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名作欣赏

雪域高原的历史记忆

雪域高原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李爱华 《西藏日记》 当代视野 历史真实

摘 要:李爱华的纪实性散文《西藏日记》真实记录了20世纪中期郑州支青在西藏屯垦戍边时的经历,文中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对后人了解和评价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对历史的回望和描述中,以真诚达观的生活态度对待曾经的苦难和坎坷,体现了一代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作品生动地描述了藏族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文化习俗,以其理性的思考和当代的视野记录了历史的真实。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的文学创作中,李爱华的纪实性散文《西藏日记》是一本很独特的作品。它没有像其他同名作品那样,记录西藏旅途中的各种奇闻轶事,或者描述雪域高原神秘诡异的自然风光,成为西藏旅游的指南。

这部散文作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记录了20世纪中期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河南郑州一群单纯稚气充满激情的中学生,怀着梦想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片刚刚开发的处女之地,在那里度过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和艰难的生命历程。这段历史在“作者的生命史上,在西藏的发展史上,在中国当代知识青年运动史上,都具有某种初创传奇的意义”①。作品以当代的视野反观这段历史,以真诚达观的态度反思和评价历史事件,并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西藏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文化习俗。作者以十五年的生命体验和生活历程凝聚而成的文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而且带给我们许多对人生以及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受。

一、见证了新西藏巨大的变化

20世纪中期新中国刚刚站立起来,为了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内地大批青年学生奔赴边疆,怀着建设祖国的满腔热情,把青春和热情献给了那块遥远而贫瘠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当年远赴边疆屯垦戍边的青年人都已年过半百,作为这些事件的亲历者如何把当时真实的历史资料记录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藏日记》以纪实散文的方式,回忆四十年前在西藏屯垦戍边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1966至1967年全国支边到西藏的主要有北京、山东、河南等三省、市知识青年,共有几千人来到西藏。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省市青年学生以这种形式到西藏参加屯垦戍边。”“在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文艺作品中,有反映到东北、到云南、到内蒙,到陕西等地下乡的知青的事迹,而独没有反映到西藏参加戍边卫国支青的事迹。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一种特殊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使命感、责任感使我拿起笔完成这个任务。”②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作者把那个特殊年代的真相为我们记述出来。作者不是过路人、旅游者和旁观者,而是亲历者,是被抛进那个生活大潮中的一叶小舟,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的见证者。这种亲历者的视角,使作品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和历史资料的提供具有更珍贵的价值,对后人了解和评价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记真实地记述当年这些未成年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是怎样踏上从郑州到西藏的路程,怎样越过冰封雪冻的唐古拉山和风雪青藏线,到达那块遥远而神秘的土地。进入西藏之后,他们和藏民很快地融在一起,虽然语言不通,但共同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近距离地认识了这个陌生的民族。作者不仅作为建设兵团的战士参加生产劳动,而且还参加过西藏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曾经和藏民们住在一个帐篷里,在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品以亲历者的目光描述了刚刚站立起来的藏族同胞们的生活状态,文中对藏民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他们朴实、淳厚、豪爽的性格做了非常精彩的描述。藏族同胞对人的真诚博爱,在大自然中的顽强和坚忍,以及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尤其对建国后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入人心,藏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手足之情感受颇深。比如藏民的“帐篷内壁上凡是能挂东西的地方,都挂有毛主席的各式画像”,“无论你走进哪一户牧民家的帐篷都是如此”。他们对汉族干部十分热情,统称“毛主席派来的人”,认为那些汉族姑娘都是“北京来的姑娘”,只要你进入他们的帐篷,他们就会把家里吃的全部端上来。有一位藏族妇女因孩子多,想送人,但坚持一定要把孩子送给“金珠玛米”。这些描写真实地表现了翻身后的藏族同胞全新的精神面貌,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

作品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藏族同胞的淳厚善良,把当年支边青年们与当地藏民的关系描写得客观生动,历历在目。藏族同胞怀着深深的同情关怀和帮助那些远离家乡的支青们,看到支青的衣服破了,主动把那个年代每人少得可怜的布票送给他们;遇到他们在雪中迷路,冒着生命危险把支青们送达目的地。特别是山火事件中那些善良慈祥的藏族老人给人深深的感动,他们对待这些汉族的年轻人没有任何民族偏见,对生命的尊重犹如对宗教的虔诚。一个男支青不慎引起山火给藏民们造成了巨大损失,支青连要严加惩处,豁达的藏民们不仅没有谴责那个男支青,反而因为连队的处分而同情他。几十位藏族老人在青年连门口黑压压地坐了一片,手上转动着手摇转轮为青年求情。一位满脸皱纹、慈眉善目的老大妈站在雨中对连长说:“山上的草烧了,明年可以再长出来,脑袋如果被砍掉了,永远也长不出来了!千万不要杀那个青年,如果你们不要他了,把他送给我们当儿子吧!”几个藏族阿妈见了这个受处罚的青年之后,轮流上前像亲吻儿子一样亲吻着他的额头。虽然是因为语言不通造成的误会,但这动人的一幕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藏族同胞的淳朴善良和博爱之心。

李爱华的《西藏日记》“提供了具体的生命个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它的这种亲历性,使读者得以从一个细小的入口洞见历史的真相,从而更真切地了解历史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作者呈现给读者的,不单是平凡个人的一段生命轨迹,更是时代在普通个体鲜活经验中的折射和再现。普通的个人在世界上虽然显得非常渺小,而且通常会被社会、被历史忽略掉。但当我们深入每个生命个体的历史,把他的历史发掘出来、书写出来的时候,它就会呈现出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③。

二、经历了特殊历史时期

李爱华《西藏日记》的价值在于没有回避历史的另一面,作者对历史的记述是充满理性的。作者在西藏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她以当事人的身份真实记录了“文革”时期西藏的状况,也记录了那个狂热无知的年代对民族文物及历史史料的毁坏。文中记录了文革期间派性斗争对西藏的冲击,西藏军区生产部的工作陷入瘫痪,机关大院里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大标语随风飘舞,两派群众的互相对立和相互攻击闹得人心惶惶,甚至写到真枪实弹的派性械斗,让我们了解连遥远的拉萨也弥漫着“文革”的火药味。日记中记述支青们刚进藏时住在桑伊的一座喇嘛庙里,他们用印着精美藏文的厚厚的佛经纸来铺床,把喇嘛庙建筑上铁质方楞形的大钉子拔下来钉床。寺庙里悬挂着精美绝伦的红黄彩缎做的经幡,被撕成布条拧成绳子捆柴火,并将寺庙檐棚上那些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唐朝藏刀拿去砍柴。支青们撤离喇嘛庙时这些价值连城的藏刀被随便丢弃在院子里、角落里,那些珍贵的佛经纸被成堆地点燃烧毁。“绵软柔韧的佛经纸燃烧时不见火苗,只有缕缕淡淡的青烟慢慢地升腾在寒风中,弥漫在喇嘛庙的上空”(《西藏日记》)。这些描写让人痛心疾首,虽然文中对珍贵文物的毁坏没有直接评价,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深深的谴责之意和痛惜之情。

《西藏日记》在回望这段历史时,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文中真实记述了援藏支青的生存状态:地域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超负荷的劳动和不公平的待遇,并且忍受着精神上寂寞、孤独的折磨。日记中一些细节描写非常感人。比如,支青们与臭虫通宵夜战,水中抢收庄稼被蚊虫叮咬得惨不忍睹,来例假的女孩子在水中落下腰腿疼病。高原燃料奇缺,每天每人只供应一瓢热水,蚊虫叮咬或者麦芒针刺之后甚至希望用金子换来一盆热水洗澡!繁重劳动的艰苦可以克服,吃的没油水、穿的补丁摞补丁这些都可以忍受,但逢年过节时对家乡亲人强烈的思念情绪却无法控制。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除夕夜在荒凉寂静的喇嘛庙里对着昏暗的油灯哭泣,大年初一吃着皮和馅完全分家的饺子。作品写年轻人的美好憧憬被现实所摧毁,单纯的激情被无情地打击,甚至流露出在生活中被欺骗愚弄的感觉。

但作者面对自己曾经的苦难,始终充满着生活的激情,充满活力和希望,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体现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人的内心空间可能是宽广无垠的,也可能是狭窄晦暗的,这不取决于环境,而是取决于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恶劣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中,在世界屋脊严重缺氧的高原上,不为名,不图利,不惜身体,不惜力气……用青春热血建设着青藏高原,像牛一样的耕耘,像蚕一样的吐丝,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却”④。许多事情可以在历史的流变中毁坏和消隐,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一个人在青春的岁月里所受的教育和经历的一切已经深深渗透在他的血液中,塑造了他的性格,规范着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那个时代,生存的艰难和精神上的乐观形成强烈的反差。作品也写到了年轻生命的死亡和初生婴儿的夭折,但除了对故者沉重的悼念和真诚的祭奠,丝毫没有流露出埋怨和颓废的情绪,文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和无限的眷恋,充满了年轻人单纯的热情。如果说当年的热情是那个时代的情绪,当年的选择是被一种潮流裹挟而去的,那么如今重新审视这生命历程时,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断。

所以这是一部饱含作者曲折人生经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作者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磨砺,但“述说得很阳光,很大气,无怨无悔”⑤,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对读者具有非常积极的激励作用,所有人都可以从她一生艰难的抉择和奋斗中得到启迪。

三、体验了独特的生命历程

李爱华的《西藏日记》记述的是四十年后的追忆,因为站在回视的角度,所以视野更宽阔,思考也更加理性。“既不着意于颂赞溢美,也不掖不藏所谓丑陋荒唐,只是想法把自己眼里见的、心里存的如实说出。”⑥我们从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鲜明的个性形象,可以深刻地感觉到文字背后的真诚与热情、执著与艰辛。在《西藏日记》中她摊开内心所有的真诚,将十五年的生命历程以及从中获取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娓娓道来,那种对人生的深切感受是在大自然的威慑震撼中用生命来感悟的。巍巍昆仑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死里逃生的支青们身穿破渔网似的军棉袄悲凉地朝着昆仑山跪了下去,雪花像棉絮一样飘落在头上,对生命的祈祷在寒风中穿透远山和积雪,回荡在空旷的雪原上。

经历了生与死的洗礼,对生命的敬畏在死亡面前更加鲜明,但作者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在困难面前更加顽强自信,在挫折面前更加豁达开朗。这是一个带有时代色彩的个性形象。作品同时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群体形象,支青连的姐妹兄弟、农场的军人和农工、藏族牧民和基层干部,以及作者的父母家人,不论着墨多寡,他们的形容举止、音容笑貌,善良、淳朴、忍让与坚毅的性格,艰难岁月中人性的尊严和光辉,还有困厄之中人们生存的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藏日记》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十五年的支边生活,使作者与西藏雪域完全融为一体,作者带我们走进神秘而独特的世界,使我们对具有异域风情的藏区和藏民族有了一个近距离的了解。不仅为我们描绘了西藏美丽的高原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还为我们介绍了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令人神往的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和文化习俗。唐古拉山口的奇异雪景、风雪中的青藏公路,雅鲁藏布江的渡口和方方的牛皮船,古老而神秘的喇嘛庙。《问那山谷的雪》中深山里的神秘小屋,半个世纪在藏区深山中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清末老兵,还有唐金城公主入嫁藏王的精彩描述,使我们对具有异域风情的藏区和藏民族更加亲密更加神往。

作为一个援藏支青,十五年的西藏生活是一段永远无法封存的记忆,已经深深刻在生命里,融进血液里。这是用青春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人生经历,是把生命与历史紧紧扭结在一起的生命的过程。因此这是一本充满激情和深刻体验人生滋味的书,具有当代的视野和历史真实。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李新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①⑥ 孙广举语,见《李爱华纪实散文〈西藏日记〉研讨会》,《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④ 李爱华:《西藏日记》,北京现代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③ 何弘语,见《李爱华纪实散文〈西藏日记〉研讨会》,《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⑤ 李佩甫语,见《李爱华纪实散文〈西藏日记〉研讨会》,《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317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