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动词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格语法、配价语法、管辖约束理论以及我国语法学界的“三个平面”理论,对动词及其共现成分进行了研究。深入到动词义位内部的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探索: Jackendoff倡导概念语义学,莫斯科语义学派提出了“情景”的概念和“语义配价”的概念;Fillmore提出了“场景”的概念和框架语义学。在国内,符淮青先生(1996)对动词义位的释义模式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动词义位释义的构成模式;张雁(2004)划分出动词的六个范畴,又进而将每个范畴分成若干小类,提出了十五个和动作有关的概念成分;章宜华先生(2002)从“多维释义”的角度,认为一个动词义位完整的释义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 释义的语法条件、概念特征和附加意义的注释;于屏方(2007)在动作义位的意义结构式中,概括出21个概念范畴,并认为这些概念范畴是动作义位释义的元语码。前贤时彦对动词的研究为动作义位系统性的词典描写拓宽了视野。
一、 问题的提出
“遏制”与“扼制”是两个音同义近的双音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释义如下:
遏制èzhì 动制止;控制: ~对方的攻势|~不住的激情。
扼制èzhì 动抑制;控制: ~心头的怒火|~通往内河的航道。
从释义形式看,《现汉》中两词的注释均采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两两对释的形式,这在词典的释义体例中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从释义结果看,释词揭示了被释词的意义,释义是准确的。问题是,两词同音,在实际使用中容易造成困扰,而同义词或近义词两两对释的超浓缩性,掩盖了近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使用者无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解读释义,也就是说,释义的效度大打折扣。对于这类音同义近双音词的释义,从语义认知的角度分析,可能会增进释义的效度。
二、 “控制”类动词的语义范畴
Lakoff和Johnson(1999)在语言认知研究中指出: “人类思维具有体验性和互动性,客观世界通过人的感知体验进入思维和心智,从而被人认识,概念的形成是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国内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李红儒、孙赫杰(1999)认为: “就本质而言,词的意义就是人对非语言世界中的事物的认知结果,能指与所指各自都有自在性,二者因認知才结合起来,形成符号。”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意象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一定的概念,概念固化,语言符号便应运而生。可见,语词的产生及意义的形成与认知密切相关。共同的民族语言因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大致相同的语言认知方式,这时将会忽略认知的个人知识背景差异。
认知语义学的一个主要观念是概念语义理论,即以词汇概念为出发点建立了基于概念结构的概念语义学。Jackendoff(1983,1987,1990)指出概念语义学的语义解释是以范畴化为理论模式,概念就是本体范畴。章宜华(2009)114也提到: “在概念化过程中,本体范畴涉及一定数目的普遍语义范畴。具体反映为一组概念元,包括事物、事件、状态、地点和路径等。人们可以利用有效的概念元来解释语词普遍的语义特征。”动词本身也是人们认识的范畴化,不同的动词又可以划分出多种类型,每一个类型下又有多种词项,每一个词项中又包含着这个范畴的特征概念。我们认为一个动词的概念结构主要有四个语义范畴: 动作本身、动作主体、动作客体、动作路径/方式。
“遏制”与“扼制”属于“控制”类动词,动作主体通过用力改变动作客体之行动。其语义范畴如图1所示:
“遏制”与“扼制”的语义结构可以分解为: 控制+人或物+止。
这样就形成了以“控制”类动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揭示了动词所蕴含的语义内容。而关于具体的区别语义特征,概念语义学利用语词的认知域或意象图式来描述。我们便可以利用运动形式、运动轨迹、运动变化、程度等认知因素对各个具体动词进行解释。具体到每一个动词,用哪些认知因素来描写,则需要看使用此语言的群体认识各类动作的角度和焦点,这要从汉民族古代文献及大量的训诂材料中寻找线索,使用核心特征揭示同类动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三、 探寻认知因素的线索
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生存的空间,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与外部世界沟通互动,对周围事物感知、识别、想象和记忆的关注点不同,表现出特定的认知域和意象图式。汉民族先民如何将同一范畴中的事件、动作放在一起,又如何区分有关联对象的认知因素?我们可以从汉民族古代文献、训诂注释、同源词系联中探寻,找到语词意义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所形成的认知域之间的有效联系。
(一) 文献、训诂资料中蕴藏的线索
1. “制”是“遏制”与“扼制”的共同语素,“制”在文献使用中与“断止”义相关。《说文》: “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断。一曰止也。”“制”本指裁割、截断的意思,如《淮南子·主术》“贤主用人,犹巧工之制木也”,“制木”是裁截木料制作家具。裁断木料犹如裁制衣服,如《诗经·豳风·东山》: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製”,意义同于“裁”,都是割断某物之义,如《管子·地形》“裁大者众之所比也”,尹知章注: “断也。”《广雅·释诂一》“制,折也”,王念孙疏证: “制狱,即折狱也。”“折狱”即是“断狱”,断决狱讼,如《墨子·尚贤中》: “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断”“止”二义又相因,连则续,断则止。可推“制”有“断而使止”之义。《说文》用“一曰”收录了“止”义。《广韵·祭韵》“制,止也”,如《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高诱注: “制,禁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王冰注: “制,谓制止。”“制”在文献使用中既注重截断的方式“量体而裁”,也注重截断的动作“制作、规定”,还注重截断的结果“禁止”。到底哪一种意义凸显,要看具体的语境及与之组合的语素而定。
2. “遏”在文献使用中为“止”义。《说文》: “遏,微止也。” 《尔雅·释诂》“遏,止也”,郭璞注: “以逆相止曰遏”,郝懿行义疏: “遏,盖謂止之于微也。”“遏”本指阻止行进,后演变为阻止物的运动或事的发展。其一,它表示用强力去抑制,如《周礼·秋官·禁杀戮》“遏讼者,以告而诛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 “遏讼者,遏止欲讼者也。”《楚辞·天问》“永遏在羽山”,朱熹集注: “遏,犹禁止也”,蒋骥注: “遏,禁绝也”;其二,它的对象主要是事或物,如《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书·舜典》“四海遏密八音”,孔安国注: “遏,绝也”,孔颖达疏: “遏,止绝之义。”“遏”在文献使用中既注重“制止”的强力,更注重“制止”的结果,两者意义不分,一直蕴含在“遏”之中。
3. “扼”,《说文》作“搹”。“搹,把也。搹或从戹”,段玉裁注: “《丧服》‘苴絰大搹注曰: 搹,扼也。中人之扼围九寸。此言中人满手把之。”《康熙字典》: “,亦同搤。”可知“扼”“”“搤”同词异字。“扼”本指手指收拢握物。其一,它强调由两侧逼近,即使力的方式和过程,段玉裁注“搤”曰: “搤其咽,炕其气,皆谓捉持之”,“搤其咽”是双手掐住咽喉,即两手向要害部位使力,控制住对方,“扼吭”也是掐其喉,后引申为控制要害,扼制要冲之义,《汴都赋》“扼襟控咽”,比喻据守险要之地,即在要害部位使力,形成压迫,控制对方的势力;其二,它一定要带宾语,对宾语产生影响,即控制住某物或某种形势,如《汉书·李陵传》“力扼虎,射命中”,班固《西都赋》“掎僄狡,扼猛噬”。
(二) 同源词系联中蕴藏的线索
1. “制”与“折、断、滞、辍”为一组同源词。它们上古音相同或声母端定旁纽、韵部元月对转。
《说文》: “折,断也。”本指草木及草木制品的折断,如《诗·齐风·东方未明》: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后泛指细长之物的折断,如《礼记·少仪》“太牢,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郑玄注: “折,断分之也。”其比喻用法,如“挫折”是行为的受阻而停止,“夭折”是生命的受阻而停止。
《说文》: “断,截也。”《释名·释言语》: “断,段也,分为异段也。”本指截断,将物一分为二,如《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也用于生命的受阻而停止,如《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幸臣有罪,大者立断”,颜师古注: “断为斩也”,斩首即生命停止。
《说文》: “滞,凝也。”本指液体因自身黏稠或由于通道环境等而造成停止流动,如《魏书·田畴传》: “时方夏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后经常被广泛用于受阻止而不通畅,如《周礼·地官·廛人》: “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也用于比喻人性格、行事上固执,不知变通,如《楚辞·渔父》: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凝滞”,即止而不动之义。
《说文》: “辍,车小缺复合者。”段玉裁注: “凡言辍者、取小缺之意也。”本指车出了小毛病又修好。车出了毛病即停止了运动,所以《尔雅》释为: “辍,已也。”“辍”经常用作中止、停歇义,如《论语·微子》“櫌而不辍”,何晏引郑玄曰: “辍,止也。”
2. “遏”与“喝、歇、竭”为一组同源词。它们上古声母是旁纽或准旁纽关系,韵部均为月韵。
喝,上古多义。《说文》: “喝,也。”“”即“渴”字,是干渴的意思,人缺水欲饮,有身体接近水尽之意。《说文通训定声》: “喝,音之歇也。”又指声音嘶哑、噎塞,即声音的休止,如: 《论衡》“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集韵》: “喝,噎声。”“噎”指不能发声,即发声有噎止。而“喝”的“饮”义出现得很晚。
《说文》: “歇,息也。”本指止息,如颜延之《赠王太常》: “豫往诚欢歇,悲来非乐阕。”《尔雅》: “歇,竭也。”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杜预注: “歇,尽也。”
竭,从语词分化的角度看,“竭”是“渴”的分化字,如《周礼·地官·草人》: “凡粪种,骍刚用牛,渴泽用鹿。”可知“竭”最初用于表水的枯竭,如《墨子·亲土》: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又表力量的衰竭,如《论语·学而》: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后常用作止、尽义,如《淮南子·原道训》: “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乏,凝竭而不流”,王念孙杂志: “竭之言遏也”;《盐铁论·疾贪》: “货赂下流犹水之赴下,不竭不止”;《礼记·大传》: “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郑玄注: “竭,尽也。”使用时又常常与“尽”对举,如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苏轼《赤壁赋》: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献用例中也可以看到先民认知中“塞止”义与“尽头”义的关联,如《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毛亨传: “穹,穷;窒,塞也。”句中“穹”“窒”同义,“穹”亦训“塞”。“穷”本有尽义,此句“尽”与“止”义相成。
3. “扼”与“轭、隘、嗌”是一组同源词。它们上古音相同。
《说文》: “隘,陋也。”段玉裁注: “陋者,阨陕者。”《玉篇》: “隘,急也,狭也。” 本指险要的通道,通常处在陡峭山谷的两个山峰之间,如《蜀都赋》: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后常指一种两侧逼迫、通道狭窄的地形,如《诗·大雅·生民》: “诞置之隘巷,牛间腓字之。”“隘”做动词用是扼守要害、紧逼对方的意思,如《战国策·楚策》: “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 今之“狭隘”指宽度小,后指心胸、气量、见识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
《说文》: “轭,辕前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辕耑之槅皆名轭,以其下缺处为軥,所以扼制牛马领而称也。” 本指附于“衡”上,夹于马颈两侧,向马脖颈使力,压制马脱出车辕的一种工具,如《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衡任”,郑玄注: “衡任谓两轭之闲也”,孔颖达疏“服马有二,一马有一轭,轭者,厄马领不得出也。”
《说文》: “嗌,咽也。”段玉裁注: “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释名》: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本指咽喉,食管气管处狭窄的通道。因为“咽喉”上连鼻腔口腔,下连气管食道,是一个十字口的交点,所以人们用扼守要到的关隘比喻它。“嗌”是“隘”的分化词,它是通过比喻造词造出来的。
从文献、训诂材料、同源系联中可知,“制”是“断止”义,“遏”是“用力使之止”义,“扼”是“由两侧逼近逐渐用力以控制对方”义。从认知因素的角度看,“遏”“制”强调“控制”动作中的认知结果,“扼”强调的是“控制”动作中的认知过程。可以说,“遏制”与“扼制”之间的细微差别表现在控制的程度和方式上。
四、 “遏制”与“扼制”释义的改善
《现汉》对字头“扼”的解释很好地体现了“扼”在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发展方向:
扼 ① 动用力掐住: ~杀|~住喉咙。② 把守;控制: ~守|~制。
第一个发展方向即义项①,“扼”的对象是具体事物,体现了两手逐渐使力的过程;第二个发展方向即义项②,“扼”的对象是要道或抽象事物,脱离了“手”作为动作主体的特征,但不再体现“扼”的“逐渐施加压力”的核心意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词义内涵不再清楚,从而致使“扼”的核心词义特征完全丧失?还是人们虽然已经不明确词义的内涵,但在使用中仍遵循了核心词义特征的制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对“扼制”的解释稍有不同:
扼制 动极力抑制或控制~感情|~咽喉要道。
“极力”修饰语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控制的过程,但还是不够清晰。
笔者又考察了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BC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以及人民网、百度网上的大量语料,发现“遏制”的对象多指不正当行为、犯罪、战争、腐败、环境危机、走私、资金跨国流动、恶意经营、台独、恐怖主义、超期羁押、疫情等,因为都是负面的对象,所以强调制止的结果。这些遏制的对象是贬义的,是主体渴望被控制住的,希望得到绝对的制止,多与“坚决”“有效”连用。如果不是贬义色彩的,多用“遏制”的否定形式,如: 反对遏制科学的宗教神学、摆脱了遏制劳动积极性。
“扼制”的对象也多是贬义的,但让人感到可恶的程度较“遏制”的对象轻。如经济过度膨胀、生态破坏、“假劣”蔓延、效益下降趋势、发展的瓶颈、滑坡势头、投资风险等,句中表达的意义主要不是制止的结果,而是不断施压的方式,以及事态逐渐变小以致逐渐消失的动态过程。如:
(1) 吴克利认为,票贩子是一个社会问题,要扼制或彻底根除,单靠警方打击还远远不够,这需要综合治理,清除其生存的土壤。(《人民日报》1996年)
(2) 美联储先前为扼制经济过旺的“火势”而提息6次,现在以减息改善经济颓势大有回旋余地。(《人民日报》2000年)
例(1)中“扼制”和“彻底根除”一起使用,这里的扼制是不断加强对票贩子问题的打击力度,致使票贩子的情况逐渐减少。“彻底根除”才是解决的结果。例(2)中美联储希望扼制经济过旺的火势,共提息6次。这两个例子都准确体现了“扼制”主要突出不断施加压力,逼迫不希望出现的事态逐渐改观。
由以上分析可知,“遏”和“制”都是“止”义,是并列式合成词,强调制止的结果。而“扼”是“制”的方式,“扼制”为偏正式合成词,强调制止的过程。
其语法关系如图2所示:
其语义结构可分解为:
遏制: 控制+事态+止(控制住,使不再继续)
扼制: (逐渐施加压力)控制+事态(逐渐减弱)+逐渐趋向止
从契合语法关系和语义结构分解的角度看,“扼制”“遏制”的释义最好均采用定义式释义方式,突出各自的词义特征。具体释义如下:
遏制èzhì 动坚决地制止;有效地控制住而不再继续: ~对方的攻势|~通货膨胀
扼制èzhì 动逐渐施加压力,迫使事态减弱从而逐步得到控制: ~心头的怒火|~事态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分析动词词义的认知模式,进而描写动词语义结构的内部要素,将笼统的词义分化为一个个更小的、所指更明确的、相互关联的语义单位,这样可能会更清晰地找到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参考文献
1.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6: 73-87.
2. 李红儒,孙赫杰.认知链条上词的意义与指称对象.外语学刊,1999(1).
3. 李行健主编.现代漢语规范词典(第3版).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4. 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5.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6.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72-181.
7. 张雁.近代汉语复合动词研究.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 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9. 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11. Fillmore C J, Johnson C R, Miriam R L. Background to frameN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3).
12. Jackendoff 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83.
13. Jackendoff R.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m-putational Mind.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87.
14. Jackeudoff R.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0.
15. Lakoff G, Johnson M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s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 050024)
(责任编辑 刘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