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吴云 王冬云
摘要:赵本夫作为土生土长的徐州作家,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很明显受到了徐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作品中的故事发生地、地理环境都与徐州的现实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其多部长篇小说都写到了徐州战争历史。庙会、喊魂等徐州民俗风情在赵本夫的长篇小说中也有着诸多体现。同时,徐州方言的使用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小说情节更加真实可信。
关键词:赵本夫 长篇小说 徐州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人类的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以世代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形成一种网络状的文化形态、风俗、民情、宗教、神话、方言,包括自然生态和种族沿革等,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系统”。地域文化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到作家的创作。首先,地域文化会影响创作的主体——作家。任何一个作家出生在哪个地方,成长在哪个地方,这些地方的地域文化会深深地影响到他(或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其次,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会影响到作者在创作时对于题材的选择。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他肯定会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的文化、人物、语言、风俗习惯等来作为自己作品的题材,比如说,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元素。最后,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观念会影响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观念,各地域的文化观念将会渗透到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的作家创作的作品中。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自古就是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江苏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徐州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位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的交界处,所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再加上徐州文化处于南北方文化的交界处,因此,徐州地域文化有着兼收并蓄的特点,既有南方文化的秀丽、柔美,又有北方文化的豪迈、雄壮。徐州作家赵本夫的小说中就充满了徐州的地域文化元素。
赵本夫,1948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赵集村,直到1984年考人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后改名鲁迅文学院)离开徐州去北京,至此,他在徐州生活工作了三十六年,后来尽管在南京居住、工作,但也经常回徐州,可以称得上土生土长的徐州人。正因如此,赵本夫自小就受到徐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徐州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风俗习惯,以及徐州人颇具特色的语言等,这些因素从不同的方面深深地影响着赵本夫的长篇小说创作。到目前为止,赵本夫一共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分别是《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无土时代》《刀客和女人》《混沌世界》和《天漏邑》。其中《刀客和女人》《混沌世界》《天漏邑》中的故事发生地都明确地指出是徐州,《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无土时代》这三部小说中虽然并没有直接地提到徐州,但一些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等的描写也间接地指向徐州。可见,徐州地域文化分别从地理环境、战争历史、民俗风情、方言这四个方面对赵本夫的长篇小说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描写徐州地理环境
曹诗图、孙天胜、田维瑞的《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文中说:“地理环境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给画家以丰富协调的色彩和形象,给音乐家以优美的音韵和旋律,而给文学家更多的是丰富的创作素材。名人的许多杰作,往往有不少是在地理环境(或大自然)的作用下孕育出来的。”可见,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
徐州是位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的交界处,赵本夫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了四省交界处。比如说,《刀客和女人》中关于故事发生地柳镇位置的描写:“往东通向苏北,往北通向鲁西南,往西通向皖北,沿着这条路再往西走,越过安徽地面百十里,就到了豫东地区。柳镇南面,紧邻七百里黄河故道。《混沌世界》中也有着相同的描写;“柳镇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第一重镇。《天地月亮地》中:“八音家在六十里外的隐山镇,靠近四省交界处。”赵本夫在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时,总是习惯用“四省交界处”这个词,可见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赵本夫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在徐州有一条黄河故道,这是黄河夺淮人海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黄河给徐州带来了多次水患,一直持续了几百年。徐州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而这一片平原的形成也是由于黄河的侵蚀。黄河给徐州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赵本夫的长篇小说中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黑蚂蚁蓝眼睛》中多次写道:“黄河在无语哽咽。顺流而下的帆船箭一样射向下游,逆水而行的沉重的木舟在浪峰波谷中一寸寸推进。”“在漫长的岁月里,凶猛的黄河水如天河倒悬,一次次破堤而出。”“这是最后一次决口。黄河自此改道,永远地离开了这里。黄河走了。黄河在这里流了七百年。黄河走了。这里从此成为一片荒原。”还有《混沌世界》中“清咸丰元年,黄河决口之后,这一带成了渺无人迹的荒滩”。黄河泛滥、黄河决堤使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变成了一片荒原,这就与徐州平原形成的方式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可以说小说描述中的黄河其实就是徐州的黄河故道。
徐州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繁。这样的气候特点也体现在了赵本夫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比如说,《黑蚂蚁蓝眼睛》中有这么一段关于气候的描写:“春天到了,废弃的黄河两岸尘沙滚滚,大风起处天地间一派昏黄,几十步外草木莫辨。夏日里暴雨成灾,遍地汪洋。秋天淫雨霏霏,到处都湿漉漉的。冬天到了。这是一年中最安详的季节。冰雪覆盖大地,到处静悄悄的。”小说中的气候与徐州的气候是颇为相像的。
总之,赵本夫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点、地理环境都与徐州现实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徐州的地理环境给赵本夫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提供了一个有关地理环境描写的基础。
二、表现徐州战争历史
徐州位于南北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徐州在从古至今的战争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这些战役不仅影响了徐州的历史,也影响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赵本夫关注徐州,关注中国,徐州的战争历史成了两者的交汇之所,书写与表现徐州战争历史成为赵本夫的长篇小说的重要内容。比如,《天漏邑》中讲到的游击队在宋源、千张子的带领下,与日军作战,发生地是在彭城、九龙山一带。而徐州的古称就是“彭城”,徐州的云龙山与《天漏邑》中提到的九龙山也颇为相似。特别是提到了徐州会战并对这次战役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后来的史料证实,几个月以来,中国军队和日军在这一带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大会战……后来,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军队撤出了这一地区。”这其实就是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真实情况的描述。《刀客和女人》中写道:“1935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在郊区阎窝一带,放火烧死难民七百多人,惨不忍睹。日军的兽行,一方面唤起更多人的觉悟,激起更多爱国儿郎拿起武器;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上的恐慌。”而在徐州的历史上,1937年5月20日,日軍在阎窝村见人就杀,屠杀我同胞近千人。这样的战争史实在赵本夫的小说中不经意间就会出现。
赵本夫总是喜欢将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放在历史洪流之中,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来展现一个历史时期的状况,徐州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徐州的战争历史对于赵本夫的小说创作就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展现徐州民俗风情
每个地方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这样的民俗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总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徐州也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徐州人信仰鬼巫之风,有着丰富的寺庙文化。寺庙及庙会活动成为徐州极富特色的传统遗存,这样颇具特色的寺庙文化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赵本夫的小说创作。比如,《混沌世界》中写道:“这几年,柳镇又格外地阔起来。每月三、六、九逢集。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之类节忌日,还有大庙会。”《刀客和女人》中写道:“每月三、六、九,又是集日,方圆几十里内的农民涌上来,里外都是人。”这些描述都体现了徐州的庙会文化对赵本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徐州十分注重丧事礼仪,这在赵本夫作品中有明显体现。比如,《天地月亮地》中写道:“母亲说曾祖母六十岁的时候,家里就为她准备了棺材寿衣,棺材摆在那里做了她的储藏室,寿衣也早早穿在身上。”《天地月亮地》中关于柴姑的棺材、寿衣的描述与徐州的风俗习惯有着相似的地方,徐州的老人也喜欢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棺材、寿衣。“拉魂”又叫“喊魂”,是徐州地区特有的民间仪式之一《刀客和女人》中关于喊魂的描写:“那时乡下救人,仍相信鬼魂。人上了吊,会七魂出窍,如果身上还有点热乎气儿,就说明魂魄走得不远,能喊回来。于是,两个平日嗓音洪亮的大汉爬上珍珠的屋脊。一边拼命敲打一个铜盆、一个簸箕,一边拼命向远处呼唤:‘珍珠——!回家味——!珍珠——!快回来吧——!珍珠——!家来唻——!”这些仪式体现了徐州的丧事礼仪等民俗文化对于赵本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徐州的民风是直接的、开放的、不排外的,也正因为如此,徐州包容所有的文化、职业。这一点就很明显地体现在了赵本夫的长篇小说中。比如《天漏邑》中的七女,她虽然是个妓女,但是也是受人尊重的。“天漏村从来不叫妓女,只称女间,是自古以来的叫法。”“在天漏村,女间和其他行当一样,是个受人尊重的职业,没人瞧不起。”再比如《无土时代》中的暗娼。“事实上,木城很少发生强奸案。这也是暗娼能存在的原因,大家心里都明白。公安也抓,说是抓不净,暗娼太多,那是不想抓。”
徐州特别的风情民俗深入徐州人的生活中,这当然也就影响到了赵本夫这个土生土长的徐州人,从而影响到了赵本夫的长篇小说创作,赵本夫长篇小说中提到的风俗民情基本上都是徐州本地的民俗风情。
四、采用徐州方言
“方言可以说是地方文化的最突出的特征。一个地方的戏剧、曲艺、歌谣、谜语等文艺形式都是以方言作为工具才得以表达的。”徐州方言同时也影响了赵本夫小说的创作。徐州人都喜欢用简洁的词语表达情绪,直接爽快,说话语气短促、干脆有力。所以在赵本夫的小说中一些人物在说话时总会使用到徐州方言。比如,将“我”用“俺”来代替《刀客和女人》中:“俺黑虎……不走啦。”《黑蚂蚁蓝眼睛》中写道:“你要是能把我女儿捞上来,就是俺的大恩人,我当活菩萨供着你。”说问句时习惯性加上一个“啥”字《天漏邑》中写道:“那你为啥出卖游击队呢?”“你为啥老是黏着我”“老疙瘩叔!你要干啥?”《无土时代》中写道:“好啥好”,“啥时来的?”而且,徐州人喜骂人,无论是高兴时还是生气时,这是徐州人说话的有一大特色。比如说,《无土时代》中写道:“日他娘几年不开会啦,不开会怎么想啊!”这一句骂人的话其实表现了外出务工的村民见到了村主任心中的喜悦。赵本夫小说中少量方言的使用显得小说人物表达情绪更加直接,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更加的生动有趣。使得小说的情节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也显得更加真实。
地域文化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独具特色的徐州地域文化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赵本夫的长篇小说创作而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徐州地域文化是直接的、开阔的、包容的、大气的,但同时又有着柔和的一面,这样亦刚亦柔的徐州地域文化通过地理环境、战争历史、民俗风情、方言这四个方面影响了赵本夫的长篇小说创作。首先,赵本夫长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点、气候环境都与徐州现实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战争是徐州历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徐州的很多战争史实都会出现在赵本夫的小说中。同时,徐州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而赵本夫长篇小说中提到的民俗风情与徐州民俗风情更是基本一致。最后,赵本夫的长篇小说中也使用到了徐州方言,虽然是少量的,但是就是这样少量方言的使用,使得小說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叙述的小说情节也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