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野性的流溢与沉潜

野性的流溢与沉潜

卢阿涛

摘要:老舍小说《牛天赐传》在教育观念、现代理性和人物塑造方面都有独特价值,其中牛家仆人四虎子是体现其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天赐生如无根浮萍,他的身体遭生父遗弃,养父牛老者在其性格塑造中也呈现缺席状态。而拥有野性和侠义之道,一直守护着天赐的四虎子无形中承担了“父亲”这个神圣的教育者形象,成为“虎父”。其所代表的健康、野性与传统,其内在的野性和外在社会性的结合,恰是老舍所极力张扬和倡导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野性 侠义 父亲形象 隐喻

长篇小说《牛天赐传》是老舍阐述其教育理想的重要作品,他在完成这部小说后还曾计划和赵少侯合写《牛天赐续传》,虽然“后因各自另有他事未能完成”,但续写这种行为本身也正好说明了他对于此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老舍夫人胡絮青在《牛天赐传》的《再版前言》中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也颇高。她认为:“这次《牛天赐传》的出版,其价值,据我看也不亚于《四世同堂》的出版。”将《牛天赐传》和老舍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相提并论,这本身就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褒奖,更何况直接言明前者的出版价值不亚于后者的出版。可见在老舍和其夫人心中《牛天赐传》的地位是何其重要《牛天赐传》在风俗教育、现代理性价值、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小说中窥探出老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或许有不少纠正或启迪作用,其真正价值恐怕也正在此。

《牛天赐传》毫无疑问是一部关于成长和教育的小说,可问题在于主人公天赐在旧社会里是怎样通过学习,从而将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与社会普遍的共性融为一体获得成长的?这其中又是什么因素对其成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仔细梳理天赐的人生脉络可以发现,在他成长的每一阶段里,各式人物都尝试过对其进行人格塑造。首先是官样儿的牛老太太所代表的“官本位”教育和商人牛老者所代表的“钱本位”思想,然后是三位家庭老师所坚持的中国传统“私塾”式教育与当时混乱时期特殊的学校教育。他们都对天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都试图把天赐教育成他们所设想的那个样子,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并没有成功。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位特殊的教育者——四虎子。作者曾问:“四外敲打这颗小小的心的东西是什么?”接着回答:“牛老夫妇,四虎子,小毛衫,尿垫子……是我们不敢忽略的,这些便是敲打那颗小心的铁锤儿们。”而“四虎子”就是其中之一。

一、野性潜能与自然天性的象征

四虎子这个人物贯穿于整部小说,在天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以蛮横的姿态闯入读者的视野。虽然他在第三章——子孙万代中才正式出场,但此前从牛老太太的口中,读者已经知道了这么一个人物——一个不着调的仆人。他身世悲惨,寄人篱下,遭受着牛老太的剥削和欺负。但他又不同于一般被欺凌只能默默忍耐的农民,相反,他身上有着一股无法驯服的野性和天然的反抗意识。当牛老太想把他训练成一个“理想的仆人”时,“四虎子干脆不受训练”,从人的生命本能意识来说,不服“教化”不受拘束的他代表着人的天性,有着最原始的本性和最勃发的野性力量。这里我们要清楚,保留原始的野性力量,并不是我们平日里谈到的野人。列维-斯特劳斯曾道:“‘野蛮人肯定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设想的那种刚刚脱离动物阶段而还受制于其生物本能的需要的生物,也不同于那种受情绪驱使而又陷入混乱和参与意识。”四虎子在保留天性的同时却并没有野蛮化,依然有自己理性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和正直的价值观。他懂得尊敬老师,知道“老师是打不得的!”而且通过他给天赐讲黄天霸的故事可以看出他有惩恶扬善的意识。由此可见,他并不是未脱离蛮荒状态的野人,而是一个拥有理性但还保留着野性之力的人,野性和理性在他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和。

老舍作品中的野性与莫言、沈从文的作品中的野性,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的地方。沈从文湘西世界里多情的水手、妓女和淳朴的翠翠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纯美与生命的野性。其野性的呼唤不是让人回归原始,而是让人回归到人本身的人性的呼唤。莫言《红高梁家族》中,“我”爷爷“我”奶奶在高密大地上绽放的野性之力,在于去掉一切外力的束缚还原人的本质,竭力地展现人的野性美和自由美。而老舍在四虎子身上所注入的是与社会制度相对立的一种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往往被外界的社会力量所逼迫、压榨,而成为一种麻木无感,听天由命的放弃状态,缺乏生机与活力。而四虎子“不受训练”,恰好使他保留了自己的个体天性和自然野性。

四虎子的这种天性与野性首先就表现在他的反叛上。当权力代表牛老太太不给他娶媳妇儿时,他没有选择顺从而是要离开牛家撒手不干。在抓周大事上,牛老太太想让天赐去抓代表衙门做官的“小铜图章”,而四虎子希望把“哗啷棒也列入”,“他以为小孩而不能抓玩具简直不算小孩,而是个妖精”,而且“怎见得哗啷棒便比铜钱低呢?”他既反对了“官本位”与“钱本位”思想,又维护孩子的原始欲求,这就与老舍的儿童本位观相契合了。“老舍认为‘儿童本位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始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的发展儿童”,而纯粹、自然又充满野性的四虎子就代表了这种“原始生命欲求”。他是没有伪装的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是整部小说里面最真实的人,虽然对残酷现实有所妥协,但不甘沉沦,积极进取才是他的本色,所以才有后面他与牛家亲戚的抗争和做小生意抚养天赐。

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所谓的正常体制下,在传统正统的观念里,出现的一种反传统的、天性的、自然的教育观念。在小说里面,四虎子作为不受“教化”的代表与接受各樣教育的天赐形成对比,显然他本是作为社会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是他在无形中也承担了教育者的功能,体现了老舍将野性和传统教育相对照的一种隐形思考。

二、行侠仗义与塑造国民的祈愿

老舍自小沉迷民间侠义故事,爱到小茶馆“去听评讲《小五义》或《施工案》”以及“《五女七贞》”,甚至亲自动手写了篇类武侠小说《断魂枪》。正如研究者言:“张扬复仇,借武侠文化之复仇精神来树立起国民的正气、骨气与勇气,培植国民的硬质人格与抗争精神,便成为老舍相当长时期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主张。”所以在《牛天赐传》中,作为旧社会世俗小民的四虎子便被老舍寄予了行侠仗义的侠义之道,并借四虎子之口将这些故事讲给天赐听,倡导以侠义精神来改造和重建国民人格。

有论者认为武侠文化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敢于反抗强暴和复仇精神,一个是行侠仗义、除霸安良的侠义精神,这二者四虎子都有鲜明体现。当天赐在学校受人欺负,四虎子便主张“跟他们干”,“看谁敢打?不凑折他的腿!”以武力来复仇;当雷公奶奶在牛家家破人亡之时领头强搬牛家财产时,他挺身而出怒喊“敢!再来?人命!”教育天赐敢于反抗暴力。他没有因牛家破产而抛弃天赐,而是把他带到大杂院相依为命,指给他生活的出路。从这开始,可以看到牛天赐对以四虎子为代表的贫苦人民的感观发生了改变,他认识到“他们都有力量,有心路,有责任心……他不如他们”。所以促使他想着“必须变成他们中的一个”。由此,四虎子的教育者地位被确立,不再是与传统教育对立的角色,而是成为老舍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说,在天赐的生活中,充满侠义感的四虎子就是“侠客”“黄天霸”的化身。老舍让这种小人物身上寄托自己的侠义理想,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求促进民族觉醒,救亡图存。同时,通过四虎子将侠义精神传承给天赐,寄予了老舍想通过传统文化与侠义精神改造和重塑国民性格的愿望。

三、隐匿潜藏与无处不在的“虎父”

此“虎父”非寻常“虎父”,此“虎”代表勇敢与野性。纵观整部小说,可以看出四虎子无形之中承担了父亲的角色和义务。文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思考。天赐本是无根浮萍,牛姓夫妇收养天赐的同时就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但实际上他们在天赐的人格形成中是处于缺席状态的。牛老太太掌握事实父权,却在教育天赐上显得无能为力,而牛老者除了提供钱之外,也并没有给天赐足够的人格上的影响,但是四虎子就不一样。牛老者因为想睡觉而没有参加天赐的抓周大事,作为事实的父亲形象竟然在此时缺席了,这直接导致了四虎子作为父亲形象开始出席。四虎子说:“老爷睡了,我替他吧?”替谁?替牛老者,替的是牛老者父亲的身份,说明老舍是不太认同牛老者这位父亲的形象的。再往后看,天赐刚学会出声,第一个喊出的便是“巴”,“巴者爸也”,而且怎么都不肯叫妈,说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而到了“解放时期”,“天赐见着四虎子就往前扑,而且一串一串的喊‘巴。”说明老舍已经开始承认了四虎子的父亲地位,所以之后在天赐与牛老太太抵抗的时候,便直接说“天赐便成了四虎子的孩子了”。至此,天赐的父亲就由牛老者变成了四虎子,老舍给予了他合法性地位。到了最后,由牛老者所扮演的父亲角色由于死亡彻底缺席,而四虎子开始照顾天赐的一切,完完全全地挑起了“父亲”的重担,四虎子也由牛家仆人完成身份转变,变成天赐的“虎父”。可以看出,在老舍心里,四虎子才是天賜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形象。

而我们从老舍的经历中也可以找到根源,老舍自幼丧父,一直有很深的“寻父情结”,在《小玲儿》和《正红旗下》等作品中,均有叩问父亲形象的对话:“我总爱刨根问底的问母亲:父亲是什么样子?”老舍渴望寻找父亲权威,弥补自己童年的孤独无依和生命缺憾,而四虎子这一野性,拥有侠义之气,对天赐照顾无微不至的男性,便能满足老舍对于自己生存安全感的需求。“设若他能爱的话,无疑的他最爱四虎子,其次是牛老者,大概他是愿作个男性的男子汉”四。这种“男性的男子汉”便和高大稳重如山似岳的父亲形象融为一体,变成“虎父”,老舍也由此寻找到了父亲。

四、结语

老舍在《牛天赐传》结尾处写道:“这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小英雄怎样养成的传记。”怎样养成?老舍早有暗示。从其姓氏的隐喻来看,主人公“牛”姓一家,家庭牛气富裕,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勤恳踏实稳重,同时也代表着被驯化。天赐从出生绑腿,到后面接受家庭、私塾、学校等方面的教育,就是“牛”接受驯化的过程,但从结果来看,这些驯化,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足而失败了。而四虎子,代表着“虎”,有着虎气,野性,天性,勇敢,严格。家庭、私塾,家庭教师教育的失败,到虎爷“教育”的成功,可以说在天赐的教育过程中,虎爷在最后占据了上风。他身上与生俱来的不自觉流溢出来的野性力量和原始本性,让牛天赐在接受社会家庭各式各样的教育之外,保留了几分天性。

总而言之,四虎子是老舍塑造的一个忠诚、善良、正义的下层人民。他是奴仆但不是奴才,是天赐的“哥们儿”而不是下人,他既有下层人民的美好,同时也有解放不彻底的弊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旧社会对人的天性、野性的逼迫、压榨和蚕食,同时也看到了他以野性对抗传统教育和封建正统思想的力量。作为个体的四虎子身上原始野性力量的流溢,是这个死气沉沉的社会所需要的,恰恰又是这个混杂又渴求规范化的社会所想要同化的。其原始本性的沉潜和隐藏,又正是对这个社会妥协的产物。在妥协的同时又不失本性,让个体兼具自然纯真的本性、勇猛活力的野性和规范沉稳的社会性,这可能才是老舍所倡导的教育思路。实际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正确的教育观是既不放任天性,使之成为野蛮人,也不至于扼杀童心本性,使之成为麻木的玩偶。将“虎性”与“牛性”融合,这或许才是现代人成长应有的道路。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240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