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审美

审美

葛晓刚

摘 要:韩寒的小说最受瞩目的时候,可以说是流行文学进入网络时代的过渡期,但韩寒的小说却丝毫没有网络小说的影子,他的小说风格在流行文学中也极为少有,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现代因素,文字中透露着鲜明的时代感。本文要从其小说的结构和语言中,找到其中展现的当代青年的心理状态及审美追求,从而挖掘出韩寒小说在当今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杂乱 狂欢化 简单化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日趋稳定与成熟,同时我国也迅速步入网络时代。作家因此也慢慢脱离了完全依靠自我意识写作的状态,很多以纯文学进入文坛的作家也开始尝试进入大众市场。“不少作家特别是先锋作家都开始将目光冷峻地投向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叩问:他们不再把人视为单纯的理想、理性的精神载体,而是更多看到其身上的原始的、非理性的一面。”{1}这一时期经济改革依旧大步迈进,意识形态之争也常常出现于群众之中。大多流行文学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旋律一定程度上是相背离的,充斥着资本主义气息,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方针使文化发展要相应地顺应市场,所以流行文学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尝试革新。而韩寒似乎是流行文学界的一朵奇葩,他既不断地想要远离过于“左”的路线,同时对现代资本主义价值观也充满鄙夷,他的作品就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却还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这是为什么呢?他抓住了大众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呢?

韩寒小说的行文结构是独立于一般的流行小说的,他的小说并没有潜心考究行文结构,而是让情节随着心绪自然向前发展,有些时候可以说结构是比较混乱的。这一直被许多批评家所诟病,但为何无序的行文结构和较弱的故事性却能得到众多人的喜爱呢?文章不单单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内在思想与作者性格,从情节的构造上同样可以找出这些属性。韩寒本人便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不羁之人,这样的性格得到大多的青少年效仿。韩寒的作品一直是思想性大于艺术性的,所以韩寒从构思小说的初始阶段,应该就把行文结构放在了较后的位置考虑。在《1988》中,主人公在帮一名妓女寻找肚子里孩子的爹的路途中,常常无预兆地就陷入了回忆与思考,情节发展得十分缓慢,我们很难寻觅到主线故事暂停与继续的规律,或者说根本没有规律,时空也随之混乱了起来。这样常常将小说构造出一种怪异的美,现代人渴望拥有鲜明个性,人们都希望开辟独特领域,小众的艺术作品往往成为一种彰显欣赏者高水平审美的介体。因为国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但稍微受文化熏陶的年轻人又渴望脱俗,所以追求小众作品被误认为是一种脱俗的方式,来彰显个人审美优越性。譬如流行歌曲界的民谣逐渐走上神坛,从小众走向大众。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韩寒缺少章法的行文结构,让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小众属性,而文本中显现出的社会问题吸引了足够多的人的注意,借助青少年读者的猎奇的审美情趣,迅速将其作品推向大众。

韩寒2007年出版的小说《光荣日》被宣传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整篇小说都呈现出一种病态和荒诞的气息,效仿“竹林七贤”的七个大学生在下乡支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不正常的人,也做尽了不可理喻之事,主人公们的行动似乎都是不考虑后果的。这部作品算是韩寒的大胆尝试,极少有流行小说家敢于把小说写成这样。于常理看来这似乎就是一场精神病人的大聚会,即使這部小说相对于他的其他小说而言有着更紧凑的情节和更剧烈的冲突,但其整体还是混乱无序的。无理无序无拘化的展现证明了这部作品是对大众审美“狂欢化”的一次鲜明的诠释。“狂欢化”是由西方的狂欢节引申而来,就是形容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甚至潜意识里最本质最赤裸的一面彰显出来,毫不顾忌,没有罪恶与美德的界定,不被社会规则所约束,实现真正的本我。但实际上,狂欢化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行为若呈现“狂欢化”特征那必是社会颓丧的象征。可每个人都渴望将人类的原始欲望释放,人们欣赏斯巴达勇士嗜血的美,欣赏中世纪绘画与雕塑对人体的完美呈现,这种说不清是罪恶还是神圣的欲望无论在谁心中都是不可磨灭的。《光荣日》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狂欢化”的幻象世界。大麦对老板娘说:“我们今天暂时不需要姑娘,我们就要睡觉的地方。老板娘说:‘那要80块钱一晚。我们这生意好,你们占了床铺又不干事,要补贴点。”{2}主人公大麦一群人刚踏上旅途想要找地休息,可这旅馆不叫小姐却比叫小姐要贵,这是脱离常理的,是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真正塑造出了一个放肆的世界。韩寒可以说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欲望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文学的欲望书写主要是抓住时代的人性变化以及解放性情释放出的美。“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冯唐曾说过韩寒的写作没有达到文学的金线,但我认为韩寒的欲望书写是要优于冯唐的。必须承认冯唐是作家中描写性行为和性心理的高手,但绝对不是新时代欲望书写的高手,所以有人常说冯唐有“文字露阴癖”,他的作品对于性显得过于刻意了,即使诠释出了性该有的美感,但还是过于单调,有时似乎并不能表达出什么。而韩寒的欲望书写一向点到为止,表明意思即可,从不嗦,表达丰富,乐于写性,却极少露骨,而是道出因由与乐趣,渴望通过欲望书写以新时代视角挖掘人性特征和本质,这是其值得赞赏的地方,这也是读者审美快餐化与多元化的体现。

韩寒小说的语言也是很少有斟酌的痕迹的,常常是随性的表达,而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描绘景物时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因为韩寒小说所表达的情愫常常要通过主人公眼前的情景进行升华。他所塑造的常常是一种荒芜、朦胧、怪异的美,以彰显人物心理或是社会的复杂。“前路知道有多漫长曲折,但只要摩托车有灯光,就无所畏惧。穿过工业区,路灯映照下橘色的雾气包裹住了大地。”{3}类似的语言在韩寒小说中常有出现,语言丝毫不华丽,却恰恰能够表达出韩寒想要说明的东西。他描写人物和叙述情节时的语言有时甚至有种玩票的性质,很少加以修饰,非常直接地把各个因子描述出来,这让许多批评家认为韩寒的文字功底很差,没能将语言的美感展现出来。但他们忘了,韩寒不是靠文笔立足于文学界,他靠的是一种青年思想,是新时代的话语权。美文对于“80后”青年的诱惑力是大大不足的,因为文字的运用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早已不如从前,人人都可以写作,流行小说的读者寻觅美感与价值大概从三个方面挖掘:引人入胜的故事、大众瞩目的话题、独具慧眼的见解。这三项,韩寒小说算占了两项,有时候韩寒的小说像是将社会现象与时下新闻故事化和再创造,这是将文学简单化的表现,人们在对既繁杂细腻又挖掘深刻的文学作品审美疲劳之后,自然对韩寒塑造出的纯粹的美感有了别样的感觉。

所以有人认为余华的《第七天》写得像韩寒,并受到了很多批评,因为《第七天》基本算得上是将社会现象文学化并直接评论,这样简单化的文学在严肃文学之中是不受待见的。但这种表面化的现实最能刺激民众敏感神经,这似乎是新时代已经形成的审美趋势,从大众在网络上不断转载的文章便可看出这样的趋势,但在社会发展中需要有人找到一个完好的中和点并引领大众的审美,不然审美过于简单化无疑是人类审美的倒退。审美过于简单化,那严肃文学也就没有了发展空间,文学变成了简单的文字积累,变成了单纯的讲故事,这样不仅是文学,所有的文艺作品都将成为满足人类感官享受或是情绪发泄的工具,势必造成文化缺失,文明倒退。

{1} 吴秀明:《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2} 韩寒:《光荣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3} 韩寒:《他的国》,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80页。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260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