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宁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营造适应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和要素保障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支撑下的职业教育提升是重要手段。本文从长期技术产业消费变革对新职业人群的需求趋势和现有供给能力及其背后机制进行考察,提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经济发展将对未来职业产生深刻影响
在我国,伴随着刘易斯第二拐点的逐步到来,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产业升级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结果,将导致城乡实际工资的均衡化,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一现象下,其拐点又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经济特征,这些特征对未来中国职业变动存在深刻的影响。
具体而言,首先,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生活质量认知的改变。老龄化人口不仅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医护市场增长,同时,伴随着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视野的丰富,老年人口对“生命”、“活着”的质量判断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的全生命历程高质量体验,成为健康老年生活的社会共识和评价标准。与这个变化相对应的,是社区养老、上门护理、陪伴看护、病后康复等医疗服务产业的快速增长需求;其次,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中产社会,从制造业驱动正式转入了服务业驱动的模式。服务业下的“颜值经济”相关的职业岗位将在不断细分中壮大规模;最后,现代化生活模式下的“独居”人群加速增长,“孤独经济”赛道不断创生。高比例的独居人群特有生活理念的崛起,催生出新的职业机会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生活需要。
人工智能的出现,将逐步实现对人类相当一部分脑力活动的替代。但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仍将有三类技能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一是“社交智慧”,即以社交洞察力、谈判能力、同情心为主的能力;二是“创造力”,包括原创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三是“感知和操作能力”,主要指手指灵敏度、协调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它們的共同特征十分明显:职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社交能力、创造力、感知和操作能力,难以被“编码”。这些非替代性岗位将诞生在三个方向:一是由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本身带来的工作机会;二是人工智能的“前端产业”,如数据的分类、贴标签等,对学历要求不高,但对行业必不可少;三是“人工智能+”的新职业——兼具传统行业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的人员,给现有的市场需要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知识跨界和知识叠加,形成了新的职业梯队。
新的发展呼唤新结构的人才供给,新职业人群的形成呼唤着职业教育的深度变革。当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矛盾仍在加大,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远未形成,人才供给机制缺乏柔性和可持续性,人才培育机制亟需底层重塑。
成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带来的新职业人才需求正在倒逼职业教育机构的学科结构设置,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时间差,造成了行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的错配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专业和课程设置与需求不适。职业教育机构专业设置没有建立起以产业需求、企业需求、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调整更新机制。现有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滞后于行业快速迭代发展的现状,无法满足高速变革的社会需求。
第二,市场化培训链条阻梗。目前,职业教育主要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市场化的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自身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程。总体来看,继续教育机构的市场化特征使其对产业需求变化相对灵敏,能够快速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整创新技能培训的目标和课程,但匹配企业新增岗位需求的创新课程内容依然不足。
第三,缺乏面向未来的学科规划和储备。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但不同形态、不同产业、不同技术涉及的专业化程度高,知识体系更迭较快,大部分职业培训机构都没有与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抓手,缺乏系统化的学科储备。
对构建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机制的建议
新职业人才是经济活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成都职业教育与新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建议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协作,加快构建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适时动态调整的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第一,加强政策引导。从打破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职教中心、职业培训机构、行业组织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壁垒,在专业、课程、实训、产教融合等方面着手,探讨建立协同体系,从机制上调动行业协会及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第二,以新场景、新业态落地产教融合、专业共建协同发展体系,鼓励企业进行知识输出和共享。通过熟悉产业的研发平台或产教融合主体,引导新经济企业和主体成为职业教育内容和技术体系供给方,鼓励第三方机构将课程体系和教学项目转化为职业院校培训、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创新输出模式融入校企合作,通过市场化、常规化专业共建的方式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
第三,放开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放开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鼓励服务对象多样化。放宽优秀社会组织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引导更多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了解的机构和企业进入,简化和调整审批环节为产业合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第四,人才全周期数据能力构建。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等通过新经济方式与手段落实并增强人才储备意识。建议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平台主体作用,通过人才培养联盟、课程共享体系、供需对接机制等的完善,建立基于新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全周期数据平台,从教学、培训、就业、职业路径等方面着眼长期,以终生教育和职业诚信为目标,构建新经济人才服务的完整数据生态。
作者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