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 杨大亮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奶娃 内心世界 美国 非裔族群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位享誉世界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她以自己所经历的特殊生活为背景,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描写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个黑人男人和女人的生动形象。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1977)成功地记载了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黑人男青年奶娃寻根、寻求自我与自由的历程。本论文通过对《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等人物特征的解读和分析,探索莫里森独特的写作技巧,研究莫里森如何揭示其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 展示美国非裔族群在黑白两种异质文化冲突中所经历的心灵困境,以及她对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与命运的深刻思索。
一、概述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做女佣,家里四个孩子里排行第二。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还就读过康奈尔大学。曾担任高级编辑,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托妮·莫里森,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瑞典皇家文学院第一次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一名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
莫里森对美国非裔族群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结。莫里森为自己的创作定位于“以一个女人的眼光来描写美国黑人的经历,通过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他们的斗争,揭示这个建立在种族偏见基础上的社会中的罪恶”。莫里森的小说都是以反对种族主义为主题,其基本内容都是描写处于美国边缘地位的美国非裔族群在咄咄逼人的主流文化面前如何坚守本民族的阵地。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它们书写了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与现实,深入探讨了美国非裔族群未来的命运,反映了美国非裔族群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莫里森在小说中着力描写了黑人妇女在白人社会里受到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力,反映出她对黑人妇女的深切关注。莫里森的小说中,主人公多以黑人女性为主,并且都有自己的名字和鲜明的性格特点,这是她与前辈黑人男作家明显的不同之处。莫里森小说创作可以划分为三个彼此交叉重叠的阶段。一是以童年生活为背景,描写1940年代发生在她家乡罗伦镇的故事,以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为代表;二是以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为背景,描写1960年代和1970年代黑人亲根及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小说《所罗门之歌》和《沥青娃娃》为代表;三是描写美国非裔族群在南方重建时期的惨痛经历,以小说《宠儿》和《爵士乐》为代表。这三部分小说“共同构成一幅美国黑人自蓄奴制废除以来至今100多年发展演化的历史画面,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痛苦挣扎、意识觉醒以及依然面临的困境”。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是伴随着黑人废除奴隶制斗争、争取与白人平等的社会权利以及黑人的自我觉醒的发展而发展的。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坛开花结果走向世界,本身就证明了美国非裔族群不愧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正是因为这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最终把莫里森本人推向了世界文学的顶峰,为美国黑人文学又树立了一块里程碑”。正如莫里森本人所说,她作为一个美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个殊荣,作为一个美国黑人获奖更是难得的;她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授予给她这样一位非裔美国人是“最有意义的”。她为自己作为第一个美国黑人获此殊荣而感骄傲,也为自己的美国非裔族群感到自豪,是美国非裔族群成就了她创作上独特的民族风格。
二、《所罗门之歌》解读
《所罗门之歌》(1977)是20世纪美国杰出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优秀黑人小说,讲述绰号为“奶娃”的黑人男孩的成长历程。奶人在家中得不到自由,无论父母令人窒息的冷漠的婚姻生活,还是母亲和情人的汹涌的爱对奶娃来讲都是一种桎梏。而在离家的旅程中,他获得了自由,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根,也了解了祖先的辉煌过去。该作品的发表牢固地确立了莫里森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传统的评论认为该部作品的主题是“黑人男性的成长过程”及“种族制度下的黑人对自己的文明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但是,至今还没有人从作品重要人物帕立特的人文追求过程入手,来透析作品的人文精神追求的主题,而这样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该部作品十分必要。一方面,人文精神是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的存在及人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西方文学、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文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必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体现。另一方面,理解了作品的人文精神追求的主题亦可有助于现代人摆脱其在复杂、冷漠、无情的现代社会面前惶惑、无助、扭曲的心态,重新得到人文精神拯救并逐步获得理想的“自我”。该文首先以作品重要人物帕立特的人文追求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其在社会中的三种冲突:“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人文精神与帕立特的社会,即帕立特冲突、不容于社会,人文精神极度匮乏的社会);“自我”与自我的冲突(帕立特的人文精神追求,即帕立特的“自我”的分裂和整合);“自我”与他人的冲突(帕立特的人文精神与奶娃的人文精神的成长,即帕立特与奶娃之间的人文精神的相互影响和深化)。由于小说是由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反映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且作品是以性格—启蒙型的表现方式来确定人文精神的,这三种冲突对于处在人文精神极度匮乏的社会中的帕立特的人文思想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该文分析了人文精神在作品中的继承和延续,这体现了帕立特的人文精神对他人的启蒙作用。在南方的山洞里,帕立特的人文精神追求在其死亡的瞬间得到最终完成,并成功地在奶娃身上得到延续。深受帕立特的人文精神影响的奶娃终于成长为一个有爱心、决心和责任感的人。这一具有象征性的设置极大地深化了作品中人文精神追求的主题。最后,该文总结了作品重要人物帕立特如何在其三种冲突中逐步走向人文精神成熟的过程,并指出其人文追求对于在缺乏人文关怀的现代社会中同样陷于困境的现代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三、主要人物分析
《所罗门之歌》描写了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黑人男青年奶娃寻根、寻求自我与自由的历程。小说一开始就意味深长:奶娃有幸成为白人医院诞生的第一个黑人婴儿,而他诞生时又恰逢一个黑人借着一对蓝色丝绸翅膀飞向天空而死。表面上看,这一场景的安排充满了巧合, 但它实际上是小说构制的象征寓含,从一开始作者就把奶娃置于矛盾境地, 即他一出生就处于美国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剧烈碰撞的真实状况中, 而莫里森还要让奶娃在充满种族歧视的美国来承担引领黑人民族自由飞翔的重任, 这一状况是日后不断困扰奶娃成长的精神归因。主人公奶娃经历了两个生活阶段: 前段为其家庭生活阶段,后段为其离家远行这一阶段。在家里,他被冠以Macon Dead这一怪诞的名字,顶着“奶人”这一绰号,他没有自我,没有自由。只有在离家后, 在旅程之中,他才获得了自我和自由,自身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并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
在小说中,莫里森又分别让奶娃的父亲麦肯和姑姑派拉特代表着黑人对白人文化的认同和对黑人文化的皈依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来规范与束缚奶娃的人生走向。奶娃的父亲麦肯代表着白人价值观,他较多接受了美国梦与美国务实文化的影响,努力赚钱,学着适应社会,却被社会异化了。小说从派拉特的视角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麦肯,应该说,麦肯曾经非常善良,充满了爱心。但他从父亲被白人射杀的经历中,错误地接受了有钱便是一切的观念,把拥有钱财看作人生的至高追求,他信奉:“金钱就是自由,里面有真正的自由。”他时常教育奶娃:“要掌握财产,用你的财产再去掌握别人的财产,这样你就可以掌握自己也就可以掌握别人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他一步步丧失了人性,变得粗暴、狠毒:夺得妻子的家产后疏远她,使她二十岁就过着孤独的生活,只能靠给已经七岁的儿子哺乳和偶尔去父亲的墓地躺躺来获得少许慰藉;拒不相认贫穷的妹妹派拉特,说她是毒蛇,甚至怂恿儿子偷她的东西;厌恶自己的女儿,让他们在毫无生机的生活中一点点消耗青春;不念同胞之情,非常冷酷地把缴不起房租的黑人房客赶到冰冷的大街上。麦肯是个不折不扣的物质至上主义者。但意味深长的是,小说指出,麦肯的梦想代表了一部分黑人的集体梦想,这是美国梦在这些受压迫、受歧视的黑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无论非医生街的黑人,还是麦肯老家丹维尔的黑人,都对麦肯充满了敬意。其实他们并没有看到,麦肯美国梦的实现是以丧失人性为代价的。正是在这样的描述中,莫里森一方面展示了在黑白两种文化冲突中,白人文化侵入黑人文化的总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对麦肯人性丧失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否定。
在小说中,派拉特是作为奶娃成长领路人的身份出现的。小说写道,她生下来没有肚脐,这暗喻了她超凡脱俗的品质,“增加了她神授的特征”。她的名字Pilate本身有领航员的意思,喻指了她对奶娃成长的引领作用。与麦肯相比,派拉特有几个突出的特征。首先她有深沉、宽广的爱心。她爱自己的父亲、哥哥,爱侄儿,爱女儿、孙女,也爱自己的同胞。她说:“我爱他们大家,要是我认识的人再多些,我也就可以爱得更多了。”正是她的爱滋润了她嫂子的心田,保护了侄儿,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影响了奶娃,为他最终的成长指明了道路。其次是她质朴、自然。她身上较多地保留着黑人民族未经雕琢的特点。她鄙视金钱,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劳动换来的钱帮助别人。虽然她很穷,没有像样的家具,自己采摘莓果酿酒,所有的一切都是最自然的,但从她眼中看不到任何贫困的痕迹。她还保留着黑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唱歌的习惯,她的歌声是“田野、野生的火鸡和长斑点的野兽”的歌声,自然质朴,充满了磁石般的吸引力,让人感受到黑人文化传统的魅力。再次她是一个意志刚强的人。年轻的时候,她背负着父亲的骸骨和一本地理书,在父亲灵魂的指引下, 踏遍了美国的山山水水,这些经历培养了她刚毅的性格。最后,她还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无论是年轻的时候冒着危险返回栖身的山洞寻找被哥哥误伤的白人的骸骨,还是保护被哥哥冷落的嫂子、侄儿,她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正反两方面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
四、写作特点
莫里森在该小说的创作中沿袭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模式,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在作品中都能遇到。作品体现出成长小说传统上包含的男性主人公、旅行主题、成长仪式这三方面的特征。第一方面,围绕男性主人公奶娃这一中心,论述其父亲形象的缺失、对环境产生的疏离感和所受的非正式教育。在传统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往往丧失父亲,失去信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在成长引路人的教导下,感悟人生,认识自我。第二,分析作品中的旅行主题和上路情节,这是成长小说中最基本的结构要素之一。奶娃脱离对家庭的依附,“南下”寻宝,经历某些考验,全面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完成象征性的成年仪式。最后,分析打猎、沐浴、飞翔这些具有非洲传统的成人仪式对奶娃成长的意义。
此外,莫里森作为20世纪的黑人女作家,结合黑人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改写成长小说的传统,从而体现出黑人成长的独特性和其独特的写作技巧。首先,莫里森一改欧洲和美国成长小说中白人主人公占主导的传统,以具有边缘身份的中产阶级黑人奶娃为主人公,揭示其种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不断成熟。其次,不同于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往往从乡村到城市、黑人从南方到北方的上路特征,奶娃的边缘身份决定了其旅行的独特性,即从腐朽的北方城市走到朴实的南方故土。再次,莫里森在成长小说中穿插反成长小说,通过吉他的堕落反衬奶娃的成长。最后,莫里森改写了传统成长小说的线形结构,采用倒叙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创造出一种体现现代成长小说的环形结构。这三章内容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紧密联系。整部小说把国内研究相对匮乏的成长小说及相关理论作了全面介绍,揭示出奶娃和欧洲以及美国成长小说中青少年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又突出强调了黑人成长的独特性。黑人只有从民族历史的角度出发全面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自由。因此,莫里森对成长小说这一欧洲传统题材的灵活运用及改写,体现出其作为一个文学大师创造生动、完美文学艺术的经久魅力。
五、结语
莫里森小说展现的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美国非裔族群生活与斗争的画卷。这画卷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显示着鲜明的黑人生活的风格,充分表达了美国非裔族群生活的复杂性和民族性黑人社会是个“被抛弃的社会,黑人就是被社会遗弃的人”。自黑奴史伊始,黑人民族被迫离开养育自己的非洲,便开始了文化的被剥夺过程。即使在奴隶制被废除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黑人文化仍在遭受着异文明的不断侵蚀。莫里森笔下的主人公是处在黑白两个种族、两种文化剧烈碰撞冲突中的边缘黑人青少年的典型。他们源自非洲,却出生于美国,强势的白人文化不能不波及他们。但自然的肤色和眼睛等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莫里森意识到,在种族歧视强烈的美国,黑人的文化和命运并不能依靠对白人文化的认同来挽救,也不能靠以暴治暴的复仇式对抗来调解,黑人只有到自己的文化中去挖掘善待人生善待社会的精神遗存,摆脱自卑的精神枷锁,才能过上自由的生活, 才能在异质文化冲突中找到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恰是小说《所罗门之歌》为追求更新、发展的黑人种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所阐述的一个生存之本:黑人不必梦回非洲,黑人更应该在自己立足的土地上寻求飞行!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刘 婷,河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评论与翻译;杨大亮,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评论与翻译。
参考文献:
[1]CARMEAN, KAREN. Toni Morrisons World of Fiction[M].Troy, New York: The Whit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2]CONNER, MARC C. The Aesthetics of Toni Morrison: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M].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0.
[3]KUBITSCHEK, MISSY DEHN. Toni Morrison: A Critical Companion[M].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8.
[4]MATUS, JILL. Toni Morrison [M].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5]PEACH, LINDEN. Toni Morrison[M].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6]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7]比较文学导论[M] .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8]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M]. 胡永恒译.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7.
[9]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0]汪义群.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