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调查研究

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调查研究

周如俊

摘要:通过对“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建的省级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探寻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在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运营管理、服务成效等方面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十三五”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34-07

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关键。江苏省“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突出引导职业学校创建与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建成了一批与特色专业相配套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显著提升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但从总体上看,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运营管理还存在不够科学、规范、高效,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教学、生产、科研等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笔者拟以连云港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创建的省级特色专业的实训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推进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营与管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省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中连云港市16所职业学校(其中五年制高职院校2所,三年制中职学校12所,其他类型学校2所)的12个与省级特色专业关联的校内实训基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根据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研究调研方向,通过查阅“江苏省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中连云港市16所职业院校的12个省级特色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数据,“江苏职教网”上的“江苏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等创建文件,以及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网站上的相关文献,集齐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材料(包括特色专业创建申报表与核心建设指标,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申报表、总结报告、建设案例等),从中提取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相关内容。

2.调查访问法

通过QQ、电子邮箱、电话等工具或平台向连云港市12个省级特色专业所在的职业学校有关人员了解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核查相关建设数据与内容情况。访谈回复率为100%。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实训基地特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实施了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如表1所示)。到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创建了461个省级品牌专业、133个省级特色专业;连云港市创建了30个省级职业教育品牌专业、12个省级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省级品牌专业建设规模和质量与镇江、泰州三市虽然处于全省排名稍后水平,但是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有关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规模与质量处于全省上层水平,与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处于同一层次水平,接近苏州市建设规模,说明连云港市“十二五”期间加强了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化建设,推动了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吻合,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得到改善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近年来,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借助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省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等项目创建,加大了特色專业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提升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如表2所示)。但从总体上看,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整体建设水平还不高,存在实训基地设备围绕技能大赛而建的误区,大部分学校实训设备总量、配套程度、先进程度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主要体现在:拥有省级实训基地的学校数量偏少,特色专业覆盖面仅占25.00%;33.33%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处于微改善或弱化窘态;有16.67%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存在设备陈旧、技术滞后、设备配置不合理、台套数与工位数不足、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的实训场所(场景)建设不规范等现象。

(三)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对接成效偏弱

连云港市1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规模与质量处于全省上层水平,但是实训基地的特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还偏低,实训基地的特色专业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一是实训基地的特色专业与市域特色产业吻合度偏低。连云港市有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冶金、食品、精细化工等9类特色产业,16所职业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只有新医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3类专业与之吻合,吻合度为33.33%;二是实训基地的特色专业与学校所在县(区)特色产业吻合度不高。连云港市16所职业学校中只有9所职业学校建有省级特色专业,这表明连云港市有43.75%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人才培养需要;三是实训基地的特色专业建设发展不平衡。有1所职业学校建成3个省级特色专业,1所职业学校建成2个省级特色专业,7所职业学校分别建成1个省级特色专业,7所职业学校创建省级特色专业数为零。

(四)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缺失系统规划性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主要面向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新能源等)领域,主动适应连云港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但是12个省级特色专业中建成的4个省级实训基地主要集中在4所学校,仅占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总数的25%,这说明连云港市职业学校下一步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建设规划,编制区域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创建省级职业教育现代化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提高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开放性、集约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建设水平。

三、调研情况及问题分析

(一)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双师”水平不高

近年来,连云港市通过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推进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落实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如表3所示),12所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相关专任专业教师,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5.31%,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56.10%,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26.13%。但在调查中也同时发现,不少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还处于16.70%、58.71%、73.00%等低层次发展水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开展,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以及管理等还难以适应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需要。

2.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还不强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的教师比例处于30.54%的低水平,12个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竟然有41.67%的教师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的比例为零。这说明,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教师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仍然不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亟待加强。

3.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落实得还不够

调研表明,因專业教师数量不足、课务紧张、资金短缺等原因,83.33%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教师每年到企业锻炼(实践)的制度没有落实到位,33.33%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还没有选派教师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9.79%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还没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晋级、荣誉表彰评比的重要依据。

(二)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建立

近三年来,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均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共同参与的工作机构及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与企业的联合、与行业的结合及与社会的融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半工半读、顶岗实习、校企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等各种深层次的合作形式,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团队,校企共同参与设计、实施、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有关规章制度。但是如何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培训中心、鉴定中心和生产性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目前连云港市大部分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有的处于建设阶段,有的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机制构建重在促进校企文化紧密结合,推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

2.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与传统职业学校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连云港市大部分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深入发展还不够、合作效果还不够理想。一些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还停留于表面功夫,企业还没有真正参与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过程与管理。连云港市仅有58.33%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了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仅有50.00%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实行了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仅有41.67%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实现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建设功能。仍有58.37%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尚未建成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接近的实训场所,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普及程度还不高。不少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仍停滞于学生自唱“独角戏”的层面。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推动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及生产和服务项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推动校企一体化育人。

(三)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均设置有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均有相对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均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点)。但是,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在创新“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信息化管理、实施企业化管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如表4所示)。有的项目(如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建设等)还没有实质性开展。

2.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运行不够有效

近三年来,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推进了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突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强化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开出率均达100%,自开率均达95%,利用率达80%以上(含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基地占58.33%。但是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以着力提高实训基地的教学运行效率。

3.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生产运行不力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保证学生基础及核心技能培养、师资培养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核等职能,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开展生产性实训,承担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等任务,推进企业生产与学生实训有效对接。但连云港市仍有50%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存在实训教学成本偏高、没有稳定的实习产品、无法将消耗性实习转化为生产性实习等问题(如表5所示)。

4.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科研运行不畅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科研成果转化还显得比较薄弱,有科研成果项目转化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仅占三分之一。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尚未形成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机制,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具有技能教学研究中心、产学研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或创业孵化中心功能的只占41.67%,能承担行业企业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仅占50%。特色专业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研究、产品开发研究的频率偏低,科研经费及时足额划拨,使用规范、透明的只占33.33%。

(四)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服务成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了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表6所示)。所培养的毕业生取得本专业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99.55%,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27%,平均对口就业率达85.82%,当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7.20%。同时获得本专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平均达34.73%,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平均达25.01%,这也反映了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比例还偏低,有很大一部分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培养的学生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零。

2.教师队伍发展成果彰显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都有20%以上教学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他们或获得专利及市级以上奖项,或主持市级以上课题及横向课题研究并结题,或在省级以上本专业教学类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或指导学生参加市级技能大赛、创业创新大赛获三等奖以上奖项,或指导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取得实效。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都有占25%以上的教学团队成员有与本专业实训基地技能教学、产学研、技术研发与推广相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3.社会服务水平日益提高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各个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都能有效开展企业职工、军转人员、社会人员等各类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与基地所服务专业群在校生數基本相当,50.00%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承办过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或依托基地开展过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活动。但仍有58.33%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没有成员参与过解决生产、技术难关,或共同研制开发过企业新产品。

四、建议与对策

(一)统筹规划,系统布局

建议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连云港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围绕市域优势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药)、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传统特色产业(冶金、食品、精细化工),结合区域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编制县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各县区职业学校应依据规划,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基地覆盖所有特色专业,同时遴选产业需求紧迫、基础条件优良的专业(链、群),重点建设一批专业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对接职业岗位且设备领先,管理科学、运行高效,集教学、培训、鉴定及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省级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并以现代化实训基地示范带动整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覆盖所有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网络体系。

(二)制定标准,规范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应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议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尽快制定连云港市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性意见,建立各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实施性建设方案,内容涵盖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课程规划、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配置等[1],主要涉及基地建设的理念思路(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建设途径)、建设水平(场地建设、设备建设、信息化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技能鉴定)、管理机制(教学运行与管理、生产运行与管理、科研运行与管理)、建设成效(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社会服务)等具体建设标准[2],指导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三)注重培养,提高能力

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要加强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高技能、高水平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实训基地要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制定校企双方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及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推进基地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全面落实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并将基地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

(四)校企结合,产教融合

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与行业、产业、企业的发展深度融合。在对照企业岗位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实训基地要跟踪企业技术进步,校企合作共建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共建技术应用开发中心,推进学校与企业的信息互通、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即校企共同制定基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应的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产业升级、行业标准、企业需求相对接,确保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职业教育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发展相适应,适度超前培养与储备区域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数字化建设,突出运用

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师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学习,实现实训基地工作、学习、生活智能化。要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立有数字化功能的教室,具备必要的技能训练实物装备、支持技能训练的虚拟仿真训练软件、与相关工场对接的信息通道、实时摄录像设备和考试考核平台;建立具有与国家职业标准目录对应的数字化职业体验馆(或具备视景系统和仿真系统互动体验室),实现数字化信息浏览功能;广泛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和应用数字化实习实训资源,改进技能学习和训练方法,提高技能训练效率。

(六)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要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强化“运营管理”(教学运行、 生产运行、科研运行),有效实施信息化管理。在保证学生基础及核心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关注使用效能和经济效益,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行业的结合,主动承接企业生产服务“订单”,形成稳定的实习产品,融产、学、研、训、赛于一体,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县区职业学校的学生及社会从业人员技能实训和技术鉴定考核服务,逐步将技能型、消耗型特色专业实训基地转变为生产型、积累型实践场所,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中心、产学研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冯小劳,朱慧霞.关于广东省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情况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7-8.

[2]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对《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15-09-09).http://www.jsve.edu.cn/articles/2015/09/10/58613.htm.

(责任编辑:王恒)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1756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