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鹅即雁鹅,有南北之分,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分白色、灰白色、紫白色、褐白色等,喜水,食草、杂鱼、虾,肉质紧密,体型较大,寿命长,营养价值极高,鹤岗绥滨独特的地理环境,鱼米之乡,生长的雁鹅质鲜味美,属上等飞禽,特别是又生长在完颜祖源,龙兴之地,自然成为皇室餐桌美馔贡品,带动美味传播全国。《金史·世纪》中早有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黑龙江省文物专家组组长干志耿老先生曾挥毫题词:“黑水靺鞨,绥滨的故乡”,著名的吉林大学历史学教授韩世明也在《完颜始祖传说与姓氏来源》一文中阐明:“在现黑龙江省绥滨县境内,有一条松花江支流,叫蜿蜒河,河内栖息着大量的雁鹅、丹顶鹤及丰富的“三花五罗、哈什蚂”(即指鳌花、鳊花、鲫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属富饶的鱼米之乡,正处于靺鞨黑水部原始居住地。蜿蜒河文化类型是因1974年在绥滨县蜿蜒河遗址的发掘而命名。蜿蜒河的碳14年代测定,大概是在公元前90—公元130年,相当西汉至东汉时期。可见绥滨这片土地正是女真完颜部生活的原居地。经国家史学专家考证,女真完颜部应该就是从这里迁居出来并建立了大金王朝。到了公元17世纪黑水靺鞨改名为女真,建立大清朝,后改名为“满洲”,尤其可见绥滨就是完颜的祖源,大金王朝的龙兴之地!完颜祖源,龙兴之地——鹤岗绥滨。
吃鹅之风在中国起源很早,先秦婚俗中要行“奠雁”之礼,雁即是鹅。《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雁”是联结双方的礼仪用物。各代沿袭。关东、广东、安徽、江浙民间常用鹅替雁执礼。有的地区,民间仅保留了奠雁的名称。女真完颜部尤以雁鹅为部落间交往的礼仪信物及宴席中的上品菜肴,为历代宫廷菜肴保留,食鹅以鹤岗绥滨贡鹅为魁首,其风俗沿袭至今。
鹅肉不仅营养价值极高,也是烹饪中的极品,另有史料为证,明代明宪宗朱见深,甚爱吃鹅,御膳房里每天得安排“三羊、八鹅”。到孝宗朱佑樘,觉得他的父皇不够节俭,每天吃鹅数量减少,宰一只羊、三只鹅。《烬宫遗录》卷五下说,崇祯帝和皇后坚持吃斋,每月十天(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称为十斋日)禁荤,口味清淡。御膳房大厨想了个招儿,“将生鹅退(通‘褪)毛,從后穴去肠秽,纳蔬菜于中。”再把鹅放冷水里煮开,取出,用酒洗干净,然后用麻油烹煮,送给崇祯帝和皇后品尝,赞不绝口,回味悠长,并保留在宫中御膳谱中,流传至今。
明朝有个规矩,官员赴任,得独身。要求不带老婆和孩子,不带仆人和厨子,不带超过八十斤的行李。甚至更要求,不准骑马,不准吃鹅。因为鹅是明朝的一道豪华菜、身份菜。
官方正式宴会,不吃鹅,客人都不好意思。沈榜《宛署杂记》里说,乡村尊贤养老,搞乡饮酒礼,根据宾客等级,分为上、上中、中、下4类酒席,猪羊牛鱼必备,肉量依次减少,最重要的区别是上席得用“大鹅”,其他档次酒席只能用鸡。上席的1只大鹅,价2钱银子,上中席的1只大鸡,价5分银子,中席的1只鸡,价3分4厘银子,下席的1只鸡,价3分银子。上席的1只大鹅,几乎能买下席的7只鸡。
民间关于鹅的传说也非常多,有王羲之的“黄庭换鹅”,还有骆冰王的《咏鹅》诗,所以鹅在中国不仅有文化传承,还在中国及世界的宫廷烹饪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之地。
鹤岗贡鹅飞进人民大会堂宾馆宴会厅
2018年年底,鹤岗锦绣贡鹅与云南小锅米线两款带着“故乡”名字的佳肴,呈现在人民大会堂宾馆宴会厅的菜单上。金丰集团董事长宋子刚表示:鹤岗锦绣贡鹅飞出“故乡”飞上人民大会堂宾馆宴会厅的餐桌有两个名义,一是以“故乡的名义”,鹤岗贡鹅飞到哪里,故乡就在哪里扬名;二是以“人民的名义”,籍由地方菜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