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方方 他者世界 生存困境 人生价值
摘 要:惯以冷峻笔调书写人生困境的方方,在她的中篇《出门寻死》中却以轻松戏谑的态度演绎着一出看似滑稽的寻死闹剧。透过作品轻松、平淡以至诙谐的叙述,我们看到的是传统女性在他者世界里尴尬的生存困境以及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关注与痛惜之情。作品借主人公出门寻死要传递的是对寻常个体生命存在状态和价值的探寻,其中蕴藏着作者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本性思考。
作为一位有着强烈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写作者,对人和人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关注始终贯穿于方方作品的始终。不管是她的代表作《风景》,还是“三白”系列、《桃花灿烂》等爱情小说、《乌泥湖年谱》等知识分子小说以及《奔跑的火光》等农村题材作品,我们都能从她的作品中深深地体悟到环境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感悟到人在环境中的困顿和挣扎。正如方方所说:“我的小说主要反映了生存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塑造。”①但她的《出门寻死》,虽然在一些人看来方方是放弃自己的精英立场,有意去化解困厄,消解苦难,认同世俗的生存欲望,甚至近似于对小市民的“温柔的话语抚摸”,但正如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样,在方方平静的叙述背后,隐含着对寻常个体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寻,蕴藏着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根本性思考。作品不仅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异化,更把笔锋直指人物自身心狱,于嬉笑戏谑中指出人是如何为“他者”世界所困扰,有力地揭示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他者”世界尴尬的生存困境。
关于他者,萨特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中有详细的论述。在他看来,人是以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被抛至这个荒谬的世界,人是孤独的,人是无所依凭的,但更不幸的是,人要生活在一个他者构成的世界里: “他人即地狱”,“我与他人的关系则被归结为自为之间争夺自由、争夺主体性的冲突关系”②,在萨特那里,自我是一个主体概念,与此相对的“他者”则是一个客体。“在某种程度上,萨特认为他者代表凝固的公众观念:他投射出的强大的‘注视,使被注视者非本真的姿态固化,它不容许人作为本真的、独立的、个别的意识而存在。”③人的言行不可避免地要受他人以及社会的思想、观点的影响和制约,以至“世界上确有相当多的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于别人的判断。正因为许多人因循守旧拘于习俗,别人对他们的评论,他们感到不能忍受,但他们又不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情况。这种生,虽生犹死。他们不能把自己从偏见和习俗的束缚中彻底挣脱,他们往往因而成为别人议论的受害者……”④
深受存在主义影响的方方在她的《出门寻死》中所塑造的主人公何汉晴可以说是这种人物的典型代表。作品主人公何汉晴应该说是一位积极、乐观、向上、充满韧性和张力的女性。丈夫的下岗、生活的拮据、家务的繁重都没有将她压垮,反而更给了她反抗困境的勇气。下岗在家的何汉晴除去要做洗衣、做饭、烧水、灌暖瓶、换煤气、买米买菜等满地芝麻般的家务杂八事之外,还要帮人糊纸盒、做钟点工以补贴家用。为了给儿子买电脑,她甚至可以卖血,而她自己对生活却一无所求。日子在平淡琐碎庸常中度过,何汉晴虽也有怨言,但生活已经教给她“想不开的事情太多,要养成想不开也得想开的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父权社会意识影响下以忍让、顺从、奉献、逆来顺受为美德的何汉晴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甚至没有了自己,而是一个生活于“他者”注视下的女性。她在生活中无视自己的生命需求,默默地、无私地尽着一个女人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为人友、为人邻的责任。无意识地压制自己的生命需求、麻痹自己的灵魂,使自己与本真的自我逐渐疏离,并逐渐将假面具所显示的自我误以为是自己的生存本相,从而从本质上失去自我生命的自由性,扼杀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本体价值。作为一个女人,何汉晴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想不开的事情太多,要养成想不开也得想开的习惯”,“何汉晴想算了算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命里该你的事,你跑也跑不脱”⑤等等无一不揭示着何汉晴在他者世界生存的无奈和麻木。
但就是这样一位对生活一无所求的女性,也无可避免地因为无力摆脱他者世界的生存困境,而决意要出门寻死,寻死的诱因说来有点荒唐,是“便秘”。原来何汉晴在下乡当知青时因吃太多的辣椒落下了便秘的毛病,这毛病“就跟随身携带的一样,总也离不开何汉晴”⑥。因此何汉晴还错过了公社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但文本中“便秘”只是作者采用的隐喻方式。因为,生理上的便秘虽然让何汉晴的身体饱受折磨,但并不足以使何汉晴萌生寻死的念头,真正使何汉晴产生寻死冲动的是心理上的“便秘”:生活中无以排解的累和烦让何汉晴对生命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对生活的状态产生了无奈和绝望。作品中文三花的,“我只不过觉得活得蛮累人,心里烦”,于瞬间对何汉晴产生了强烈的触动。“何汉晴心里一顿,想想有理。婆婆喊叫水还没有烧的声音立马就在耳边嗡嗡地响了起来。何汉晴说,也是。是蛮累人,是心里烦。”⑦因为在何汉晴生活的家庭中,婆婆是个文化人,动辄“有理不在声高”的不怒自威的呵斥,让何汉晴自觉矮了三分,有了委屈只能憋着;小姑子伶牙俐齿是婆婆眼中的金枝玉叶,吵不过她何汉晴便只能忍着;丈夫下岗在家心情不好,自己尽妇人之道只能让着。这样做的结果是,炉火只能自己去关,开水只得自己去灌,早餐只能自己去买,累和烦只能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并且还要听凭别人指责自己的懒惰。如同便秘一样,这些东西憋在何汉晴的身体里无以排解,饱受折磨。出门寻死的念头如火苗一样在何汉晴心头窜动。
透过主人公何汉晴“累”和“烦”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何汉晴产生寻死念头的根本原因,是“没意思”的生活感受。生命失去了价值,是虚无的。这种无意义感让何汉晴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因此我们说,何汉晴的寻死是缘于对生命存在的深层次的思考,是对生存困境的一种反抗,是对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探寻。虽然她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妇女,虽然她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也更进一步体现出,“无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阶层,人生终是荒谬的,痛苦的,不和谐的。这个世界本质上的荒谬决定了人生必然的痛苦”⑧。这种生命的虚无感切实地存在着并困扰着每个人。
但是即便是寻死,对于何汉晴这样一个已经丧失了自为能力的人来说,也注定是要失败的。在这里,小姑子建美的话可以说颇有预言式的意味:“我嫂子呀,走到江边,一看,咦呀,这好的江水,死在里面会搞脏的,跳不得;走到铁路边,一看,咦呀,轧死了我是小事,这不是害了别个司机?这撞不得;回到厨房拿起刀,一看啦,砍缺了口子,明儿过年婆婆剁肉刀子不快了,这用不得;最后跑到药铺里,一看,死个人买药还要花这多钱,鬼才买它。嫂子转遍了汉口,硬是找不出个法子让自己死。”⑨事实也确实如此,何汉晴的出门寻死和她的生一样由不得她自己。出了门的何汉晴先是朱婆婆等着她挖耳朵,接着是文三花求她照看孩子,好不容易出了文三花家的门,何汉晴又为自己的死法为了难。结果觉得跳大桥太煞风景,跳二桥对不起修二桥的人,而到了自己选择的晴川桥,又恰逢文三花欲跳江寻死。本无意救人的何汉晴却因救了文三花被推到了电视台的摄像机前成了救人的英雄,为了自己喜欢的电台小姑娘不被批评,又言不由衷地却也发自肺腑地说出了“爹妈给你一条命不容易,人自己活一场也不容易,随么吃苦受累都得坚持活下去。再说人活着也不是为自己,一大半都是为别个活。别个都不准你死,你又有么事权利自己去死咧”⑩的话语。至此,何汉晴的出门寻死基本被瓦解。死不成也活不下去的何汉晴最终顺着丈夫搭下的台阶又回到了满地芝麻的生活现场,回到了“累”和“烦”如影随形的日常生活。
由此我说,与其说何汉晴是被周围“芝麻”般的琐事逼上了绝境,不如说是被社会被自身的传统思想缚上了一道道挣不脱的绳索。蹲在厕所里备受便秘折磨的何汉晴耳听得炉火上的水壶的尖叫声无人理睬,仍会想:“你何汉晴是他刘家的媳妇,烧水熄火灌瓶,都是你名下的事,你不管哪个管?你又能跟哪个去硬?硬来硬去,全都硬在自家身上。硬伤了心硬伤了肝,也是你自己活该。”{11}千百年的妇道思想让何汉晴觉得自己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就是要承担起这些捡不完的芝麻般的大大小小的责任。自己不捡谁捡,自己不扛谁扛?并错误地把这些作为自身存在的目的,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这也正是没多少文化的何汉晴的致命之处。萨特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人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这自由是指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有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选择自己承担责任的自由,“是英雄让自己成为英雄,是懦夫让自己成为懦夫”。而枷锁,则是人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要承担由选择而来的责任。对于何汉晴来说,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有外在的,更有内心的,有社会的更有自己的。社会的、外在的枷锁如果你想要打破,终归会有打破的一天,而如果是自缚的锁链,自己心甘情愿被缚其中而浑然不觉,要等待枷锁自破,恐怕真的要何汉晴们假以时日了。对此,极具悲剧意识的方方也指出,“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当中,悲剧更多的是个人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的依据从根本上说是人性的内部。……人物也许能够摆脱某些外来的阻碍,却由于强烈的自我遮蔽而难以超越自身”{12}。作品的主人公何汉晴犹如一只作茧自缚的虫子,如果不能破茧成蝶,那么,无论是苟且偷生还是她的出门寻死,都难以逃脱他者世界对自己筑起的樊篱。
卡夫卡曾经说,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有罪的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这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为周围的他者世界。而何汉晴的由反叛到屈从的寻死经历告诉我们,有罪的绝非仅仅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思想意识才是造成罪恶的根源,只有摆脱他者世界给她们心灵带来的束缚,她们才有可能摆脱周围的一切桎梏和无奈,从而去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袁寒英,文学硕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① 丁永强:《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14期。
② 杨大春:《超越现象学》,载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③ 多诺万:《女权主义与知识分子传统》,第167页。
④ 黄见德:《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⑤⑥⑦⑨⑩{11} 方方:《出门寻死》,《小说选刊》,2005年第2期。
⑧ 王宁宁:《方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2} 童志刚:《“泛悲剧”意识与第三种声音》,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