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森 李峰 邹曼娜 高俊梅
摘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近年来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外界需求日益加深的新形势下仍举步维艰。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基于江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推动其发展的优势条件,针对江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江西省;农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2-0024-06
我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农业大国,且农村人力资源占比较大。但由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开发程度比较落后,使人力资源利用率偏低,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尽人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并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1]。由于其在培育新型农民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推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虽得到了一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显露出许多亟需破解的现实困境。以“鱼米之乡”江西为例,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处于滞后状态,难以服务于当前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农村人才紧迫性日趋加强,由此加快江西中等职业教育的前进步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PEST分析方法,综合江西当前政策方面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因素对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推动,剖析江西省农村中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动力与困境,并进行对应的路径分析。
一、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审视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堪忧
江西省地处中国中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江西省总人口4 500多万,其中非农人口约2 300万,占总人口的51%;农业人口约2 200万,占总人口的49%。2015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 585万人,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却显著偏低。
由下页图1可知,在2015年江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劳动力比例高达50%,高中以及小学文化程度占比分别为15.77%和25.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最少,只占8.88%。综上可知,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江西要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将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作为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与首选举措。
(二)农村职业教育前进步伐迅速
1.从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视角分析
到2015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497所,招生人数205 132万人,在校生人数553 459万人,毕业生人数增加到175 041人,教职工人数达到了27 925人,中职规模保持扩张态势逐渐壮大。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状况见表1。
全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江西省统计年鉴2015》显示,截至2015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957所,招生约52万人,在校生约147万人。从学校数量看,普通高中学校数为460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数为497所;从学校招生看,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分别为32万人和20万人;从在校生数量看,普通高中学校为92万人,全省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量为55万人。从以上的数据可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保持着逐年扩大的态势,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視角分析
以职业高中为例,2015年全省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已达7 84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有160人,本科学历的有6 082人,专科学历的有1 556人,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有46人,学历达标率为80%,职高教师中接受过大学本专科教育的人逐渐增多。其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也呈现出扩长的态势。资料显示,有些城市,如九江市、赣州市、上饶市农村职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已经超过了城市职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这些现象显露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日渐壮大,职业教育也逐步得到重视。
二、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国家对高素质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显露出更为迫切的要求。但由于职业教育长期发展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现象频频发生,职业教育引起的重视与日俱增,国家为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推行了一系列涉及职教发展的政策。2014年3月,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新型农民培养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职教中的利用率,逐步替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2]。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分层次、分类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学习费用的免除,全面推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3]。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在发展中日臻完善,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江西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应该抓住政策的机遇期,把其作为自身谋求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大力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健前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最大效能。
(二)经济环境
1.江西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近年来,江西省坚持摸索属于自身的发展方向,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自身区域优势,寻找各产业之间的平衡点。经过持续的努力,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实现了经济发展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以及第三产业逐步提升的稳定局面[4]。
由下页表2可知,从2013—2016年,江西省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降低,从2013年占比11%到2016年降至10.4%。第二产业四年来虽降低了4.3%,但仍居于首位,特别是服务业蓬勃发展,占经济产业结构比例逐年呈上升态势。产业结构优化打造的经济环境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长推波助澜,并为其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升华新生代农民工的专业水平,为第二、三产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消除第二、三产业对技术型人才的供需矛盾。
2.江西的区位优势越发显著
为了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江西省政府确立了要把江西省打造成广州、厦门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包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地、高层次劳动力输出地,把江西省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旅游度假后花园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5]。江西“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能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互相促进,而且能加快江西与沿海地区生产要素的流通。这些建设的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江西独有的区位优势给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效营造了优异的经济环境。沿海地区的发展亟需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江西可以依托经济转型的机遇培养高素质的实干型人才,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广大的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富裕助力。
(三)社会环境
1.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目光局限于普通教育,开始不断关注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能掌握一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也是扭转自身命运,改善家庭贫困状况的关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离贫困人口最近的教育”,是心系农民生存发展的教育,是辅助农村脱贫最关键的教育。这给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加大
当今经济面貌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新的转变,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全国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从表3可看出,2011—2015年,全国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总数从2011年到2015增长了1 03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减,减少了4 675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呈小幅度波动状态;第三产业对就业人数的吸纳能力增长迅速,五年来在我国服务业人数中的总占比由35.70%增加到了42.40%。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亟待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人才,因此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可以预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将不断拓宽所涉及的专业和范畴,未来将具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四)技术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化
按照《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6]。到2020年,全省办好300所达标中等职业学校,继而在着重创办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校企协作,提升办学水平。例如,2015年江西省财政下达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资金2.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江西省中职实训基地建设,校园修缮,添置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上,为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到了添砖加瓦。由此可见,费用投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2.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配置不健全,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办学水平遭遇了提升困境。现代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打造了至关重要的技术环境。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多种媒体为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它的应用不仅拓宽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還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技术设备实行掌控和管理,使设施设备信息化,为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三、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解读
(一)办学条件亟待提高
职业教育具有异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教学实践在职业教育中的是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的实施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载体和支撑。但是由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历史欠账问题,在办学状况方面原来就滞后于普高,比如资源配置,教师质量等[7]。此外,近些年有关教育部们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应有的关注力,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远低于普通高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更严重的是,部分实训基地的建设缺乏规范性,实训科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实用性不强,实践结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综上所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状况无力填充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应有需求,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阻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设施亟需改善。
(二)学校生源紧缺
生源问题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难题,招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招生乱,质量不高等种种不良现象,各个学校为了招生,铺天盖地的做广告宣传,甚至还有的非法学校打着正规学校的牌子招揽学生,做违法的招生工作,使得农村中职招生市场秩序很混乱,从而也导致了许多家长对于农村中职学校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大打折扣,这不可避免的加重了学校招生负担。此外,多数人受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上学被认为是无奈之举,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和弃学情绪,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停滞。同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极大多数将在二三产业中从事最低级的工作,就业前景堪忧,所以人们比较排斥选择农村职业教育,这也增加了中职招生的难度。
(三)现有师资薄弱
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堪重负。由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长期的发展滞后和缺乏重视,农村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水平一直处于弱势状况,与普通高中相比,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理想,导致了部分教师要承担相对多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农村中职的学生良莠不齐,整体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承担起更繁重复杂的事务。
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双师型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相对匮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特征是重视实践,但由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发展缓慢,教师队伍尚不均衡,缺乏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成为了当前情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短板”。由图2可知,在江西省农村中职学校教师类型比例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占35.5%,专业理论课教师占48.4%,其中实习指导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占比最少仅为16.1%,可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教师队伍建设不均衡,复合型人才量小力微加重了职教质量的劣势困局。
(四)学生经济困难及求学目标动机多样化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出自乡村,家庭经济相对窘迫。通过对江西省某些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受调查的学生中来自农村的有78.7%,21.3%的学生来自县城。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比例最高,为68.1%,经济状况困难和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1.9%和8.5%。由此可见,从农村中职学生家庭状况来看,仍普遍存在经济收入差的现象,这不可避免的对学生入学、发展造成障碍。
农村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求学的出发点各不相同。通过调查统计,在中职学生求学目标上,出于自己的愿望选择上中职的学生占比为48.9%,42.5%的学生选择上中职是出于父母的要求,此外,在调查对象中表示选择上中职是其它原因的学生比例为8.5%。从这些结果可以反映出农村中等职业院校生源的求学动机各不相同。求学的目标潜移默化影响着农村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间接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效形成改变。
四、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转变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1.“职业教育”观念应该从小抓起
自1965年,法国的著名成人教育家朗格朗提出“education permanente”,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education permanente”改为英译“lifelong education”,即终身教育——这一理论自从被谈及在社会上即刻引起了广泛反响。许多国家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应该被列入终身教育的范畴,而且职业教育的观念应从幼时就应该抓起。从小开始,学校教师就需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教育的观念,深化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知。
2.广大教师“职业教育”观念的注入和转变
要想让学生从小就有“职业教育是可以选”的观念,首先必须让广大的教师转变对职业教育的看法,特别是要打破普通教育的老师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误区,并且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地了解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8]。只有教师摆正了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转变了“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对于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转变学生“只有考大学,才能走出农村”的固化思维。
3.家长“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
家长教育也是转变学生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个不容忽视举措。因为家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思想观念,也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的选择。一是通过培育新型农民等一系列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工程,加强农民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对技能素质的重视。二是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拓宽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优惠政策的传播范围,竭力让国家的政策惠及到每一个农民。只有这样,农村子女的家长才能意识到除大学之外,还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条路可以选择。
(二)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1.政府经费投入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高素质的农民,另一方面为江西省实现工业化战略提供了大量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但办学资金短缺是一直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拦路虎”。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加深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政府还拨出专门经费安置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育机构的创建上[9]。尽管全省在教育上资金的拨放逐年都在递增,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全省GDP的比例仍寥寥无几,這反射出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面向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是相对不足的局面。因此,江西省政府应该增强对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并保障职教专项资金高效、规范使用。
2.多渠道融资
要拓宽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为职业教育的正常高效运转注入强劲动力。一是推动地方企业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扶持。企业在投资时把部分资金分拨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上,一方面可以培育更多企业亟需的优秀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促进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优质,企业盈利的双赢局面。二是鼓励社会各界给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捐赠与资助。不断加大对于江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进社会对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认同和理解,吸引和支持更多的个人、社会团体等资助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构建专门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基金组织,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能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中等职业教育援助。
(三)优化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机制
1.加强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创建
职业教育师范院校作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主要依托于职业教育师范院校的创办水平。因此加强江西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建设的紧迫性尤为显著,并应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深交流和对接,明确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师资的要求,侧重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转变职业师范院校毕业生对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认识和陈腐观念,为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院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2.提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打造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拓展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关键和要点,与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密切相关。首先,保障师资来源的稳定性,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与职业教育师范类院校保持长期紧密联系,并给予师范院校学生相应的实习机会,把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需求与职业教育师范院校之间进行有效的对接;其次,对专业教师行继续教育,利用空余时间对专业教师展开集中培训,对老师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同时开拓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渠道,分派专业教师到江西省内各企业中进行实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最后,为教师组织良好的提升平台,定期在学校内部举办“技能大赛”,不仅可以促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激励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參考文献:
[1]习勇生,杨挺.基于九个“一号文件”的视角反思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J].教育与职业,2012(36):17-19.
[2]钟慧.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29(6):85-93.
[3]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8(10):40-43.
[4]杨春茹.创新社会管理 给力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7-8.
[5]刘群红. 江西旅游休闲“后花园”建设与旅游房地产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10):33-35.
[6]姚婷. 江西全面推行工匠精神的理论思考与实现路径[J].老区建设,2017(2):60-63.
[7]张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8]张务农.大职业教育:概念演变与理念重构[J].职教论坛,2012(6):9-12.
[9]黄磊,邓志军.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J].科教文汇,2016(1上):69-71.
(责任编辑:张维佳)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PEST: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 Gui-sen,LI Feng,ZOU Man-na,GAO Jun-mei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which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various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till difficul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increasing external demand. 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technology by using the PEST analysis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predicament of 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xi.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villag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