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陵+吴慧
摘 要:《鸿门宴》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司马迁通过对刘邦、项羽二人的刻画使得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通过纵横内外的历史刻画将二人写活,在横向、外部的博弈中,通过“三问”和“两默然”凸显二人性格的不同,在纵向、内部的斗争中,通过“有序”与“无序”的集团指挥彰显刘邦的过人与谋略,通过这样的历史刻画,让我们对《鸿门宴》的解读有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鸿门宴》 刘邦 项羽 历史刻画
一、引言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无论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清代郭篙熹说:“钜鹿、鸿门、垓下三段,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而“鸿门之会却处处写得奇绝、陡绝,读之使人心摇目眩”。其故事发生在新丰鸿门,当时,天下大乱,群英四起,秦国气数已尽,陈胜、吴广起兵失败之后,楚国旧贵族拥怀王,怀王乃令项羽和刘邦攻秦,并约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羽自是骁勇善战,在破秦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然却延误了入关的时间,被刘邦捷足先登,于是项羽听从亚父范增的建议,在新丰鸿门设宴,借机刺杀沛公,然而在宴会中,项羽刚愎自用,沽名钓誉,错失了种种机会,最终放走了刘邦。《鸿门宴》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不仅仅是因为其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因为其作者司马迁善于运用细腻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鸿门宴》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不少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可谓成果丰硕,而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对其的解读也是极为丰富:“纵观新课改后关于《鸿门宴》文本的解读,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也非常复杂,经过梳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历史解读和文学解读,此外还有语言解读和文化知识解读,这四个方面的解读也可以看作四种视角的解读。”笔者以为,对经典的解读应该是怀着“常读常新”的态度,学者前辈常常以文本内容作为解读视角,这种解读方法是文学解读的惯用之法,然而,在文本面前,如果能够以一种“整体观”的视角来观看,也许会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文本风景”。诚如《批评的剖析》所言:“好比看一幅油画,不仅要站到跟前研究其各种细节,也要‘向后看从大处着眼,从更广的角度去考察文学作品的构成,突破某一两种文学作品的界限,达到对文学总体轮廓的清晰把握。”{1}笔者以为在《鸿门宴》这篇文章中作者从纵横内外的角度组织全文,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人物性格也便显而易见,由于学界对这篇经典文章的研究成果甚多,笔者仅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二、横向、外部博弈:“三问”“两默然”
《鸿门宴》一文中围绕着刘邦和项羽两大集团进行叙事,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两大集团的实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刘邦兵十万,在霸上”,不得不说,两大集团实力悬殊之非常也,当然,项羽征战沙场、骁勇善战自是不用多说,尽管是这样,最后还是让沛公逃脱,在这场博弈和斗法当中,沛公的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足智多谋与项羽的刚愎自用、失道寡助、沽名钓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两大集团外部的对峙来看,沛公的“三问”与项羽的两次“默然不应”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
在刘邦集团这里,沛公问了三次:“为之奈何”,第一次问“为之奈何”的时间是在张良将项羽要杀他的消息告诉他之后,当时沛公的反应是“大惊”;第二次问“为之奈何”的时间是在明白自己的士卒不足以当项王之时,当时沛公的反应是“且为之奈何”,这里,沛公在追问的同时还加了一个“且”字,沛公的第三问是在从宴会中逃出后,向樊哙问道:“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如图,沛公的“三问”:
然而,反观项羽这里,他对待别人的态度则可以用两次“默然”来概括,项羽的第一次默然是当范增“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时,“项王默然不应”。第二次是当樊哙说道“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如图:项王的“两次默然”: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在他叙述历史的过程中,却很少带有自己的观点,而他多将情感融入叙事之中,通过故事的叙述,读者也不难把握其背后的意义,对此,《鸿门宴》也不例外,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将叱咤风云的人物刻画得如此细腻。简而概之,《鸿门宴》讲述的就是刘项两个集团的斗争和博弈,既如此,项王的“三问”和刘邦的“两默然”也正是解读文章的抓手。通过对沛公和项羽言语上的次数博弈,不难看出二人的性格特点。
从沛公的“三问”以及项王的“两次默然”不难看出刘邦跟项羽性格上的差异,他们之间最大的性格差异就是“用人方式的不同”{2}。诚如表格中所显示出的“对话博弈”,面对自己的“智囊团”,刘邦不仅虚心请教,而且能够做到事无巨细,即使是张良与项伯之间细微的人际关系都能够引起他的注意:“君安与项伯有故?”由此可以窥见刘邦更会用人,更能虚心求教,体现了他的足智多谋,然而相比之下,通过图2可以看出,项羽的“两次默然”都是在其部下的忠心建議之下,并且他们对项羽的忠心近乎到了疯狂的地步,然而等到的却是项羽的一次次默然,所以学者王怀让就这样评价项羽的失败:一是由于残忍,“所过无不残灭”,使人民失望;二是开历史的倒车,大搞分封,违背历史和人民的要求;三是任人唯亲,不会用人,“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最后成了孤家寡人;四是刚愎自用,不纳谏言。所以路越走越窄,最后走进了死胡同,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3}笔者以为,从《鸿门宴》的文本分析里,不难从刘邦和项羽的“三问”和“两默然”当中对比出二人成败的根源。
三、纵向、内部斗争:有序与无序
《鸿门宴》的叙述手法具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效果,通过刘项两大集团外部矛盾的斗争展开叙述,而在两大集团斗争当中,有凝聚力的一方具有显著优势,全文正是在这样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展现人物形象。更有学者认为文章内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作者的叙述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笔者以为,将《鸿门宴》这篇文章比作一艘巨轮,那么两大集团外部力量的对比就是这巨轮上破风而行的帆,巨轮的内部有着促使其前进的各种设备,他们之间相互连接,共同发力,从而促使巨轮稳健前行。同样,在描写外部的对峙和斗争的过程中,司马迁还从集团各自内部矛盾的角度出发,在内部矛盾的叙述中又一次重塑人物形象,从而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得有力。endprint
从塑造人物的内部线索来看,刘邦集团内部人员之间分工明细、齐心协力的和谐状态与项羽集团内部之间的主仆不一、混乱不堪的无序状态之间又构成了一对大的矛盾。所以,刘邦、项羽之间虽兵力有悬殊,可是很明显的是,刘邦集团内部的协调性过硬。“樊哙入帐”这一情节的描述,将《鸿门宴》推入到故事的高潮,这里,樊哙的一段慷慨陈词不得不叫人毛骨悚然:“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然而,仔细观察便可得知,樊哙的这一段说辞,与沛公对项伯所说的相差无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二人的叙述如此一致,作者又为何添加樊哙的这一部分?笔者以为,这就是司马迁叙述手法的高明之处,也就是从内部线索出发,增加人物形象的厚度。
樊哙和沛公属同一阵营,而项羽和刘邦二人本就势不两立,身在项营,刘邦只有俯首称臣,而樊哙则不需,他的职责是保护沛公,且樊哙与项羽有一个共同之处:同为武士。所以,项羽对樊哙不免有惺惺相惜之意,在这里,樊哙的做法与沛公的做法交相辉映,一张一弛,松紧有致,从而更能够突出沛公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识人和用人。而且,同样身为刘邦集团的张良,沛公也是以礼相待,在“沛公三问”的过程中,有两次都是问张良“为之奈何”,所以,可以说张良为沛公成功逃脱贡献了不少力量,而这也从反面衬托出刘邦善于听劝,足智多谋。
然而,反观项羽集团,其内部的人物关系就显得混乱和无序。面对范增再三的示意,项王却默然对之;面对项伯的劝说,项王随之许诺;面对樊哙的激烈陈词,项王未有以应。可以说,这样混乱无序的状态是最终导致项王错失良机的关键因素,相比于刘邦的手腕和智慧,项王作为武士的悲剧色彩显露无遗。
四、结语
历史的叙述不仅仅是向我们讲述一段逝去的历史,更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向我们交代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种种英雄,也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有“可哀之事”“可鉴之事”。在司马迁的纵横叙述中,才让历史更加生动。
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史记》不仅仅为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功劳斐然,而在文章的行文过程中,司马迁的叙述艺术条理清晰,缜密至极,在纵横内外的博弈与斗争中让读者发现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形象差异,这种笔法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是解读文本的一个出路。通过纵横内外的对比,让我们看见了历史上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在纵横内外的相互对比中,不仅仅使得全文看起来紧凑有致,还塑造了立体又鲜活的人物。由此,读者在这纵横内外的格局中自由游走,才可领悟历史刻画的人物魅力。
{1} 〔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 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2} 关中梅:《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语文建设》2012年第12期。
{3} 王怀让:《〈鸿门宴〉评析三疑》,《齐鲁学刊》1987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徐元南.清人《史记》研究的成就[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3).
[3] 俞樟华,虞黎明.走向《史记》接受史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