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珊
摘 要:关中歌谣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传统艺术形式,蕴含着关中地区丰富的人文记忆和地域文化内涵,多以方言为载体,兼有文学、音乐、表演三种形态,具有娱乐作用且易于儿童接受。由于方言和乡土文化淡出等因素的影响,今天的孩子们已听不到这类美好的歌谣。本文从关中歌谣的特点与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契合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引起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充分挖掘关中歌谣资源,用科学的方法将儿童引入本能的学习音乐的状态,增强幼儿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关中歌谣 幼儿音乐综合能力发展 契合
民间歌谣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文化色彩,反映了各个时代特定民族和地域人民的生活方式、物质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文化现象等。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部地带,是陕西人对渭河平原的简称,东起“函谷关”,西至宝鸡“大散关”,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地市。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丰厚的秦地文化。
在号称“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着一大批具有鲜明文化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谣,彰显着浓郁的民俗文化个性,成为这里的天籁之音。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关中歌谣以地方方言为载体,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扎根于民间,同时兼有文学(语言)、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具有娱乐作用且易于儿童接受与学习,是培养幼儿发展音乐综合能力的良好素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在关中歌谣中,有诸多以游戏方式传唱,以帮助儿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和娱乐情绪为主要目的的歌谣。本文从关中歌谣的特点与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契合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引起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充分挖掘关中歌谣资源,用科学的方法将儿童引入本能的学习音乐的状态,增强幼儿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目的。
一、关中歌谣的音乐语言特点与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特点的契合
关中歌谣多以方言为载体,篇幅短小、韵律和谐、内容生动有趣,蕴含着关中地区丰富的人文记忆和地域文化内涵,通过方言演绎更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当今社会,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十分频繁,在大力提倡普通话和外语学习盛行的环境下,让幼儿学习并感知本土文化已渐渐淡化,导致很多幼儿已不会使用方言。以关中歌谣为素材开展学前音乐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接受母语音乐文化的浸润,对母语培养出深厚的兴趣和认同感,并以此带来文化的归属感。关中歌谣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文化形式,其曲调优美、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同感,同时对塑造良好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如关中歌谣《板凳摞》歌词为:“板凳板凳摞摞,里头坐个大哥。大哥出来卖菜,里头坐个老怪。老怪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磕头,里面坐个孙猴。孙猴出来打践脚,一锤打个青眼窝。”{2}歌词用陕西关中方言记录并传唱。歌词中记录的“打践脚”,在方言中“点”读为“践”,因读音相近也有写作“检”字的,意为“角斗、打斗、竞斗”等,该歌谣所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词句合拍押韵,朗朗上口,体现出了关中方言的通俗与质朴。
运用方言口耳相传是关中歌谣曾经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如今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制约着这一传统音乐形式的传承。经调查发现,关中歌谣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很少。究其原因,一是方言吟唱,不易复制和记录;二是国内普遍普通话教学,适用地域范围窄,无法大规模推广;三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遗失甚多;四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虽然关中歌谣对于幼儿发展音乐能力、塑造幼儿的性格和性情培养等方面助益甚大,但是以上問题仍制约着关中歌谣这类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
二、关中歌谣的节奏特点与幼儿基本音乐能力发展的契合
节奏是儿童对音乐的最初印象,也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它不仅代表时间关系的范畴,同样也反映出音乐的情绪、内容、音乐形象以及精神实质等。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倡导通过将节奏、语言、动作相结合,让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方式培养节奏感。
将关中歌谣这一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素材引入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感知方言的语声语调所形成的独特音乐语言以及不同节奏节拍的生命力,体会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速度感、节拍感和韵律感,从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如关中歌谣《拍板儿歌》,歌词为:“你一我一,身穿好衣。你两我两,麻鞋拉掌。你三我三,金箍子银簪。你四我四,四个人写字。你五我五,五个人打鼓。你六我六,六个人晒六丑……”{3}关中方言中将小孩拍手称为“拍板儿”,故名为“拍板儿歌”。其节奏为“你一”二字占一拍,“我一”二字占一拍,其余字均占两拍,那么“金箍子”即为后十六节奏型、“四个人”即为前十六节奏型。在实际歌唱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游戏活动,两个儿童为一组相对而坐,以先将手自拍后再左右交叉对拍的方式进行,使课堂氛围轻松、接地气。歌词符合幼儿的记忆规律,便于在节奏中歌唱与记忆,同时通过吟唱可以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以及对特殊节奏型的感知。
三、关中歌谣的艺术形式与幼儿律动能力发展的契合
游戏作为童年的象征,也是幼儿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关中歌谣中有一类为游戏童谣,其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实现的,通过游戏的活动形式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统一组织和协调幼儿的游戏动作,通过引导幼儿的身体律动来感受音乐中的动态与变化。除以上列举《板凳摞》《拍板儿歌》外,再如关中歌谣《挤仗》,歌词为:“月亮爷,过河来,和我牛娃儿挤仗来。”{4}其中“挤仗”指关中旧时流行的一种儿童游戏,意为“在冬季的下午,小孩子没事找事,当看到一个小朋友站在墙角时,几个小孩一起交换眼色,马上蜂拥而上。先是一齐挤压,压得受不了时就一侧身子,将先前的小孩挤出墙角。玩时,先由一人占一墙角,由数人合力将其挤出墙角为生胜”。吟唱这首童谣时,可将游戏视为体态律动,幼儿通过参与过程在不知不觉中重复和强化体态律动,既增强了歌谣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幼儿肢体发展的协调性。
通过以上对关中歌谣中游戏歌谣的分析可以看出,歌谣以游戏的艺术形式呈现,不仅可以让幼儿感知并体会肢体动作和歌谣律动的内在统一,而且可以让幼儿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所了解,体会过去儿童在冬季里取暖的一种游戏活动,给幼儿带来极大的身心愉悦感。
四、关中歌谣的音乐内容与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的契合
审美能力是指审美主体所具备的开展审美活动及开展到某种程度的能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5},而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三个方面。关中歌谣的素材多来源于生活,是民间最淳朴、真实、自然的一类艺术作品,容易引起幼儿的联系和想象,从而引导幼儿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時,通过吟唱可以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民间音乐艺术的节奏美、旋律美、结构美。
除以上列举《板凳摞》《拍板儿歌》,再如《刮大风》,歌词为:“钉轱辘钉,刮大风。爷爷唱,孙孙听。门上来了一窝蜂,蜂螫我,我螫蜂,一下螫得乱噔噔。”{6}“一下”的“下”,关中方言读“哈”。还有《雪花飘》,歌词为:“雪花儿飘,雪花儿转,老天爷爷下白面。下满了缸,下满了罐。”{7}以上歌谣词句富有韵律,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明快的节奏,从而在情感中产生身体动作的共鸣,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音乐联觉,从而发展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吟唱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歌谣,可以引起幼儿的感官共鸣,促进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鉴赏能力的提升。
五、总结
关中歌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篇幅短小、韵律和谐,千百年来,口耳相传,其独特的节奏韵律以及音乐特点对于学前音乐教育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发展价值。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关中歌谣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参与和表现的愿望得到满足,同时在健康向上的民间歌谣审美活动中,让幼儿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通过将关中歌谣应用于学前音乐教育中,不仅对传承与保护这一优秀民俗文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对利用本土化素材培养幼儿音乐素质、发展幼儿音乐能力、培养幼儿审美情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对幼儿园艺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幼儿园教材的本土化建设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2页。
{2}{3}{4} 宗鸣安:《关中旧歌谣》,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第3页,第29页。
{5} 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6} 宗鸣安:《陕西近代歌谣辑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7} 高少峰,羊超,甄亮,赵剑文:《歌谣五百首》,陕西省文化文物厅·中国民研会陕西分会1985年版,第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