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论教研融合 相伴相长

论教研融合 相伴相长

杨越 王丽 唐鸿鹄

摘  要:教学和科研已成为高校的两个重要职能,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能为现有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教学方式;教学不仅有助于老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还能拓宽科研新思路。

关键词:教研融合此  教学  科研

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来传授知识;科研是在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过程[1]。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重要职能,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高校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并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2,3]。

当前关于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4,5],一种观点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教学相对于科研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科研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导致教师的授课质量大打折扣[6]。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进行教学而不深入的研究终究是纸上谈兵,不能将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是肤浅的、不深刻的。现如今,有关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高校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除了将科学研究整合到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训的联系中,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教学与科研不能相互矛盾或相互替代。

从原则上来讲,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应该被视为双向联系,他们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7,8]。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教研融合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全面的人才。开展教研融合既是适应新形式下部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适应学员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学员科研基本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9,10]。

1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1.1 科研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考

有科研经验的老师对待某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更有逻辑性、现实性,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做到由深到浅再到深,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更能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对待科研严谨求实的态度,同时也会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好奇之情。通过老师思考问题、阐述问题的方式,当遇到问题时会理性的思考,在老师的熏陶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学习老师提供的科研成果,在上课过程中以教师的科研兴趣为主导,通过信息传递让学生了解科研过程。课程内容主要强调与科研结果相匹配的的知识以及应用过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思考。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一些具体的科研例子,能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并对所学知识得到更深一步的理解。例如讲到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和电沉积法等方法时,可以通过废旧锂离子电池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来进一步加强理解。根据浸出液中金属元素的组分以及含量,找到它们之间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针对不同组分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在一个含有高浓度的镍、钴、锰和锂的浸出液中,基于元素梯度分离的方法将镍和钴分为一组,锰和锂分为一组,再按组分离回收。

1.2 科研为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11]。科研不仅为教学带来新的思维方式,还能在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同时,带来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将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后,再分模块、分专题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上课效率、上课效果以及节省上课时间;还能培养他们进行知识学习的规律性,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上实验课程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一边听一边按照老师讲的步骤进行操作。这种传统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主动性,忽略学习的重要性和过度强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激发创造性思维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师生之间的启发和互动讨论来教授知识和训练能力。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素质教

育的目的。这种实验教学课程可以将实验目的当做任务发给学生,引导他们搜寻数据,计划设计,对实验进行准备、实际操作、得出结果、分析结果以及研究如何改进实验。这种通过科研来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创新,研究成果越多,教学内容就越丰富,学生们的兴趣也就越浓厚。

科研和教学是把培养人才当成共同使命,在人才培养上,科研是“源”,而教学是“流”,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协同育人,形成有效的教育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研究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做到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同

时还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于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还有新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2  科研是教学的隐形动力

2.1 教学有助于科研順利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某个学科来加深对学科的了解,从而促进该学科的研究进展。我们每个人在日常教学中都有这样的感觉,教学实践使我们更好地消化了基础理论。即使以前学习过,一旦我们需要教给学生这些理论并确保他们理解和掌

握这些理论,我们就必定会更深入地进行思考。这种思维过程促进了我们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从而为我们的研究活动奠定了更好的理论基础。然而现在有很多老师认为给学生备课、授课、改作业会占用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在上课的过程中投入太多,对科研的发展没有好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通过教学使得老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储备、消化和整合,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能让学生理解上课的内容,课前的精心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最起码老师所掌握的知识要涉及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要比学生学习到的、想了解到的要多很多,这样才能去教学生。所以教师应开阔视野,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以期使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加强研究。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并产生更多的想法。它还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理论,从而为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

2.2 教学过程激发科研新思路

在教师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将书本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还要查阅大量的与之相关的科研材料,这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保持积极主动和开阔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专业思考能力。同时,将研究问题引入教学中,以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发展他们的研究能力。让学生及早了解学科前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也使学生能接触到学科前沿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优秀的学生除了聆听外,还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此外,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堂中师生相互启发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跳跃,在与他们交谈过程中也能收获到新的思路。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可能会发现自己受到学生提出的看似不合理或不合常规的问题的启发,从而有进一步的思考和促进研究的发展。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光搞科研不搞教学,可能在专业领域里越走越窄;光搞教学不搞科研,提高不了真正的教书育人水平。科学研究是教学的源泉,有助于学生进行养成勤于科学思考的能力、能为现有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是科学研究的隐形动力,不仅有助于老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还能拓宽科研新思路。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许多科研工作,他们致力于思考和探索教学和科研之间的问题,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中去,有助于教室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实现教研相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鑫.激励体制下促进高职教师深度教研融合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452.

[2] 邓广涛,崔志恒,赵俊伟,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349-352.

[3] 周艳红,韩瑞.论教研相长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6):126-127.

[4] 刘子贤,齐炜,杨明.提高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教研融合”教学方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206-208.

[5] 于衍学.教研相长理论界说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4 (5):92-95.

[6] 梅欣丽,张丽伟.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弊端及对策-以理工类学科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44-45.

[7] 王伦,汪国昌,柳炳祥,等.新形势下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改革与创新[J].法制博览,2015(31):265-266.

[8] 吴洪富.国内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J].江苏高教,2011(1):62-65.

[9] 沈秋红,邵荣.我国研究生教育“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1):63-65.

[10] 陈华忠.再议教学与教研有机融合[J].教书育人,2016(32):51-53.

[11] 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03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