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剑云 张润平
关键词:谢灵运 山水诗 道学意蕴
摘 要:晋宋之际,道学思想仍然是玄学思潮的主要成分,山居修行风气在士人中盛行。谢灵运两次隐居时期的山水诗作,往往以消解人生焦虑为目的,体证“抱朴见素”的义理,同时,诗人以“空明虚静”的心境,表达“性适自然”的思想,以“道法自然”的观念,营造出“妙出自然”的境界。
本文的“道学”范畴主要指道教以“道”教化众生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①,其中包括被道教奉为经典的老子和庄子的学说。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道学因素
据韩国学者李光哲《谢诗用典之探析》一文的考证成果:“谢诗中用典出自《诗经》183次,《周易》63次,《论语》60次,《左传》39次,《尚书》32次,《礼记》28次,《孟子》12次,《韩诗》3次,《史记》47次,《汉书》28次,《国语》39次,《老子》25次,《庄子》91次,《淮南子》19次,《韩非子》9次,《楚辞》173次……”②由此看来,谢灵运诗歌用典最多出自《诗经》,其次是《楚辞》,再次就是《庄子》,但是李光哲先生是从谢灵运全部诗歌入手考察的,如果单单考察谢灵运的山水诗,无疑用典最多的出自《庄子》,这说明谢灵运山水诗中的道学成分主要是庄子的思想。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道学意蕴
谢灵运的山水诗作《过白岸亭》、《游赤石进帆海》、《田南树园激流植援》、《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登石门最高顶》、《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于南山北山经湖中瞻眺》、《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道路忆山中》等大多作于两次隐居故乡始宁时,其时,诗人营建别墅、四方游赏,足迹遍及故乡的山水。他的山水诗中虽然主要是自然风景的实际描绘,但是,在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上渗透了个体的审美理想。其时,诗人的审美旨趣则更多倾向于以老庄隐逸为核心的道学思想。
(一)消解人生焦虑,体证“抱朴见素”的思想
晋宋之际,游览、采药、吟诗已经成为被崇尚隐逸的文士推崇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和陶冶自己的心性,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人生智慧。谢灵运《山居赋》云:“入涧水涉,登岭山行”写其游山,“艺菜当肴,采药救颓”写其采药。其诗《过白岸亭》则是通过描写山水来消解内心焦虑: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萍鹿。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此诗于景平元年(423),谢灵运从永嘉辞官归隐会稽始宁,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交游时所作。谢灵运归隐有其复杂的政治原因:永初三年(422)五月,武帝刘裕卒,少帝刘义符即位,徐羡之和傅亮专权。《宋书》卷六十一《刘义真传》载:“徐羡之等嫌义真与灵运、延之昵狎过甚,故使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云鲜能以名节自立者。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故与之游耳。”③于是徐羡之等以为灵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郡。这一突如其来的政治变故,给谢灵运造成了极大的心灵创伤。本来谢灵运于义熙元年(405)二十一岁入仕,任司马德文大司马行参军至任永嘉太守,已历时十八年,心中期待的升迁到头来却是遭贬谪,过惯了繁华的都市生活却不得不过冷清的边郡日子,从炙手可热的最高政治圈一下子调到了荒远的边郡,谢灵运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苦闷,他只能把自然山水作为转移情感和散怀避世的场所。
从结构来看,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十句为记游之言,诗人游览白岸亭,细赏密密的石子和流淌的溪水,远观苍翠欲滴的树木,聆听青崖间的天籁之音,内心与山水景物融为一体。后六句为抒情言理之笔,诗人从自己被贬永嘉之亲身经历,联想到古人因辱而悲,因宠而乐,生死无常的故事,进而想到归隐山林,抱朴守一。
“抱朴见素”是老庄思想的精髓,文选德解释说:“‘见素者,当见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④《庄子·天道》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矣。”这是对老子“见素抱朴”的注脚。谢诗《过白岸亭》曰:“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诗人表达的是掸去蒙尘垢物,还原清净真我的思想。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写道:“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作者写对偏僻贫瘠之地的厌倦,抒发自己对所处官场的不满,接着写帆海的平静和安宁,想象这才是自己真正安放心灵的好处所。“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虚舟”一词意味深长。本来道家就尚“虚”贱“有”,以“虚”为贵,“虚舟”则指空舟,即谓没有载物之舟,引申为心无外物。诗人认识到,只要自己心无外物,就可以超越现实,自己的心性就可以获得自由。“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此句用典。“仲连”句,指战国时期鲁仲连有功于齐国而不受封爵,并且说:“吾与富贵而屈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⑤“子牟”句,典出《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⑥两句用两典,对比鲜明,作者赞美鲁仲连,这就是谢灵运“抱朴见素”和全身远祸的人生智慧。
(二)以“空明虚静”的心境体现“性适自然”的思想
崇“清”是道家一贯的思想价值取向,《老子》第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强调尚德可以使天下“清”;第四十五章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认为天下“清”才能“正”。曹丕把尚“清”的思想从老子那里导入对作品的评价,他在《典论·论文》中云:“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⑦葛洪进一步论证气之清浊是造成作品高下的原因,他在《抱朴子·辞义》中云:“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⑧宗炳则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⑨的审美意趣。
谢灵运把老庄道学中“空明虚静”的求“道”心境转化为山水诗创作心境,又营造出新鲜的意象和空灵的诗境,创作的思绪流程也浸染了道家“清”的色彩。日本学者小西升《谢灵运山水诗考》一文统计发现,谢诗中用“清”字41次。⑩从另一角度看,谢灵运山水诗,也在着意体悟“虚静以体道”和“澄怀味象”的思想。他的山水名作《游南亭》云: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乐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一方面,谢灵运以一种“虚静”心理进入创作状态,着意描写南亭的清爽。雨后傍晚的“澄霁”,丛林充溢的“馀清”,长满小路的“泽兰”,初发嫩芽的“芙蓉”,营造出一种清澄的诗境。另一方面,在这样空灵的境界里,诗人感悟到“人生短暂,当及时归隐”,这是一种充满“清”味的人生哲理。
复检谢诗,可见谢灵运喜好构建日、水、月等意象交相辉映的空灵诗境,如《登江中孤屿》曰,“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夜发石关亭》曰,“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道路忆山中》曰,“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杆”等都流露了诗人“虚静”的创作心境和澄怀体“清”的创作旨趣。
“性适自然”是要求人与自然冥合的一种状态,它和“抱朴见素”具有相同意蕴,同时,这一观念更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契合。谢诗《道路忆山中》曰,“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强调诗人的心性要与自然相与为一,自我主宰的方式就是冥合自然,物我同一。谢诗《游南亭》曰,“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偃”是仰卧、倒伏、停息之意,句中隐含“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张华《招隐诗》)的思想,诗人避世隐居就是为了性适自然,“与化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