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摘要:实训教学是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凸显高职“职业”特色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普遍低效,原因主要有:实训教师企业经验不足、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实训内容缺乏科学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3-0064-05
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低效是不争的事实,已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其中,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教学素养不高,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和实训内容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等是导致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教学素养不高
(一)实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仍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指标,忽视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情感、诚信等知识在实训教学中很少被涉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专业技能人才的养成仅依靠学科知识的学习远远不够,还需要了解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隐性知识,培养关键能力以提升专业素养。但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教学观念普遍落后,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公开课、慕课等新课程的兴起都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所传授的单一的实训教学内容提出挑战。职业素养知识在实训内容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训教学效果受职业素养知识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实训教师必须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此外,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在落后的教学理念支配下很少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的逻辑结构为出发点考虑学生对专业术语和相关程序的接受能力,不重视学生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整合,盲目模仿国内外的相关课程进行设计等现象严重。在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通过什么手段、什么形式把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训技巧、领悟实训过程,成为确保实训教学高效开展的难点。再加上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由于不用面对升学压力,自主学习意识非常薄弱,不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素养,上课态度不端正且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实训教师以高职学生的可塑性较差为由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训教学中按照教材向学生讲述技能该怎样操作,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甚至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也不准确的实训教师大有人在,在这样的实训教师指导下实训教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二)实训教师专业技能不强
1.实训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匮乏
实训教学是凸显高职院校“职业”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实训教师是实训教学的主导者、参与者,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训教师的参与和支持。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当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作为实训教学的主导者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存在众多问题。在众多问题中,实训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匮乏无疑成为阻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匮乏主要表现在刚入职的实训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和在职实训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换代”两方面。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筛选考试大多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构成,与普通高校教师招聘流程趋同,忽视对实训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在这种招聘制度下,即使是刚走出学校大门几乎没有实习经历和实践经验的高校毕业生,仍能通过考核踏入工作岗位成为实训教师的一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人士由于受学历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却很少有机会获得高职院校的任职资格,高职院校实训效果很难得到保障。此外,在职实训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换代”问题严重。一方面,由于我国实训教学大多是在校内开展,实训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的机会有限。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正确认识不愿意向实训教师“敞开大门”,致使实训教师长时间脱离企业真实的岗位环境,很少有机会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逐步模糊,在这种环境里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制约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效果。
2.实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师较多实训课教师较少、全职实训教师较多兼职实训教师较少的情况,其中专业技能过强的实训教师少之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实训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几十个学生由一个实训教师教的现象便不足为奇。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犹如“教书匠”,高职学生犹如“听众”。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缺乏交流,学生只是机械地复制操作说明书,整个过程毫无启发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1]。教师讲学生听,互动环节成为一种形式。实训教师不是真正的“师傅”,实训教师仅仅是向学生讲述技能该怎样操作或者辅助简单的示范,学生更多时候是“听众”,动手实践的机会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难提升,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往往忽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成功体验的重要性,忽视在实训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才能的重要机会,仅为减轻自身教学任务就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对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降低高职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性,间接导致实训教学低效。
3.实训教师忽视对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当前“现代工作性质的变革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观提出了严峻挑战:技术变化导致许多工作岗位合并,工作的范围被拓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符合能力”[2]。所以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满足对高职学生复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载体,实训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3] 。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獨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往往忽视项目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忽视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作用,致使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其主要表现是部分实训教师在筛选教学方法时忽视不同专业实训内容的差距,而是根据实训目标“一刀切”,较少从学生现有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出发,选用的教学方法笼统不细致,缺乏对职业定向性和职业针对性因素的考虑。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灌输性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实训教师要想提升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项目教学法。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求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的主要场所,是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质量。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训教学中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并没有有机结合,无论是校内实训基地还是校外实训基地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校内实训基地数量少且仿真程度低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机器设备的主要平台。通过校内实训高职学生能够对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有初步的了解,能在实训教学的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还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实训基地数量有限,实训基地仿真程度低。
1.校内实训基地数量有限
实训基地建设速度远落后于高职院校的招生速度,实训基地数量有限一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实训基地,它们大多面积狭小,环境较差、器械陈旧且数量有限。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经费不足且不断扩张和扩招,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导致高职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很难有一对一练习的机会,学生轮流进行技能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学校的实训基地及实训器材更是不足。另一方面,实训课程安排不合理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实训器材短缺的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实训课对实训器材的使用时间过于集中,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差,出现白天实训器材“抢手”,晚上实训器材“无人问津”的局面,再加上在实训教学中高职院校很少配备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员对实训基地进行科学管理,致使有限的实训基地没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实训基地教学秩序混乱。
2.校内实训基地仿真程度低
奥哈罗兰指出:“真实情境中的工作任务具有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功能[4]”。“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尽可能贴近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按照未来专业技能发展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5]。可见,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真实的职场环境,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程度必须达到一定标准。然而,遗憾的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很少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校内实训基地很难和职场环境相提并论,仿真程度普遍偏低。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很难体验到上岗就业的真实情境,也难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致使高职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积极性不高,实训教学低效。
(二)校外实训基地缺乏企业参与和支持
校内实训基地仿真程度再高也无法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性相媲美。校内实训基地较少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真实的生产、运营情况也难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再现。高职学生要想掌握真正的实践技能就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学习,就必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顺利毕业择业的重要保障,是高职学生“零距离”体验就业参与生产的重要场所。当前,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求,主要表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缺少企业参与和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训开放程度低。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缺少企业参与
企业是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提供者,校外实训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是连接企业和学校最好的载体,是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的平台。然而,遗憾的是当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愿意对高职学生开放实训基地的企业并不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不愿放权。大多数高职院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推行混合所有制,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企业不愿意提供实训场地,致使高职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技能练习的机会寥寥无几,高职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大量的练习,间接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董圣足认为:“职业院校中普遍开展的产学研合作,职业教育集团,跨学校(地区)协作组织等,没有涉及实质性‘产权合作或资金投入,都不属于混合所有制”[6]。高等职业院校该如何推行混合所有制,该怎样放权,怎样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实训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训基地,值得我们深思。另一方面,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几乎所有企业都把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不愿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训基地,担心学生在实训中损害企业的机器设备,损耗企业的生产资源。企业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不是利益的增加而是平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国家和学校的事,与企业无关,所以企业很少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训基地。
2. 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训机会缺乏技术含量
当前,许多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的实训机会缺乏技术含量,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变为单纯的“务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提升。虽然部分企业愿意为高职学生提供校外实训的机会,但高职学生也很难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原因在于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商业机密的考虑,只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基础的设备,学生在企业里仅仅是“做工”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企业只愿选择人才,而不愿参与人才的培养,甚至有时候企业仅仅是在选择“工人”,学生在车间所接触的设备技术含量普遍较低,真正对学生专业技能有所帮助的先进设备学生却无法接触,學生积极性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三、高职院校实训内容缺乏科学性
实训内容是实训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实训教学中实训内容的质量直接决定实训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实训内容过多聚焦在对传统实训内容的重组与改造上,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脱离,实训内容与实训目标衔接性较差,实训内容浅显宽泛等问题突出。但在实训教学中实训内容所应有的实践性知识缺失和实训内容陈旧缺乏前沿性无疑是影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一)实训内容缺乏前瞻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等都对高职院校实训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实训内容的前沿性要求更高,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内容必须与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确保实训内容的新颖,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与市场需求接轨,随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7] 。然而遗憾的是,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内容陈旧单一,较少站在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视角对实训内容进行筛选,也较少把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作为选取实训内容的依据之一。学校开设的实训内容更新周期长,更新范围窄,学生在校学到的实训内容时效性差,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已经失效,降低了学生参与到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国际著名职业教育专家福斯特就提出: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可见,高职院校在筛选实训内容时必须将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考虑在内,确保学校所开设的实训内容前瞻有效,確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满足岗位需求的变化,能与市场需求接轨。
(二)实训内容所应有的实践性知识缺失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训内容更是职业教育的一个软肋,实训内容所包含的实践性知识缺失是导致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实训内容最核心部分应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遗憾的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严格来说“只有教没有学”。实训内容大多以专项为单位将专业技能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包含的大量理论知识由实训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讲述。大多数实训教师仅仅向学生讲述专业技能该如何操作或者辅助简单的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高职学生也仅是走马观花,真正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有限,导致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低效。例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内容偏重于点钞、沙盘实训、金蝶软件的说明和简单使用等,在实训教学中通常由实训教师采取传统的“讲授—练习”法向学生讲授金蝶软件如何使用,学生听明白即可,上机进行手工操作模拟做账的机会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企业做账流程的了解甚少,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被社会和企业认可。所以实训内容最核心的实践性知识不容忽视。
实践证明,实训教学是连接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关键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中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在实际岗位上的操作能力为目标,全面系统地把握导致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低效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如何完善实训内容、提升实训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和满足实训教学对实训基地的需求,如何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仍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永康.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2):56-59.
[2]石伟平,匡瑛.比较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85.
[3]叶圣燕.项目教学法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和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70-72.
[4]David o' halloran.Task-based learning:a way of promoting transferable skills in the curriculum[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1,53(1):101-120. [5]李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6]刘家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思考[J].职教论坛,2015(4):4-10.
[7]赵军.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付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