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文心雕龙》对当代古诗文创作及鉴赏的价值意义

《文心雕龙》对当代古诗文创作及鉴赏的价值意义

刘尚才

摘 要:在“国学热”及“传统文化热”的时代背景下,《文心雕龙》对当今复兴的古近体诗、骈文辞赋、诔碑哀吊、史传文学、书记信札及楹联对联等众多文体,有着至为重要与切实可行的创作及鉴赏指导价值。实现更高层次的“古今对话”和“古为今用”,避免盲目跟风的“以西衡古”及“以今裁古”,着眼于中华文章写作及赏鉴的维度,《文心雕龙》将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与风采。

关键词:《文心雕龙》 古诗文 创作 鉴赏 价值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史、文化史及美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力跨一千五百余年,但其风采浪漫依旧,魅力更逾古昔,早已形成一门专有学问——“龙学”。据戚良德先生最新统计:“《文心雕龙》的专著、专书已达到700余部(种),文章、论文约有一万余篇。”可以说,一方面,百余年“龙学”研究所绘就的繁荣景象,使我们为之欣喜;但另一方面,其所面临的研究困境及不足,也同样令我们为之心忧。“龙学”困境及不足之一,即关于《文心雕龙》当代价值的阐发及研究成果,目前实属不多;具体来说,关于《文心雕龙》对当下旧体诗文的创作及鉴赏价值,学界至今更是少有或鲜有较为深层的开掘、阐释。左东岭先生指出:“古代文论话语转换的效果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是牵涉到古代文论研究的另一层面的影响问题,就是它对当今文学创作实践的影响。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是不容乐观的。古代的审美意识、文学观念、理论方法、创作技巧的确能够对当今文坛施加一些影响,比如旧体诗创作,部分新诗创作,一些历史小说与历史剧的创作等,但是在整体上影响是很小的。这不奇怪,因为现代的生活内容与思想观念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作家不可能完全用古代的文学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创作。”应当说,左先生从宏观角度及视野对“古代文论话语转换”提出了不太乐观的看法,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痛定思痛之后,我们要深刻反省:中国古代文论对于当下文艺创作及审美实践,真的不能够强有力介入和指导吗?它究竟还有没有现实的生机与活力呢?以《文心雕龙》为例,其近五分之二的篇幅进行“论文叙笔”,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实际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写作及应用价值,只不过我们没有深入地探讨而已。我们认为,对于《文心雕龙》的“论文叙笔”部分,绝对不能仅仅以“西学”视野或“纯文学”观念进行衡估,其《颂赞》《铭箴》《诔碑》《哀吊》《史传》《书记》等篇目,与《明诗》《乐府》《诠赋》篇章一样,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在当前“国学热”及“传统文化热”的新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不容忽视且较为广泛的写作指导意义;至于其“剖情析采”及“知音君子”相关篇章,更是对当代复兴的众多旧体诗文形式,有着至为重要的创作与鉴赏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意义地“以西衡古”及“以今裁古”,应该实现更高层次的“古今对话”与“古为今用”,对其丰赡资源理应开掘之,对其沉睡灵性理应激活之,唯有如此,才能使《文心雕龙》为当代文艺创作及鉴赏,提供不竭动力,释放巨大能量。否则,我们会使《文心雕龙》大材小用,非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反而会离刘勰著书的初衷越走越远。

正如戚良德先生所言:“刘勰的《文心雕龙》,既是一部中国文章写作之实用宝典,又是一部中国人文精神培育的教科书;既是中国文艺学和美学之枢纽,也是中国文章宝库开启之锁钥。”我们认为,在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中华文章写作及赏鉴的维度,《文心雕龙》所论及的诸多文体,至今仍然能够发挥,并且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及应用价值,必将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与风采。试举例、论证如下。

(一)古近体诗 改革开放以来,古近体诗歌发展日益迅速,全面复兴繁荣,在当代诗坛格局里,逐步与白话新诗二水分流,比翼双飞。具体表现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对旧体诗的学习兴趣至为浓厚;参与旧体诗创作的文化人群数量,亦与日俱增;公开出版发行的旧体诗作质量与水平,更是可圈可点。那么,对当下为数众多的旧体诗作者而言,如何才能将其写好,以丰富点缀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认为,熟谙《文心雕龙》便是一条可行路径。首先,《文心雕龙》的《明诗》《乐府》《时序》等篇章,为当代旧体诗作者提供了一部较为简明的先唐诗歌发展史;其次,近体诗歌虽是唐代兴盛,但以永明体为代表的齐梁诗歌,在对仗、辞藻、声律及典故方面,为唐诗的定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情采、声律、丽辞等要素,恰恰是《文心》所论述的重要内容;另外,《文心》创作论篇章,对指导当下古近体诗写作,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故《文心雕龙》不仅对当代古体诗创作意义重大,对眼下近体诗的研习也有着重要的取法价值。

(二)骈文辞赋 骈文尤其是赋体文学,在新时代逐渐绽放出耀眼光芒,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光明日报》所开辟的“百城赋”专栏,成为弘扬赋体、名播一时的重要文学事件;享誉海内的期刊《中华辞赋》,成为推介优秀作品、复兴民族文化的重要“观望台”;众多“城市赋”“区县赋”“乡镇赋”“大学赋”“景区赋”等文艺作品,既是靓丽的对外宣传名片,同时也是地区、高校及景区主事者的重要文化传播及战略思想;各地举办、承办的不同层级的辞赋文学创作大赛,更是空前延展、拓宽了当前赋体创作格局。那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打开骈文及辞赋创作大门,进而登堂入室、游刃有余?我们认为,《文心雕龙》便是一把鎏金锁钥。以《文选》与《文心雕龙》为例,如果说《文选》使我们积学而储宝,那《文心》便令我们酌理以富才。《文心雕龙》会使我们真正明白:什么是美感上等的骈文辞赋,如何创作情文并茂的骈文辞赋。刘勰本人的骈文结晶,《诠赋》及相关创作论篇章,已经给予了真知灼见。

(三)诔碑哀吊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各领域建设工程的相继完成,“碑志”文体再次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彰显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及写作价值。另外,为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归属感与获得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及向心力,国家层面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和“公祭至圣孔子”等大型文化祭祀活动;各省市区会相繼举办公祭烈士、名人及先贤的重要纪念活动;民间亦会举行祭奠先祖先人等丰富多样的重要氏族活动。这就使得“哀祭”“诔文”等古老文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既可服务应用于高级文化精英,又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及应用范围。那么,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来说,如何才能创作出情深得体、雅洁风清的碑诔文章?我们认为,除阅读《文选》以固本培元、储备学养外,研读《文心雕龙》的《诔碑》《哀吊》及相关创作论篇章,必可得到满意答复。

(四)史传文学 近年来,以史传文学为代表的文言作品,离社会大众的审美距离不是更远,而是更近了。我们以新兴网络文学“微信文艺”为例,当前火遍朋友圈及网络媒体的“刘备我祖”公众号作者刘黎平,乃中国古典文学专业背景,其创作的大量传记文学作品,深得全国各地网友的推崇与喜爱,阅读量最高者已达十万人次以上。刘文大抵辞采华赡、论议生风,所记郎平、傅园慧、屠呦呦等辈人物,无不活灵活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刘黎平自觉践行了刘勰观点:“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而圣贤诗书,采以为谈,况逾于此,岂可忽哉?”其旁采“今语”“俗语”“谚语”入传记一体,气格虽损雅致,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读懂、爱读,实为难得。当代人若学习撰写史传文学作品,除阅读《史记》《汉书》等经典文章以丰厚学识外,《文心雕龙》的《史传》及相关创作论篇章,难道能够轻易忽略吗?

(五)书记信札 当前,智能化、网络化及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诸多利便的同时,也对承载国人记忆且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章样式之一的“书信”造成了较大冲击。那么,传统手写书信会不会因此而消失殆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当代社会愈发普遍重视、关注“书信”的价值及意义,古今名人书信文集的整理出版,央視“见字如面”栏目的广泛热播,拍卖行当信札手迹的高价竞拍,等等,即是重要现实表征。刘勰在《书记》篇尝曰:“然才冠鸿笔,多疏尺牍,譬九方堙之识骏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言既身文,信亦邦瑞,翰林之士,思理实焉。”{1}也就是说,书信尺牍具有宏文典册所不具备的优点长处,不能忽略轻视其重要价值。当今,有相当的人群依然使用着尺牍信札以互致问候、增进情感。例如,曾获“陕西柳青文学奖”的作者刘炜评,其在著作《半通斋散文选》中,就特地收录了《半通斋志》《致方英文尺牍三篇》等优秀文言篇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评奖委员会对当代文言尺牍创作的重视与珍视度。对当下各行业的社会大众而言,书信永不消亡;而对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学子来说,彼此往来的“电子邮件”即为新型书信,只不过载体、媒介不同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文心雕龙》的《书记》及相关创作论篇章的价值意义,永远不能也不可低估。

(六)楹联文学 对联、楹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关注与喜爱。各级楹联协会的组织与成立,多种对联创作大赛的举办和嘉奖,不同楹联报刊的发行及交流,更为其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对国人而言,过年用春联,乐事用喜联,丧事用挽联,活动用横幅,写作用对仗,等等,其乃不容遗忘的永恒文化乡愁;而具有文辞、书法双重美学意义的楹联佳作,更是家庭书房、园林景区、名山大川等处的重要装饰品与艺术品。那么,对当代楹联创作者而言,如何才能创作出一副情感、艺术价值较高的对联或楹联作品呢?我们认为,《文心雕龙》已经给予了答案。刘勰在《丽辞》篇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2}其提出“四对”说,并举例说明,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唯创作之指南,亦属批评之标准。

以上所列,乃《文心雕龙》对当代复兴的古诗文创作之部分启示。此外,如何具体赏评上述作品呢?我们认为,《知音》篇已经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与指导性的六法:“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3}当然,作为一个批评者、鉴赏者,要努力做到“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4}是不太容易的,必须做到博观群书,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5},并且不能“文人相轻”“贵古贱今”“崇己抑人”等,这些观点,不仅对于我们评价古代的诗文作品有所助益,对欣赏当下众多的旧体诗文作品,诸如以上所列举的诸种文体,亦具有极为广泛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2}{3}{4}{5}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0页,第588页,第715页,第715页,第714页。

参考文献:

[1] 戚良德.推动龙学薪火相传[N].光明日报,2017-05-10.

[2] 左东岭.大文观与中国文论精神[J].文学遗产,2017(1).

[3] 戚良德.文章千古事——儒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J].文史哲,2014(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266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