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中英古典诗歌的审美比较

中英古典诗歌的审美比较

陈 净 邹庆武

关键词:审美 意象 具象 唐诗 文艺复兴

摘 要:中英两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比较值得研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揭示出唐诗以意象与意境作为审美追求、留有叙述的空白和想象的空间是中国古诗的魅力所在。通过梳理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的二元论脉络,并以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为例,指出浪漫主义诗歌审美的主体性与具象性。结论是,中国的 “有无相生”文化和欧洲的“存在”文化是造成中英古典诗歌审美差异的源流。

诗歌集中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诗歌之美让我们这个婆娑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宛如天堂。诗歌的审美可以使人类能够暂时抛开一切功利欲望,体尝到自然、生命和灵魂的力量,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和精神解放。

虽然美是没有国界的,但不同的文化孕育着对美的不同感受,不同的国家、民族对诗歌的审美观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唐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入手,解读中英两国的古典诗歌的审美差异,为两国诗歌的审美搭建一座沟通和理解的小桥。

一、中国传统文化观照下的唐诗审美

——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固有的基本美学范畴,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意象”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老子提出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庄子的言意论,都蕴涵着“意象”的哲学萌芽。到魏晋时期王弼提出“寻象而观意”、“得意而忘象”,南朝刘勰论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是意象范畴的正式诞生期①。本时期中国古典美学开始进入自觉的艺术审美阶段。意象是一个揭示艺术创造基本矛盾——具象与抽象关系的范畴,它反映的是人类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是一切艺术创造的起点。“立象以尽意”是意象范畴所揭示的基本美学原则,有了意象就有了艺术,就有了艺术形象。唐代的司空图提出“意象欲出,造化已奇”②,意象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唐诗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意象世界,诗歌意象的艺术创造,更成为诗人的自觉追求。“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心孤诣地追求佳句,而佳句多以精致的意象为核心。在这样一个丰厚的艺术实践基础上,意象范畴就普遍流行起来,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一直到明代胡应麟正式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再到清初王夫之对“意象”进行全面总结③,最终形成了诗的审美意象体系。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就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的过程。从物到物象是人能动的反映,而意象却不是物象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一方面,诗人触景生情,象因意迁,因有限的象往往不能统摄变幻多端的意,诗人就将一个物象作为基因,变异出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以少总多”,“言浅托深,类微喻大”。也就是说同一物象,由于融入情意不同,可以创造出多种意象。另一方面,诗人借助意象表达的情感十分丰富,离情别绪、孤独哀愁、怀才不遇、乡思闺怨……可谓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同一类情感,均有适合表现它的许多“象”。在唐诗中,才华横溢的诗人以敏感的心灵,创造了不同的意象。以李白的《静夜思》和刘方平的《月夜》为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里,“月”这一物象,被不同心态的诗人表达为两种不同的意象:《静夜思》中的明月被赋予了思乡的愁绪;而《月夜》中的月色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意境是中国诗歌的灵魂,是衡量作品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所有诗人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意境”这一审美范畴内,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世界其他诗歌艺术难以企及的高度。意境原为佛教术语,其思想实质可远溯到先秦哲学,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化为中华艺术的核心和基本范畴。“意境”说与佛教的输入、尤其是禅宗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诗僧皎然云:“月影散瑶碧,示君禅中境”(《答俞校书冬夜》);王昌龄指出诗有三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④;司空图更提出“思与境偕”的论点。他们都深受禅宗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将佛“境”引入诗“境”,注重主观情思在构想诗境中的作用,为“意境”这一审美概念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从古至今,中国历代文艺先贤对“意境”的论述汗牛充栋、绵延不绝。盛唐时期,人们论诗时就有“意新理惬”、“皆出常境”的说法;到了中唐,有“意境”说。当时,权德舆就提出了作诗要“意与境会”,也就是说要有“意境”。稍后,刘禹锡还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认为“意境”是一种超脱于具体的物象之外的,更广阔、更生动的艺术空间。南宋人严羽把这种“象外之境”比喻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船山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艺术家对意境的阐释都是围绕景、情、思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情景交融。诗歌意境的基本特征首先反映在情景交融上,它是艺术意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说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是对“意境”本质的界定,那么王国维的“意与境浑”说则是对“意境”内涵更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在诗的“意境”创造过程中,“意与境浑”是在情景交融基础上的提炼与深化。这说明“意境”是审美对象与审美心境的统一,是具体境象与深邃情思的统一,是截断知识系统而直接与人生的感悟相连才产生的⑤。诗人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实境表现虚境,以有限表现无限,才使得艺术意境臻于思深意远而韵味无穷,把生活的境界升华为艺术的境界,把蕴含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王国维总结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那么,何谓意境?就是“意”与“境”的统一,是通过艺术构思创造出来并表现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与深情深意的完美统一。⑥

“意象”和“意境”都是在形象和思想紧密结合的构思过程中产生的,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流和内在的统一: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寓意深远、虚实结合,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然而,“象”与“境”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意境”的内涵比“意象”丰富,“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不是一切审美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意境。“意象”的“象”指含有情意的物象而言,常常是“意”中之“象”或“象”在“意”中,一般用来指称作品的艺术特征,所以“意象”是诗的本体。而“意境”的“境”是超出具体物象之外的一种心理感受,是诗人微妙、独特的内心观照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和情景一体的艺术空间,常以超旷空灵为其极致。因此“意象”偏于实,“意境”则贵虚,从某种意义上讲,“境”是对“象”的一种突破。诗人用自己的“心”造成“象外”之美,留给读者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所以,“意境”的创造,首先在于心境的熔炼,有此心境,方能有此诗的意境;而意境的构成,需要诗的“音象美、视象美、义象美、事象美和味象美”的具足与和谐⑦。虚实相生、不即不离,“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才有意境。但如果只有虚而没有实,就可能飘忽上天,荒远幻诞。正是在“意象”和“意境”的审美观照中,中国古典诗歌形成了空灵、恬淡、朦胧、含蓄的特点和语言简洁、不加修饰、不说教、不判断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在唐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下面的几首诗就是典型代表: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些诗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唯美的画卷,一方面又包含了悠远的意境。我们不止看到了空山、深林、青苔;雪景、寒江、独钓的老翁和沧海、明月、蓝田、暖日,更能感受出诗人的空灵、高洁与伤感。诗中无一字言情,但又无一字不在言情。更为重要的是,每位读者在读诗时都会有自己的审美理解,不同的心境和学养,会感受到不同的意境之美。美不尽泄,留有叙述的空白和想象的空间——这恰恰是中国古诗意象与意境的魅力所在!

二、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浪漫主义诗歌

——主体与具象

比之中国,英国诗歌的审美观更多地受到宗教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古代西方美学的基础是古代西方哲学。古代西方哲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本体论,二是客体性。何谓本体论?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定义为:“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如‘是以及‘是之成为一种善,在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古希腊哲学已经把“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存在”是最抽象的范畴,对它的研究就是本体论。但是,古代哲学是在主体与客体分立的前提下来探讨“存在”的。“存在”被看作是客观的实体,主体被排除在实体之外。古希腊哲学有各种体系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基于实体观念,建立了实体本体论。所谓实体,是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独立于人的客体,它就是实体或本体。古希腊哲学提出了实体或本体的概念,实体与属性相对,人只能感知事物的属性,而属性是实体的表现。西方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哲学,具有客体性的倾向。古希腊哲学有多种形式,它们都打上了实体本体论的烙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都是数”。数不仅被看作万物的本原,而且被看作万物的原型、世界的本体。巴门尼德则提出了比数更为抽象的存在作为世界的本体,他认为,各种特殊性都由某一门具体的科学来研究,只有存在才是哲学应该研究的对象。到了柏拉图那里,本体论已经不再局限于对万物本原的追问,而是转向了对世界本体的探寻和本体世界的逻辑构造。柏拉图以更明确的形式将巴门尼德的两个世界的学说表达出来:一个是我们所处的现象世界,它是变化生灭的,是感觉感知的对象;另一个则是理念世界,它是永恒不变的,是理性认识的对象。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才是世界的本体。到了中世纪,哲学神学化,上帝作为世界的缔造者成为至高无上的实体。后来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这种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被表述为“作为存在的存在”,并被明确作为第一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对象。西方古代哲学在主体与客体分离的前提下来考察存在,存在被当作客体性的实体。这种主客二分的本体论统治了西方两千余年。

与主体论和客体性相联系的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关系问题。自从文艺复兴时代末期二元论的模式确立以后,理性与感性就被成功地分离并置于两极的位置,而哲学和文学思潮的主流则像钟摆一样在两极间来回摆动。艾略特在《玄学派诗人》中声称,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感情的分裂发生于17世纪下半叶;他将其称之为“感觉的分离”。强调艺术审美本质的哲学背景来自于西方近代主体性认识论哲学框架的确立。笛卡儿、斯宾诺莎、康德的主体性认识论哲学体系的建构使人们从古希腊以来对人之外世界的本质的关注回到对人本身主体性的认识上的关注。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我”的主体分化为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最终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完成。康德对于主体性哲学框架的完善是重中之重,他认为人先验具有的主体范畴,通过先验对感性、直观材料综合即“现象”,“现象”是主体所造,是先验范畴和感性直观的共同结晶。康德提出审美环节是科学与道德二者的中介。审美把哲学的两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审美的作用就在于克服了科学与道德的二元论。康德高扬人的主体性,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个独自的领域,使得艺术从传统的对世界、神、理念的摹仿转移到了对人本身的自由解放的任务上来,其后的歌德、席勒发挥了这种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理想。西方19世纪中叶开始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盛行是强调艺术审美本质的直接缘起,法国哲学家库克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被唯美主义者用作最强烈的口号,在西方造成巨大影响,进而提出了艺术的自律性,将艺术与传统的社会功能分离,强调艺术的审美本质。

正是在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审美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唐诗,其一方面强调诗人主体的作用,而唐诗中的诗人都是隐身的;另一方面,其诗歌的表述也更为直白,其呈现给作者的更像是一幅浓彩重笔的油画,让人直抒胸臆、痛快淋漓。这种审美取向在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拜伦和雪莱的诗歌中表现非常明显:

哀希腊·第十六节(查良铮译)

拜 伦

让我攀登苏尼阿的悬崖,

在那里,将只有我和那海浪

可以听见彼此飘送着悄悄话,

让我像天鹅一样歌尽而亡;

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

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西风颂·第五节(查良铮译)

雪 莱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⑧

这两首诗中,都强调了“我”的作用,诗人作为情感的主体直接参与到诗篇的情景之中。浪漫主义诗人强调了诗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表达和对个性的描绘:不管是对正义和幸福的未来的向往、对个性和情感表现的强调,还是对幻想的主观世界的热爱,大都是由“我”这一诗歌主体迸发出来的。另一方面,浪漫主义诗歌强调张扬个人情感,善于比喻和对比,对灿烂色调极尽热情的笔触,诗歌整体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热情奔放、清晰美丽的图卷。比之唐诗的意象和意境,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呈现的是一种“具象”美。阅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不需要读者过多的想象,诗人已经把所有的感情和情景都刻画和描述了出来。如果说唐诗是紫砂壶里意味隽永的清茶,能够让品者回味无穷;那么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就是夜光杯中浓香四溢的烈酒,可以使饮者酣畅淋漓!

唐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审美差异,实质上是中华文化和欧洲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中华文化是一种“有无相生”的文化,不但强调现实存在的作用,也看重“空”、“无”的作用。这种文化体现在诗歌中,就是重视能为读者留出想象空间的意象和意境;体现在绘画中,中国画也特别重视空白和意境作用。而欧洲文化是一种“有”的文化,特别强调“存在”的作用,所以不但在诗歌中铺陈出所有的情感和情景,在绘画中也格外重视线条、色彩、光、影等具象的表达。理解了诗歌的审美差异,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区别。但是,美真的是没有国界——不论是李白、杜甫,还是拜伦、雪莱,哪一位的作品不是美轮美奂、让我们如醉如痴?!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陈 净(1972-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邹庆武,(1972- ),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① 刘勰. 文心雕龙 [M].

② 司空图. 诗品·缜密 [M].

③ 王夫之. 姜斋诗话 [M].

④ 王昌龄. 诗格 [M].

⑤ 康德,邓晓芒译. 判断力批判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4.

⑥ 王长俊. 诗歌美学[M].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154.

⑦ 阿多诺,王柯平译. 美学理论 [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87.

⑧ 王佐良. 英国诗史 [M].译林出版社,1997.28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290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