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光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五月的两个节气是立夏和小满。谷雨后十五日,当天上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巽*[xùn]位(东南方),而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地上万物皆开始茂盛,则为立夏节气。立是建的意思,夏是大的意思。进入夏季,万物皆长大,故名立夏。
天地合一万物并秀
立夏时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气相交而生养万物,故万物并秀,是标示农作物开始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蝼蝈,即蝼蛄*[lóu gū],俗名蝲蝲蛄,是一种穴居土中的小虫,昼伏夜出,喜食刚发的种子嫩芽,危害幼苗。立夏之初蝼蝈最先鸣叫。华北有“听蝲蝲蛄叫唤就不种地”的俗语,形容遇到小的困难就畏手畏脚。如果这天蝼蝈不鸣,按照《周书时训》的记载则会“水潦淫漫”,即有水涝。
二候蚯蚓生。蚯蚓是极常见也神奇的动物,也名地龙,自古可入药,蚯蚓生长于阴暗潮湿的泥土中,为阴物,“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孟夏(夏天的第一个月)阳气高涨,蚯蚓感阳气乃伸,翻土掘泥,破洞而出,故见。如果蚯蚓不出,按照《周书时训》的记载则会“臣夺后命”,即臣害君命,这听起来有点儿玄,臣为阴,君(后)为阳,大概是表示阳气被阴气压住吧。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地区多见的一种药用爬藤植物,此时开始迅速攀爬生长,很快就藤蔓满架,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图经》上说: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guā]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shēn],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如果王瓜不生,按照《周书时训》的记载则会“害於(于)百姓”。这是因为节气的日期虽然已经到了,但是从植物生长的缓慢中可以看出天地间的气未全,这样的时气下人也更容易染病,因此有害百姓。
步入立夏时节,春意阑珊,暑气渐浓,谚语有“立夏斩风头”之语,这是讲喧嚣的春风到这时已经慢下脚步,连轻盈的鹅毛也不会刮起来,故又有“立夏鹅毛住”的说法。放眼望去,水塘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原野上,日曛青麦,雨打黄梅;而园中,诱人的樱桃也成熟了,此时景色真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春华到夏秀,正是欣赏初夏美景的好时节。
从立夏开始餐食上也出产新的食材。民间有“尝三新”的风俗,即品尝三样时新菜蔬。因出产和口味的原因,各地的三鲜也有不同,比如有的地方是以樱桃、青梅和新麦为三新;有的地方则以酒酿、白笋和蚕豆为三新。立夏当天,人们先以三新敬神祭祖,敬告神明应季作物已经收获,同时也有请他们继续保佑风调雨顺之意。
古时,天子要举行“迎夏”之礼。“太史以先立夏三日谒于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皆穿红色衣服,迎夏于南郊。礼毕返回,赏赐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君臣上下,无不欣悦。”意思是掌管历法的官员会提前三天上告君王具体立夏的时间,并表明这一天四时盛气在火,于是天子开始提前斋戒,到立夏这天带着朝臣们都穿上红色的吉服,出城往南方做迎夏的祭礼(夏在五行属火,与南方相应)。因而,立夏也是一个红红火火的节气。
人生最好是小满
五月的第二个节气是小满。立夏后十五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巳的区位,太阳到达黄经60度,此时,作物“小得盈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饱满,还未大圆满,故名小满。
小满三候中初候苦菜秀。这时苦菜茎叶繁茂,可以采食了。小满虽然预示着麦子将熟,但在古时夏初仍然处在一个蔬果较少青黄不接的阶段。在过去,百姓们在这个时候往往以野菜充饥。食苦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苦菜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各地的叫法也不同。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因为夏季属火,而苦菜因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苦菜之味,苦中带涩,涩中带甜,吃起来清凉爽口。《本草纲目》说苦菜久服能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用它治疗热症,还可以用之醒酒。以前吃苦菜主要是充饥度日,现在则是在吃苦尝鲜中还可以有益健康了。如果小满之日,苦菜不秀,按照《周书时训》的记载则“仁人潜伏”,这大可理解为劝谏君子如观时机不到,应修身以待。
二候靡草死。靡草是草之枝叶靡细者,通俗来说就是喜阴的一些茎条细软的草类。古人认为是葶苈*[tíng lì],一种草本植物,生于田边路旁,山坡草地及河谷湿地)之类。《礼记》注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因此当阳光强烈,靡草会因不胜至阳而死,所以靡草死正是小满节气阳气日盛的标志。若靡草未死,說明阳气当盛不盛,按照《周书时训》的记载则“国从盗贼”,盗贼属阴,故盗贼多有。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麦秋的秋字,指的是百谷成熟之时。因此,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于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做麦秋至。这一句原为三候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
总之,五月的天气,无论是欧阳修诗中描述的“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还是王安石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都说明此时酷夏未至,春寒已远,正是一派晴暖适宜、生机无限的景象。
君子此时须顺应天时养生,宜晚睡早起,以承受天地间的晴明之气;应心平气和,不宜大怒大泄。夏在五行属火,与南方相应。它所表现的声音为“呼”,所表现的液体为“汗”,所以怒呼与汗泄(大量出汗)都伤元气。
如何补养心气?古人有灵剑子坐功之法,共二式,可补养心脏。第一式:正坐床席上,突然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用力要猛,要快(如排山倒海之势),倾斜幅度要大,但不宜触地。这样可以疏通五脏六腑,散发脚气,补益心气,使腰脊强健。第二式:一手按大腿,一手向上托(如托重物),闭气作势,左右两手互换而为(左按右托,右按左托)。这样可以除去两肋之间的风毒,治心疾之病,通和血脉。
立夏至小满,正是作物最关键的灌浆期,虽渐满而未壮老,壮老则死,所以哲人们认为这是最好的阶段,故有诗云: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