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粤剧借用小说推广流传的研究

粤剧借用小说推广流传的研究

李婉霞

摘要:古往今来,粤剧与其他艺术的关联引起学者的注意,粤剧在当代社会更与电台、电影及互联网等不同的媒介结合,而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小说对粤剧艺术的呼应与借用,有助于粤剧的流传。本文以粤剧利用小说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小说如何助推粤剧在过去发展壮大和在当代生存与流传的问题。

关键词:粤剧 小说 传统艺术 推广流传

粤剧和小说都同属文化艺术品种,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过去粤剧利用小说发展壮大,现在粤剧属于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学之间有冲击和矛盾,但却又与当代小说有结合。当今粤剧已走进小说,南方小说对粤剧的呼应有助于粤剧的流传,为粤剧提供栖息空间。

一、引言:粤剧借用小说肇始

粤剧乃广东戏剧一大剧种,源于南而合流于北戏曲,明清以来经过漫长的地方化过程演变,至清中后期成型。我国自宋元开始有正式的戏曲,粤剧属于二黄、西皮系统的地方剧种,明嘉靖年间广东多地用弋阳腔,又称高腔,明末流行昆山腔,其后梆黄兴起,进入湖广等地,使广东戏曲受外省戏曲影响,并不断吸收了许多广东民间曲调。从粤剧这个漫长的形成过程来看,外省戏剧与粤剧关系密切。

按麦啸霞所说,清乾隆年间广东最流行的剧本有所谓的“江湖十八本”。从这看出,粤剧和其他以梆子二黄为基础的戏是同胞兄弟,最初所演的剧目和剧本与汉戏、湘戏、京戏都是一样的,或是大同小异。清同治年间,粤剧中兴,盛行所谓“大排场十八本”,取代原来的江湖十八本,这大排场十八本包括:(1)《寒宫取笑》、(2)《三娘教子》、(3)《三下南唐》、(4)《沙陀借兵》、(5)《六郎罪子》、(6)《五郎救弟》、(7)《四郎探母》、(8)《酒楼戏凤》、(9)《打洞结拜》、(10)《打雁寻父》、(11)《平贵别窑》、(12)《仁贵回窑》、(13)《李忠卖武》、(14)《高平关取汲》、(15)《高望进表》、(16)《斩二王》、(17)《辨才释妖》、(18)《金莲戏叔》。这些大排场十八本的剧本里,出现了小说故事题材戏,包括小说《杨家将》的《六郎罪子》《五郎救弟》《四郎探母》以及小说《水浒传》的《李忠卖武》(又称《鲁智深出家》)和《金莲戏叔》(又称《武松杀嫂》)等。

晚清广东各地的本地戏班演出一片兴旺,杨懋建的《梦华锁簿》提道:“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经。又每日爆竹烟火,尘埃障天,城市比屋,回禄可虞。”可见,这时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神功戏很受欢迎,评语中也透露出广东戏有重武轻文的缺点。然而,这时流行的“大排场十八本”都是有固定的内容,固定的程式,经过千锤百炼的加工,注意发挥各行当的作用,发挥了戏曲唱、念、做、打的特色,加之采纳了明清小说的题材,有一定的文学性。大排场的剧目多由“八大曲本”演变而来,这类常演戏曲经过改编,情节贯穿,唱做动人。清光绪中叶以来,广东戏例如取材自小说《红楼梦》内容的《黛玉葬花》等都是工致文雅的,也就是说由“鄙俚”的武戏变为文雅了,当时广东戏的词句比京戏雅得多。

二、发展:粤剧借助小说的艺术改进与推广

清末以后,粤剧在广东繁荣发展,剧目也丰富多彩,有不少是从古典小说改编而来的。在传统的粤剧剧目中,来自明清几大小说名著,如《三国演义》的《赵子龙催归》《凤仪亭》《黄鹤楼》,《水浒传》的《林冲夜奔》《武松打虎》《时迁盗甲》,属《红楼梦》的《宝玉怨婚》《红楼二尤》《黛玉葬花》等,还有由小说《杨家将》改编的《辕门斩子》《穆桂英下山》等。这些小说题材内容的粤剧,经过编剧人的艺术创作和编排,成为优秀的传统地方戏,并得以推广,流传至今。

(一)以小说情节结构编剧

早年广东大戏多取自“外江戏”的江湖十八本,从清末民初开始,粤剧注重编剧。无论题材内容取自小说还是传奇的故事,这时的粤戏基本上经过专门编剧,填补以前盛演无剧本的“提纲戏”粗糙表演的缺憾,改进了粤剧表演艺术。

1.戏曲编创的结构原则

编好一部戏剧需要遵循戏曲结构的原则。清代的李渔系统地阐述过戏曲作品结构原则,他的戏曲创作理论,见于他的《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共分六章,即“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这强调了戏曲的结构、题材等问题,任何戏剧都需要情节结构,其中小说故事情节能成为戏剧描述故事的好题材。

至于戏剧结构方面,用意在于戏剧剧本的开头,要用鲜明的行动向观众提出戏剧悬念,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戏剧的中间,务使戏剧冲突充分展开,着意刻画人物性格,使作品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生动的体现;戏剧的结尾,应对全剧的冲突和主要人物的命运,做出贴切的交代,给观众留下回味的余地。在借用小说题材改编的传统粤剧中,有《关云长大战尉迟恭》《穆桂英下山》和《三戏周瑜》等,在戏剧结构里展示人物性格与冲突安排方面做得较好,演出效果不错。

2.移植小说故事情节结构

一般来说,戏剧的情节构成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尾声等部分,细节描写要典型,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才能成功搬演故事。例如传统粤剧《三戏周瑜》是取材自小说《三国演义》的优秀剧目,该剧主要写周瑜奉孙权之命,要取回荆州,乃用假途灭犹之计,借路取西川,不料被孔明识破,暗中命人中途截杀,周瑜败走柴桑,孔明用催命符度,周瑜见书吐血身亡,后孔明同子龙过邦吊孝,与庞介同回荆州。编写这剧时,也要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安排,做到结构严谨,正如“编戏有如缝衣”,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

传统粤剧《三戏周瑜)洪分十七场,第一至四场为戏剧的序幕、开端,表明周瑜奉孙权之命取荆州,用假途灭猇之计,攻打西川;第五至十四场是戏剧的发展高潮,突出全剧的冲突,即孔明识破周瑜等计谋,击败周瑜后,三度送催命符度,使周瑜见书吐血身亡;第十五至十七场是戏剧的结尾、尾声,做出交代,孔明同子龙过邦吊孝,后回荆州。这剧的中部描写周瑜败走柴桑,他不敌张飞等众将,吐血倒地,这是戏剧发展的一个高潮,然后孔明三次给得病的周瑜送上催命书,气得周瑜身亡,更是戏剧发展的又一高潮,作品细致描述孔明三次送催命书的紧张情形与周瑜见书后的反应,精彩的口介和唱词,突显戏剧人物性格与最终命运,充分发揮戏剧艺术的教育、娱乐、认识和审美功能。

(二)采纳小说的曲词巧用与思想性

民国以后,粤剧剧目类型十分广泛,题材方面,古今中外兼容并包,将小说内容古剧改头换面成新剧的也有不少。粤剧艺术趋向多元选择,曲语上的运用逐渐雅化,采用小说的诗白,词曲优美,富有文学性,小说宣扬的思想观念成为戏剧注重的思想内容,以优质艺术演绎,肯定受欢迎,成为粤剧改编的成功元素。

1.巧用小说内容的曲词

戏曲是诗、乐、舞的艺术,而诗又是首要的,可是粤剧过去一段时间内,编剧人员多下功夫于运用场口、表演,以至介口等各个方面,到1911年后二三十年才考虑到唱词上的诗词与文采。20世纪30年代开始,小说等文学性被粤剧进一步吸收,出现了曲词文采夹杂小说内容的诗白等运用,粤剧有俗又有雅的曲词,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根据演出者的特点来“度身订造”,因为有不少前人的诗白曲语可供借用、采用。如薛觉先在新景象班的《毒玫瑰》中飾演律师华萃魂,第三场的出场诗白自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将女主角比作林黛玉:“再谪人间出太虚,了却前生劫尚余。红楼一变青楼梦,我是神瑛渠绛珠。”全场曲词比较文雅,说明这时粤剧利用小说的范围已扩充到曲词的运用,使粤剧编剧更加优美。

民国末年,不少粤剧词曲讲究文采,富有文学性,因而风行多年,历演不衰。1939年,觉先声剧团的班牌演出日本小说《不如归》的粤剧《胡不归》,以后多个粤剧团体再编演出,该剧含“慰妻”“哭坟”“逼媳离婚”等主要唱段,以曲词动人而被广大观众赞赏。经典粤剧《胡不归》的成功例子,反映了改编自小说的粤剧艺术处理达到成熟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著名编剧家唐涤生编撰的剧本,以曲词优美见长,注重典雅,为戏班写的剧本多至不可胜数。他一直创作,改编新剧,不断进步,改编《红楼梦》日寸,文笔的写作已越来越美,随着时代的进展,观众水平有所提高,改编剧本的曲词也为人所接受。

2.汲取小说可用的思想性

无论小说还是戏剧作品,都反映其创作年代的文化思想,有极强思想性的作品通常能广泛流传,持续适调发展。如我国伟大戏剧作家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强烈抒发了长时期普通老百姓“有冤无路诉”的反抗情绪,因有这么鲜明的思想性,这剧至今仍多次搬演。作品的思想文化能跨时代适用,就能历代流传。故此,编写出好的粤剧作品,往往重视思想性,有些优秀粤剧改编自小说,而小说宣扬具有恒久价值的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是戏剧采纳的重要元素。

文学史上,婆媳纷争是一个热门的写作题材:远在汉代,有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近在民国初年,有鸳鸯派小说《玉梨魂》、国外小说《不如归》,而这些作品都被粤剧采纳改编。1930年代,改编自日本小说,屡演不断的粤剧《胡不归》有不少成功的因素。编者冯志芬把东洋故事中国化和粤剧化,而且剧本能抓住婆媳这个在中国社会有普遍意义的题材,适合国情和粤情,因此一直流传至今,不断重演。日本小说《不如归》的婆媳关系其实也是中国社会熟悉的婆媳伦理关系现象,粤剧《胡不归)淝它汲取过来,集中以反映妇女群中“婆媳纠纷”作为演绎中心,便能吸引女观众。具有热门思想题材的《胡不归》,1939年觉先声剧团演出后,经过数次改编,直至20世纪90年代,先后由香港的颂新声粤剧团、千岁粤剧团及佛山粤剧团演出。

20世纪50年代,带有神话故事色彩的粤剧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所以很多粤剧团争相上演神话剧《柳毅传书》是1954年太阳升粤剧团演出的一部经典粤剧,它改编自唐人小说李朝威的《柳毅传》,这剧同样是反映中国家庭伦理关系,取自小说故事中龙女被夫家凌辱,幸遇书生柳毅帮忙,几经周折终能摆脱困境的主题思想。该剧在首演后,1957年也再次改编曲词,以突出龙女的悲惨身世和柳毅的仗义性格,修改后的词曲和文采都比之前好得多和美得多。这剧正因采用小说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的思想性,经过再次改写剧本,主要强调这种普遍的伦理关系思想文化,使这一剧至今仍常演。

三、延续:小说对戏剧艺术的呼应有助粤剧流传

粤剧在当代社会与小说维持着关联,在一些称为“现代派”的小说里,向粤剧和粤曲汲取营养成分,补充传统艺术的内涵,对于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使传统艺术“再世”。在南方小说中,对传统的粤剧艺术的呼应与借用,不仅是当代文学的文化寻根,也可以有助于粤剧的流传。

(一)现代小说对传统粤剧艺术的认同

广东的现代小说往往体现地方文化、地方社会的转变,这些小说有时会利用粤剧粤曲,寻觅社会传统文化的艺术根源,达到怀旧的目的。现当代香港、广州等地的作家以创作描写粤剧粤曲主题内容的小说,展开地方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的交叉、重叠式探索,折射出对传统粤剧艺术的认同与追寻。

1.香港小说《剪纸》

香港自开埠以来就流行粤剧,粤剧与香港文化、香港社会息息相关,粤剧粤曲是香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香港文学中,一些作家借粤剧地方文化,进行文化的反思。这类小说反映香港的文化,作为看粤剧长大的一代人,回看传统的文化和民间文化,乃至香港文化。如今有许多小说作品反映戏剧,香港小说《剪纸》就是其中之一,小说从民间心理等着手,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怀和回望。

小说《剪纸》是1977年由香港的梁秉钧先生创作的《剪纸》想借粤剧思考香港的文化身份,写的是两个女子瑶和乔的故事,其中瑶比较传统,她的部分就用了大量粤曲陪衬,书中用了《紫钗记》《蝶影红梨记》《再世红梅记》《帝女花》等,穿插衬托。《剪纸》想用比较复杂多样的文化符号来写香港,粤剧占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小说第八章是对香港编剧家唐涤生尤其是《再世红梅记》的致意,小说的两个重像式女角,也由《再世红梅记》启发而来。其中第八章的文字与感隋,就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同。小说中说:“我听着你们唱,慢慢的,我好像多少知道你们欣赏的东西:那种情义,那种磊落,那种深情,那些在现在世界逐渐稀少的东西。”这段话实质表明了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长大的一辈对传统的追忆。

2.广州小说《绝响》

粤剧既是传统的,又是民间的,珠三角的小说作者利用粤剧粤曲这种艺术,描述地方文化的特色以及文化与生活的关系。珠三角的粤剧根植民间社会,历久不息,承载了不同的社会转变,清末民国时期的普遍欢迎,“文革”的洗礼等许多事象,值得人们怀念。广州作家写的小说,也有描写粤剧粤曲艺术面对政治和商业文化等广义现代化的影响,寻求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广州作家孔捷生1982年的小说《绝响》中,粤剧曲艺是一个主要题材,故事主角欧老枢是一个小粤剧团里专职撰曲的,1957年反右时被“裁到泥坑里”,一直不得志。他过去的妻子小红棉是个花旦,离开了他,让他与儿子冠仔相依为命。欧老枢的粤曲艺术,并不为儿子一代欣赏,小红棉的女儿韵芝,没看过粤剧也不晓得历史人物,学的是西洋音乐,但想寻根般回头来改编旧曲。小说的结尾比较积极,韵芝的变奏成功了,也恢复了欧老枢的著作权,冠仔去参加音乐会,与生母小红棉重逢。小说后面是借韵芝的视角,用文字描绘及肯定粤曲的力量:“冠仔上前与盲祥叔低语几句,于是,重新起板,‘起舞琵琶换新声。开头韵芝运笔记,其后竞托腮凝神听起来……”扬琴打出引子,如万顷秋空;秦筝拨出琶音,又似金风萧瑟;高胡拉出清唳的雁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聚,北雁南飞……一阕音诗宛如明净秋水,澄澈长天,横空雁阵故翼远去……琴弦又翻作幽怨,高胡若传雁声,有一离群孤雁发出哀鸣,鸟瞰大地,满目白草黄花,这山霜林尽醉,一片肃杀景象。孤雁盘旋良久,诉尽衷肠,又鼓余力向南飞去,留下孤独而奋斗不息的雁影,殊为悲壮。最后雁影消失天边,余韵似有若无,留下深沉的遐想……小说中的父子亲情等关系,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彼此包容对方,同一个人身上也可能有这种拉扯的力量,也有欣赏与继承。换言之,现代与传统也互相调适,达到文化艺术的互融。

(二)传统粤剧题材小说拍成当代电影

粤剧作为传统艺术,在南方有一定的观众,现代的小说把粤剧粤曲作为题材内容,达到回味传统、引人共鸣的目的。描写粤剧题材内容的小说是把小说的“现代性”与粤剧的“传统性”衔接,在当代社会互为影响。为了增加影响力,一些这类型小说拍成电影,电影的成功不但使小说“红”起来,也促成粤剧粤曲“活”起来,这样,粤剧曲艺传统文化得以在现当代延续,小说与电影也成为粤剧传统艺术发展的主要助推器。

1.珠影导演的电影《绝响》

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张泽鸣于1985年就以《绝响》一片获得多项大奖,赢得赞誉《绝响》是改编自作家孔捷同名小说,电影把小说里欧老枢的民俗艺术家形象描绘出来,欧老枢的粤曲艺术起初不被儿子冠仔欣赏,后经小红棉女儿韵芝等年轻一代改变观念,融合了欧老枢的传统艺术。

电影以擅长的音像,把小说里欧老枢粤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接受程度和变化活现出来。电影开始加入欧老枢教冠仔“佚”字的意思,欧老枢的曲艺,从里弄民俗中出来,被别人借用了,甚至他后来也不写自己的名字,假托是更有名的作者,让它有机会留下来,最后回到民间里弄。电影的结尾把韵芝改编老枢的粤曲被西乐演奏成功了,但没有真正让大家知道那原稿是欧老枢写的。最后老枢走出屋外,陋巷的那端又再传来盲人的乐音,夹杂着叫卖芝麻糊的声音,电影就在这里结束。电影擅于用音像处理、介绍欧老枢与里弄社群的关系,老枢写的粤曲代表了传统粤曲艺术在现代社会所碰到的难题,即传统艺术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韵芝和冠仔的新青年一代由原来不接受父亲的传统粤曲,改变为以西乐演奏老枢的粤曲谱,显示了传统粤曲与现代艺术结合后得到延伸。电影以镜头配乐音像等,描绘了民间的传统粤曲在现代社会的变化,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2.香港导演的电影《胭脂扣》

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描写了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作者用彩笔艳词,写出昔日的塘西风月,粤曲也是其中衬托气氛的重要工具。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改编,由香港的关锦华导演了同名电影《胭脂扣》,由梅艳芳、张国荣等主演。该片主要讲述了香港30年代的石塘嘴名妓如花与执挎弟子十二少的感情纠葛。本片未在香港上映,却在台湾的金马奖夺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摄影,后获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非常成功。

电影《胭脂扣》里,粤曲更精炼地运用以营造气氛,衬托人物。电影开首一场,呈现倚红楼的夜夜笙歌,其中主要的焦点是梅艳芳饰演的如花在唱《客途秋恨》:“孤舟沉寂,晚景凉天……”镜头同时拍摄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拾级而上,音乐仍以场外音出现,仿佛这外来者为歌声吸引,歌中的赞美刚好配合。十二少进门时歌声戛然而止,邂逅的惊愕使她在他脸旁唱:“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这是作为他们恋情的衬乐。另外,十二少去学戏时唱了《胡不归》,到十二少父母来看戏时,刚好是樊梨花、薛丁山的故事,戏曲中的“妖女樊梨花”“淫荡贱女流”配合了十二少父母对如花的不满,“莫名丧尽弱女流”更是应合他们觉得儿子为这女人抛头露面学戏的不满。另一场是如花在路旁看戏台上唱《山伯临终》,幻想唱的是十二少,戏文中山伯对英台的思念,变成了如花对十二少的思念。粵曲在电影里映衬了角色的造型和关系,突出了传统粤曲文化在当时香港社会的普及,也带回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钩思与怀念,而传统粤剧粤曲艺术又再在当代社会里“复活”。

四、结论:小说提供粤剧的栖息空间

粤剧作为传统文化艺术,早已与小说关联,小说为粤剧粤曲提供创作素材,促成粤剧发展。现当代,粤剧走进了文学以及来自小说的电影里,通过小说及电影等现代手段,粤剧切合多种文艺元素,获得了生存栖息之地。

(一)粤剧粤曲从小说中获生存发展

从晚清开始,广东的小说有了不少新的创作,并风行全国,部分小说有描述广东昌盛的戏曲文化。这时,粤剧粤曲也成为民众最受欢迎的娱乐,粤剧粤曲汲取小说等文艺元素,不断发展。

1.粤剧从小说中充实内容

粤剧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至民国时剧目数量就有新编一千几百种剧本,取材广泛。新编粤剧主要有几类,其中由小说或是传奇改编的来自演义小说,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杨家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大红袍》《红楼梦》以及各种志异、侠义小说改编剧目,应有尽有。这类新剧丰富了粤剧剧目,保留了传统文化,一部分成为经典剧目,促进了粤剧发展。

晚清至民国的新文化运动在广东开展得如火如茶,一些外国文化为广东社会所接纳,外国小说或是外国戏也被粤剧编剧人利用。改编自外国小说的粤剧在民国时形成一种趋势,民初薛觉先演出的粤剧《三伯爵》改编自一部外国小说,英国小说《李觉出身传》改编成粤剧《万古佳人》,日本小说《不如归》改编成经典粤剧《胡不归》。用广东戏演出外国小说故事,既使粤剧吸纳西方新鲜文化元素,形成创新风格,也使粤剧能够迎合更多观众求新鲜的需求,跟上时代的发展壮大。

2.粤剧向小说吸取曲艺元素

清末有不少小说在广东及全国都很受欢迎,如佛山人吴趼人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有在粤语地域也很流行的《碎琴楼》等《碎琴楼》的作者是何诹,据说他曾在广东等地逗留,这篇小说首先载于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八卷第一号,由第一号刊第一章“败叶丛中之鬼火烹鸾曲”,连续刊至第八卷第十一号第三十四章“琼花死云郎弗知所终”。到全书结束为止,其中有一两期间断,商务印书馆于1913年4月刊行全书,全国发行。《碎琴楼》虽然是旧式文言文章回小说,但它的文言构造,除了“鬼火烹鸾曲”有丰富的楚辞意韵之外,其他文言包括诗歌也近口语,故有不少作曲家常用这本小说作曲,被当时地方化、通俗化的戏曲采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广东各地屡演不辍的粤剧《胡不归》取材于日本小说《不如归》,1940年薛觉先的名剧《胡不归》搬上银幕,并把故事背景改为时装,充满西洋风味。为了拍粤剧电影的需要,邀请了广东著名谱曲人梁渔舫撰曲,影片于1940年12月6日上映后,这首歌曲立刻风行起来。这首曲词为:“胡不归,胡不归,杜鹃啼,声声泣血桃花底。太惨凄,太惨凄,杜鹃啼,堪嗟叹人间今何世?听复听兮,怀乡客子恨春归;听复听兮,楼头少妇伤春逝。那子规,底事撩人鸣啼?鸣鸣啼,底事声声胡不归?胡不归?”梁渔舫为这歌谱曲,采用了三拍子,歌词不长,还不足八十字,其中却有不少双声叠韵叠字、重出字句、顶真之手法,词以“胡不归,胡不归”结束,往复回还,丰富了音乐韵律的表现形式。三拍子属于舶来的东西,粤乐粤曲界的音乐人个个欲试,梁渔舫谱《胡不归》电要采用,是考虑到这电影版的时装粤戏来自外来小说的时代背景,便配一首“洋洋地”风味的新小曲。40年代出版的薛覺先《胡不归》唱段“慰妻”“逼婚离婚”等,加插了小曲后,非常有影响力。

(二)粤剧移向小说栖息

现当代,粤剧迎合了南方小说及电影进行文化反思和怀旧的需要,进入了小说空间。小说及电影借着粤剧进行文化寻根,也成为助推粤剧的媒介,粤剧则加入现代文学及电影的领域,有利粤剧存留和推广。

1.粤剧在小说中的反映

作为岭南传统艺术的粤剧往往被现当代小说利用,以反映传统文化、民间文化,进行文化反思。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到21世纪,涉及粤剧的小说有《剪纸》《绝响》《胭脂扣》《香港三部曲》《大江红船》及《釉变》等,其中《剪纸》《绝响》《大江红船》都是反映粤剧在社会转变下受到的现代冲击以及传统的文化如何得到调整。另外的《胭脂扣》《香港三部曲》和《釉变》则有怀旧的特点,描写1949年前粤剧粤曲在珠三角社会的普及性,勾引出读者的追念情怀。

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化热”中,南方小说也为粤剧这一地方文化提供了栖息处。无论哪一类文化艺术品种,一定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粤剧的演出场所也经历了由农村的土台,到城市的现代化戏台,并利用电子科技、声音等各方面的改变,这些艺术必然跟着现代化,随着大都市,特别是随着省、港、澳的特定环境的发展,粤剧这些变化发展正在当代小说中有所反映。换另一角度来看,粤剧在吸收现代艺术的同时,通过小说来延伸流传的空间。

2.当代粤剧小说追逐电影

20世纪30年代,粤剧伶人已开始把自己的舞台名作搬上银幕,拍成电影是其求生存的出路,同时也是粤剧不断吸收其他兄弟艺术所长以适应演出需要和城市观众口味的明证。从1933年至1945年间,共有以粤剧改成的电影一百五十部,包括《傻佬祝寿》《山东响马》《黛玉葬花》《甜姐儿》《打劫阴司路》《冰山火线》和《苦凤莺怜》等名剧。粤剧这个剧种具有观念开化、行动大胆的特点,故此总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自发改革,甚至跟从时代热点,只要有合适的艺术媒介,便投入其中,寻找发展机会。

前文提及的《剪纸》《绝响》《胭脂扣》等是以粤剧为内容的现当代小说,从全国范围来看,是当今许多小说反映戏剧的冰山一角。这类小说是寻索岭南主流文化之根的艺术作品,为唤起人们进一步关注,出版后的这些小说遂拍成电影。又如近年创作的小说《釉变》,是原佛山市艺术研究院院长尹洪波所撰写,这部描写明代时佛山石湾一对分别从事淘艺和粤剧行业夫妻的当代小说,完成后不过几年,便有意拍成电影,因电影的流行,粤剧题材小说也盯上电影这个炙手可热的艺术媒介。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粤剧从清末民国的辉煌舞台中心,走到现当代光亮渐暗,产生了发展空间移动变化,寻找与文艺媒体结合,小说便成为其中的一个选择。现当代南方小说在进行文化反思、怀旧的同时,也助推岭南传统艺术粤剧的流传,在这股南方文化热潮中,粤剧可延伸生存空间,可谓相得益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243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