量直接来自于企业,即有比较准确的市场需求,并且各职业学校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例如农业职业学校只能提供农业专业领域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大部分职业学校虽然有其主要的专业领域,但也都开设有很多其他的专业课程,此处以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两所学校为例加以说明。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除开设有旅游领域的专业以外,还开设有“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药剂”“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其他领域的专业[3]。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也如此,除开设农业领域的专业以外,也开设了“高铁服务方向”“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4]。从这两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便可以看出,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并不仅限于其专业领域范围,而可能涉及其他任何专业领域,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例如,两个学校都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这也体现出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更多地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各職业学校的专业领域相对固定并由联邦政府统一协调。而中国的职业教育更多地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各职业学校虽然有各自主要的专业领域,但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需要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引进教育人才,增加招生专业等等。这一方面是好事,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及学生的就业问题,因为毕业生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在这一点上,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从整体大局上把握生源情况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具体而言,即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总的招生计划和学校专业领域,再到各省、市、县层面,根据实际情况作细微的调整,以达到基本适应市场需求。

再次,德国职业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改革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课程设置不再以专业课的形式出现,而是将之前割裂开的各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以实际工作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是顺应新时代要求的改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主要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更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另外,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是以专业方向划分的,并不是以实际职业为培训目标,所以教学也很难与某一实际岗位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学习结束后,学生所参加的毕业考试也只是学校考核,与实际的市场需求及要求有较大差距。学生最后拿到的毕业证书只是学业证明而非职业能力资质证明。当然,我国各行各业也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但这些都不与职业教育直接相关,而是任何人通过一定培训后参加考试,考核合格后都能获得的证书。也就是说,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并不一定已经达到某一行业的资质要求,也不一定能立即上岗工作,达到这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可以说,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缺乏顺畅的链接,学生毕业之后想要达到某一职业岗位的要求,仍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未达到其教育目的。而德国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的另一启示则是要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如果我国的企业能够认识到自身对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及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培训中来,那么对于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来说,都会得到一个有效和有利的结果。

虽然中国与德国的国情大不相同,但德国的职业教育仍然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这也是国家大量派遣职业学校的教师去德国进行学习的初衷所在。有一些改变是职业学校现在就已经开始做的,例如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等。还有一些改变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政策的制定、鼓励和推动企业参与等等。还有一个改变是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去做的,那便是观念的改变。相较于高等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是同样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更重要的,因为每个人最终都要走上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培训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必须培养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政府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高速增长的现代化事业急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专业人才和职业人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5]。

参考文献:

[1]BiBB.Berufsbildungsbericht 2015[M].Bonn:BiBB,2016:65.

[2]黄山旅游管理学校.黄山旅游管理学校2017招生宣传手册[EB/OL].(2017-02-23)[2017-09-28].http://www.hslx.org.cn/E_hslx/E_ReadNews.asp?NewsId=7312.

[3]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7年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EB/OL].(2017-04-08).[2017-09-28]. http://www.glzjzx.com/Portal?id=Main_Re

formResearchs.

[4]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2017年伊春林校招生简章[EB/OL].(2017-02-28)[2017-09-28].http://www.qqje.com/newsView/2017nyclxzsjzt_308/.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责任编辑:王恒)

Abstract: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a model for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is the specialty of i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especially of its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training, the paper compares it with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for China's reference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training;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25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