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智通寺”解说

“智通寺”解说

关键词:智通寺 脂批

摘 要: 《红楼梦》第二回中有贾雨村游智通寺一节,甲戌本脂批对此有“一部书之总批”的评价,因而其内涵不容小觑。本文结合《红楼梦》甲戌本脂批试为解说,认为“智通寺”一节既直接检验了贾雨村是否有“智通”之慧,又影射隐示了《红楼梦》中彻底的“智通”之人——贾宝玉的最终结局;不仅如此,它与贾家的运命、与《红楼梦》的结局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智通寺”一节委曲传达出了贾家的故事、《红楼梦》的故事其实根本就是“黄粱一梦”的故事。

《红楼梦》①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一段插曲,讲到贾雨村游智通寺,见一副对联,心中有所触动,及至见寺内煮粥老僧,又颇感失望:

(贾雨村)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

【甲戌侧 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

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甲戌侧 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甲戌侧 一部书之总批。】

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

【甲戌侧 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

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

【甲戌侧 是雨村火气。】

雨村见了,便不在意。

【甲戌侧 火气。】

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

【甲戌侧 是翻过来的。】

齿落舌钝,

【甲戌侧 是翻过来的。】

所答非所问。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

【甲戌眉 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又 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②

从甲戌本脂批“一部书之总批”的评价来看,此一关目似有深意存焉,且对于整部《红楼梦》的意义非同一般。然而这段经历不但被贾雨村抛诸脑后,后来亦不为作者所提及。那么,曹雪芹设此一小小迷局,究竟用意何在?本文结合甲戌本脂批试为解说之。

一、“谁为智者,又谁能通”——“是雨村火气”

按照佛家说法,“智”(梵语音译“阇那若那”)是“于事理决断”③。那么,此处佛寺的“智通”,当是蕴涵到此可将事理看通透、即能决断的意思,也就是在身后有余之时就能够及时缩手,而在眼前无路之前就想到回头;甲戌本脂批言“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所叹者正是尘世中何人能有此智慧。当然,《红楼梦》中自有“智通”之人,这是后话。先来看“当局者”——第一个闯入智通寺的贾雨村。正如《西游记》“四圣试禅心”一回,四位菩萨为考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行正果的决心而设一迷局一般,《红楼梦》在“未出宁、荣繁华盛处”之先便设此“智通寺”迷局,首先检验的就是雨村的智慧。

那么贾雨村有“智通”之慧吗?

迷局检验的结果如何,直接反映出贾雨村这个人物的禀性;而贾雨村本来具有的禀性又决定了他在智通寺中必然会如是表现。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在《红楼梦》中不大不小的人物。贾雨村是贾家兴衰荣辱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关注者和见证人。且他本人也算不凡,无论甄士隐、林如海还是贾政,都对他赏识有加。他不但能说出“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的话,更能看出宝玉的非凡“来历”。而从其大谈“正邪两赋”来看,贾雨村还是一个略“通”之人。然而,《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又有另一面。他最初只是“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但常怀“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之志。后来尽管仕途多舛,虽屡屡造访寺庙却一直不悔悟,也就是不能做到“于事理决断”,达到真正的“智通”境界。拿眼前的智通寺遭遇来说,雨村的“进去试试”值得深究。我们且看他究竟“试什么”。这里略“通”的雨村的确就智通寺的对联看出了些眉目,他感觉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实在是因为这副对联已是一语到底,将世间人心道理说透。其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恰如脂批所言,乃是“一部书之总批”。只可惜,本性趋“热”④的雨村,因仕途小经困厄——“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而大有“火气”,此时此地就会错了意,他以为智通寺内有能给他仕途通达提供借鉴、有所提点的“翻过筋斗来的”人。换句话说,雨村之所以走进智通寺,想“试”的是自己的仕宦之途以后还能否走得下去;而并非想什么及时缩手回头。其有些品味的官欲熏心,于此可见一斑。

其实,“智通寺”迷局中的雨村本来也有悟道的途径。他于寺内看到的那个齿落舌钝的龙钟老僧本身就是一种幻化为人形的“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生命状态,本可警醒其“智”,使他顿悟大道。而且,在此老僧之煮粥与“黄粱一梦”中“主人蒸黍未熟”⑤有明显的相似,应均在规约“梦”醒之速,亦即富贵繁华逝去之速。然而可叹的是,雨村看到这番情景“便不在意”,与机缘擦肩而过,且“不耐烦,便仍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又回到他的仕途名利场中去了。所以,就如同八戒在“四圣试禅心”时露出“无禅更有凡”⑥一样,在《红楼梦》开篇不久“智通寺”迷局的检验之下,贾雨村根本就还是个“未通”之人,借脂批中的一句话“毕竟雨村还是俗眼”。这也是小说中雨村本色。

二、“只能识得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煮粥老僧”与贾宝玉的结局

对于整部《红楼梦》来说,“智通寺”迷局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直接考验了贾雨村这个“未通”之人;更为重要的是,它与《红楼梦》的核心人物——贾宝玉的运命和结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与此相关,脂批说贾雨村“只能识得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究竟是何意趣?

智通寺是一迷局,更是一幻象,其核心是“煮粥老僧”;而要解释上述问题,与“煮粥老僧”有关联的两点必须首先提出。第一,“智通寺”迷局中老僧“煮粥”这一举动与“黄粱一梦”里“主人蒸黍未熟”的惊人相似,提示了我们两者在所要传达意义上的互文见义关系。换句话说,也许作者正是意欲以两者的叠加来曲折释放“智通寺”内在的丰富含义。第二,智通寺里的“老僧”形象又与《红楼梦》原稿中贾宝玉结局之时有惊人的相似。根据脂批,小说结尾处应有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的情节。

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庚辰本和蒙戚三本第二十一回双批】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庚辰本甲戌本第二十五回眉批】

“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甲戌本第一回眉批】

后回“撒手”,乃是已悟;此虽眷念,却破迷关。【靖批抄件第一三三条】⑦

那么,于“智通寺”迷局中出现的这两个“惊人的相似”说明什么呢?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我们先尝试做一概括:通过第一个“惊人的相似”,小说把传统文学中关于人生梦幻的一个经典文本——唐传奇《枕中记》引入了“智通寺”迷局;通过第二个“惊人的相似”,小说把宝玉以后的运命结局也引入了“智通寺”迷局;于是,由于有了“智通寺”这个枢纽,《枕中记》“黄粱一梦”的意义就得以让渡给贾宝玉乃至贾家一族。所以,就像《红楼梦》结局中的很多细节在小说的前五回中都有提示一样,小说在开端中即出现这一情节,即出现“煮粥老僧”这样一个乍看起来令人有些莫名的突兀形象(并配以“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对联),其真正的作用应该就是:隐示《红楼梦》中彻底的“智通”之人——贾宝玉的最终结局;通过智通寺委曲传达出贾宝玉的故事其实根本就是“黄粱一梦”的故事。下面我们根据以上概括再来详细分析。

首先,循着第一点“惊人的相似”,借助唐传奇《枕中记》我们能够很清晰地辨出《红楼梦》里宝玉遭遇的性质。宝玉的经历其实与《枕中记》卢生的梦游悟道是很相似的。最初他们都有对于人世的某种“欲”,即对现状的不满足。所不同在于,一个追求功名富贵,一个追求富贵温柔。《枕中记》里,卢生未经点化之前——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

(卢生)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

而最初,跟随贾宝玉的前生——神瑛侍者幻形入世的那块被女娲遗弃的顽石也有“凡心已炽”的想法:“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而神瑛自己也是“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这种欲望也都曾遭到不痛不痒的阻止。吕翁对卢生说:“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当初僧道也曾告诉顽石“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当然,这样理性的劝阻肯定是无济于事的。于是,卢生和贾宝玉的前生都被安排了更为感性的、能够让他们亲身体验的非凡经历。

这第一点“惊人的相似”提示我们把卢生“黄粱一梦”的故事与顽石“幻形入世”的故事联系了起来,以此让我们明白了“大观园”中宝玉经历的性质就是“黄粱一梦”,卢生“岂其梦寐也”的千古一问用在宝玉身上亦合适不过。这也与《红楼梦》开卷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相映。然而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宝玉、卢生两人悟道过程和结果还是有些微的区别,或者说《红楼梦》对宝玉经历的描述其实是反用并深化了《枕中记》的悟道情境及其人生富贵皆空幻的思想,《红楼梦》颠倒了《枕中记》造就的梦与现实的关系。卢生的悟道是通过细历梦境实现的,他也算有慧根,于吕翁所授青瓷枕中造历世间富贵荣辱醒来之后心即开悟,终于尽知“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所以若从在世为人的角度来看,卢生梦醒并没有真正失去什么,“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说明他的内心更明澈了。而《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内心干净、终能“悬崖撒手”却是以切肤的“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为代价的。首先,《红楼梦》中宝玉那些前世的身份和遭遇就先天地注定了他虽有留恋红尘之心,但其所向往的东西与卢生和贾雨村都不大相同,宝玉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温柔乡”中一个“情”字。然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大观园女儿国的生离、木石前盟之林黛玉的死别,无不将宝玉推向“悬崖”。而且这一切都不可选择,更不像做梦那样可以重来。《枕中记》里卢生是通过枕中清晰得像现实一样的梦幻明白了“欲”的本质;而宝玉是在经历了如梦境一样美妙的现实之后“悬崖撒手”的。梦过境迁,卢生并不会就此心如死灰,宝玉却遭遇了真正的虚无。他的了悟不一定比贾雨村和卢生高明,但却比他们更为痛苦。如果按照智通寺“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法则来衡量,宝玉的“智”“通”较之贾雨村辈无疑是最彻底的,或者说宝玉才是《红楼梦》中真正的“智通”之人——他舍却“宝钗之妻、麝月之婢”而出家为僧之时正是身后有余、眼前有路之时。然而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并不以佛家普度众生“智通”为旨归。宝玉的彻底“智通”亦非喜事,这“智通”包含的是令人悲哀无奈的“心死”。宝玉曾无意间对袭人讲过:“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果真到了那时,“顾不得”也只好“撒手”,“心死”也就与化成飞灰轻烟无异了。

循着第二点“惊人的相似”,我们再来看“智通寺”迷局与贾宝玉最终结局的关系究竟如何。回到智通寺的“原点”上,问题的核心在于贾雨村在智通寺里究竟看见了什么?智通寺内外情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破败。退避到寺内老僧的生存状态,耳目声色等人世诱惑似乎都已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齿落舌钝的龙钟老僧本身就是一种幻化为人形的“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生命状态,不过雨村没有领悟。对此,《红楼梦》甲戌本眉批说“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如果按照直接的对应关系,脂批此一说法中“智通寺”煮粥老僧的真正“身份”就是宝玉等人的“既证之后”。那么雨村能识得之“未觉之先”、不识得之“既证之后”究竟所指何来?

在《红楼梦》里,贾雨村表现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离开智通寺见到冷子兴后说出了一段不俗之语,细数宝玉“来历”:

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

……天地生人,……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可知我前言不谬。你我方才所说的这几个人(指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笔者),都只怕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未可知也。

证之此前顽石幻形入世、神瑛侍者下凡一节,贾雨村这里郑重其事所说的宝玉来历当然不准确,但是他站在人世的角度,讲的是“天地生人”而非神仙下世为人的道理,应该说不仅是贾宝玉,就是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的过人之处也有了合理的解释。这就是贾雨村看出的“未觉之先”。所谓“未觉”,还是在人间世的范围之内,一“觉”就出离此范围,也不是雨村能力所及了。而能够出此范围、明确预见宝玉前生后世运命流转趋向的,是携顽石入世的“一僧一道”。因顽石/美玉与宝玉同来人间,那僧道对顽石所讲的话——“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对贾宝玉人世大限就有超越雨村辈“俗眼”的具有真理性质的预见意义。佛家解“证”为“无漏之正智”,“能契合于所缘之真理,谓之证”⑧。那么,僧道预言之真理——红尘乐事终于“归空”后的景象到底如何?贾雨村于智通寺内所看到的荒凉景象,就是对预言的“无漏”印证,也就是所谓的“既证之后”。而这,也是“俗眼”的贾雨村所无法、也不可能“识得”的,尽管他曾经与智通寺那么的接近。

所以,脂批评说贾雨村的话,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明示了“智通寺”迷局对贾宝玉最终结局的暗示影射。笼统地说,“智通寺”迷局预示了贾宝玉(也包括王熙凤、林黛玉等人)运命乐极悲生、万境归空的悲剧性结局。具体地说,把“煮粥老僧”看作“百年后之宝玉即在目前”亦无不可——最终,宝玉的“悬崖撒手”就是此处所谓“智通”,就是“决断”,宝玉的出家为僧就是此处“智通寺”内之“僧”,与宝玉“智通”相伴随的彻底的悲凉无奈就是此老僧之“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红楼梦》第二回的“智通寺”迷局既是“红楼”之“梦”开始的时候,也是劫数兜转轮回所到之“梦醒时分”。小说借贾雨村的眼睛,先把贾家命脉之所在——贾宝玉的结局展露给读者看,只是曹雪芹使用曲笔幻象从来都不点破,我们随了雨村的俗眼自然很难辨别。

三、“一部书之总批”——“智通寺”与《红楼梦》的结局

然而,“智通寺”迷局对于整部《红楼梦》的意义应该还不止于此。按照脂批的说法,首先,智通寺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不但能对贾府诸人起到警示的作用——“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而且其蕴涵的深刻意义竟是《红楼梦》“一部书之总批”。其次,小说写“智通寺”为“一荒凉小境”,能够“出世醒人”,是为后来写“宁荣繁华盛处”的“入世迷人”做相反的铺垫,所谓“回风舞雪,倒峡逆波”之法。这就说明,“智通寺”一节与贾家一族的命运、与《红楼梦》全书的结局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智通寺”一节亦委曲传达出贾府的故事、《红楼梦》的故事其实根本就是“黄粱一梦”的故事。

仔细上下检寻《红楼梦》中“智通寺”一节周围的文本,也能够找到相应于脂批的旁证,整体显示小说安排此一迷局的用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详细讲述了贾府“大观园”的女儿世界以及贾府衰败的开始。而在进入这个主要话题之前,作者在小说开头之处就不断地变换种种方式——或“真事隐去”、或“假语村言”来做铺垫和影射。从这种反复的言说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写作时对曹家衰败的心酸往事始终难以释怀。而“智通寺”迷局就设在这真假之间。“智通寺”之前,《红楼梦》真正明晰具体的小说情节是从甄士隐的故事开始的。甄士隐由阊门乡宦望族一二年内转而贫病交攻、露出下世光景的遭遇,使他一下就听懂了跛足道人《好了歌》中的“好”“了”二字,且为之做了“解得切”的解注。甄士隐的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其实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虽然由他自己而来,却是贾家一族的判词。甄(真)“孕育”出贾(假),甄士隐救贾雨村于困厄才有了贾雨村的故事。甄士隐的故事告于段落后是贾雨村穿针引线,由他与冷子兴交谈、由他把林黛玉带进贾府,借这个人物小说进入真正主体部分。其实,《红楼梦》开头“入话”的这一甄(真)一贾(假)的故事,恰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影射后面的主角——贾家,而且这一甄(真)一贾(假)在表意上相互也形成了正反相成的关系。更为奇妙的是,这甄(真)贾(假)故事的机缘巧合早早就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牵引成就:这两位神仙携顽石入红尘,原本就知晓神瑛、绛珠等一干风流冤家的公案,意欲“趁此去下世度脱几个”。他们于甄士隐门前分手——“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后,一个度脱了甄士隐,另一个找到了贾雨村。所以,我们很容易在甄士隐遭遇跛足道人和贾雨村遭遇“智通寺”“煮粥老僧”之间找到正反相成的鲜明对映。甄士隐是有“宿慧”的,贾雨村却是“俗眼”。甄士隐听懂了《好了歌》,贾雨村却不耐烦煮粥老僧的所答非所问。跛足道人点化甄士隐说:“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贾雨村却与智通寺的“不言之教”擦肩而过。正如“太虚幻境”的对联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贾雨村在“智通寺”的糊涂遭遇也就很可以用甄士隐彻悟的道理来解释了。所以,读懂了甄士隐表面上“将真事隐去”的句句真言,也就读懂了“假语村言”遮蔽着的“智通寺”一节于贾家的命运、于《红楼梦》的结局究竟要言说什么——其实就是贾家现在“身后有余忘缩手”、最终“眼前无路想回头”而不可得的运命,就是为“煮粥老僧”一副破败相所隐晦昭示的结局,而其萧疏破败之速就在“煮粥”/“蒸黍”未熟之间。整个“智通寺”虽然无言,说的却是与《好了歌》及其“解注”同样的话,且借后者而益彰。再所以,“智通寺”之后,作者紧接着就安排了“冷眼旁观”的冷子兴道出“钟鸣鼎食”“翰墨诗书”的贾家如今“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的内情。这也遥映于秦可卿临终托梦所勘破的“天机”——其实就是“人事”: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或者可以说,在未经历这本来就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之先,“智通寺”连人带物的荒凉颓败已经给予了警示,而在“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之后,就是“煮粥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破败。这就是脂批所谓“出世醒人”,同时也是贾家(亦即全书)必然的悲剧性结局的象形。

就如同“煮粥老僧”所隐示的宝玉“智通”而出家为僧并不是喜事正果一样,“智通寺”情境中的破败、颓废,尽管也能如《枕中记》的青瓷枕般破“欲”除“望”,同时却有着悲凉和无奈。因为它颠倒了《枕中记》里梦与现实的关系,传递出非梦中历经现实,而是不论现实如何繁华、终将归于“大梦”的主题。换句话说,不是人要主动地去蔑视繁华,而是富贵繁华会毫不留情地弃人而去;在运命面前,人无论如何都是被动的、无助的。老僧“煮粥”兼具“黄粱一梦”之“蒸黍未熟”的时间象征又是让人多么急迫。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介绍:杜慧敏,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① 本文所作《红楼梦》之讨论,仅就其前八十回而言,不涉及后续四十回内容。

② 本文中《红楼梦》引文均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红楼梦》甲戌脂砚斋评本脂批据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2196页。

④ 参见林方直:《红楼梦符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第263页-第265页。

⑤ [唐]沈既济:《枕中记》,[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影印本,中华书局,1966年版,本文中《枕中记》引文均据此。

⑥ 《(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⑦ 详细论述参见朱淡文:《红楼梦论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⑧ 同注释③,第2855页。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311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