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显
瑞银集团(UBS)和其他两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大型跨国公司瑞士再保险集团(Swiss Re Group)和瑞士电信(Swisscom),正寻求利用国内的云服务来满足有关数据驻留、网络安全和合规性不断增长的国际要求。微软在瑞士的两个新Azure云区域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在当地快速开展起协助客户完善全球化转型的工作,其中就与瑞银达成了一项庞大的数字转换协议。
在领先的超大规模服务提供商微软、亚马逊和谷歌中,云可用性的区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这使更多的跨国银行能够在符合合规性要求的前提下加速其数字化转型。
预算分配的困境
最近瑞银集团发起了一项“美国银行科技花费”的研究报告,联合美国金融和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制订了统计数据,测算这些银行有多少钱可以投资和开发新技术。报告显示,2019年在科技花费支出最高的摩根大通约为114亿美元,比前一年的108亿美元增长了5.6%;美国银行位居第二,为100亿美元,其次是富国银行的90亿美元和花旗银行的80亿美元。另外,报告分析表明支出最高和最低的银行之间的金额差距越来越大。该报告中谈道:“较小的银行落后了,使地区机构处于竞争劣势。”
从整体金融领域来看,金融信用合作社在科技方面的支出比例与大型及区域性银行相差不远。根据Cornerstone Advisors(基石咨询)发布的《2018年绩效报告》显示,信用合作社中科技支出占资产的百分比为0.42%,仅比9家大型和区域性银行的平均值低12%。而社区银行的情况有点不同,根据Cornerstone的研究,2017年时中型银行(资产在5亿美元至500亿美元之间)在科技上的支出尚保持在约0.22%,今天这一数字可能有所增加,但也很难在两年内赶上大型银行的投资速度。
大型銀行在科技上的较高支出正在造成某种竞争差距。可以想象,由于金融行业非常依赖技术供应商提供科技服务,因此社区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为了投资未来,不得不在基础的银行科技支持运营等级上减少投入,甚至延缓外包系统的运营与升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银行科技的创新投入差距正在形成金融行业未来的贫富差距,影响银行未来业务的重塑,正在消耗中型,甚至小型银行的基础运营投入,假如这样的科技投入模式失败,对于中小型银行来讲那可能会得不偿失,可能面临大量的操作风险,甚至熔断式破产。因为构建类似于智能投顾、智能供应链金融、虚拟客服等这类的创新,中小型银行首先需要在基础科技运营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节约出一笔资金用于这类创新,而这类创新的特点是耗费资金特别大,风险特别高,当然,成功了收益也非常大。
而云的出现,给予了这些中小型银行同样的舞台,使得“金融业内的普惠”得以实现。逐步把基础科技迁移到本地合规的公有云上,使得中小型银行能快速享受与大型银行一样的创新要素,以及高级金融科技能力,结合业务快速形成垂直专业领域的独特行业优势。
到底是一家银行,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前身为平安集团的信息管理中心,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通过科技服务的整合首先战略性地重点深入三个行业:汽车服务、房产和金融。然后整合平安原有的科技资源和能力,形成三个基础创新支撑力,分别是:平安AI认知、平安云以及平安区块链。
我们看到平安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平安的投入,早在2018年11月的平安科技开放日上,平安科技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就提道:“中国平安的科技发展对其‘金融+生态战略的执行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目前及未来将持续赋能集团的各大生态圈。过去十年平安共投入70亿美元于科研投入,预计未来十年的投入将达150亿美元。”在这巨大的抱负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平安集团对于成本的顾虑,甚至天风证券的“2019平安的中报分析”中,在风险提示里也特别提到“科技赋能效果不达预期”。
我相信这样的科技投入不是一家普通银行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银行在基础科技上还需要重点、持续的投入,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但即便如此,我们从摩根大通银行业分析师总结的数据图表中也可以看到,与美国科技公司、美国银行在科技上每年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入相对比,中国的头部机构和高投入代表,都还差得很远。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银行对于相似技术产品或者服务的投入,远远没有科技公司大,长期来看,不一样的投入也会显示出不一样的输出,特别是科技这一门类,很像制药行业,往往大量的投资进去,铺垫3年~5年,才会显示出获利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没有捷径的领域。
现在很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喜欢说,由于它们在科技上的巨额支出,它们比实际的技术公司更像技术公司。银行无疑会在科技技术上花费大量资金,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被视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但是,如果这些预算不是大量投入到衡量银行业务的主要标准中,那么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摩根大通的这组数据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银行觉得自己是科技公司的核心。亚马逊和Alphabet(谷歌母公司)分别将其运营成本的13%和19%用于科技开发,而比如法兴银行则将其运营成本的23%用于科技支出,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这一投入更是达到了30%。除瑞银(15%)以外的所有知名欧美银行,科技支出均超过总运营成本的17%。
而在中国,作为现在全球第一大银行的工商银行,每年在科技上的投入在50亿人民币左右(约7亿美元),而且大量的投入还是在机房建设及维护、服务器采购及维护、网点终端设备维护、应用系统及厂商服务、IT团队维护这些基础科技金融业务的支撑工作上。据IT投资优化公司Net执行副总裁Tjeerd Edelman介绍:“目前80%的银行科技投入用于维护遗留系统,或者只是‘运行银行。除此之外,约15%的支出与强制性合规项目有关,这意味着只有5%的预算用于创新改革。”
虽然金融科技的创新很诱人,但是今天银行大量的投资还是花在业务持续性保证上,“当你取钱的时候,ATM时时刻刻在折旧;当你网银转账的时候,服务器分分秒秒在烧电;当你进入梦乡的时候,夜间批量才刚刚开始。”
传统的金融科技世界很贵
银行是最早进行科技驱动的行业,在1 9 6 7年6月2 7日,英国人约翰·谢菲尔德-巴隆(J o h n Shepherd~Barron)發明的第一部电脑自动柜员机,安装于英国伦敦北部的巴克莱银行Enfield分行。香港是最早采用自动柜员机服务的地区之一,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于1980年引入,之后各家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提款卡。
我认为,ATM机是给银行带来最大变革的科技产品。当然,随着系统性业务的大量繁衍,银行的后台业务对于应用系统的计算、存储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与性能要求,这个时候另一个伟大产品诞生,那就是IBM的大型机(Mainframe)。IBM在大型机的研发上投入巨大,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是首屈一指的。正是因为这方面的优点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一段历史时间里没有其他的系统可以替代。使用大型机系统的一般以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和大型制造企业为主,因为这些机构对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
在银行业,如今数以亿计的个人储蓄账户管理、丰富的金融产品提供都依赖大型机,在证券业,离开大型机和无纸化交易是不可想象的,并且IBM在大型机之上,建立完整的甚至封闭的生态,从编程语言、数据库、中间件到金融应用,这一套成熟技术模式保证了金融客户能完整地、快速地享受科技驱动赋能。
但是IBM的大型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贵。第一波号称能替代这个市场的是一体机。2009年数据库市场第一的甲骨文公司(Oracle)宣布用74亿美元收购太阳微系统公司(Sun),看中的便是Sun非常宝贵的两大资产:Java和服务器,并快速利用自己的软件能力与Sun的服务器结合,推出了Exadata一体机。那个时候,一个属于一体机的市场刚刚孕育而生,希望通过软硬一体的概念,让银行能相信其稳定性与扩展性,从而把银行核心系统逐步搬离IBM的大型机。事实上,随后很多银行也确实进行了一波采用一体机的运动。
然而仅仅过去10年,银行已经开始谈论要让自己的业务搬离一体机,因为一体机的计费也不便宜。我曾做过一项可行性评估分析,就是把我当时管辖的汇丰全球员工系统应用搬离Teradata(天睿)一体机,而放在GCP(Google Cloud Platform)上,大概每年会为汇丰银行节约70%的基础科技费用支出? 真的便宜啊。关键是一体机是一个特殊年代快速结合出来的产品,其实扩展性也不是那么理想,特别是比较以前大型机那样的一键扩展模式,一体机仿佛又回到了需要人工监控、调优、性能测试的年代,让银行运维苦不堪言。
而今天,我们谈到云,除了成本的考量,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银行正在进入“金融互联网化”,这是金融科技演进的第三个阶段,当线下业务逐步减少,那些服务于实体银行业务的应用系统需求会慢慢减少,并且作为这些传统银行核心系统背后支撑的科技也会开始新一代的变革,大型机的重要性在逐步减少,而类似于互联网应用的弹性科技支撑能力,或将逐步成为金融科技的主角。
随着银行在互联网上的用户逐渐增多,如何能平衡科技服务的峰值和谷值,在高峰使用的时候花正确的钱,在低峰使用的时候节约正确的钱;如何能减少银行科技的基础服务关注力,加大银行科技的创新时间、视角以及资源整合能力,这都是这一轮金融云转型的刚需,不仅仅只是银行科技的基础能力,甚至计算、存储、网络都在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银行慢慢发现,自己可以通过科技深入到各个行业里,虽然不做这个行业的主人,但也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甚至控制者之一。而云上的科技正提供了这些金融科技生态独特的优势和生产要素,新一轮的开放银行正在兴起,这绝不是简单API化银行服务,或者银行的API市场,而是真正建立行业连接力,真正形成信任。
一场金融的云模式变革,是真的来了,而且我们刚好站在了风口浪尖,非常有幸。欢迎交流,拥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