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艳
摘 要:文章对吴方言中“栗六”的词义及其来源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栗六”为双声连绵词,文献中常变形写作“栗碌、歷碌”或重叠为“栗栗碌碌、歷歷碌碌”等。它最初写作“歷鹿”,或音转为“鹿盧”,指带轮轴、可转动的车具,如纺车、汲水具。其得名之由源于轮轴的“圆转”,这一语源义对于认识“栗六”组词的词义演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即它的各个义项,其实只是“转动不停”这一核心义在不同语义场域投射的结果。
关键词:吴方言 栗六 歷鹿 鹿盧 圆转 探源
一
吴方言词典中,载有“栗六”一词。出版较早的《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中,“栗六”条的注音、释义及举例如下:
栗六[li2][lo2]象声词。翻腾,动个不停而发出的声音: 伊~~我那哈困得着|爽性尽他们去~,自己倒在床上睡了。(《歇浦潮》第93回)
后来的《吴方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及《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均据此书收载了“栗六”,《方言大词典》除了将释义改作“不停翻动时发出的声音”外,其余内容并无实质变化。就所引《歇浦潮》例看,“栗六”用在“去”的后面,当是一个谓词性成分,若以“不停翻动时发出的声音”解之,很难讲通。那么,吴方言中的“栗六”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从哪儿来?它的构词理据如何?
二
检文献,“栗六”一词在晚清迄今的文人笔下,颇为经见。摘举其例如下:
(1) 清胡林翼(1823,益阳)《呈七叔致墨溪公》:“父亲又因事务 栗六 ,无瑕指示。深恐侄坐废光阴,歧途误趋,现拟请醴陵文定齐老伯授读。”[1]
(2)清斌良(1842,满洲)《抱冲斋诗集》卷29诗题:“还京帀月,公私 栗六 ,久未搦管,诗兴索然。”
(3) 清叶圭书(1860,沧州)《益智录跋》:“顾余宰历城时,解子犹应县试,余以风尘 栗六 ,竟未物色及之。”
(4) 清李鸿章(1871,合肥)《复内阁学士兼吏部侍郎邵亨豫》:“弟 栗六 如恒,仔肩莫释。”
( 5 ) 清许景澄(1897,嘉兴)《与沈祥龙书》:“弟 栗六 生涯,半付奔走,去夏鼓棹石城,嗣后由江泝淮,勾留匝月。”
( 6 ) 朱瘦菊(1921,上海)《歇浦潮》第93回:“伯良看着她们 忙碌 ,自己又不好意思去拦阻她们……因爽兴尽她们去 栗六 ,自己倒在床上睡了。但红珏同那娘姨,却当真 忙乱 了一夜,到天明还不曾舒齐。”
( 7 ) 竺可桢(1934,绍兴)《致金陵大学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函稿》:“辱召演讲,本拟遵命,顷以公务 栗六 ,终难抽身。”
( 8 ) 杨荫浏(1947,无锡)《逆境》:“ 栗六 半生忙底事,依然天地一蜉蝣。”
( 9 ) 丰子恺(1960,桐乡)《护生画第四集后记》:“此乃予之宿愿,人事 栗六 ,迁延未偿;今得法师代为玉成,殊感欣慰。”
( 10 ) 徐 (1908—1980,慈溪)《驻歇》:“我奔波 栗六 ,感流年如水,无人怜惜。”
(11)章开沅(2004,芜湖)《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序言》:“寒冬岁暮,杂务 栗六 ,即以是为序。”
( 12 ) 清傅松元(1908,苏州)《医案摘奇·中寒症》:“有顷,闻楼上人声 栗六 ,继即来报曰:‘大下矣。”
( 13 )金庸(1959—1961,海宁)《神雕侠侣》第14回:“(小龙女)反覆思量良久,只听得杨过鼻息调匀,沉睡正酣,于是轻轻下地,走到炕边,凝视着他俊美的脸庞,心中 栗六 , 柔肠百转 ,不禁掉下泪来。”
( 14 ) 斯·茨威格(德)著,侯焕宏(2001,上海)译《约瑟夫·富歇: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第8章:“内外交困、被千百敌人围攻的皇帝,因为 断定不了 而不免心中 栗六不安 。”
(15) 林克勤(2003,重庆)《报怨》:“几个同伴皆两股战战,心中 栗六 , 不知道能否安然回家 。”
( 16 ) 姞文(2016,南京)《琉璃世琉璃塔》第58章:“莲花努力记下,心中 栗六 ,听朱元璋说没错, 长长松了口气 。”
不难看出,在晚清以迄现代的作品中,“栗六”的使用相当广泛,所涉文体有诗歌(含古体与现代)、散文(含书信、诗题、序跋及医案)、小说(含章回与现代)、传记(译著)等,主要用作形容词和拟声词,有三种含义: 1. 叙写(生活的)奔波忙碌[例(1)—例(11)];2. 描摹(声音的)零乱不断[例(12)];3. 形容(心情的)烦乱不宁[例(13)—例(16)]。例(6)即前揭《简明吴方言词典》所引《歇浦潮》例的详细版,此将上下文中相关的语句一并引出,从所用“忙碌”“忙乱”的字眼看,“栗六”本用来形容红珏和娘姨夜里收拾行李、忙碌不停的狀态,“爽性尽她们去栗六”是说“索性由她们去忙乱”,句中“栗六”即“忙碌、忙乱”。其词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写作“栗碌”,可知“栗六”与“栗碌”应为同词异写。
从出现时间看,“栗六”较早见于19世纪初期的文献[例(1)];就使用地域论,相关作者多来自吴语区,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栗六”更集中地出现在江浙沪作家笔下,显示出一种从通语词变为吴语词的趋势。
三
从上引《简明吴方言词典》标注的读音“[li2][lo2]”来看,“栗六”为双声联绵词[2]。众所周知,联绵词在用字上,往往表现为“字无定形”的特点。那么,文献中是否还存在一些与“栗六”音同且词义和用法相当的其他词形呢?据查,“栗六”在文献中还可变形写作“栗陸、栗碌、栗鹿、歷六、歷碌、歷録、歷鹿、歷轆、轣轆、轣 、歷落”等形,亦可重叠作“栗栗碌碌、力力碌碌、歷歷碌碌、歷歷録録、歷歷落落、轣轣轢轢”等。举例说明如下:
(一) 栗
(17) 清李鸿章(1875,合肥)《复幕府沈》:“鸿章于十七日申刻抵津,酬应 纷繁 ,殊形 栗陸 ,幸孱躯耐劳犹昨,足慰雅怀。”
( 18 ) 侯鸿鉴(1935,无锡)《西北漫游记》:“开车后,觉得人事 栗陸 ,世情变幻,途中所闻客语,均足以感慨系之。”
按: 例中“栗陸”,前例与“酬应纷繁”相承,后例与上引例(9)中“人事栗六”的表达相同,“栗陸”显指因人事纷繁而忙碌不停。
(二) 栗碌
(19) 清斌良(1839,满洲)《晩抵敦什巴尔台》:“考牧喜还家,征轺驱 栗碌 。”
(20) 清李鸿章(1870,合肥)《致鹤章》:“吾弟在家,上得奉侍母氏,下得训育子侄,啸傲林泉,方之兄之 栗碌 风尘,东西奔走,苦乐不同矣。”
( 21 ) 清杨子萱(1895,苏州)《致经元善函》:“兼之三奉香帅电饬,添设川沙至金山;乍浦、通州至扬州;清江至海州线,须分三路赶造,道路甚長,用人用料较多,现在集料派人等事,万分 栗碌 。”
( 22 ) 刘大白(1921,绍兴)《八点钟歌》:“休息八点钟,睡意弄,鼾声重。四肢舒纵,双眼朦胧,一天 栗碌 ,一觉 从容 。”
(23) 辛克莱(美)著,王宣化(1932,泉州)译《罗马的假日》八:“换句话说: 我的朋友多属 栗碌 而 勤劳 的同性。”
( 24 ) 袁鹰(1997,淮安)《梦里溪山》:“一个终年奔走 栗碌 、总也得不到安定的人,时常在脑际萦回、在梦境出现的,是一片宁谧、幽静的溪山。”
( 25 ) 朱瘦菊(1921,上海)《歇浦潮》第35回:“他因欠官银行的二万银子,经伯宣叠次来信催取,自己在别处,又拖欠到十余万银子……此时无法挪还,到期不归,又未免有损信用,故他愁肠 栗碌 , 心绪万千 。”
( 26 ) 邵荃麟(1940,慈溪)《歌手》:“他心里就像是一个待讯的囚犯似的 栗碌不定 ,几分钟之后,他的命运就将决定了。”
( 27 ) 志贺直哉(日)著,楼拾夷(1981,余姚)译《牵牛花》:“他受不住这样的压迫, 栗碌不安 地从廊下走进没人的侧屋,又从那里走出来。”
(28) 殷正慈(1981,大冶)《我所知道的王抚五先生》:“抚五先生一向对家务 栗碌 及个人 琐屑 ,均依赖师母数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拂。”
按: 例(19)中“栗碌”用在“驱”后,为拟声词,指车行声;例(20)—例(24)中“栗碌”,或与“从容”对举,或跟“勤劳”“奔走”相承,皆指忙碌;例(25)—例(27)中“栗碌”之后所用“心绪万千”“不定”“不安”表明其义为内心烦乱不宁;例(28)中“栗碌”与“琐屑”相对,用以描述家务的细碎零乱。
(三) 栗鹿
( 29 ) 清毛奇龄(1623—1716,萧山)《寄赠陈山人七十》:“梅花正开时, 栗鹿 驾短辕。”
(30)清陆应穀(1804—1857,蒙自)《野望》:“京师万人海,车马纷 驰逐 。余亦堕尘网,幻梦久 栗鹿 。”
( 31 ) 冯绪承(1928,无锡)《上前无锡县知事俞仲还先生书》:“返申后局务 栗鹿 ,夙夜在公,不乏未竟之绪,事无巨细,靡不躬亲。”
( 32 ) 钱相摩(1947,盐城)《日记摘录》:“近在咫尺的就是敌人。处此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勉强从容地北撤……事后思之,余悸犹令我 栗鹿 不安。”
按: 例中“栗鹿”,例(29)为拟声词,指车行声;例(30)、例(31)谓忙碌不停;例(32)言心怀恐惧,不得安宁。
(四)六
( 33 ) 钱锺书(1948,无锡)《致黄裳》:“弟蓄念又写一长篇小说,经营一年许,人事 歷六 ,仅写八百许字,未知何时可卒业也。”又(1962):“犯暑 歷六 ,殊惫。一切都未就绪,先以奉闻。”
( 34 ) 杨绛(1990,无锡)《致罗洪》:“连日来琐事 歷六 ,未能早复,十分抱歉。”
按: “歷六”仅见于钱锺书夫妇致他人的书信,都用来描述生活的忙乱状态。
(五)碌
( 35 ) 唐吴融(850—903,绍兴)《寒食洛阳道》:“连乾驰宝马, 歷禄 (一作 碌 )鬭香车。”
( 36 ) 元陈基(1314—1370,临海)《京回徐翁招饮园亭》:“初归自神京, 歷碌 辞远道。”
( 37 ) 明陆深(1477—1544,上海)《奉旨三品乘轿》:“车行 歷碌 骑行徐,早晚谁来问起居。”
(38) 清斌良(1820,满洲)《晚抵南天门》:“守关吏上刹竿镫,导引征车 歷碌 升。”
( 39 ) 清蒋士铨(1725—1784,湖州)《空谷香传奇自序》:“甲戌乞假还,寒舟孑然行回飙涸渚中, 歷碌 如 旋床 ,疏棂四闭,一榻自欹。”
( 40 ) 明陶奭龄(1571—1640,绍兴)《黠鼠》诗序:“黄寝才熟,忽床上 歷碌 有声。起视,得巨栗数升,意鼠所输,用报黄不杀者也。”
( 41 ) 清俞蛟(1751—?,绍兴)《梦厂杂著·齐东妄言·端工》:“夜二鼓后,忽闻院外 歷碌 声如转轮。急由门隙窥之,见棺盖旋转如飞。”
(42) 清王廷绍(1763—1820,大兴)自撰门联:“马骨崚嶒,吃豆吃麸兼吃草;车声 歷碌 ,拉人拉马不拉钱。”
( 43 ) 陆士谔(1878—1944,上海)《新上海》第38回:“这时候,上下厢房里麻雀早已上场了,牌声 歷碌 ,人语喧阗。”
文献中“歷鹿”用法多样,既可做拟声词,摹拟纺车等轮轴转动的声音或类似零乱不绝的响声,如猴叫声、子实下落声、腹鳴声等;又可做形容词,表忙碌不停;还可做名词,指纺车。
(八)
(66) 金金肃(1209年前后在世,北京)《宿睦村》:“檐马 丁东 风外响,田车 歷轆 月中行。”
( 67 ) 元尹廷高(1290年前后在世,丽水)《车中作古乐府》:“车 歷轆 ,车 歷轆 ,驴牛逐逐双转毂。”
(68) 清陈仪(1669—1742,廊坊)《刈菜行》:“仆夫将车 歷轆 去,苦泥阿母求相随。”
( 69 ) 明胡应麟(1551—1602,金华)《寄赵相国一百韵》:“绝域春如梦,他乡岁若驰。行藏嗟 歷轆 ,去住叹支离。”
按: 例(66)—例(68)中“歷轆”为拟声词,拟车行毂转之声,例(66)“歷轆”与“丁东”对举,中例“歷轆”叠用,自然生出一种独特的音律美。例(69)嗟叹行迹匆匆,“歷轆”指忙碌不停。
(九)
(70) 汉扬雄(前53—18,成都)《方言》卷5:“繀车,赵魏之间谓之 轣轆 车,东齐海岱之间谓之道轨。”
(71) 宋欧阳修(1007—1072,吉安)《蝶恋花》词之17:“紫陌闲随金 轣轆 ,马蹄踏遍春郊绿。”
( 72 ) 宋梅尧臣(1002—1060,宣城)《送辛都官知鄂州》:“车动自 轣轆 ,旟轻自舒舒。”
(73) 金刘迎(?—1180,烟台)《车轣轆》:“马虺 ,牛觳觫,山行萦纡车 轣轆 。”
( 74 ) 宋陆游(1125—1210,绍兴)《春寒复作》:“青丝玉井声 轣轆 ,又是窗白鸦鸣时。”
( 75 ) 清王韬(1828—1897,苏州)《淞隐漫录·贞烈女子》:“因取水一瓯,倾葫芦中药少许,灌入女口。俄闻女喉间作 轣轆 声,砉然大吐,金环随出……”
(76) 明王恕(1416—1508,遂宁)《牧牛词》:“天上日车休 轣轆 ,少待吾牛饱其腹。”
( 77 ) 柔石(1902—1931,海宁)《二月》18:“一边他心里 轣轆 地想:‘假如我要娶妻,我就娶去这位妇人罢。”
按: 例(70)中“轣轆”,魏张揖《广雅·释器》引作“ ( )鹿”,梁顾野王原本《玉篇·糸部》“繀”字下引作“歷鹿”,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四分律》第九卷音义“作繀”条所引同。考“轣”不见于唐以前文献,《广韵》及宋本《玉篇》均未收载,较早见于《集韵·锡韵》,用为“轢”的或体。“轆”较早见于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阙切韵·屋韵》卢谷反:“轆,赵魏间谓繀车。”(周祖谟1983)也就是说,“轣轆”反映的是宋以后文献中的用字情况,此前皆写作“厤鹿”或“歷鹿”,“厤”为“歷”的古字,“轣”系“歷”的后起分化字。“轣轆”指繀车,即带转轮的纺车。例(70)是目前所见“厤鹿/歷鹿/歷轆/轣轆”一词中确定无疑的较早用例。值得注意的是,“歷鹿”或形讹作“磨 ”。如:
(78) 《墨子·备高临》:“矢长十尺,以繩□□矢端,如如戈射[3],以 磨卷收。”孙诒让《间诂》:“磨 ,吴钞本作‘,不成字。《道藏》本‘ 字同。毕(沅)云:‘“磨”疑“麻”; ,“麤”字之讹;“收”旧作“牧”,以意改。王引之云:‘毕说非也。“磨鹿”当为“磿鹿”,上文云“备临以连弩之车”,则此谓车上之磿鹿,转之以收绳者也,故曰“以磨鹿卷收”。磿鹿犹鹿盧,语之转耳。《方言》曰:“繀车,赵魏之间谓之轣轆。”《广雅》曰:“繀车谓之歷鹿。”并字异而义同。案王说是也。《六韬·军用》篇有‘转关轆轤。此‘卷收即冢上矢端着绳而言,古弋射盖亦用此。《国策·楚策》云弋者‘修其 盧,治其矰缴,盧亦即鹿盧也。”
《墨子》中“磨 ”实为“磿鹿”的形讹,“磿鹿”即“歷鹿”。“磿”为“歷”之借字。“歷鹿”犹“鹿盧”,指带轮轴可转动的器具,“以磿鹿卷收”谓用鹿盧收卷绳索。以此看来,“歷鹿”为词至迟在战国初期的《墨子》中已见。
例(71)中“轣轆”代指车子。例(72)—例(75)中“轣轆”为拟声词,所拟有轮轴转动之声[例(72)、例(73)、例(74)];也有喉间秽物涌动的响声[例(75)]。例(76)、例(77)中“轣轆”,指转动不停。
(十)
( 79 ) 张素(1877—1945,丹阳)《车过辽阳作》:“朝发大连市,夕次辽阳城。车尘 轣间,旅客今几程?”
按: “ ”为“轆”的换旁异体。《集韵·屋韵》:“轆,《博雅》:‘车轨道谓之轣轆,一曰繀车。或从录( )。”“轣 ”即“轣轆”,指车行声。
(十一)落
(80) 宋文天祥(1236—1283,吉安)《指南录·至扬州诗序》:“时门前马足与箭筒之声, 歷落 在耳,只隔一壁,幸而风雨大作,骑只径去。”
( 81 ) 清袁枚(1716—1798,杭州)《子不语·杨二》:“次日宿楼中,闻楼下有着屐声,往来 歷落 ,疑为贼,然心念偷儿无着屐之事。”
(82) 清菊畦子辑(清初,?)《醒世奇言》第1回:“翠云就端整去侧首开起个铺来,庄夫人止住道:‘暂时一夜,何苦多这番 歷落 。我和你同榻可好么?又好讲话。”
(83) 柯灵(1982,广州)《致舒湮》:“嘱写序文,敢不从命,但人事 歷落 ,身不由己,今年拟摒挡一切,专事长篇试作,力不从心,想承曲宥也。”
按: 前两例中“歷落”用为拟声词,指细碎不断的声响;后二例指忙乱、繁忙,末例中“歷落”与前述“栗六”[例(9)]、“栗陸”[例(18)]、“歷六”[例(33)]都用在“人事~”的表达中,“歷落”与“栗六”“栗陸”“歷六”当为同词异写。
(十二) 栗栗碌碌
(84)谷口生(清初,?)等《生绡剪》第7回:“两个 栗栗碌碌 足足 忙 了半日,拿出六椀新鲜现成素菜。”
( 85 ) 邵荃麟(1946,慈溪)《一个女人和一条牛》:“这天晚上,村庄上差不多都已经睡静了,增福公家里却还是 栗栗碌碌 的,连顿夜饭也不曾吃……灯光里只见老头儿伛偻的影子, 憧憧地摸进摸出,仿佛在忙乱着甚么 。”
( 86 ) 雷马克(德)著,朱雯(1983,上海)译《西线无战事》:“几分钟过后,我们听到第一阵窸窸窣窣和 栗栗碌碌 的响声。这响声越来越大,这会儿已经有许多 细小的脚步声 。……我们把那些 死老鼠 撂到壕沟外面,重新躺下来等待。”
(87) 王仿编《中国谜语大全·人体类》第1辑:“上下翻翻覆覆,中间 栗栗碌碌 。”
按: 此四例中“栗栗碌碌”,前二例指忙碌、忙乱,第三例摹拟老鼠走动的脚步声;末例谜底为“眼睛”,上下翻覆者是眼皮,中间栗碌者为眼珠[4],“栗碌”形容眼珠转动的样子。
(十三) 力力碌碌
( 88 ) 明凌濛初(1628,湖州)《初刻拍案惊奇》卷16:“(那婆娘)将昨夜剩下米煮了蚤饭。拂拭净了椅桌, 力力碌碌 ,做了一朝,七了八当。”
按: 句中“力力碌碌”做状语,形容忙碌、忙乱的状态。
(十四) 碌碌
( 89 ) 明梅鼎祚(1549—1615,宣城)《玉合记·宸游》:“有时节六跸巡游,步辇飞轮,天回地转,听 歷歷碌碌 ,空中抛下阿香车。”
( 90 ) 清韩邦庆(1894,上海)《海上花列传》第37回:“好一会,忽然听得后半间地板上 歷歷碌碌 ,一阵脚声,不知何事。”又46回:“再要睡时,只闻翠芬房里 歷歷碌碌 的作响,细听不是鼠耗。”52回:“琪官正待说话,只听得外面 歷歷碌碌 ,不知是何声响。……大姐道:‘下头来浪响呀。说着,果然 歷歷碌碌 ,响声又作,乃班里女孩儿,睡在楼下,起来便遗。”55回:“三人进了门,只听得房间里地板上 歷歷碌碌 一陣脚声,好像两人扭结拖拽的样子。”
( 91 ) 张春帆(?—1936,常州)《九尾龟》第99回:“林媛媛听了,也觉好笑,便把自己的牌一推, 歷歷碌碌 的掳起牌来。”
( 92 ) 般生(挪威)著,蒋百里(1921,海宁)译《鹫巢》:“这棵树从石隙里生出来,他就沿着那石隙扒上去,许多小石头在他脚底下滚,砂砾同土也 歷歷碌碌 的下来。”
( 93 ) 刘操南(1980,无锡)、茅赛云(?)编著《武松演义》第八回:“武松第二脚又尖出来,裙板‘ 歷歷碌碌 掉下来。如冰雹相仿。”[5]
( 94 ) 孙家振(1920—1939,上海)《续海上繁华梦》初集第十四回:“怀策把这皮包一拎,分量甚轻,在皮底下捏了一捏,好像 歷歷碌碌 的有几个折子在内……果然多是些银行存簿与庄家的存折,连家乡许多田房物产的契据……”
( 95 ) 曾朴(1928,常熟)《孽海花》第21回:“看这余敏,一面给这些苏拉小监应酬;一面 歷歷碌碌 碰上那些内务府的人员,随路请安,风风芒芒的进去。”
( 96 ) 张国良(1984,苏州)评话《三国·兵伐东川》:“于禁坐在上面看着败军一批一批, 歷歷碌碌 进来,毫无反常迹象,倒也放心自在。”
( 97 ) 王小鹰(2009,宁波)《长街行》:“你要过意不去,就帮我做点歷歷碌碌的事体,我们这就算互相帮助,好吧?”又《青玉案》:“这一天,玉蚕强打精神帮娘洒扫庭院,到自留地里去摘菜,铺排桌椅,整顿碗碟。做着歷歷碌碌的家务事,委顿的情绪可以排解一些。”
按: 以上例中的“歷歷碌碌”,或摹拟旋转、走动声音[例(89)—例(90)];或形容牌面相互摩擦、物体不断下落的状态[例(91)—例(93)];或叙写细碎零乱、连绵不断的情境[例(94)—例(96)];例(97)中“歷歷碌碌的家务事”,可与[例(28)]中“家务栗碌”比参,可知“栗碌”即“歷碌”,可重叠为“歷歷碌碌”,皆谓(家务)细碎不断。
(十五)
(98) 清李调元(1734—1803,德阳)《龙骨车》:“ 歷歷録録 车翻毂,汩汩没没水出腹。浑如木龙露骨筋,昂首喷珠倾万斛。”
按: 例中“歷歷録録”指水车轮轴转动的声音。
(十六) 落落
( 99 ) 清韩邦庆(1894,上海)《海上花列传》第57回:“当值管家导上楼梯,先听得中间内一阵 歷歷落落 的牙牌声音。淑人知是碰和,踌躇止步。”
( 100 ) 何幸若(1948,镇江)《吵架》:“ 歷歷落落 的步声,自远而近,一大串壮丁没精打采的被人赶着。”
(101) 吴趼人(1903,佛山)《痛史》第7回:“说罢,他就大叫皇天后土,列祖列宗,那一掬英雄热泪,不由的如断线珍珠一般, 歷歷落落 滚将下来。”
( 102 ) 费只园(1874—1931,湖州)《话说清朝秘闻艳史》第92回:“孙总统是大勋位,黄留守是勋一位,以下 歷歷落落 下了一阵勋章雨。”
( 103 ) 俞平伯(1921,湖州)《冬夜》诗:“ 歷歷落落 的念头,跟光影底动摇重新缠绵着,终究到‘无可奈何了。”
( 104 ) 茅盾(1896—1981,嘉兴)《归途杂识》:“工作紧张的时候,但见那丈把长的高翘的船头上,船夫们往来上下 歷歷落落 若甚杂乱,但其实他们各人的动作都有配合,所以船能平稳向前。”
按: 上引例中“歷歷落落”,例(99)、例(100)摹拟细碎不断的掳牌声、脚步声,例(101)—例(104)叙写零乱不绝、纷繁错杂的状态。
(十七)
( 105 ) 明冯梦龙(1627,苏州)《醒世恒言》卷38:“(李清)遂起来向空拜了两拜,便去坐在竹篮内,挥手与众亲眷子孙辈作别,再也不说甚话,一径地将麻绳 轣轣轢轢 放将下去。”
按: 例中“轣轣轢轢”为拟声词,摹拟绳索下落时零乱不绝的声音。
上文中,我们对“栗六、栗陸、栗碌、栗鹿、歷六、歷碌、歷録、歷鹿、歷轆、轣轆、轣 、歷落、栗栗碌碌、力力碌碌、歷歷碌碌、歷歷録録、歷歷落落、轣轣轢轢”等18种词形在文献中使用的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6]。语音上,前字作“栗/力/歷/轣”,《广韵》“栗”为来纽质韵(iet)[7],“力”为来纽职韵(iek),“歷/轣”为来纽锡韵(k),但吴方言中“栗/力/歷/轣”皆念(li )[8];后字作“六/陸/碌/録/鹿/轆/ /落/轢”,前七字中除“録”为来纽烛韵(iok)外,其余皆为来纽屋韵(uk),后二字为来纽铎韵(ɑk),但吴方言中“六/陸/碌/録/鹿/轆/ /落/轢”皆读(lo )。不难看出,上列词形中,前、后字的中古音大抵声同韵别,但在吴方言中读音则完全相同。若就吴方言论,将它们視为“栗六”的同词异写或重叠形式,应无疑问。 这从同一作者兼用两种以上的词形亦可看出,如朱瘦菊并用“栗六”“栗碌”两形[例(6)、例(25)],斌良兼用“栗六”“栗碌”和“歷碌”三形[例(2)、例(19)、例(38)],李鸿章兼用“栗六”“栗陸”和“栗碌”三形[例(4)、例(17)、例(20)],朱瘦菊在《歇浦潮》中似乎还对两种词形的使用做了区分: 以“栗六”指(生活的)忙碌、忙乱,“栗碌”表(心绪的)烦乱不宁。
从各词形的运用看,“栗六”“栗碌”“歷碌”“歷鹿”“轣轆”“歷歷碌碌”“歷歷落落”习见,“栗陸”“歷六”“歷録”“歷轆”“栗鹿”“歷落”“轣 ”“栗栗碌碌”“力力碌碌”“歷歷録録”“轣轣轢轢”罕见。时代上,各词形出现的先后次序大致为:“歷鹿”“歷録”“歷碌”“轣轆”“歷轆”“歷落”“歷歷碌碌”“轣轣轢轢”“力力碌碌”“栗鹿”“栗栗碌碌”“歷歷録録”“栗六”“栗碌”“栗陸”“歷歷落落”“轣 ”“歷六”[9]。地域上,从摘选的文例看,来自吴语区的作品,“歷録”无,“歷落”为25%,“歷鹿”为40%,“栗陸”“歷轆”为50%,“栗碌”为60%,“栗六”“轣轆”为625%,“栗鹿”为75%,“歷碌”为79%,“歷六”“轣 ”为100%,“歷歷録録”无,“栗栗碌碌”为50%,“歷歷落落”为83%,“力力碌碌”“歷歷碌碌”“轣轣轢轢”为100%[10]。不难看出,重叠形式多集中出现在明清以来吴语区的戏曲、小说等作品中,尤其是“歷歷碌碌”,较早见于明梅鼎祚(1549—1615,宣城)《玉合记》[例(89)],梅鼎祚为安徽宣州人,属吴方言宣州片。可以说,重叠词形是最具吴方言特色的,其中“歷歷碌碌”不仅出现早、使用频率高[清末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就出现了5次,例(90)]、用法灵活,且至今仍频繁、鲜活地出现在当代吴语作家笔下[如王小鹰,例(97)][11],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用法上,上述词形多用作拟声词、形容词,偶用为名词和动词。具体说来,其义大致有六: 1. 名词,汲水具(轆轤),较早见于战国初期的《墨子》[例(78)];或泛指类似的带轮轴、可转动的车具,如纺车及载人运物的车子等,分别较早见于西汉[例(70)]、北宋[例(71)]文献。2. 动词,指缠绕、旋绕或转动不停,分别较早见于西汉[例(54)]、明代[例(76)]文献。3. 拟声词,摹拟轮轴转动的声音,较早见于东汉文献[例(56)],或近似的零乱不绝的声响,较早见于元代文献[例(59)];4. 形容词,描绘细碎零乱、连续不断的景象,较早见于清末文献[例(101)];5. 形容词,叙写忙碌不停的状态,较早见于元代文献[例(47)];6. 形容词,指心绪烦乱不宁,较早见于民国初期文献[例(52)]。
四
明白了“栗六”组词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后,我们再来看它们的构词理据及所表六种词义间的内在关联。
(一) “栗六”组词的造词理据
如前所述,“栗六”组词中较早出现的是“轣轆”,见于扬雄《方言》卷五“繀车,赵魏之间谓之轣轆车”[例(70)]。其词宋以前写作“厤鹿、歷鹿”,战国初期的《墨子·备高临》中讹作“磨 ”,即“以磨 卷收”[例(78)],其中“磨 ”当作“磿鹿”,与“歷鹿”为同词异写。此为目前所见传世文献中有关“歷鹿”的最早记载。
“繀车”即纺车,或称“歷鹿车”。关于“歷鹿”的得名,学者多有探讨。清儒王夫之对《诗·秦风·小戎》“五楘梁輈”毛传“楘,歷録”进行考辨时,曾论及“歷鹿”的得名。其文云:
《说文》曰:“楘,车歷録束交也。”束交者,束之互相交,如画卦交爻作“乂”也。《广雅》曰:“繀 素对切 车谓之厤鹿。”厤鹿,即歷鹿(録)也。许慎说“着丝于筟车”为“繀”。筟车者,纺车也。纺车相维之绳,上下转相萦,则是 “歷録”者,纺车交萦之名 ,而借以言车之楘也。辀之束有五……辀体不可枘凿,恐致脆折,故皆用束。其束之或金或革,未详其制。而 于束之上更以丝交萦,如纺车之左右互维,务为缠固,此之谓“歷録” [12]。
王夫之以为《广雅》之“厤鹿”就是《毛传》《说文》的“歷録”,指交互缠绕。换言之,繀车别称“厤鹿”,乃因“交萦”得名。
段玉裁给“ ”作注时,也谈到了“歷鹿”与“歷録”的关系及其获义之由。他在《说文解字注·革部》“ ,车束也”下注云:
《考工记》“天子圭中必”注:“必,读如 鹿车 縪之縪,谓以组约其中央,为执之以备失队(坠)。”《方言》曰:“车下铁,陈宋淮楚之间谓之毕,大者谓之綦。”郭注云:“ 鹿车 也。”按: 郑、郭云 鹿车 者,非小车财容一鹿之谓。《方言》曰:“繀车,赵魏之间谓之轣轆车,东齐海岱之间谓之道轨。”《广雅》:“繀车谓之歷鹿,道轨谓之鹿车”,本《方言》。盖 歷鹿即《毛诗》传之歷録,鹿车即《周礼》注之鹿车,鹿车与歷鹿义同,皆于其围绕命名也 。
段玉裁指出: 《广雅》所称“歷鹿”“鹿车”与毛传的“歷録”、郑注的“鹿车”所指相同,皆谓纺车,均得名于“围绕”。也就是说,“必”与“毕(縪)”,前者用以约圭,后者用以约车,都指缠束围绕,“歷鹿”“鹿车”的命名即源于此。
钱绎为《方言》卷五“繀车,赵魏之间谓之轣轆车”条作笺疏时,对“歷鹿”的得名做过总结性的论述。他说:
“轣轆”,《众经音义》卷十四引作“歷鹿”,《广雅》云:“繀车谓之厤鹿。”轣轆,双声字。 “厤鹿”“歷鹿”,并与“轣轆”同 。《说文》“楘,车歷録束文也”,引《秦风·小戎篇》“五楘梁辀”,毛传云:“五,五束也。楘,歷録也。”“一辀五束,束有歷録。”《墨子·备高临篇》说连弩车之法云:“以磿鹿卷收。”重言之则曰“歷歷録録”。
《广雅》云:“道轨谓之鹿车。”……卷九云“车下铁,陈宋淮楚之间谓之毕,大车谓之綦”,注云:“鹿车也。”……《考工记·玉人》“天子圭中必”,郑注云:“必,读如‘鹿车縪之‘縪,谓以组约其中央。” 圭中必为组,鹿车縪为索,其约束相类,故读如之 。绎按: 然则 《广雅》之“鹿车”……即郑注《考工记》之鹿车,絫言之,即此“轣轆车” 。 “轣轆”,亦即《毛传》之“歷録”,《墨子》之“磿鹿”,皆以围绕立名 也。
钱绎对文献中“厤鹿、歷鹿、轣轆、歷録、磿鹿”的使用進行综合考察后,认为“轣轆车”为“鹿车”的“絫言”,“厤鹿、歷鹿、轣轆、歷録、磿鹿”系同词异写,皆因“围绕”得名。
不难看出,王夫之、段玉裁与钱绎的观点非常接近,都认为“轣轆”“歷録”“磿鹿”的得名源自“缠束、围绕”。与此不同的是,民国学者吴予天(1936)提出了“声兼形”的看法:
“歷鹿”盖以声名。—— 此物为绳索牵动时,其声歷鹿,故即名为歷鹿也 。若蜂之鸣声翳翁,因名为蠮螉,同理也。 谓之“歷鹿车”,则又以状似车轮,兼其形而言 也……歷鹿车,即今日所用之滑车,俗谓之轠子。
吴予天认为纺车称“歷鹿”,一方面因其声如歷鹿,另一方面又以其形似车轮。
当代学者汪业全(2001)考释“歷録”及相关词语的含义时,对“歷録”的得名提出了另一种全新的见解:“歷録”由“鹿”缓言音衍而成,而“鹿”又是“録”的假借,“録”的造字本义为汲水之具,此即“歷録”的本义[13]。
总的看来,“围绕”说考明了纺车以索“缠束”的特征;“声兼形”说启示我们在“形”之外还要考虑“音”的因素;“缓言”说揭示了“录”与“歷録”两种词形间的语音衍变关系。前贤对“歷鹿”得名之由的有益探索,给我们后续的讨论启发尤多。然仔细想来,其中仍有一些不够周延的地方: 第一,以索缠束“围绕”确是纺丝的特点,且其意涵中也有“旋转”的因素,但这并非它根本性的区别特征;第二,“歷鹿”为“纺车”的别称,系具体的名物词,其得名与作为动物名的“蜂”恐不可以“同理”视之。第三,何以形似“车轮”即可名之“歷鹿”,“歷鹿”与“车轮”有何关系?第四,若“歷録”由“录”缓言而来,本义为汲水具,那么“汲水具”为何叫“录”“歷録”而不叫别的,其音义之间有何内在关联呢?可见,欲考求“歷鹿”的得名之由,还当从物之形与词之音入手,去寻绎它们与词义之间约定俗成的内在理据。
一般说来,名物词的得名往往与该物区别于他物的显著特征有关。前揭王引之称《墨子》中“磨 (磿鹿)”即“歷鹿”,犹“鹿盧”,“语之转也”[例(78)]。此说或可为我们探明“歷鹿”的得名之由提供某种启示。“歷鹿”可音转为“鹿盧”(详见下文),“鹿盧”今作“轆轤”,文献中或作“ 轤”。P.3695《切韵·模韵》落胡反:“轤, 轤, 圆转木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摩诃僧祇律》第五卷音义:“ 轤……《苍颉篇》:‘三辅举水具也。汲水者也。”《骈雅》卷四《释器》:“桔槔、 轤、龙骨,汲具也。”“ 轤”作为汲水具,《切韵》以“圆转木”释之,盖因其主体由一根圆木(亦有细腰者)构成。由此可知,“轆轤”之称应由“圆转”之木而得名。“圆”乃其外观,“转”系其内质,即: 形“圆”之器可旋“转”不停。据孙机先生研究,战国时期所见轆轤是一种滑轮,从陶明器和画像石中的轆轤来看,有轮形与细腰形两种(参见图1、图2)。[14]若在轆轤圆木的端口安装手柄,并将绳索缠绕在木头上,复于绳端系上水斗,即可摇动手柄,带动圆木转动以收放绳索而汲水。同样,“繀车”也是通过手摇绳轮带动筟管旋转,而将籆上的丝分缠在筟上的(参见图3)。[15]《墨子》中“以 (磿)鹿卷收”,也正是借助“磿鹿(鹿盧)”的转动来卷收绳索的。
与“歷鹿”类似的还有“碌碡”。“碌”或作“磟”。《广韵·屋韵》直六切:“碡,磟碡,田器。”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农具曰磟碡,音六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青稞麦”原注:“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唐陆龟蒙《耒耜经》:“自爬至礰礋皆有齿,磟碡觚棱而已;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农事:“又有经暑雨后,用牛曳磟碡或辊子之所斫根查上,和泥碾之。”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磟碡,农具也。一作 碡,亦作碌碡。以石为圆筒形,中贯以轴,外施木匡,曳行而转压之。”“磟碡”作为碾压类农具,也是通过在圆筒石柱中穿轴来实现转动碾压的。“磟碡”的得名亦源自石质圆筒“圆转”的特征。
由此看来,“歷鹿”“鹿盧”“磟碡”皆得名于“圆转”,即形圆可转。章太炎(1999)在《新方言·释言》中曾总结说:“古人 谓物圆可转,及形圆腰细者,其音近于胡盧 。如虫名果蠃,草名括蒌…… 汲具名鹿盧 ,是也。”所言诚确。
从语音来看,“歷鹿”为双声联绵词。汉语中不少联绵词,本由单音变韵重叠而来。上揭钱绎《方言笺疏》中曾提到:“轣轆车”又称“鹿车”,“鹿”为单言,“轣轆”是“絫言”。“絫”者累也,重叠之谓也,称“轣轆”为“鹿”之“絫言”,盖谓“轣轆”由“鹿/轆”向前叠声变韵(指在“鹿/轆”前重叠一个与之声同韵别的“歷/轣”)而来,此即古人所谓缓言、急言之别。急言即“鹿”,缓言则“轣轆”。前述汪业全先生认为“歷録”由“鹿”缓言音衍而成,也是从这个角度说的。“歷録”即“歷鹿”,皆由“鹿”重叠变韵而来。
“鹿盧”,较早见于西汉文献。汉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治鹿盧。”宋章樵注:“鹿盧,引绠以汲井。”汉刘熙《释名·释典艺》:“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盧,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郑玄注:“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 鹿盧 ,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后各重 鹿盧 也。”孔颖达疏:“‘于间为鹿盧,所谓穿凿去碑中之木,令使空,于此空间着 鹿盧 , 鹿盧 两头各入碑木。”此皆谓以“鹿盧”引以下棺。前揭《墨子·备高临》篇孙诒让《间诂》引证《战国策·楚策》“修其盧 ,治其矰缴”,认为其中“盧”亦即“鹿盧”[例(78)]。说明“鹿盧”亦可单称“盧”。“盧”的造字本义,于省吾先生(1979)以为本象“鑪”形,而“鑪”乃圆形物,“盧”指鹿盧,当取义于“圆转”(参上文)。明方以智《通雅》卷四《释诂》:“凡圆者谓之盧……瓠曰瓠盧,后以其可盛曰壶盧;头圆故名头盧,后人加骨加页别之。”汉语谐声字中,从“盧”声者多为形“圆”之物,如“顱”指脑袋,“蘆”指葫蘆[16],“矑”指眼珠,“臚”指肚腹,等等。因此,我们以为“鹿盧”实由“盧”向前叠声变韵而得。
综上所论,“歷鹿”“鹿盧”皆为双声联绵词,分别由“鹿”“盧”音变衍化而来。“鹿”上古音为屋部(luk),“盧”为鱼部(lo),属旁对转,此或即王引之所谓“歷鹿”犹“鹿盧”“语之转也”的内涵所在。词义上,“歷鹿”“鹿盧”指带轮轴可转动的车具,都是具体的名物词,其得名之由均源自“圆转”。
(二) “栗六”组词的词义关联
综合文献用例及词义演变来看,“栗六”为双声联绵词,故可以“声音”为枢纽,变形写作“栗陸、栗碌、栗鹿、歷六、歷碌、歷録、歷鹿、歷轆、轣轆、轣 、歷落”等形,又可重叠作“栗栗碌碌”“力力碌碌”“歷歷碌碌”“歷歷録録”“歷歷落落”“轣轣轢轢”等。
其中,最早出现的词形是“歷鹿”,见于战国初期的《墨子》,汉代文献中或作“歷録”,“歷鹿、歷録”实由“鹿/録”音变衍化而成[17]。作为具体的名物词,“歷鹿”原指一种借助轮轴转动来汲水的器具,亦用来收放绳索[例(78)],其得名之由为轮轴的“圆转”。由此出发,“歷鹿”可泛指类似的带轮轴、可转动的车具,如纺车[例(70)]及载人运物的车子[例(71)]。
“歷鹿”作为车具,其显著特征即“运转”,故它又可用为动词,指缠绕、围绕[例(54)]或转动[例(76)]。车具运行中,总是不停地转动,无休无止,因而“歷鹿”又常用来形容奔忙不停的状态,表示忙碌、忙乱的意思[例(47)]。当把车轮“转动不停”的状态,用来比喻人的心境时,“歷鹿”又可用来形容内心烦乱不安[例(52)]。
同时,车具在转动中会发出相应的响声,于是“歷鹿”又可用来摹拟车轮不停转动的声音[例(56)],以及类似的零乱不绝的响声[例(59)]。拟声之外,它还常用来形容零乱不绝的状态[例(101)]。其词义间的演变脉络可详见图4:
推究“栗六”组词各个义项间的内在关联,不难发现: 其词义的演变,其实只是“转动不停”这一语源义在不同语义场域投射的结果。
五
前文中,我们对“栗六”组词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从最早的词形“歷鹿”入手,對其得名之由和“栗六”组词所表词义的内部关联做了梳理,从中得到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 “栗六”,常出现于晚清以来的文献和现代吴方言中,直到19世纪末,它才逐渐从一个通语词变为吴语词。
2. “栗六”组词中,“栗栗碌碌”类重叠式习用于明清以来的戏曲、小说中,尤其是“歷歷碌碌”,至今仍频繁、鲜活地出现在吴语作家笔下,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3. “栗六”组词中,以往的辞书都曾有不同程度的收载和释义,然仍有不少可以改进、完善的地方。以《汉语大词典》为例,收词方面,本文论及的“栗六”组词的18种词形中,《汉语大词典》仅收载了“歷鹿(厤鹿)、轣轆、轣 、歷碌、歷録、歷落、歷歷落落”等7种,尚有11种可以增收;释义方面,“歷鹿(厤鹿)”条,《汉语大词典》释为:“象声词……车轮声,亦以象类似之声”,首引《广雅·释器》“繀车谓之厤鹿”为例。既然“繀车”称作“厤鹿”,二者当是同物异名,都属名物词,“繀车”又称筟车,是一种通过手摇绳轮带动筟管旋转而将籆上的丝分缠于筟上的装置,(孙机2011)它怎么可能是“象声词”呢?
又,“歷録”较早见于《诗·秦风·小戎》“五楘梁辀”,毛传:“楘,歷録也。”孔颖达疏:“‘楘,歷録者,谓所束之处因以为文章歷録然。歷録,盖文章之貌。”《汉语大词典》从之,释为“文采貌”。清儒王夫之、段玉裁都认为“歷録”即“歷鹿”,得名于“缠束、围绕”,这与上文所述“歷鹿”“轆轤”得名于轮轴的“圆转”恰可互参。“缠绕”就动作而言,“圆转”则从轮轴形圆可转而论,二者都有“旋转”的含义。故“歷録”应从王、段之说,释为“缠绕”,“五楘梁辀”言将皮革交互缠绕于车辕。
4. “栗六”组词中,“歷鹿”是出现最早的词形,见于战国初期的《墨子》。“歷鹿”古作“厤鹿”,后增旁作“轣轆”,为双声联绵词。“歷鹿”本由“鹿”缓言而来,即言说间发生语流音变: 在“鹿”前添入一个同声纽的“歷(lk)”,“鹿”即音变为“歷鹿”(luk……lkluk: 鹿→歷鹿)。古人所谓“缓言”,其实可视为用“歷鹿”给“鹿”注音的反切拼合过程。这种音变,在联绵词的构词中较为习见。同样,今天常说的“轆轤”(古作“鹿盧”),其实也由“盧”缓言而得,即“lo……luklo: 盧→鹿盧”。“歷鹿”“鹿盧”本为同物异名,都指借助轮轴转动的车具,其得名之由源于轮轴的“圆转”。这一语源义对于认识“栗六”组词的词义演变具有提纲挈领的统摄作用。
以上所列,或有阙错,祈请读者正之。
附 注
[1]例中作者(或译者)后括注的“1823,益阳”,数字表示作品撰著的年代(无法确定者,则代之以作者的生卒年),地名为作者出生地,下仿此;未详则阙如。
[2]“栗”《广韵》音力质切,为来纽质韵;“六”读力竹切,属来纽屋韵,二字声同,正属双声。
[3]“如如戈射”当作“如弋射”。
[4]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9:“口流涎唾,精转睑翻,状同眠睡。”(《大正藏》24/493c9—10)句中“精转睑翻”恰可作例(87)的谜底。“精”谓眼珠,“睑”指眼皮。
[5]刘操南、茅赛云编著《武松演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7页。句中“尖”与“历历碌碌”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中分别改成了“踢”和“劈里啪啦”,字面看来表意似乎更准确了,但却失去了原有的方言韵味和地方色彩。
[6]18种词形中,以往的辞书曾有多少不一的收载。如: 《声音描写词典》(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收“歷鹿、轣轆、歷歷碌碌、歷歷落落”4形;《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992)收“歷鹿(厤鹿)、轣轆、轣 、歷碌、歷録、歷落、歷歷落落”7形;《古代小说百科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7)收“歷碌、力力碌碌”2形;《近代汉语虚词词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收“歷碌、歷轆”2形;《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收“歷歷碌碌”1形;《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收“力力碌碌、歷歷碌碌、栗栗碌碌、轣轣轢轢、栗碌、歷碌、歷落”等7形,以“歷碌”“歷歷碌碌”立目;《近代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8)收“歷碌、歷落、歷歷碌碌”3形;《常用书信用语词典》辞海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述况类”收“栗碌、栗六、栗鹿、歷六、歷落、歷碌”等6形;《近代汉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收“歷碌”1形。《辞源》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7)收“歷鹿(厤鹿)、轣轆”2形。
[7]本文所注《广韵》及上古音的拟音皆据邵荣芬先生所拟,下同。
[8]本文所用吴方言拟音,皆据许宝华、汤珍珠(1991)主编《上海方言词汇》所载“同音字表”第495、492页所标,下同。
[9]这只是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显示的时间而做出的大致排序。
[10]这主要是根据文意、时代摘取所得文例进行的抽样统计(参见各词形下所列例句序号,凡属吴语区的作品,其序号均以加粗表示),数据容有出入。
[11]吴珍在《王小鹰的2009——上海重要作家创作情况研究》中写道:“《长街行》以普通话为叙述语言,夹杂地方特色的方言对白,充满了浓郁的海派韵味。这些生动的上海地方口语、俗语、俚语,增强了作品的地方色彩,上海弄堂家长里短的生活气息一览无余: 碧绿生青、灰不落脱、石骨铁硬、 历历碌碌 、牵丝攀藤、嬉皮塌脸、木知木觉、辣手辣脚、日长势久……”(叶辛2010)
[12]清王夫之《诗经稗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9页。文中所引《说文》“楘,车歷録束交也”乃据小徐本,“交”字大徐本作“文”。
[13]汪业全(2001)关于“録”的造字本义及“歷録”本义的说法恐未安。据冯时(2006),“录”为漏水计时之器的象形,是表滴水义的“漉”和“渌”的表意初文。其造字本义并非汲水之具,也未必是“歷録”的本义。
[1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说明见第15页,图见第14页4-1、4-2。
[1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说明见第66页,图见第65页15-11。
[16]关于“盧”声字多有“圆”义的详细论述,参殷寄民(2018)。
[17]为表述方便,下文径以“歷鹿”称“栗六”组词中的其他词形。
参考文献
1. 白维国,朱世滋主编.古代小说百科大词典.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7.
2. 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 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8-109.
4.冯时.殷代记时制度研究.∥刘庆柱主编.考古学集刊(第16辑).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300-301.
5.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5、9卷).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992.
6. 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辞源(第3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7.
7. 蒋竹荪主编.常用书信用语词典(辞海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8. 雷文治主编.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 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0. 刘操南,茅赛云编著.武松演义.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17.
11. 闵家骥,范晓,朱川,等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12. 钱绎(清)撰集.李发舜,黄建中点校.方言笺疏(第2版).北京: 中华书局,2013: 206.
13. 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明清吴语词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14.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4、15、65、66.
15. 汪业全.释“歷録”及其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 34-41.
16. 王夫之(清).诗经稗疏.∥乾隆(清)御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99.
17. 吴连生,骆伟里,王均熙,等编著.吴方言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18. 吴予天.方言注商.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6: 39.
19. 吴珍.王小鹰的2009——上海重要作家创作情况研究.∥叶辛主编.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0.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45.
20.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 中华书局,1999.
21. 许宝华,汤珍珠主编.上海方言词汇.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2. 许少锋.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 中华书局,2008: 1138.
23. 殷寄民.汉语同源词大典(下册).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1727.
24. 章太炎.新方言.∥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七).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6.
25. 章銀泉.声音描写词典.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205-206.
26. 赵逵夫主编.历代赋评注·汉代卷.成都: 巴蜀书社,2010: 828.
27. 周祖谟编.唐五代韵书集存(上),北京: 中华书局,1983: 60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责任编辑 马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