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铭
关键词:戴望舒 烦忧 写作 艺术
摘 要:戴望舒的小诗《烦忧》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它在抒发烦忧这种抽象的感情时化用“回文”这种修辞手法,使得抽象的烦忧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内容虽说不上多么积极,但极具普遍性。艺术表现手法却非常独特,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含义。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这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的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烦忧》,它虽然不如《雨巷》《我的记忆》《狱中题壁》等诗那么名噪一时,然而今天读来,仍然不失为一首耐人回味的艺术精品。
《烦忧》一诗的内容极其简单,就是写一种烦忧的情绪。众所周知,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外界客观环境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并且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心理活动。所以诗一上来就运用两个比喻:“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这里的“说是”笔者认为是“好像说是”,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即烦忧好像是在秋日的萧瑟凄凉、万象衰残中感受到的那种寂寞,又好像是对于辽阔邈远的大海的渴望和相思。秋天,是一个容易惹人生愁的季节,无论是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还是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抑或是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因清秋而兴愁的美妙词句。但诗人的愁思却不是那种“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浓愁,而是一种淡淡的清愁。大海,浩渺无际,浪花朵朵,涛声阵阵,亲近她心胸为之一震,所有的烦恼、忧愁似乎都倾泻到大海里去了。诗人的心绪起伏不定,烦忧深重,与大海的波起浪涌何其相似!他多么渴望去到远方的大海一洗心中的块垒,抛弃心中的一切不快啊。运用比喻就是不想直接说出心中的忧愁。诗人啊,你为何而烦,为何而忧呢?以至于“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之所以烦,之所以忧如果说出来,或许他人还可以帮他排解一番,可现在的诗人竟连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可见诗人的“烦忧”何其深重啊。
诗的第二节并没有增添任何新的内容,仅是把第一节的诗句倒序铺排。又在诉说着“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那么如果真的有人问时又该如何回答呢?“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这里的“说是”二字应理解为“推说是”,是一种推脱之辞,还是不想直接说出“忧愁”的所以然来。第一节里诗人用比喻说烦忧好像是秋天里引起的一种清愁,是一种对大海的渴望,但是不敢直接说出来;第二节诗里虽然文字上是一种倒序,可内容上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你不说不等于没人问啊。如果真的有人来问的话,那么只好推说是什么什么。反正就是不给你说出真相来。那么诗中“你”的名字到底是什么呢?抒情主体的烦忧又为何呢?是社会的呆滞疲惫,生活的艰辛困顿,还是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因此说,《烦忧》一诗具有的意义的丰富性正是其成就之一。
很显然,这首诗化用了古代修辞学里的“回文”格。回文这种修辞格是利用汉字既表音也表义的特点,将一句话诉诸听觉,造成顺读逆读均能读通的效果。最通俗的例子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例子中的回文仅限于一句之内的循环往复,顺读逆读,而诗人在本诗里却是将一整首诗的句子以倒序的方式排列成章,所以说是化用。作者巧妙地化用回文修辞格来表达他心中的烦忧,我们认为也是非常切时切境。这是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色。全诗其实只有四句,可诗人将它排列成两小节八句,后四句仅是对前四句的倒序排列。这样写的好处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抒情主人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彳亍,犹豫不决,嘴里来回地在念叨着几句只有自己能听得懂的诗句,一旦有人来问他烦忧者何,他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看似幽默风趣的文字游戏式的回文格,一经诗人用在表现烦忧的诗里,却完全摒弃了游戏的成分,竟然出神入化地将诗人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深重的烦忧恰如其分地给抒写了出来,并且富有立体感地塑造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来,仿佛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反剪着双手,佝偻着躯体,一会儿仰天长叹,一会儿低头自问的抒情主人公,他被生活中的烦忧压得喘不过气来,只好任由心中的烦忧恣意疯长。
其次,本诗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或一字一顿,或两字一顿,最多也只是三字一顿,一句诗中最多的停顿竟高达五次,这样板滞不畅的停顿节奏也极其有助于烦忧感情的抒发。试读“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这种短促的停顿,表现的是一种非常缓慢的不得不停顿的节奏,不是恰好适宜表现那种挥之不去,拂之又来的烦忧情绪吗?当然也有人说本诗的音乐感很强,可我宁愿说是节奏感很强,因为它表现的是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
总之,《烦忧》借着对秋的清愁,对大海的思念起兴,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愁思,莫可名状的或不愿明说的烦忧。这样就给本诗披上了如细纱般的隐约、朦胧之美,使诗人的情感也处于亦隐亦现、读者只可心领神会的美妙境界。中国传统的诗是不可解说的,一旦把中国诗的妙处“说破”,诗的韵味将荡然无存。《烦忧》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种诗的意境。诗的本意只在于呈现,并不说明、阐释任何意义。或许本诗还有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或者更为曼妙的象征意义,限于篇幅和水平,笔者只想谈一点自己对本诗的管窥蠡测。既与大家分享,亦期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张晴)
作者简介:张铭,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