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各种外来文化冲撞的转型期,鲁迅与各种主义之间既是一种无所属、又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形成鲁迅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民族启蒙和个人启蒙相结合的思想和其间必定显现出的冲突和矛盾。鲁迅的思想包括的内涵太多,既有立人的个性主義,又有对人性的怀疑;既有生存的进化论,又有绝望的虚无;既有坚韧的战斗意志和生命强力,又时刻表现出生命的寂寞和不耐;鲁迅既是一个彻底追求自由的绝对自由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把自己深刻的同情倾注给底层和平民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鲁迅这个复杂体,应该把他放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才能阐释得更符合鲁迅本身这个事实。鲁迅作品的生活化、文学性会随着时间越发显出它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鲁迅 无所属 行动者的鲁迅 中国现代思想
目前学界关于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的论述较少,主要有郜元宝的《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和邵建的《中国自由主义的“胡冠鲁戴”》《误读鲁迅(一)》《误读鲁迅(二)》等论文。郜文主要从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来源与新文化的个人解放实质来说明鲁迅并不是反对自由主义理念本身。这里面牵涉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和对自由主义的理解误差。邵文认为在中国现代史上,自由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制度诉求,以此断定鲁迅是一个非自由主义者。此外李慎之先生的《回归“五四”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中提到,1999年周策纵先生为国内举办的胡适思想研讨会曾作诗两首,其中有胡适曾经说过的“鲁迅终为我辈人”语。从五四研究专家周策纵先生的诗歌和对胡适话的回忆可以看出,他们是从鲁迅的思想自由和个人主义、不屈服任何外来权威来定义鲁迅是“我辈人”的。{1}本人已于拙著《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之建构(1898—1937)》中提出“作为文化自由主义者的鲁迅”这一说法,主要是从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来源,鲁迅的启蒙主义以及对革命文学的理解这三方面来阐述作为文化自由主义的鲁迅的方面。本文不是想把鲁迅列入自由主义者之列,这无疑与鲁迅的历史现实不符;如说鲁迅“是”一个文化自由主义者,介于自由主义概念的复杂、含混和鲁迅思想的深刻复杂性,也觉不很恰当,故提出“作为文化自由主义者的鲁迅”这一说法,以此来呈现鲁迅思想的一个方面或者说鲁迅确实存在的思想事实本身。
本书仍持续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并且将继续拓展、深入、充实这一观点,但并不在原有的框架和论述观点内探讨,而是力避以前的论点和思路,主要以六个大的选题(鲁迅,无所属,与自由主义;行动者的鲁迅与自由;知识,权利与自由;文学的方向与倾向——左联时期鲁迅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鲁迅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在时间回忆和自由反抗的两端)作为本文阐释的思路和框架。在这六个大的框架中,本文力图首先以一个大的概括性的框架来阐释鲁迅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即是一种无所属却又有联系的关系。在这种是否有关系以及有多少关系的纠缠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个性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的紧密联系以及鲁迅的自由精神的表现是怎样构成一个文学鲁迅、非政治的鲁迅,却又时刻在政治的场中。本文提出“绅士式的自由主义”这个说法,把鲁迅定位“反自由主义”来自于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以后的学界一直都采取这种观点。现在再仔细通读该文和鲁迅全部作品,发现瞿秋白的所谓反自由主义主要是指鲁迅的反折中、公允、调和,这并不是自由主义的本质,倒更像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中的士大夫品格。所以,也可以把瞿秋白所说的反自由主义理解为反中庸,这显然是对自由主义的误解,不过正是从这种误解中,我们反而可以看到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下对于自由主义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融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现实的。这是瞿秋白的生活实感和经验,也许正是这种实感更能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真实情景中,从而理解自由主义对于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到底意味着什么。鲁迅与自由主义、自由的关系显然不是瞿秋白所说的反对自由主义的关系,而且瞿秋白把鲁迅思想的转变表述为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个性主义到集体主义,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到无产阶级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这种表述无疑有把鲁迅的思想简化之嫌。鲁迅是一个矛盾混沌体,本文力图透过这个复杂的个体,来探索鲁迅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交替起伏和相结合的思想,鲁迅的个性主义与其自由思想的确立,鲁迅的同情弱者、底层的人道主义与自由平等不能两得的思想形成,鲁迅的孤独的自由意志与自我的承担,作为战士和诗人的鲁迅的文学的生活化和诗意化。通过这些多面的关系来阐释鲁迅的无所属却又是与自由主义有所联系的关系。鲁迅于自由主义是“信而从”还是超脱?一方面鲁迅终生的反抗就是伴随着他对一个充分自由发展个性的社会的追求,在实质上,鲁迅比当时任何主张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都要更加热爱自由,追求自由。而他自己的独异品格,把自己定位于不断给社会不和谐音的枭鸣,已经注定了鲁迅孤独反抗的一生。鲁迅与行动的关系目前学界很少有专文阐释,本文以“行动者的鲁迅,与自由”这种比较松散自由的题目来阐释作为行动者的鲁迅与自由的关系。这样对于鲁迅的行动哲学、具体行动与自由的关系就会有一个比较宽阔的阐释空间。本章主要就六个方面来阐释鲁迅文字的行动艺术以及作为行动者的鲁迅与自由的关系:一、动的文字;二、欲行动的思想;三、行走在路上的过客;四、人生、政治与文学;五、“名”与行;六、“希望附丽于存在”。从这六个方面来阐释鲁迅与行动的关系的文章目前还未见,这也是对作为行动者的鲁迅的第一次具体全面的阐释。在“政治,权利与自由”章节中,论者主要从知识分子与权利、政治的合谋来阐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困境以及鲁迅与自称“特殊智识阶级”的斗争,指出他们的自由只不过是仰仗统治者鼻息的自由,是被赐予的自由。这章主要是想另辟蹊径,采取另一个角度更具体地深入历史,围绕着争论中的具体问题理清他们争论的焦点,从彼此的论争中发现一些具有典型价值的命题和关键词。论文主要从“特殊智识阶级”“假的智识阶级”与“学匪”“真的知识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两个灵魂、在革命知识分子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知识分子的离骚经、言论自由的界限这几个方面来阐释鲁迅与当时鼓吹自由主义的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以及鼓吹革命文学的创造社、太阳社之间的纷争。透过这些纷争,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关于自由权利、知识阶级、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文学的探索。
在第四章中,论者对“第三种人”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范围有所界定,认为“第三种人”定义的范围应是:(1)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2)在“知识阶级”的“自由人”和政党的领导之间。此章比较独辟蹊径地围绕着文学的方向与倾向来论述鲁迅与“自由人”“第三种人”论争的实质和异同。与左翼坚定地立足于文学的政治、阶级立场不同,鲁迅和“自由人”“第三种人”更倾向于认同政治、阶级是文学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学必与政治、阶级相关联。在必得选择文学的倾向和方向的年代,左联时期的鲁迅仍坚持把文学中的阶级等因素看作是一种带倾向性的因素,而不是政治、阶级立场问题。“自由人”“第三种人”文艺观点的内在矛盾即在于其政治立场和文学立场的不一致产生的内在冲突,鲁迅同样也面临着此种矛盾。他们的文艺观的理论窘境不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自由主义文艺观的对立、冲突,而是革命的优先性和文学本身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政治与文学分开的历史现实使中国现代很多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着思想的分裂,在这种分裂中,更加深了我们对于中国现代历史、文学自由的理解。在第五章中,论者主要从很少研究者探讨的性灵和迷信两方面来阐释鲁迅的现代性思想。中国现代思想在鲁迅那里都可以找到源头,与鲁迅对于性灵的崇尚和对迷信的不同流俗的独特理解和分辨是分不开的。在第六章中,论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释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关于时间回忆和自由反抗的关系的主题:一、回忆之美与留存时间;二、回忆之力与现实反抗(分成“人与鬼”和“鲜血记忆与反抗重生”两节);三、在现实中游荡的回忆(分成“生命的寓言形式:苦难和复仇”和“记忆的改编”两节)。也可以把写作看作一种对生命的回忆重温和固定凝聚,所以,虽然研究的是《朝花夕拾》,却有着对于鲁迅文字某些关于时间回忆和神圣自由反抗等特征的典型概括。本人在拙著《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之建构(1898—1937)》中,从一个宏观的视野力图阐述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文化自由主义的选择以及文化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兴起的关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话语建构及其表现形态;并力图结合每个阶段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作家,选取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萌芽期、发生期、发展期的三个代表人物和一个文学团体,按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萌芽、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结合自由主义话语表现出来的个人话语特质和对人文精神的建构,希望从这种对文学现象的阐述中,表现出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表现形态、话语特征的思考。关于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是一个目前学术界尚未深入涉足的选题,现有的成果除了几篇零星的论文,还未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系统的阐述。本论文力图在这方面做出一点成绩,希望自己能形成一个对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的系统独到的理解,为后人认识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关系提供一点历史的真实和自己的见解。
在中国20世纪上半期各种外来文化冲撞的转型期,鲁迅与各种主义之间既是一种无所属又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形成鲁迅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民族启蒙和个人启蒙相结合的思想和其间必定显现出的冲突和矛盾。对于鲁迅这样一个对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有着划时代作用的伟人,对其思想和作品及其影响的阐释空间是无尽的。刘纳先生说:“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具深度的人,又是最明白、最清醒的人。”{2}鲁迅对旧社会、旧文化的批判,对任何专制、強权的反抗和斗争,鲁迅思想的深刻和超前性,其作品的生活化、文学性会随着时间越发显出它的深远意义。
{1} 胡梅仙:《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之建构(1898—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2}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