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殿卿
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与邈邈星空、无边海洋一样,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热点。中国在此建有四个考察站并常年有人驻守、屡有重要研究成果奉献于世,自然是南极科考国际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的若干年里,南极洲却见不到中华儿女的踪迹。直至1984年,中国航船才第一次破冰,开辟通往南极的航线,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大陆。中国海军全程参与这一壮举,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南极破冰义不容辞
1983年的最后一天,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在海军机关办公室迎来一位循例拜訪的老战友——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
国家海洋局建制上隶属国务院,但从20世纪60年代成立开始就由海军代管,罗钰如原本也是海军机关的干部。1980年10月,国家海洋局改为国家科委代管,但许多工作仍与海军密不可分。所以每年元旦前后,国家海洋局领导总会到海军机关看望、拜访。这一次,罗钰如是带着任务来的,他在来之前已向海军司令部办公室通报,要向首长报告赴南极考察问题。
刘华清热情接待了罗钰如。罗钰如首先简要介绍了南极洲的情况: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面积为14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0。由于有大海阻隔且常年被冰雪覆盖,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无常住居民、无主权国家的大陆。进入20世纪后,由于探险家发现这里有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有的国家便开始派人前往考察。近几十年里,各国先后派往南极的科学考察队已有100多个,苏、美、英、法、日等18个国家均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部分还是常年站。从1980年开始,我国每年派出部分科学家参加友好国家的考察队。1981年5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然而,由于我国没有独立组织过南极考察,所以只能作为列席的“协约国”而非“协商国”,参加讨论南极事务的国际会议,在会上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讲到最后,年近七旬的罗钰如动容地说:“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压力很大。今年5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决定。半年多来,我们作了多次论证,打算1984年内启动首次南极科学考察。这需要得到海军的支持……”
就在这个即将过去的1983年,刘华清集中精力进行了海军战略理论研究。他关注海洋、海防、海权,当然了解南极问题,清楚南极考察的深远意义。履职海军司令员不久,他就主持拟订《国家海洋局、海军关于加强相互联系和合作的若干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1983年12月2日批转),明确了海军在海道测量、海洋调查、科研考察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罗钰如满怀激情的汇报使刘华清深受感染,他当场表示:“我们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又是海洋大国,应该对南极有发言权。首次南极考察,海军义不容辞!”
送走罗钰如,刘华清向海军参谋长马辛春郑重交代:参加首次南极考察是1984年的一项大任务,要列入计划、及早研究。1984年春节前夕,1月23日,刘华清率海军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到国家海洋局走访,专门询问赴南极考察的计划安排问题。当得知罗钰如已带领专家前往阿根廷,具体了解赴南极考察、建站所需的人力、物力等问题时,刘华清非常高兴,称赞他们雷厉风行,并进一步提出,希望尽快拿出具体实施计划,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春节过后,刘华清在海军机关各大部大交班会议上正式部署参加首次南极考察的任务。他强调:首次南极考察要开通新航线,这是海军的责任。机关各部门要及早安排、各司其职,把准备工作做好。遵照这一指示,相关工作很快开展起来。海军司令部通过国家海洋局邀请专家到机关介绍南极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一些国家在南极建站、考察的情况;政治部对拟承担赴南极考察任务官兵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排考查;后勤、装备部门也着手考虑相关保障需求问题。
刘华清(右一)和杨国宇
在此基础上,海军机关与国家海洋局于4月中旬展开具体磋商。6月12日,海军和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科委等单位联合起草的《关于我国首次组织编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的请示》正式报呈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务院领导认真听取几个单位的汇报,表示非常支持首次南极考察,并一再强调:这一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初战必胜”。6月2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作出批复:由海军和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组成南极考察编队,于年底前赴南极考察,并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接到批复后,海军等单位非常兴奋。为纪念“6月25日”这个日子,刘华清、罗钰如等决定将首次南极考察编队定名为“625编队”。调兵遣将初战必胜
1984年7月13日,刘华清在海军党委会议室主持召开海军首长集体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海军参加南极考察问题。政委李耀文,副司令员杨国宇、傅继泽,副政委方正平、吴罡等在京海军首长悉数出席,海军机关各大部主官及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列席会议。
刘华清开门见山地说:海军与海洋局联合呈报的去南极考察的报告,国务院、军委已批复同意。在这次行动中,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运送物资器材、参加建站、负责海上救援。同时,要利用这个机会作些航海调查,顺访南美洲两个国家的军港。今天的议题主要是研究确定执行任务的部队,部署机关要做的工作。接下来,司令部业务部门汇报了与国家海洋局磋商的情况,并提出关于海军参加南极考察部队的建议。各位首长深知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和艰巨,所以在选择带队领导和部队时显得非常慎重。大家各抒己见,多方比较、权衡,最终一致同意派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J121”船担负南极考察任务。“J121”船满载排水量1.2万吨,续航力1.8万海里,有抗12级台风的能力,且船尾甲板设有舰载机平台,在各大单位防救部队舰只中,性能是比较好的。同时,这艘船有在险恶条件下执行重大任务的经验。另外,根据国家海洋局的同志介绍,南极气候恶劣,船只时常行动不便,因此会议决定加派北海舰队航空兵直升机部队“179号”直升机机组随船出航。带队领导方面,刘华清提议由某基地参谋长赵国臣担任,首长们一致赞同。赵国臣长期在舰艇部队带兵,有比较丰富的远航工作经验。
会议的最后,刘华清作总结讲话。他说:首次南极考察是一项具有探险性的任务、名副其实的“破冰之旅”。南极洲环境险恶,建站工作困难且不说,单是航程,一趟就一万多海里。考察编队要跨越98个纬度、185个经度,横渡太平洋,进入大西洋,航线全新、海情复杂,这是我们部队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海军成立30多年来,训练和打仗基本上都是在近海。近几年部队进行了远航训练,执行了几次重大任务,舰艇编队却还是基本没出第一岛链,其复杂程度无法与去南极相比。但南极考察是国家科研大事,是政治任务;首次考察、开辟新航线,是海军的职责,我们必须承担!中央首长要求做到“万无一失,初战必胜”,这首先是对我们的要求。到年底,还有五个多月,要抓紧把任务部署下去。各大部要各司其职,排出时间表,抓好落实。刘华清还对随队见习、实习人员的确定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除大连舰艇学院等几个院校的部分应届毕业学员外,还要选拔部分舰艇长和机关业务干部参加,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1984年11月20日,由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组成南极考察编队赴南极考察。图为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停泊在南极海域
会后,海军会同国家海洋局拟定了关于南极考察编队组成的请示报告。7月下旬,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由海军北海舰队“J121”救生船和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考察船组成中国赴南极考察编队。整个编队共519人,包括南极洲和南大洋两个考察队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近百人,海军官兵308人(含航海实习干部70人),以及全国各大媒体随船采访记者数十人。编队总指挥为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海军某基地参谋长赵国臣为副总指挥兼“J121”船指挥。
8月初,海军方面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刘华清在给北海舰队下达任务的批阅件上进一步提出:“8月15日前,‘J121船应完成直升机着舰训练和船上加装航空系统的出航前检验工作;8月15日进厂进行设备加、改装;10月底出厂;11月份进行航前最后准备。机关、部队、工厂等各单位,务必加强领导,积极主动按分工做好各项准备,保证完成任务。”
“J121”船是下水不久的一艘国产远洋打捞救生船,船上通信、导航、救生等仪器设备性能比较先进。尽管如此,北海舰队还是遵照首长指示,将船送厂检修,并改装、加装了20多台(件)新型仪器设备。所属部队领导亲自上船组织各种条件下的试航,并对每台机器、每个部件进行认真检测。船上各部门官兵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可能发生的機械故障,拟定应对预案。
按照分工,“179号”直升机机组的主要任务是吊挂装卸船上物资。此前,机组从未在船上进行过训练或执行过任务,从理论上讲,直升机着船飞行最大风速不能超过12米/秒,云高不能低于200米,能见度不能小于5公里,这些条件在南极是不可能保证的。机组全体官兵下定决心,要通过突击训练攻克难题。由于“J121”船正在检修,他们便在陆地按比例划出船上的投放标志,反复练习起落、吊挂,摸索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作要领,一直练到环境再复杂也能确保投放无误。
与此同时,“J121”船和“179号”直升机机组所在部队的思想发动工作也在深入进行。官兵们都清楚,南极考察是一项极端艰苦、危险的任务,但深知这一任务的意义。他们纷纷找领导谈话,向党委、支部写决心书请战。有的干部甚至悄悄给亲人写了遗书:“万一我牺牲了,请不要伤心,我是为祖国的南极考察事业而死的,你们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
10月初,中国南极考察编队指挥组及各业务组领导在北京集中,研究航行计划,检查准备工作。15日,编队指挥组接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邓小平专门为一次科研活动题词,意义非同寻常。海军官兵、各方人员无不为此而感到激情满怀、备受鼓舞。
11月9日,“J121”船从青岛驶抵上海,与“向阳红10号”会合。编队党委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系统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海军、国家海洋局等各级领导指示,进一步检查、研究航路计划,对起航前的各项工作作出周密部署。“J121”船官兵抓紧时间把建站用的机械、车辆、物资等装上船,并组织召开了全船誓师大会。
11月19日下午,欢送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编队出发大会在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礼堂隆重举行。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首先讲话,充分阐释了首次南极考察的里程碑意义。他特别指出:海军派出“J121”船和300多名官兵同赴南极,是对海洋科研事业的有力支持。接着,海军政委李耀文讲话。他代表海军党委、机关和率团出访的刘华清司令员对考察编队表示热烈欢送。他说:这是一个光荣任务,也是一个艰巨任务,希望赴南极的海军官兵发扬邓小平主席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把赴南极考察、建站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好,为祖国争光。中顾委委员方强、上海市和南京军区领导也先后讲话,祝愿考察编队攻难克险,赢得首次南极考察的胜利……排除万难远渡重洋
1984年11月20日清晨,上海港外高桥码头彩旗招展、鼓乐齐鸣,整装待发的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们有序地站在“J121”船和“向阳红10号”甲板上,精神抖擞地眺望着码头欢送的人群,深情地向亲友告别。代表海军、国家海洋局和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前来送行的李耀文、罗钰如、武衡分别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个镌刻着邓小平“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的铜匾、一块“中国南极长城站”银质站标牌,授予考察编队代表。10时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两船徐徐离开码头,开始了中华民族征服南极的航程。
多年后,编队副总指挥赵国臣忆及此行时说:“刘华清司令员出国访问前召见了我。他说,这是海军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航,不单航程远,还要开辟新航线。你的任务就是‘顺利地开出去,安全地返回来。乍一听,这要求不高,是起码的,实则要做到并不容易,航程太复杂了,可谓一路险象环生。”
11月22日凌晨,考察编队在长江口外锚地进行最后一次油水补给后刚刚起航,指挥组就接到“J121”船气象室报告:因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影响,当年第19号台风正向编队预定通过的方向移动,阵风将达12级。同时,第20号台风正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于是,编队指挥组果断决定改变由宫古海峡出岛链的计划,掉头向北穿越日本宝岛、横当岛水道,而后再由关岛以南进入原计划航线。虽然躲过了台风中心,但风力仍有八九级之大。在天崩地裂似的风浪中,“J121”船和“向阳红10号”两艘万吨巨轮就像小舢板一样随着波峰浪谷旋转颠簸。考察队员不必说,“J121”船的海军官兵也像喝醉酒一样头晕目眩、连续呕吐、吃不下饭、睡不成觉。但是,大家一步都没有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有人甚至坚持爬着检查机器……经过两昼夜艰难行进,编队终于摆脱了台风的威胁。
海军官兵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一个更严峻的考验又摆在面前。11月25日凌晨,全速行进中的“J121”船主机舱里突然传出一声巨响,右主机第一缸活塞冷却管支架断了,冷却水霎时成伞状猛烈喷射。主机班长高兴洲迅速冲上去拉起制动阀,并冒着70摄氏度的高温钻进曲轴箱,从滑油里捞出水拉管和支架。闻讯赶来的“J121”船领导和指挥组成员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支架已断成几截!几个月来,考察编队召开了无数次装备故障分析会,制订了几十个预案,但怎么也没料到会发生这种问题,而船上根本没有可以更换的备件。
支架修复不了,右主机就无法启动,船怎么走?海军指挥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J121”船领导、机电部门、随行专家集思广益。有人建议将右主机关闭,只用一台主机航行,但当即被大家否定了。一万多海里的航程刚刚走了1/6,如果“单腿跑”,啥时能到南極?万一12月底以前到不了,就有可能无法完成建站任务。有人提出返回上海修复,大家也感到不妥。考察编队此时距离上海已有2000多海里,往返需要五六天,时间来不及。还有人提议就近到外国港口抢修,但大家分析了一下,也觉得行不通。距离最近的关岛尚有400多海里,单车航行至少需要两天,还要电告北京海军机关,通过国家外事部门疏通、交涉……可是无论怎样,如果只是因为“J121”船主机故障就使已经公之于世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归于失败,影响实在太大了!议论到最后,“J121”船机电长徐兆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干脆封缸航行!
封缸航行,即封闭活塞冷却管支架断裂的右主机第一缸(停止对气缸供油),用其余八缸继续航行。这种做法理论上有依据,实践中却无记载,在中国海军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前方尚有长达一万海里的路程,即使顺利也要航行20天,考虑到满船建站物资和308名官兵的安危,一旦封缸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要想确保按时到达南极、完成建站考察任务,也只有这一条路了。权衡各种利害后,赵国臣毅然拍板:倾力一搏,封缸过大洋!决心下定,立即给北京海军机关发报:一、封缸航行,边走边看;二、请派人把备件送到阿根廷乌斯怀亚港,以保证驶抵南极前将主机修好。
11月25日是一个星期天,刚刚率团访英归来的刘华清在家中接到考察编队的电报,当即赶到海军作战指挥所。他仔细听取机关业务部门意见,与大家探讨了封缸航行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他明确表示:这样做有风险,但建站时间一耽搁就是一年,影响太大。既然指挥组决定这样做,就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回电同意指挥组意见!
接到回电后,“J121”船立即投入封缸战斗。赵国臣亲自指挥,机电部门官兵通力协作,轮番钻进60多摄氏度的曲轴箱里抢修。经过四个多小时奋战,封缸成功,右主机恢复正常运转。当天下午,“J121”船重新开动,与“向阳红10号”一起按照既定航线破浪前进。
12月1日,考察编队驶抵赤道海域。天刚亮,海军官兵就聚集在甲板上。8时5分,“J121”船卫星导航仪屏幕上纬度指示显示为“0”,船长于德庆当即拉响汽笛。接着,一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大家热烈欢呼、鼓掌,甲板上沸腾了!海军指挥组把准备好的“过赤道纪念状”发到官兵们手里。是时,“向阳红10号”上也热闹非凡。有的考察队员把准备好的漂流瓶投向大海,不少人激动地在甲板上欢呼、舞蹈、高歌。
但是,进入南半球不久,“向阳红10号”的主机也发生了意外故障。在编队指挥组的组织领导和海军官兵的积极配合下,“向阳红10号”就地停泊抢修了两昼夜,终于将故障排除。考察编队拔锚,继续向南挺进。
12月12日中午,考察编队进抵南纬40度,开始进入西风带。所谓西风带是指南纬40度至55度之间的海域,这里终年刮着偏西大风,翻滚着滔天巨浪,曾使若干探险家樯倾楫摧、葬身大海,被称为“咆哮西风带”。行前动员时,“西风带”是一个被反复提到的名词,对这里的狂风恶浪,大家早有思想准备。但是事到临头,险恶程度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新华社随船记者邱为民在记述编队通过西风带的文稿中写道:
记者在船上看到,那城楼般高大的涌浪,铺天盖地向船队扑来,一会儿好像要把万吨巨轮吞没,一会儿把船体高高抛起。“向阳红10号”考察船和“J121”打捞救生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摇晃,船体欲倾,舷壁欲裂。人在船上行走,时而如爬山,时而似下坡;有的下班睡觉的水手从床上被抛落床下;伙房煮饭,蒸盆里的水因摇晃外溢,使蒸出来的饭都是夹生的;开饭时,餐厅里一桌桌饭菜,东滑西倒,互相碰撞,就连装满菜汤的大铁桶,也被摇晃得从这边飞滑到那边,撞到舱壁上,发出轰隆的震响,溅出的菜汤直喷舱顶……饭吃不成,觉更睡不成。夜里,人躺在床上,随着船体的剧烈摇摆,不停地左右滚动,一不小心,就会从床上栽下来。官兵们只好紧紧抓住床边的木板,眼睁睁熬到天亮……
经过六天艰难行进,编队终于穿过了西风带。12月19日上午,在茫茫大洋上搏击跋涉了一个月的“J121”船和“向阳红10号”顺利抵达南美洲,驶进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当阿根廷引水员登船为编队领航时,“J121”船官兵长长松了一口气,封缸航行成功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新纪录由此诞生——连续封缸航行26天,航程长达一万海里。
乌斯怀亚市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由此到南极洲只有800公里了。考察编队在这里受到阿根廷海军热烈欢迎,当地海军领导陪同中国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参观乌斯怀亚市容和近郊的国家自然公园,两国海军官兵还进行了亲切的交流。阿根廷海军基地司令员对中国考察编队开辟航线、横跨大洋深表钦佩。特别是当听说“J121”船封缸航行一万海里时,阿根廷海军官兵连连赞叹“了不起”。“J121”船机电部门的官兵没能与大家一起参加游览和交流活动,他们利用这段时间将国内空运来的新主机冷却管支架安装好,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向阳红10号”也进行了油水补给。
12月23日中午,中国南极考察编队两船在阿根廷海军军乐队雄壮的欢送乐曲声中起航,向德雷克海峡挺进。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合恩角与南极半岛之间,是进入南极的最后一关。受南极风暴影响,这里终年狂风不断、水深浪高。数十年来,曾有多个国家赴南极探险的船只在此处被风浪吞没,以至于人们将其称为“阴阳关”“航海家坟墓”。经过精准测算,海军随船气象专家彭邦安等人调整航行时间,使考察编队巧妙避开风暴袭击,顺利通过德雷克海峡。
驶出德雷克海峡,便进入了南极海域。这里气温骤降,海面上形状各异的巨大冰山随浪涛沉浮、摇摆、旋转。由于“J121”船和“向阳红10号”都没有破冰能力,为避免与冰山相撞,编队降低航速,船首和驾驶室两侧加派瞭望更,导航雷达和声呐开始全时工作。“J121”船领导和操作员明白,任何疏忽都可能招致船毁人亡。不过,眼前的险境和奇景似乎都与海军航海实习队的官兵无关。为争取时间、加快建站物资卸运速度,他们成立了两个突击队,并开始对官兵的技术能力展开调查摸底。
12月26日凌晨,中国南极考察编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远洋航行,终于胜利抵达目的地——南极洲乔治王岛海面。海军“J121”船和“向阳红10号”分别抛锚驻泊在乔治王岛民防湾内相距不远的唐萨穆埃尔湾和阿德雷湾。艰难建站为国争光
在南极洲,一年只分为夏、冬(又称暖、寒)两季。每年1月和2月是南极的夏季,虽然依旧冰雪覆盖,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但对考察人员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黄金季节”了。等到进入3月后,风雪加剧、航线结冰,不仅施工、考察无法进行,连撤离都很困难。因此,考察编队行前即决定,选址建站、开展课题研究等各项考察任务都要在2月底前完成。于是,船一抛锚,大家就分头忙起来:建房班的专家冒着狂吼不止的大风奔波选址,海军官兵则抓紧整理船上的机械、装备和其他物资,随时准备卸运上岛,投入建站战斗。
经过两天多的勘察,建房班选定了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地址——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部的一片开阔地。此地属于卵石滩型,硬度适中,而且地域开阔、海岸线长、滩涂平坦,便于小艇抢滩登陆,附近还有三个淡水湖,水质良好,适于饮用。或许是基于类似考虑,巴西、阿根廷、苏联等国的考察站也都建在这附近。编队指挥组将这一意见上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翌日即12月30日下午3时接到电报批复后,考察队一刻不敢耽擱,50多名专业人员迅即乘坐两艘小艇登上乔治王岛,在站址处插上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大家有的进行测量,有的搭建帐篷,有的搬运、安装仪器设备,在冰天雪地上开始建站准备工作。
1984年12月31日(北京时间1985年1月1日)上午10时,当祖国的亲人们正在欢度元旦时,中国考察编队在乔治王岛举行中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编队总指挥陈德鸿站在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庄严宣告:“我们今天的奠基,是为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奠基,是代表十亿中国人民在南极奠基……”编队领导和考察队员一起挥锹培土,拉开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设的大幕。
开局首战是在临近站址的海滩修建一个装卸码头。举行奠基仪式的当天下午,海军官兵突击队13名队员驾驶随船小艇,将建码头的物资、器械运送到位,并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装好了建码头用的280个大沙袋。但是,接着刮起了持续好几天、令人寸步难行的暴风雪,施工无法进行。透过舷窗望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风雪,官兵们心急如焚。1985年1月4日夜间风势减弱,赵国臣一早便亲自带领24名突击队员登艇抵达乔治王岛海滩,开始抢修码头,下决心要把耽搁的时间夺回来。大家各司其职,打桩基,固定钢架,搬运沙袋,按设计要求垫实、垒好……考察队长郭琨拿来白酒、巧克力让大家暖身驱寒,并几次劝官兵们进帐篷避风休息,但大家谁都不肯去。他们知道,码头一天建不好,船上的建材、机械运不到工地,建站施工就无法进行。这一天,赵国臣带着官兵们一口气干了八个多小时。就这样,海军几个突击队轮番出击、连续奋战,原计划修建时间为八天,但他们仅用五天就建成了一个根基牢固,可以满足随船小艇停靠、装卸物资要求的码头。
1984年12月26日登上南极洲的第一批中国海军官兵
接下来,海军官兵又与考察队一起卸运施工机械和建站物资,粗算下来共有500多吨。卸运的主要工具是“J121”船上的四艘装载量仅有几吨的小艇。虽然从民防湾两船锚地到乔治王岛新建码头仅三海里,但由于风雪交加,小艇往返一趟常常要一两个小时。为尽快完成任务,海军官兵每天都要在波峰浪谷中颠簸十几个小时。一天中午,风浪骤然增大,“J121”船和“向阳红10号”几乎同时脱锚,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从船舱吊到甲板等待卸运的建站物资,更是随时可能被巨浪卷入大海。危急时刻,指挥组果断决策,一边指挥船只迅速起航,顶风驶离民防湾锚地;一边组织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到舱面用钢缆、绳索把甲板上的物资一一固定。全船官兵密切协同,整整和暴风雪搏斗了18个小时。翌日上午,他们又返回锚地,继续投入卸运机械、物资的战斗。
“J121”船向南极乔治王岛运送物资和器材
有时涌浪太大,下不了船,“179号”直升机便成为唯一的运载工具。在南极建站的国家大都有飞机,但使用时却极其慎重,因为由于气候恶劣,平均每半年就有两架飞机坠毁。面对危险,“179号”机组官兵毫不畏惧。副团长吴火根、机长于志刚等人凭着超人的胆魄和技能,一次又一次突破各种飞行“禁区”,把两台两吨多重的发电机和大批建站物资安全运到工地。一天下午,暴风突起,小艇无法把正在施工的100多名官兵接回船上,吴火根、于志刚等当即提出用飞机去接。指挥组深知飞机上岛接人同样风险很大,但已别无他法,于是考虑再三后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于志刚和中队长刘力伟迎风起飞,在强大的气流中不断变换高度,越冰山,绕云团,连飞三个架次,终于把岛上同志全部安全接回。就这样,海军官兵不避艰险、不辞辛劳,用十几天时间将施工机械和建站物资完好无损地运到了施工地点。
1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站工程全面展开。此前一天,“向阳红10号”已驶离民防湾,各学科专家按计划随船深入南大洋考察。建站任务主要由海军官兵会同建房班的同志承担。海军指挥组决定:部分航海调查科目暂缓,不管是指挥组领导、实习队学员、航海干部,还是“J121”船官兵,全力以赴参加建站施工,务必在祖国慰问团到来(2月18日)以前,保质保量完成建站任务。
极地常年酷寒烈风,房舍建设难度大、要求高。一座房子从浇灌水泥地基、安装钢制框架、组装墙板到内部装修,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极严格的施工标准。例如,浇灌地基须连续作业,一座房屋一旦开工就不得停顿。又如,仅两间主体房就需要组装500多块墙板,安装1.5万个螺栓,并且组装墙板时要做到误差不超过5毫米。为确保质量和施工进度,海军指挥组选出100多名身体健壮的官兵,组成四个突击队和一支技术小分队,由考察队建房班直接指挥调度。突击队官兵的工作热情使建房班同志深受感动。快速凝固的特种水泥需用热水搅拌,为使水不致变凉,官兵们一手提一只桶来回飞跑。水泥搅拌机不够用,就改为人力搅拌。部分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集训的老战士有木工、钳工、电工等方面技术,在施工中大显身手。同志们常常连续奋战十七八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分昼夜,多日衣不解带。在军民携手努力下,原定的建站施工计划提前完成:挖27个地基坑,原计划需要三天,结果一天完成;安装主体房钢梁,原计划需要三天,结果一天完成;组装数百块墙板,原计划需要八天,结果六天完成……通过严格检查,各项工程百分百合格,质量一流。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
经过26天艰苦奋战,至2月14日,两栋360平方米的考察用房、四栋辅助用房、四座通信铁塔、一个终年运转的气象站等全部胜利竣工。考察编队指挥组领导在建房班专家陪同下逐项检查后,致电北京,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报告:中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已经胜利建成!
2月20日,中国南极考察编队全体成员与专门从北京乘飞机赶来的国家赴南极慰问团在乔治王岛集会,举行考察站落成典礼。庆典会场设在主体建筑即两幢考察用房前的广场,橘红色主体房舍上悬挂着“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的横幅。会场主席台中央摆放着刻有邓小平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铜匾,正前方的白色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旗杆右侧有一块硕大的岩石,上面刻着“长城站”三个朱红大字。旗杆左侧立着一个三米高的大铁锚,锚杆正中自上而下有一行白色大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〇八名官兵首次赴南极纪念”。
上午10时,典礼开始。慰问团团长、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首先宣读国务院贺电。贺电说:“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人类奠定了基础。”贺电尚未读完,考察队员、海军官兵早已泪流满面。接着,长城站站长郭琨、慰问团副团长杨国宇等先后讲话。郭琨热情赞扬考察编队,特别是海军官兵不畏艰险、英勇拼搏的精神,向在建站和科学考察中给予支持的各国朋友表示感谢。他宣布,长城站是一个越冬常年站、永久性考察基地,欢迎国内外科学家,特别是台湾科学家到站开展活动。会后,考察编队领导陪同应邀参加典礼的阿根廷、智利、巴西、苏联等国南极考察站负责人,一起参观了长城站。各国来宾无不交口称赞:你们的建站速度不可思议,真是神了!
海军官兵在长城站前竖起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〇八名官兵首次赴南极纪念”铁锚
同日下午3時35分,刘华清在北京海军机关通信值班室,利用短波设备与赵国臣通话。听取赵国臣简单汇报后,刘华清满意地说:你们前段任务完成得很好,大家辛苦了!海军首长、海军机关向大家表示慰问。希望你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再接再厉,战胜一切艰险,把后续任务完成好,为祖国争光,为海军争光!通话结束,刘华清感到通信效果不错,遂告诉机关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可组织部分在京家属与南极官兵直接通话。于是,海军机关在1985年除夕前夜安排了通话活动。虽然参与人数有限、通话时间不长,但这项活动还是给遥远的极地官兵送去了家人的问候、组织的关爱,使雨雪交加中的“J121”船平添了一些节日气氛。不辱使命凯旋而归
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结束后,海军官兵与考察队进行了短暂的总结休整。在紧张的施工中,海军官兵谁也顾不上计算时间,直到此时大家才发现,在南极已有两个多月!
回顾这难忘的62个日夜,官兵们深感欣慰。他们不仅和考察队的同志一起如期建成长城站,还圆满完成了海上实习、航海调查等任务。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和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的同志跑遍乔治王岛几十个山头,布标、测点1800多个,绘制出第一张以中文标示的乔治王岛地区图,并给这里一个又一个无名山水标上了“西湖”“长城湾”“蛇山”等中国名字。“J121”船潜水长刘宝珠进行了57米深海作业,通过在硬泥海底行走,查清了锚地底质。航海实习队的同志还利用无法上岛施工的恶劣天气,完成了课堂教学,成绩全部在良好以上,优秀者占比将近80%。
南极考察队由来自23个部委6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科技工作者组成,具体又分为南极洲和南大洋两个分队。建站伊始,南极洲分队就结合选址和施工工作,对乔治王岛开展地质地貌、生物、气象、地球物理、海洋环境和高空大气物理等方面的考察,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南大洋考察是建站施工全面开始后进行的,各学科专家以“向阳红10号”为依托,在南极半岛西部海域南北跨距7个纬度、东西跨距14个经度、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对海洋生物、气象、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6个学科的23个项目进行系统考察,获得数以万计的准确数据、样品和资料,填补了中国南极考察的诸多空白。
北京时间1985年2月27日(南极时间2月26日),考察编队结束休整。指挥组决定,由“向阳红10号”撤收建站机械物资,做善后工作,“J121”船先行撤离乔治王岛。清晨,海軍指挥组通过高频电话分别向岛上智利、阿根廷、苏联等国考察站告别。上午7时整,“J121”船拔锚起航,驶离民防湾。
翌日,“J121”船顺利通过德雷克海峡,迎着突起的狂风向南美洲东海岸挺进。3月2日凌晨,驶进麦哲伦海峡东口引水锚地,并在此驻泊数日,等候“向阳红10号”到来,同时为访问智利海军蓬塔阿雷纳斯港作准备。
这时,新中国海军成立已近36年,其间数十次接待外国海军到访,也收到若干国家海军的邀请,但由于装备等方面原因,一次也没有应邀访问或回访,这是海军历任首长的遗憾。考察编队启程前,刘华清向赵国臣强调指出:智利海军十几年前就访问过我国上海港,这次务必做好顺访阿根廷、智利海军军港的工作。由于两个多月前抵达阿根廷时,南极考察任务尚未开始,所以对乌斯怀亚港的访问稍显仓促。此次访问智利军港,海军指挥组专门召开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并请随船机关干部介绍了智利海军及到访军港的情况。
海军“J121”船到访的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是一座拥有近10万人口的城市,这里驻有海军部队,也是智利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3月6日下午,“J121”船、“向阳红10号”两船刚刚停靠码头,就受到智利海军第三海区参谋长及其所率官兵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几天里,智利陆海空三军首长会见中国考察编队指挥组成员;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应邀参加当地政府举行的专场文艺演出;中国驻智利大使唐海光在“向阳红10号”上举行宴会,招待当地军政官员;智利第三海区司令员、参谋长和多名海军军官参观“J121”船,中国官兵也参观了智利海军的“绿宝石”号练习舰。“绿宝石”号是一艘专供海校学员实习的仿古帆船,多次进行环球航行,1972年曾访问过上海港。参观期间,智利水兵进行了爬桅杆和用帆表演,两国海军官兵进行了亲切交流。
1985年5月,刘华清等接见参加考察编队的海军官兵
3月11日凌晨,考察编队满载着中智两国人民的友谊驶离蓬塔阿雷纳斯港,开始返回祖国的航程。在麦哲伦海峡中段,海上突然刮起八九级大风,暴雨如注,两船放缓速度,至下午3时才驶出海峡,进入太平洋,同时也再次进入“咆哮西风带”。狂风巨浪中,船只不时发出惊心动魄的“咔咔”声,炊事班无法做饭,也无人能够吃饭,好在大家对航线已不陌生,早有心理准备。3月26日中午,两船相继从菲尼克斯群岛附近海域通过赤道。
4月5日中午,考察编队胜利抵达长江口附近的鸭窝沙锚地。海军和国家海洋局领导分别到船上看望考察队员和海军官兵,他们高兴地宣告:长城站落成后,我们向相关国际组织作了通报。3月21日,编队还在南半球大洋上航行时,世界气象组织即已通知我们,接纳长城站进入全球天气监测网,并授予其国际台站代号——“89058”。10月召开的南极条约协商国第13届会议也将正式接纳我国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听到这一消息,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向阳红10号”和“J121”船相继抵靠上海外高桥码头。虽然霏霏细雨下个不停,码头上依然彩旗飘舞、人群如潮。港口周边高大建筑物上“热烈欢迎首次南极考察编队胜利凯旋”的巨幅标语分外引人注目。在码头上,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上海市几十名少先队员把一条条红领巾、一束束鲜花献给考察编队代表……当晚,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为欢迎考察编队凯旋,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礼堂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1985年5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左一)、习仲勋(左二)等接见赴南极考察编队的海军官兵并合影留念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历时142天,往返2.3万海里。在报刊、电台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下,1985年5月,南极考察几乎成为举国上下的舆论焦点。为此行“万无一失,初战必胜”提供有力保证的海军“J121”救生船和“179号”直升机机组自然也备受关注,成为海军的骄傲。
5月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庆功授奖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习仲勋、方毅、杨得志、余秋里、李鹏等出席大会。会上宣读了《关于给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的单位和个人记功的决定》,热情赞扬海军官兵的突出贡献和无私奉献精神,宣布对2个单位、234名个人给予奖励。其中,“J121”船、“179号”机组分别记集体一等功;“J121”船潜水长刘宝珠、机电长徐兆富,“179号”机长于志刚三人记个人一等功;“J121”船船长于德庆、政委袁昌文、主机兵顾永新、枪帆兵满玉喜、炊事班长徐洪泉,海军航空兵飞行中队长刘力伟,北海舰队实习艇长秦友祥、司令部通讯科长张华廷、气象台副台长彭邦安等九人记个人二等功;另有部分官兵记三等功或给予嘉奖。万里、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立功单位和个人颁发奖旗和奖状,并与考察编队海军官兵合影留念。
5月9日,海军在机关礼堂举行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报告会,赵国臣向与会海军首长、机关官兵报告了率部参加南极考察的情况。刘华清在会上讲话。他说:海军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同时,通过南极考察,提高了海军执行远洋任务的能力,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增强了部队的军政素质,丰富了装备使用管理的经验,对部队建设也有重大现实意义。他要求海军全体指战员以赴南极考察官兵为榜样,发扬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五种革命精神”,胸怀理想、立足本职,把各项任务完成好,为开创海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贡献。(责任编辑 赵鹏)
作者:海政编研室原主任,海军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