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摘 要:文言文注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文言文注释的质量就至关重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必修语文教材为文本,研究文言文注释在标注读音、注释词义、注解语法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文言文注释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从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两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注释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
(一)标注读音方面
1.易读错多音字方面。本文中谈的易读错多音字是指在古代汉语中为多音字,至今未发生改变,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的多音字。有些多音字若没有注音,学生易读错,造成对词语含义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当。例如,必修五《逍遥游》中“抢榆枋而止”未注音抢(qiāng),词义是“触、碰”,这个读音不常用,因此为方便学生理解应对其进行注音。
2.破读音当注未注。破读是指用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该词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在古代汉语中经常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因此是两个不同的词。例如必修四《苏武传》“天雨雪”中,“雨”用作动词,要读去声,名词活用作动词,这在古书里叫作“破读”。本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涉及的需要注释的破读音主要是那些在口语中已经消失,而《现代汉语词典》中仍作为旧读保留的情况。
3.通假异读当注未注。通假字即同音替代字,存在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本字与借字的读音相同,另一种是本字与借字的读音不同。一般情况下通假字的借字读音按照本字的读音来读。通假异读是指后者,由于时代发展还有语音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引起的本字与借字读音不同的情况。例如必修五《逍遥游》“而征一国者”中“而”,通“耐”。本文认为当借字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时,可以不注释出读音,但当借字与本字读音不同时,应该注释读音。
(二)注释词义方面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篇目词汇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词语当注未注。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中,古文注释者重点注释的一般是生僻字词或者古今词义差别大的字词。然而那些古今都用却同中有异的词语,本来应该注释却被注者忽略,其结果直接造成学生以今释古、望文生义,不便于其学习和理解。例如,必修四《苏武传》中“虚心欲相待”课后注释为“单于准备以礼相待”,并未详细注出“虚心”的意义,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
2.词语注释不准确。在《廉颇蔺相如传》中“一芥之使”的解释是“一个使臣,介,个”。本文认为注释为“一个小小的使臣”更合理,也更符合课文情境和内容。董业铎先生曾在他的论文《“一介之使”注释商榷》中认为,“介”通“芥”,比喻微小,这一含义也更符合课文的语境。
(三)注解语法方面
古代汉语语法在文言文学习中十分重要,若对其缺乏必要的了解则会使读懂古代汉语变得困难。为了提高高中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本文认为应该对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法现象做出注释。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注解语法方面主要有重要语法现象当注未注和语法注释不准确等两个问题。首先,本文所提到的重要语法现象是指出现在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中的,影响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语法,大致包括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等。其次,语法注释不准确问题主要是指注释不够清楚、明确的情况。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比较受欢迎,其中完全错误的注释可以说几乎没有,只是有少部分注释不够到位,需要改进和完善。例如:在《鸿门宴》中“兄事之”被注释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但并没有对“兄”单独作注,在这里可以向学生解释为名词作状语。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忽视文言文本身的特點
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就是古汉语的特点,即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
首先,古汉语读音的特点:一是古汉语中存在部分生僻读音,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些读音不常见或者已经消失;二是古汉语中存在大量通假异读现象,若不对这些读音做出注释,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其次,古汉语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一词多义,实词和虚词都有很多义项。文言文注释需要特别注意区分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具有多个义项的词语,注释时结合上下文语境给出最准确的解释。还有一部分词语在古代通行,现代却不常用,例如一些古代官职、计量单位等词语,本文认为也应该进行注释,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与思想感情。
最后,古汉语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古汉语语法在词法上有很多词类活用现象,在句法上有一些特殊句,如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本文认为应该在注释中体现出来。
(二)没有考虑教学实际情况
文言文注释的繁简、难易等问题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实际接受情况。注释必须考虑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发展,这是为教材作注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教材注释其本身也要遵循一定的编写原则,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容易产生当注未注或注而不详的现象。
除此上述两点之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还涉及可能忽略古书用字的多种情况、可能对古书用字的复杂情况简单化处理、可能忽略了词义分化现象等。例如: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中“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古义为严重的肚子饿,今义为一般的饥饿,这是词义的弱化现象。该现象在教材中出现多次,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应该遵循的原则及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应该遵循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首先,准确性原则在文字表述上表现为没有歧义,内容准确。其次,文言文注释的表达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另外,准确性还应表现在注释的历史性上。要考虑到语言发展的时代性,不能简单地望文释义。研究词义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人文,否则注释就会出现“以今释古”的问题。endprint
2.流畅性原则。古人做文章时语言简洁,文字凝练。所以将文言文译为现代汉语时,就需要加入原文中被省略的句子成分,只有这样,译文才会流畅清晰。注释句子时在不影响句子含义的情况下多加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会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
3.文学性原则。文言文注释应该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因此注释除了要做到高度的准确性与概括性之外,还应该做到生动和具体。所以注释时要研究上下文的语境,考虑文章的写作特点与体裁特征,尽量使注释的语言风格和原文保持一致或者相近。尤其是记叙和抒情类的古代散文注释更应该注重文辞与修饰,体现文章古雅之气,使高中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教材编写方面。首先是教材编写方面,一是要确立统一的注释标准。在遵循准确性、流畅性和文学性原则相结合的前提下,参考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文言文注释的建议,才能科学地确立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的标准,注释时才能做到有据可循,最大程度上减少注释混乱现象。二是要做到准确注音、释词。掌握正确的读音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为部分字词具有音义同源性,所以准确注音,不仅能让学生读准字音,而且还可以通过字的读音来探究字的含义;要求准确释词,首先就得避免模糊不清的注释,尽量把每一个需要注释的实词和虚词标注准确;其次注释还要符合语境,必要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
2.教学过程方面。首先,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若遇到不能确定的字词可以参考一些相关古注,切不可凭自己主观想法猜测字词含义。除了参考古注外,老师还可以广泛借鉴现代人的研究成果。部分现代研究成果,对教师备课和文言文教学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对这些成果进行合理应用。其次,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文言文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所以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文言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批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想让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素养,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目等方式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知识,这样学生对课本中文言文知识也就会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了。总之,教师还是要适当督促,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邓明.语言文字论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 吕晶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注释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3] 刘秋香.论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D].渭南师范学院,2013.
[4] 董业铎.“一介之使”注释商榷[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3).
[5] 刘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
[6] 刘汉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7] 陈浩.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8] 陆薇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研究[D].華东师范大学,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