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亮
摘要: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环保更加需要哲学的指导。通过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本书,笔者发现了青年时的马克思极具有生态关怀。通过对《手稿》的分析,在现实上,马克思精辟地论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阐释了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应该具有的一种和谐关系。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提示,更好地调整结构,为生态文明奠定基础。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生态文明
1844年,年仅26岁的马克思写作了《手稿》,全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生态”字眼,但是他的字里行间都闪烁出生态关怀的思想火花。要理清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我们首先要了解“人一会一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首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发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也精彩地显露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光辉。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手稿》中清晰地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最为根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很容易理解人对自然极为强烈的依赖性。同时,自然界并不会主动地适应人类的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为了获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只能通过自身的能力去改造自然。而人类对于自然进行了改造,自然就改变了其原有的自维的存在形式,成为人化自然。自然界有着自身规律性的自我维护。但是由于人为的干扰,人化自然在原有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的维护中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再加上人类无休止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加剧了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生态危机。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自然界,那么人类无法生存将是一个确定的结局。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一点一滴都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马克思这段话敲响了人类发展的警钟。马克思说:“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其本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深层次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的诠释。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告诉我们:一方面,人类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动性来改造自然,提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水平,从某种程度来说,改造自然就是改造人类自身;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取用资源,那么自身发展受到的相关限制也会愈来愈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青年马克思已经产生了对传统唯物主义的扬弃。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马克思并没有像传统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那样,孤立片面地看待主体与客体断裂式的关系,而是在辩证法的视域之下,将人与自然合理地统摄起来。这一点本身也是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极大程度的改造。
(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有着高度智慧的生命体同其他物类、物种之间的关系。社会是人们进行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社会是人所构成的,马克思谈到“就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存发展是需要依靠自然和社会这两个方面的。所以,人既要遵循社会规则,又要遵循自然界的生态法则。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他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自然万物交互作用而成为生态整体,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也需要按照生态法则来运行发展;而且,这种社会规则本身也是生态法则在其他领域内的体现。马克思在自己的论述中始终强调在实践活动中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他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因此,青年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种人的自然界,是自然界的另一种方式的存在。社会自身的相关秩序本身就是自然界秩序的多角度呈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同样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自然界的状态受到社會状态的影响。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实质上是社会矛盾冲突的体现,导致这些矛盾的始作俑者一定是我们“人”。“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实质上已经涉及生态哲学的核心:自然界生态系统必须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使得自然界具有保证人类经济增长的生态潜力。只有这样,自然界在与人互为对象的关系中才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对象客体,或者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他者”,而是人自身的有着正常的营养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绿色身体。
青年马克思以预见性的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辩证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放在了它应该具有的高度,透露出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怀。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我们应该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关怀投入到生态保护中去,应该利用自身所学习和感悟到的生态自然环保的理论,更加积极地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从《手稿》的生态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高度关注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我们要充分关注和理解马克思在经典文本中所阐述的精辟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投入必要的精力,对自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传播相应的生态保护的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力量更好地投入生态保护的工作。
同时,我们发现仅仅从理论上学习探究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够的。从经典著作文本中发掘相关思想只能奠定基础,而不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全国范围内有很多区域还进一步需要完善理论构建和处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内蒙古地区是以草原为主的生态区域,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是亚欧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现实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与摄取,造成了草原生态的极大破坏,尤其是大面积的草原退化情况。目前,6359万多公顷可利用草原中,退化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全国重点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积分别达23%和41%。鄂尔多斯草地的退化极为严重,退化面积达68%以上;内蒙古乃至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东乌珠穆沁草甸草原,退化面积达66%以上;以荒漠草原为代表的阿拉善草原退化之势更甚,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阿拉善左旗的草地覆盖度降低了30%-50%,荒漠和半荒漠已占到了这个旗草原的96.9%。面对这种严峻的生态恶化形势,内蒙古地区在实行相关国家政策方针的同时,更需要理论和实际结合,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调整发展模式,并且要积极调动农牧民的环保积极性投入到生态环保的事业中。游牧文化的经济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它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彰显出厚重的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智慧。我们在转变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需要宏观协调区域生产方式,在保持游牧文明独立性基础上创立具有特色的游牧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结合马克思《手稿》中的生态启示,内蒙古地区在协调各方面发展的同时,需要结合区域特征,构建起一套符合生态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特殊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的同时,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的发展建设。结合马克思《手稿》的生态启示,我们要深入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国家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要全面协调好生产关系,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生态发展的新的道路。这条道路要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生态发展新的要求。国家需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跃升到文明重构的高度去认识和行动,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资源利用再循环、生存多元共生化的原则,用一种有价值的生态思维与生态实践方式推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发展与生态优化、经济繁荣与环境改善相协调。这就不仅仅要求国家和社会在实践层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从理论建设方面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此来看,深入解读经典文本,阐释相关的生态保护思想也是一种尝试。
综上,从青年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手稿》中,可以大致了解到相关的生态哲学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现实情况做出了反思且在深入探讨之后形成了相关的启示性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