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闫亚林+徐亚丹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职业素养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企业不断参与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效反馈学校职业素养融入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三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使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实现真正与企业、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2-0041-05

一、职业素养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品德形成、技能教育以及自我管理、自我陶冶和锻炼,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

(二)职业素养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4届毕业生为727万,2015届毕业生为750万,2016届毕业生为756万。当高校应届生与初次未就业的往届生一起面临就业问题,同时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势就愈加严峻。高职毕业生仅仅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只有自身具备综合职业素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心、心理抗压能力等,才能根据企业的需求对自身的知识、能力等素养进行有机整合、协同和融会,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实现在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功,并保证良好的就业质量。简言之,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与其自身所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有着直接关系,良好职业素养是保证学生就业质量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

(一)就业率及就业数量、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视角下就业质量研究

就业率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如陈韶伟曾以就业率作为大学生就业难度的表征并进行研究,张连绪从大学生就业观念为切入点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研究[1]。但是就业率只在特定维度上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生数量的关系,毕竟单一维度表征覆盖有限无法全面体现就业质量。相比较而言,完整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估途径,基于此的研究也很多,如秦建国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柯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2]。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方面,国内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付姝兰、陈维对三屆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几个指标对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但未实施长期的跟踪调查[3];钱枫提出了要建立长期就业跟踪服务体系,但是只从理论上进行了设想,王书营提出了就业跟踪模型,但缺少就业质量和专业建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二)职业素养视角下就业质量研究

石红莉从职业素养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4],一定程度上探讨了职业素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但该研究只是针对河北保定地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对就业质量影响的探讨,研究的数据结果受到地域限制,不具有普适性。

三、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的意义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环节

它是整个环节中的重要反馈,在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二)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要素

它可以有效反馈学校职业素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使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三者结合得更加紧密,能够更好地贴近企业社会实际需求,达到真正与企业、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指出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是否合理,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随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取向,为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合理参考,还能随时获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建立立交桥提供极大的便利。

四、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职业素养视角下对汽车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学生毕业后1~5年内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运用问卷调查表和访谈的方式对调查结果统计整理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间接调查手段,它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材料搜集[5]。本项目在材料收集中采用了此类调查方法,对职业素养能力指标中自我职业发展规划、企业认同感、对企业忠诚度、工作的满意度、心理抗压能力进行调查,该方法有利于对所调查的职业素养指标进行相关度分析及排序,进而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人员和受访人当面会谈来了解受访人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调查研究方法[6]。本项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能力的满意度情况,还可以归纳出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能力方面的基本需求及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通过对试验所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分析推断试验中各个因素所起作用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本项目拟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中自我职业发展规划、企业认同感、对企业忠诚度、工作的满意度、心理抗压能力、收入情况等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

(四)马尔科夫趋势理论

按照马尔科夫趋势理论,时间序列过去的全部历史所提供的信息都能通过它现在的状态反映出来,而且由现在的信息可以推算将来的状态。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有较大的弹性, 在较宽泛的岗位层次中随机流动。本项目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就业状态及其转移过程分析,建立教学模型,研究职业素养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五、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一)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满意度

企业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影响着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认可程度,图1为企业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

从图1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我校学生整体满意度较高,在调查问卷數据中满意和非常满意占了86.06%,而不满意程度仅占1.4%,非常不满意的为0%。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企业对我校学生的满意表现在工作中的各种细节,如学生所具有的做事态度端正、认真、具有责任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等,不满意的职业素养能力为心理抗压能力。

(二)企业最看重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

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灵魂在于员工职业素质的程度,图2为企业最看重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问卷的结果。

从图2数据可以看出,在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力方面,企业更看重职业素养,而非专业基础知识。在调查问卷和访谈过程中企业最看重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中前五位分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和意志力、抗压能力。结合访谈时企业所要求员工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包含这五个方面。这些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知识竞答、技能竞赛等锻炼学生,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所学课程中对学生在工作中最有帮助的课程

经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整理,图3为工作中对学生最有帮助的课程。

从图3数据可以看出,企业认为最实用的5门课程,是汽车销售实务、汽车客户关系管理、汽车结构认识、汽车商务礼仪、二手车评估交易。课程对应汽车4S店不同部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其中《汽车销售实务》是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居于最高比例73.24%。随着杭州限牌政策的实施,二手车交易市场和4S店的二手车交易部门均呈现良好的景象,所以二手车评估交易这门课程是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能够快速融入到二手车部门岗位中的基础知识,因此,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比例达到53.54%。

(四)在校期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

经过对企业的访谈和调研,发现企业对学生在校期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有以下建议,如图4所示。

经过图4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校期间提升职业素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活动、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等都是较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抗压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职业素养能力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比较看重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力。

(五)企业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方面

经过在企业的实地调查,企业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方面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经过对图5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认为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仅占15.49%,而社会实践环节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占了84.50%。职业素养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等都是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所以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结合课堂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形式融入到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中,也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能力。

六、职业素养视角下改善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汽车类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调研,综合对最终数据的分析,得出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而现在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课堂环节中没有很好地融入职业素养;课堂之外举办的专业技能活动偏少,范围小,不能提高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专业教师对职业素养定位不明确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能力,给出以下四点对策。

(一)推行教师企业经历工程,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

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将直接影响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除具备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外,更应该具备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推行教师企业经历工程,从根本上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力,教师利用周末、暑假、寒假等业余时间进入到企业一线实践,并及时归纳总结企业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实际的企业需求及时更新知识,将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中,同时把职业指导引入到学科专业教学中去,真正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环节,采用仿真实际企业场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实际工作环境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应结合企业实践的情况及岗位需求,在课程理实比例设置上,加大教学实践环节比例,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创建校企合作机制,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增强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与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创建校企合作机制。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企业岗位认识、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均在企业进行,在校期间即可结合自身情况及实习经历对适合自己的岗位有初步定位,在之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环节中,结合岗位真实需求有意识的强化自己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安排企业实习或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实训,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同时在考核评价中加大职业素养的考核比例,落实专业职业素养的考核点。

(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课堂内外同步融入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性的培养,在于为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工作、创业作准备,所以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兼顾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不仅要在课堂环节融入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外通过开展各项技能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和意志力、心理抗压能力等,还要通过丰富校园文化,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沙龙专题活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在校学生通常對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对大学生的整个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增强发展计划性,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通过专业组或学院邀请企业人事部门人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沙龙专题活动,为学生就业提供最直接最有利的指导,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避免纸上谈兵,举办这样具有针对性的系列沙龙专题活动,对就业将具有真正指导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案,使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三者结合更加紧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还能有效的反馈学校职业素养融入教学的效果,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贴近企业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企业不断参与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达到真正与企业、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闫亚林.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能力调研报告[J].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9-22.

[2]龙艳,楼晓春,邱英杰.提升高职汽车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85-88.

[3]徐亚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76-78.

[4]石红莉.职业素养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以保定高职院校为例[J].科教导刊,2012(34):95.

[5]姚从明,陈桂香.专业教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当代教研论坛,2016(1):123-124.

[6]龙斌.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调查和对策研究——以四川省用人单位为例[J].时代教育,2016(13):230.

(责任编辑:王璐)

Abstract: Through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cultivate a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rough enterprises continuously participation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center, so as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and get effective feedback to school professional quality merged into teaching .Also this will make the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combination more closely, so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can be closer to the social enterprises actual demand, and real seamless enterprise, social demand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can be realized.

Key words: professional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52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