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西解甲庄李氏家族家风文化研究

西解甲庄李氏家族家风文化研究

孔睿敏 项江涵 孙涛 姜玉香

摘  要:烟台市莱山区西解甲庄李氏家族在明清时期是一个繁荣的科举世家,这个家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家风优良,耕读传家,崇德尚义。其孝义、廉政等家族传统文化和修身养性、积善积德、重教尚文、廉洁自律等家风文化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耕读传家  崇德尚义  家风文化

“尚书故里 文化圣地”,烟台市莱山区西解甲庄,是胶东一个有名的历史文化名村。李氏家族在此世代聚居,人才辈出,成为长盛不衰的科举家族。李氏家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自祖辈开始,家风优良,不仅能以孝悌仁义传家,并且抱有济世兴邦之志。

1  李氏家族的兴起

1.1 李氏家族的起源

西解甲庄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镇。它北靠苗山,南临辛安河,是一块宜居的风水宝地。村里共有姓氏19个,李姓占80%。明洪武年间,李氏先祖李成受朝廷移民政策驱使,从山西云中地区以南,也称为小云南的地区跋山涉水来到宁海州,即今天的烟台牟平区定居。数代之后,由于人口增多,李松全家从宁海州城西门里迁移到了离城二十里的西解甲庄定居。李氏家族从第四代不再单传,开始人丁兴旺,至今已经传至22世。

1.2 李氏家族科举的繁荣

“科举家族”是张杰先生在《清代科举家族》一书中提出来的概念,是指清朝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1]。明清时期西解的李氏家族,簪缨不绝,是一个典型的科举家族。

三世祖李龙为李氏家族迁徙到西解甲庄以来出任朝廷官员的第一人,被后世子孙冠以“李氏科举文化的先驱”之名。清顺治戊子年(1648),李龙之孙李初妍与儿子李挺生(工部尚书李永绍之父)同科考取岁贡。李初妍的三个儿子均考取了廪生;他的十三个孙子,有十人分别考取进士、举人、秀才,另三人也赐授儒林郎。其中,李永绍,清康熙二十四乙丑年(1685)中三甲进士,清雍正二年(1724)奉旨升任工部尚书,成为李氏家族的骄傲和后世子孙学习的榜样。李初妍的二十七个曾孙,有二十三人分别考取进士、举人、秀才。李初妍被李氏后人誉为“西解甲庄科举文化的奠基人”。自李龙做了明朝的官员开始至清光绪帝废除科举制度止,李氏家族历代科举不绝。仅清朝,李氏家族共考取进士二人,举人十一人,廪生、庠生、贡生、监生、增生、武庠生共八十四人,太学生六十四人,出仕的共一百四十人。村民李某撰写的《家族的荣耀》中记录的科举名人多达233位。

2  李氏家族的家风

凌郁之说:“所谓家族,是由有血缘关系的多个家庭所构成的群组团体,甚至是有着尊卑秩序和共同文化理念的社会组织[2]。”家族,是构成社会组织的基础。家风是家族文化的核心展现,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属于民间自发出现、又根植于民间,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作为思想核心,以修身做人作为立身之本,将与人为善、勤俭持家等作为基本遵循,以家庭自我教育为主要形式,经过数代传承形成的门风[3]。

2.1 耕读传家  重教崇文

中国素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当李氏先祖生活稳定后,他们就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生存,更要让后代子孙们饱读诗书,起于阡陌,达于士宦。李氏四世祖李东鲁立下了“耕读传家”的祖训,并把之郑重写入族谱。五世祖李初妍给孙子取名“永绍”,就是希望他永远秉承耕读传家的家风,对之期望甚厚。李永绍儿时上学早出晚归,勤勉自律,青年时期辛勤劳作于田间,秉烛研读于案牍。清雍正二年(1724年)晋升工部尚书,官至一品,达到李氏家族为官的顶峰。

李氏家族之所以如此兴旺发达,源自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历代李氏先祖注重对子女教育的培养,家训中明确要求子孙“勉诵读,崇师道,习圣贤之书,明忠孝仁义之大节”。早期主要是长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村里兴办私塾后,李氏子孙不分男女,从小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为人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清嘉庆年间,由十一世李九龄倡导族人捐资修建的陇西小学,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比周围村子的小学早一百年左右。李氏族人对男孩女孩一视同仁,女孩也进入学堂,所以村里很多女性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家族的荣耀》记载:有一个秀才名字叫邓大业,他的妻子李氏是西解甲庄人。她自幼好读书,性嗜吟咏。《赏北宅牡丹》是她保留下来的几首诗之一。“镇日重门掩,瑶阶遍绿苔。岂知含艳芷,早已抱香胎。恰吐倾城色,莫辞婪尾杯。相看休惜醉,那复得重来。”言辞清丽,才情洋溢,可见其才学深厚[4]。

李氏先祖把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追求理念精巧地融入到了村落的整体布局中。村里有一个池塘,名曰荷花湾,形状设计得像个砚台,祖辈是希望子孙们出更多的读书人。他们还参照北斗七星的方位布局在村庄打下了七眼井,魁星楼井对应的正是七星斗魁的范围,并在魁星井旁边建造了魁星楼以佑护子孙金榜题名。

2.2 尊孝重悌  崇德尚义

齐鲁大地,文化气息浓厚。李氏家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把孝悌作为家庭道德伦理的核心,“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友昆仲”是家训中重点强调的道德规范,李氏族人谨记家训教诲,孝敬父母,爱护兄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据记载:五世祖李初妍是远近闻名的孝子。父母有疾,日侍奉汤药,夜焚香祷告,愿以身代。及父母殁,哀毁骨立。明崇祯十三年(1640),岁旱大饥。他把家里积蓄的粮食全部拿了出来,每日按人口供给本村人食物,邻村的乡亲也都无不周济,一直到粮食告罄。他任职青城县训导期间,看到许多有才华的生童因为家庭困难而面临辍学,就用自己的俸银购买田地数顷,专门用来救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时年恰逢青城县大饥,他专门写信给在家乡持家的二儿子李震生告急,立马将家中历年积蓄的粮食运来赈灾。他对青城人民做了许多好事,過世以后,被当地老百姓奉为青城城隍。四季祭祀,香火不绝[4]。

十二世祖李光绶和李光祖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平日里,两人都是争抢着孝顺双亲。父母病重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爬到昆嵛山顶采集草药。药煎熬好后,两人抢着尝过,才放心喂给父母。弟弟的家景稍差一些,哥哥竭尽所能周济弟弟。最终二人都考中了庠生。李光绶做了太医院吏目,李光祖则成了诗礼堂的启事。任职后,又各自在京城开了一家店铺。哥哥的店铺叫“同德 ”,弟弟的起名“洪顺”,寓意兄弟俩同心同德,财洪业顺。二人都以诚信为本,生意十分兴隆。后来,李光绶将“同德”迁往朝鲜经营,成为最早在朝鲜做生意的华侨商人。当时,胶东一带欲往朝鲜谋生的,必先投奔“同德”,在其资助下才能在朝鲜站住脚。“洪顺”商号迁到了烟台,凡是家乡的人到了烟台,“洪顺”都是免费供应吃住[4]。

《大学》中讲“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村里很多堂号以“德”命名,忠德堂、同德堂、尚德堂等,反映出李氏族人对立德修身的重视。他们勤于耕读,修身养性,追求内心道德的完善。“仁、义、礼、智、信”就像一粒种子在每一位李氏子孙的心里生根发芽,不仅整个家族上慈下孝,恩爱和睦,也尽己所能地帮助乡人,回报社会。

2.3 清正廉明  一心为民

“修身、齐家、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梦想。李氏家族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一种不甘屈于人下的强者精神。他们走向远方,执着于追求人生理想,行济世救民之伟业,成为后代子孙的骄傲。

七世祖李永绍,字绳其,号省菴,晚年自称痴愚老人。他的一生历清朝四位皇帝:生于顺治庚寅(1650),仕于康熙、雍正两朝,故于乾隆四年(1739)。他熟农桑,知民意,进士及第,成为朝廷一品部员大臣,赐光禄大夫,署工部尚书。他一生清廉勤勉,功绩卓著,忧国忧民。

康熙二十四乙丑大比之年,李永绍连捷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旋外放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知县。当时的乌程县吏治败坏,民不聊生。经细查访,他得知前几任知县为了中饱私囊,于朝廷正赋之外另外加收三千两纹银。收交公粮的时候,又设立了鼠耗、运耗、霉耗等各种名目,百姓深受其害,李永绍遂将一切不良弊端概革除之。他在任其间,政简刑清,兴贤重学,士民安居乐业。在他任满离职的那天,乌程民众夹道跪送,万众空巷。

康熙四十三年春(1704),时任都察院江南道监察御史的李永绍在回乡探亲的时候,发现家乡左近文登、宁海等地大旱引起大饥,饿殍遍野。而地方官员明哲保身,报喜不报忧,十分愤慨,怒作《甲申叹》一诗上谏朝廷。正是李永绍这本忧国忧民的奏章,才令朝廷紧急下令,减免了灾区人民三年的田租[4]。李永绍心忧天下苍生,高尚的品性令后世永远铭记于心。

西解甲庄李氏家族道德传家,以良好的家风为人、处事,两百年间走出去无数朝廷官员,不但政绩卓著而且皆清正廉洁,没有一个因贪污腐败问题受到处分,这给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5]。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家庭建设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把李氏家族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好好保护发扬。在新时期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腐倡廉和注重家庭建设成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家族、家風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2] 凌郁之.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8:1,2.

[3] 徐友龙.“江南第一家”家族家风文化研究 [J].观察与思考,2017(1):100-107.

[4] 参见李氏族人提供之《李氏族谱》和《家族的荣耀》.

[5] 中国教育新网.http://www.jyb.cn/china/gnxw/201502/t20150217_613716.html,2015-02-17.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03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