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后现代 荒诞 解构
摘 要:本文以王小波中篇小说《2010》为个案,进行文本细读,运用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加以解释,从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方面展开多角度解读,试图揭示作家的后现代创作倾向,进而厘清该文本的价值所在。
王小波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跻身文坛,特殊的文革记忆,独特的生活体验,还有不同凡响的语言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特立独行的意味。他像一位自由骑士闯荡文坛多年,而他猝然长逝给读者留下了几多遗憾。令人欣慰的是他把一份良知长留人间,把一份赤子之心永久留存到了文本中。
《2010》就是这样一部极具个性化风格的文本,他在王小波为数不多的中篇中,以独特的未来视角向我们敞心扉。透析文本,我们触摸到了作家的后现代立场,他那些处理“幻想、暴力、死亡等特殊主题的方式,破除小说的文体规范界限,语言的大规模的泛滥,在生存态度上反理念而认同不完整性,拒绝超越性等等,都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①。
一、荒诞的境遇
《2010》是一部指向未来的小说,但他又不是科幻式的描绘,而是经过夸张变形后的日常生活仿真,讲述了一个近似荒诞的故事。在北戴河某地,在某厂技术部里,有些人居然因为患数盲症,而晋升为高官,这让技术部里的工程师王二义愤填膺,后来因为他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狂欢式party,触怒了数盲们,遭受鞭刑后溘然离世。故事的荒诞性主要建立在荒诞的细节处理上。
荒诞的生存环境让人啼笑皆非,让我们先领略一些北戴河的境况,“住在一片柴油燃烧的烟云之下,”更可笑的是,“这种风景你在照片和电视上都看不到,因为在每一个镜头的上面都加了蓝色滤光片”。人们生活在层层遮蔽中,黑暗噪音充斥着日常生活,世界不再充满诗性,大自然已成过去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科技革命带来的快捷方便,而是后工业时代的残破废墟。“所有街上跑的,家里安装的柴油机,黑烟滚滚,吼声如雷。”生存处在一系列危机中,再瞧瞧自来水,有时候是咸的,但比海水淡,有时含酸,有时含碱,有时是绿的,有时是黄的,有时“水管里竟会流出屎汤子——这就要看上游小工厂往河里倒什么”。这种典型环境的描述真让人不寒而栗。
荒诞的人与事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荒谬性讽喻。数盲症患者是建立在一系列荒谬逻辑上的:数盲症是一种职业病,是过度劳累造成的,所以总能得到好的待遇,只能听汇报;不能辨方向,只能乘专车;数盲清正廉洁,从来没有一位数盲贪赃枉法(不识数的人不可能贪),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当领导还能当什么?主人公就生活在这样一群数盲规诫之下,自然会引出更荒谬的逻辑。“领导上不识数但是作报告时总有大量的数目字和百分比——其实他根本不知是多少。”听到有关环境污染的汇报,就笑嘻嘻地说:有污染不怕,慢慢治理嘛。“数盲还有件怪诞之处,死后极难烧,不管怎么喷柴油,都是不起火光冒泡。”数盲不领工资,他是供给制,——“换言之,共产主义对他们早就实现了。”在一系列对数盲症怪癖的渲染后,王二心向往之而实不能至,继而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最终走向狂欢化的发泄——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非数盲party,这下可触怒了数盲的神经,他们决定用鞭刑惩戒这个违谬者,惩一儆百。可怜的王二在刑后才大彻大悟:“眼前这个世界不真实,它没一点地方是真的,倒像是谁编造出来的故事——一个乌托邦”,在经历了一次肉体的规范化惩戒后,认识到了更大的荒诞感、幻灭感。这诚如马丁·艾斯林所说:“当不可能接受完整的价值体系和神圣目标的启示的时候,生活必然面对着终极的、赤裸的真实。”②故事结局是由王二的前妻告诉读者:“他对危险的态度过于乐观了——他以为受过鞭刑之后,这世上再没有对他危险的事了——他就是因此死掉了。”至此这则黑色寓言宣告终结,似乎想告诫我们:“人或是淹没在物中,或是受他人支配,或是失去了自我,或是与世隔绝,总之人处于困境之中,是去了生存的意义,这就是荒诞。”③
二、解辖域化倾向
《2010》这部指向未来的作品,其取材仍然栖居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上,对现实是一种变异化仿真。面对着支离破碎的生活,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嬉笑怒骂的话语,达到对权威话语的消解;用残存的良知,实现对压制性力量的对抗。总之,整个文本显现着一种“解辖域化”④倾向。
首先,后工业社会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弊端。环境污染惨不忍睹,技术工具对人们造成极大束缚。物质生产成了人类发展的限制力量,压抑着人的欲望。文本不无调侃地描述道:“我们正在变成黑种,这是因为我们喝了大量含钙镁离子的苦咸水,在体内促成‘造酱油反应,肤色也变黑,人的体质也在变怪体内不光有酱油,还有苯、酚、萘、茚、茆等古怪的东西,含量都高,而且都能点着。所以死了以后到火葬场非常好烧。”再瞧瞧王二设计的柴油机,用的柴油有的可以炒菜——这就是说,菜籽油掺多了;有些可以刷墙——这就是桐油掺多了;有的可以救火——这就是水掺多了,只要不是后一种情况,都可以加到他的柴油机里。他的设计就如一头中国猪,“什么都可以吃,甚至吃屎”。这些描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文本借助于游戏笔调对后工业时代极力的冷嘲热讽,大胆解构了后工业文明。
其次,解辖域化倾向则是体现在对生活中压制力量的解嘲。规诫性全力总试图用权威压制人的自由,“对人的各种行为表现为进行监控的监督措施,为奖励顺从,惩罚抗逆,而设立各种考核制度,以及为施加或强化道德价值(如职业伦理)而推行的规范判断”⑤,从而生产出有用且驯服的主体。王二就是这样一个在规范化规诫中的桀骜不驯者,他跟市长夫人傍肩,用性话语嘲弄数盲“假如我被判定得了数盲症,就不会和领导夫人乱搞。得数盲的人不乱搞,假如组织上不安排,连自己老婆也不搞”。王二开party故事的高潮部分,狂欢化聚会招来众人响应,这种公开反抗自然迎来了惩戒。等到受了鞭刑的王二回到技术部,已是人去楼空,预示着一种潜在危机。而他的突然死去,则成全了他“不是揭示我们之所示,而是拒绝我们之所是”的表率,启迪人们“从一切统一的总体化的偏执狂中解救出来”⑥。
三、中心话语的拆解
许多喜欢王小波的读者,大都称道他的语言风格,他的文本话语既具有韵律,又具有语言张力,集幽默讽刺于一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具有流动的快感。
然而奥秘何在呢?首先就讽刺意味的句子来说,细部分析会发现存在一种“正—反”结构,大致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交代现象,大多以假象露面;后一部分紧跟着解构该现象,揭示真相,语言的错位出其不意,令读者有顿悟的快感,随之消解了现象的陌生化。试举几例:
我和我前妻是在速校认识的,速校是一片雪地上的三座小楼房。其实那不是雪,而是一片盐碱地。
现在谁想要锅炉,就会得到一台柴油机,用汽缸烧水,用废气烧蒸汽,而且还会嘣嘣响。
这是因为我恨透了她(前妻)——她把我撇下,去嫁了数盲——但是恨透了首先是因为我爱她爱得要死。虽然我能把柴油机画好,但是根本就不想画她。我情愿画点别的,哪怕去画大粪。
其次,作者还用漫画式笔法,调侃的笔调,否定中心话语的权威。诸如写到女人的乳房:“那东西像抹布一样,能够摸透,握在手里成一束。”活画出形象的质感。又如:“全部的人都要像我一样留胡子(铸铁刀刮不了胡子,只能把脸皮挂下来,非用进口刀片不可)”,可谓调侃到家了。说到condom文中写道:“那种东西是再生胶做的,像半截浇花管子,有人叫它皮靴,这是指其厚,但是稍显薄了点,又有人叫它穿甲弹,这是指其硬,打坦克又嫌稍软。”
王小波用语机智幽默,用游戏的笔调消解传统话语的神圣性,用异质的戏谑话语解构现象本身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通过对王小波中篇小说《2010》的解读,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作家创作的后现代倾向,故事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黑色寓言,文本渗透着对社会宰制的反叛,狂欢化的叙写潜隐着时代隐忧。其特立独行的写作方式最终落脚到对个体自身的呵护上,在人本主义那里找到了归宿。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苏喜庆,西北大学文学院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教师。
①陈晓明.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5.
②③马丁·艾斯林. 荒诞派戏剧[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401,1.
④⑤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尔斯. 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14,61.
⑥福柯. 《反俄狄浦斯》序言[M]. 转引自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