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樟柯在《无用》这部纪录片里用民间的视角对时尚进行了透视与分解,从被忽略的人群中寻找意义和趣味、尊严与美感。纪录片的各部分之间形成互相解构性的存在,现实的深度与复杂,时尚的潮流与嬗变也在这互文性的解构与对话中含蓄而细密地展开。时装秀的精彩与模特的木然、布展的无奈之间的解构,成年人对大牌的追逐与小男孩白眼揶揄之间的解构,民间时尚理念的另类展现与马可时尚观的相互解构形成了本部纪录片内容的中心。
关键词:时尚 解构 互文 民间
在纪录片《时尚大帝》中,被称为时尚界老佛爷的卡尔·拉格斐说过这样一句话:“时尚是短暂、冒险、不公平。”站在民间的视角来看时尚或许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触。一向以拍摄底层人物见长的贾樟柯在拍一部关于时尚的纪錄片时,依然选择了民间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与解构。《无用》这部纪录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珠海服装厂里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第二部分是马可讲述她创办“例外”“无用”这两个服装品牌的初衷,以及马可在巴黎时装周上的开场秀;第三部分则是山西汾阳小县城裁缝行业的状况。
一、时装秀的精彩与模特的木然、布展的无奈之间的解构
衣服在马可这里不只是拥有使用价值的实用物件,而是包含了一种理念与情感,具备了形而上的意义。马可带着一些愤意说“衣服是不是一定要这么肤浅”,通过服装传递更本质的内涵是她认为做服装设计的意义。这些服装理念是马可个人的观点,就像卡尔·拉格斐所说的“时尚是冒险”,她的想法能够被大众认可吗?被时尚圈认可那是肯定的,2008年马可带着她的“无用”系列服装到巴黎秋冬时装周上做开幕秀,很成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但贾樟柯也通过他的摄影机镜头如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在场的其他人对这场服装秀的态度与看法。
在后台,一位模特抱怨眼睛会被遮住,衣服很难穿;另一位模特也讲衣服厚重,要做固定的表情,有人专门训练她要半睁着眼;坐在她俩旁边的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却是在看书;一个黑皮肤的女孩子也是面无表情,有些木呆,侧着头望向别处。模特们可能并不关心此次服装展的意义何在,要表达的理念如何,她们只是机械地又要完成一次工作而已,没有激情与热情。在布展现场,马可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场地上看着一块灰色的大幕慢慢升起,她有些无聊与无所适从地向后扭了扭头,又双手垂下站在那里。即使是身为设计师与受邀嘉宾,在这一场景里我们通过摄像头的如实记录也感觉到了马可那一刻的无力、无奈与无助。一场精心策划的服装展赢得的也只是一部分人在特定时间、场合内的欣赏与共鸣,在时尚圈是如此,在民间更是应者寥寥。
二、成年人对大牌的追逐与小男孩白眼揶揄之间的解构
在第二部分中马可讲述她创办“例外”是出于对当时市场上大众化的、千篇一律的服装的无奈与不满。她偏要做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于是在1996年底“例外”这一服装品牌就产生了。显而易见,“例外”这一名字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要标新立异的精神在里面。但是马可的这种探索也是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要呼应时尚自身的规则与套路的。波德里亚对时尚有过精辟的分析:“假如我们承认需求从来都不是对某一物品的需求而是对差异的‘需求(对社会意义的欲望),那么我们就会理解永远都不会有圆满的满足。”a在消费时代里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大部分出于流行倾向,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出于“物的匮乏”b,而是出于“意义的匮乏”。国内学者周晓虹在分析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时也说道:“每一个具体的人在追求时尚时,一般总是同时受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的支配:即他一方面是为了树异于人,树异于不如己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求同于人,求同于胜过己者。”③
在创办“例外”十年之后,她又创办了“无用”这一品牌。马可说在她的服装设计里有一部分创意是能够与众人分享的,但还有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在市场化运作非常成熟的“例外”里面不能够充分的投入与保留,“无用”这一品牌的创立,就是要不断地挑战自己极限的部分。“无用”是一个中性词,不涉态度却包含情感。在“无用”这一品牌里,马可强调手工、时间、情感与自然的互动。马可认为物也有经历,包含着人的生命体验,手工制作的物品注入了制作者的故事与情感,漫长的制作过程又将这种情感不断地丰富、加深、加固,制作者与使用者之间不再是割裂的,而是有了情感寄托与联系。这样的物品是可以不断地使用的,是很难轻易抛弃的。
在采访完马可关于“例外”“无用”的理念后,镜头转向了参加LV聚会的女士。她们戴着金色的手表,每人拿一个手包,穿着金光闪闪的高跟鞋,品着红酒,讨论着什么是低调的品牌,什么是高调的品牌,热情地描述着她们视为高档大牌的prada。这些财富新贵们对时尚与品牌有着自己的理解与企图。接着镜头转向了Prada的橱窗,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靠在窗玻璃上斜着眼睛,揶揄着对面大楼上Dior的标牌,他的眼睛大大的,不时地翻出白眼,嘴里嚼着东西,将黄色的塑料勺子不停地送向嘴里。这一幕就非常有趣了,如果说马可的“例外”“无用”没能入眼这些参加LV聚会的女士们,那这些女士们推崇的所谓LV、Dior等国际大牌也遭到了这个小男孩的玩弄与白眼。在这个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主张与想法的众生喧哗的时代,一种理念只能吸引与它同频率的人。
三、民间时尚理念的另类展现与马可时尚观的相互解构
在纪录片的第三部分中,底层民间的人们对时尚的理解与第二部分中马可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时间、情感,以及与大自然互动的状态是另外一种样式。鲍德里亚在对消费社会进行批判的时候提到过这样一种情境:“城市工业界的影响使得新的稀有之物出现:空间和时间、纯净空气、绿色、水、宁静……在生产资料和服务大量提供的时候,一些过去花钱唾手可得的财富却变成了唯有特权者才能享用的奢侈品。”d
马可远离城市来到了山西汾阳,想要找回自己以往的一些经历与感受。可是这里已不是闭塞、落后之地,正在进行着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的变革,传统的东西也正在消失。集市上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服装鳞栉罗列,人们已不会亲手缝制衣服,裁缝们也是要么转行、歇业,要么也只是接些修剪衣服、裁改裤脚之类的琐碎杂活。马可所推崇的手工在这里是不大能够看到了,唯一有所保留的是那位怀孕的女裁缝为她将要出生的孩子亲手缝制的砖红色斜襟复古式的小衣服。至于衣服中所凝结的时间与情感的意义,这里的人们有另外的理解。
在纪录片的第二部分马可为了使衣服具有一种历史感,就把一批服装埋在了地下。而在汾阳时间的存在形态向来不是给它加以深刻与厚重,而是有些随意、慵闲的情味与美。在第二个裁缝那里,导演完整地记录下了他们夫妻两个吵嘴的过程。男的在上班期间喝酒,把摩托车的前胎给弄爆了,女的就打电话埋怨丈夫。妻子骂他“不喝酒你会死啊”,他故意顶撞,有恃无恐地傲娇称“不能”。妻子说“真不想看见你”,他就死皮赖脸地拆穿真相“那就别看啊,那你打电话给我干嘛”。小镇上夫妻的生活可以有大量的冗闲时间来斗斗嘴、生些无关轻重的小气,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你一句我一句的小吵小闹里更为亲密,多姿有味。
如果说马可注重的是一件衣服的制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思想情感联系,那么民间的人们就凸显了在商品化大潮里购买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意。在纪录片的第三部分里,贾樟柯提问了一位穿粉红色上衣的大姐:“你为什么喜欢这件衣服?”坐在一旁的丈夫替她回答说:“这件衣服,等于是我给她挑的。她那时候是想穿一件西装……其他衣服都有了,但没有西装,最后我帮她选的。”在机器化大生产的社会里我们可能不知道一个物品的生产者是谁,但我们在购买物品时所寄托在它身上的情感态度也是朴素而美好、珍贵而久远的。
在纪录片的第二部分中马可讲到她会和自然互动进行创作,自己只是基础创作者,自然完成后半部分。在第三部分中贾樟柯就特写了两组自然对衣服产生深刻影响的镜头,一组是采访完穿粉红色上衣的大姐及其丈夫后镜头移向了他们家的院子,绳子上挂着土灰色的衣服,像是没有洗干净,沾染着泥块与油污样的东西。一组是矿工们洗澡,他们脱下的搭在架子上的衣服,黑乎乎的泛着油光,衣服已经卷边,皱巴巴,松垮垮的。马可刻意让泥土来给衣服上色增重,这里的矿工是衣服不得不被煤灰透染,前者是追求某种理念,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后者是为了生存,必须每天与自然产生摩擦。前者衣服上的褶皱、卷边是专门设计出的;后者却是日积月累的劳动留下来的印记。
在纪录片的第一部分中,时间的呈现状态既不是第二部分中马可所刻意追求的历史感与厚重感,也不是第三部分中吵吵闹闹的冗长、休闲,而是一种争分夺秒的效率与紧张。工人们要在流水线上操作,只能是吃饭时才有一点自由时间。时间于他们只能是创作利润的,与艺术无关,与时尚无关,与轻松散漫的生活也无关。至于情感,他们也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拉一拉伴侣的手,或者是将自己盒中的饭菜端给对方吃。他们不善情感的表达,也没有那么多细腻的情愫,但生活的艰辛让他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互相安慰、扶持。
ad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第30页
b刘岑:《“无用”的困境》,《大舞台》2010年第10期,第110页。
c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第90页。
作者:杜晶晶,苏州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學。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