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调查研究

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调查研究

马健

[摘要] 本文以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世居的三个少数民族的七大类十项传统手工艺为调查对象,选取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技艺传承比较集中的地方为调查点,以各民族传统工艺特征为主要调查内容,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揭示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 丝绸之路青海段;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 K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115(2019)03-0160-04

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大致可以分为三条路线:第一条是从兰州,经乐都、西宁后,沿青海湖南、北两侧至乌兰,西去大柴旦,翻当金山,入阿克塞,至敦煌;第二条从乌兰转至都兰,经诺木洪、茫崖至若羌;第三条从乌兰南下,经贵德、同仁,进四川,经松潘至成都。其沿线的藏、土和撒拉族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从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到美术技艺、医药民俗,应有尽有,五彩斑斓。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是本文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青海段沿线藏、土、撒拉族的十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作为具体调查对象。根据中华传统工艺分类,这十项传统工艺从类别上可以分为雕塑、织染、传统建筑营造、特种工艺、工具器械制作、编织扎制、刻绘七大类。根据以上分类,本文对其工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分述如下:

一、雕塑类:和日寺藏族石刻

自青海省贵南县向东南方向去往泽库县的路上,有一个小镇名叫和日乡。离小镇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和日寺。和日寺以石经墙闻名于世,石经墙位于寺院的山顶山,高3米,长200余米,由刻有藏文经文、佛像和图画的石板堆砌而成。经文中包括藏文《甘珠尔》《丹珠尔》和《大般若经》等著名佛教经典,总字数达2亿多。除了经文,石板上还镌刻有各种大小佛像、图画等2000余幅,每块石板刻工精细,字迹规整,图案生动形象,堪称精品。这些经文的镌刻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和罗加仓活佛主持镌刻,刻工由本寺和外寺匠人共同完成,耗時20年左右。

和日寺的石刻技术最早从四川德格传过来,也有一部分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传入。石刻材料源自当地哈达沟里产的一种石头,叫作蓝石。雕刻前要根据作品的形制,如圆雕、透雕、浮雕等,先在石头上用小石子画出轮廓,注意透视关系,佛像的绘画要根据造像量度经的比例绘制,画好轮廓线后,或坐于地上,或放在腿上合适位置,用刻刀、凿子等工具精雕细刻,刻完后用铲子进行抛光,再用油布上光。雕刻的石材要选择质地均匀的,大小根据作品的需要,石材基本上保持自然形态,必要时用小锤进行修整,一幅满意的作品基本上要刻上一年的时间。

二、织染类:贵南藏族刺绣、互助土族盘绣、土族花袖衫服饰制作

(一)贵南藏族刺绣

在青海省腹地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至今流传着一项集雪域高原农牧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为一体的藏族传统刺绣工艺——藏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绣形成了色彩和谐艳丽、线条明快流畅、针法独特活泼、绣工精致细腻的风格,在西北少数民族刺绣工艺中独放异彩。据《贵南县志》记载,自古以来,“沙沟、茫拉地区的藏族妇女工于刺绣,常在衣襟、鞋沿、辫套上面绣上各种艳丽精致的图案,线条流畅、别有特色”。

一幅精美的藏绣作品,其工艺包括制作画面,传统的技法以手工绘画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效率,现在改用电脑制图,修饰好画面后,打印在绣布上。然后,把绣布固定在木质绣架上,绣架的宽窄可以随作品的长度自由调节,绣布两边分别用几根白线绳绷紧,系在绣架的两个边框上。最后,按照画面的颜色规划好使用的丝线,在画面上采用平绣等方式进行绣制,绣好的成品再进行装裱。

(二)互助土族盘绣

土族盘绣是刺绣的一种,属于少数民族刺绣,因针法独特、色彩斑斓、图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而著称。

盘绣使用的材料以布和线为主。一般使用的是黑色、蓝色等深颜色的棉布,三四层用胶水粘合成一块。较大的布料需要拼接,用线将几块布料缝合成一块,再以蓝色布料缝做里子,把线头遮盖住。另有一种白色布,叫口布,比较薄,一般用于绣花。盘绣用的线是丝线,又叫扣线,颜色丰富,配色协调,常用的有红、草绿、桔、黄、紫红、青、桃红、白等多种颜色,用扣线绣成的图案,立体感强,不易掉色。

盘绣的工艺流程主要分四步:一是粘布,就是前面提到的,将几片深色的底布粘起来,使布块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刺绣;二是构图,如前所述,构图一般不用笔画,按照较固定的程式绣出边框,中间按照心中的图案绣制;三是盘绣,通常采用一针两线形式绣制图案;四是拼接,就是将几块盘绣作品拼接成一个整体,一般用线缝合后再用蓝色布做个里子。

(三)土族花袖衫服饰制作

花袖衫在土族的服饰文化中历史悠久,土族盘歌《杨格喽》中唱道:“阿依姐的衣衫放宝光,天地妙用都收藏。红白蓝黑紫绿黄,万物全靠它滋长。”花袖衫上的每种颜色都体现着土族人民的美好愿望,黑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对土地的眷恋,绿色象征着土族人民生命力的顽强和延续,蓝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心胸之开阔、性格之率直,黄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对于丰收之渴望,红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对于光明之向往,白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心灵之纯洁,紫色象征着土族人民灵魂不灭的信仰。

土族花袖衫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三部分:

1.制作衣服主体部分

根据身高裁剪一块长方形黑色布料,沿长边对折,再沿短边对折,仍然折成一个长方形,在一条长边上留出衣袖宽的长度,在相连的短边留出半个身宽的长度,将这两个点和两条边的相连点按照平行四边形原理形成的长方形区域剪掉;然后将第二次对折的部分打开,就形成了衣服的主体形状;再在衣服顶端按领口形状剪掉,主体部分就做好了。

2.制作花袖、衣领和衣边装饰

花袖的制作要根据主体部分衣袖的周长,裁剪不同颜色的花布或丝绸,根据不同地域花袖的花色、宽度和排列方式,将剪好的花布条整齐排列好,并缝合成套袖。

衣领和边饰的制作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手工盘绣,也可以选择机织锦缎或是动物皮毛。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颜色、图案,并做成适合的形状。

3.缝制成衣

将做好的花袖、衣领和边饰等部分,按照衣服主体需要缝合在各自的位置,一件美丽的花袖衫就做好了。

三、传统建筑营造类:循化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撒拉族的古篱笆楼分布主要集中在孟达地区,目前遗存18座,这里也是全国古建筑篱笆楼营造技艺遗存重点保护的村落,自古就有“篱笆楼都”之称。

撒拉族篱笆楼的基本形式是二层通柱式木构架带前廊的三合院式、拐角式或横建式庄廓庭院。庭院为一户一院一门,坐北朝南,门为单扇户枢式木板大门,建房以间为单位。篱笆楼上层为厢房、配房、伙房、淋浴室等,伙房一般建在西北或东北角,顶上开天窗,房间为单扇户枢板门,两边有方格花窗;下层为仓库、畜圈等。一、二层楼面由板式或石砌踏步连接,二层楼面由木板和木条铺成,廊边设松木栏杆,廊柱上部有雀替,檐面的楣子和额枋上雕刻精美的花纹图案。一层房间用草泥铺墙,二层用篱笆编制墙体,内饰草泥,卧室内砌有泥炕。整座木构建筑建在高出地面0.5~1米的台基上,台基由鹅卵石、草泥和砖块砌成,建筑四周以黄土夯筑的围墙包裹,墙基由石头、草泥砌成,墙高5米左右,厚约80厘米,房间墙面直接开窗,墙顶高于屋面,屋顶呈5度左右的坡面,用于引流雨水。庄廓院内设置花坛,院内设有排水道等设施,功能齐全,安静舒适,俨然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

篱笆楼建造的基本环节和工序如下:

首先要规划地形,平整土地,一般篱笆楼庄廓占地面积4~8分地。土地平整后就要测量尺寸,用白灰在地上画出平面规划图,然后按照规划图的尺寸挖掘地基,在基址内用鹅卵石、砖块、草泥砌筑台基。台基砌好后,在其上用黄土夯筑围墙,这样庄廓的大框架就完成了。接下来,将准备好的木料、篱笆条进行加工,制作出篱笆楼需要的各种木构架,做好后进行组合安装。整个篱笆楼的木构架采用中国传统木作的榫卯式安装,并在需要的框架内编制篱笆条,套接完成后进行墙面处理,用草泥等混合材料涂抹墙面,然后进行屋顶、楼面、楼梯和门窗的细节处理。最后在院内墁石,建造花坛并设置排水通道,这样整座篱笆楼的建造就完成了。

四、工具器械制作类:循化撒拉族羊皮筏子制作

在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人民自古传承着制作羊皮筏子的技艺和习俗。撒拉族羊皮筏子的制作主要分布在查汗都斯乡、积石镇、街子乡、清水乡等地区,其制作以山羊皮为材料,经过筒装剥皮等程序,将做好的大小不同的12~20个“水皮袋”捆绑在窗格式木框上,组成筏子,用于运送人员、货物等。

羊皮筏子的制作程序大致如下:

首先,制作“水皮袋”。将宰好的山羊从后部筒装向前剥皮,从四肢膝盖处载断。而后灌入盐水,扎紧六处口子,置于阳光下曝晒。隔一段时间,翻滚一下,使盐水受热均匀。夏季,一般约一周左右,即可自行脱毛,形成光滑的羊皮袋。

其次,进行软化处理。将羊皮袋表面均匀地喷洒一层胡麻油,用两手搓揉,最终形成黄灿灿的柔软而光亮的羊皮袋。然后,用一根半截筷子状木棍在颈部开口处穿个孔,并从孔中用力吹气,吹鼓后,用绳扎紧备用。

最后,将若干羊皮袋固定在木框架上,即可下水使用。

五、编织扎制类:加牙藏毯制作技艺

藏毯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发掘的成果,大致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诺木洪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青海藏毯的编织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创新,最终形成安多藏毯和康巴藏毯两大类别。

加牙藏毯是安多藏毯的杰出代表,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根据《湟中县志》记载:“相传清代嘉庆年间,由宁夏来加牙村的地毯匠大、小马师二人,被马、杨两家拜为师父,传授栽纹毯技术。马杨两家学得织毯手艺,相传六七辈人,近180多年。以栽五彩毯和马褥为主,至马得全、杨新春二人,做工更加精湛。”故有加牙藏毯在宁夏之说。

加牙藏毯按照编织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藏毯,采用重叠连环扣方式编织;一種是八字扣编织方式,图案颜色主要以藏文化为主;一种是马字扣编织方式,主要体现的是阿拉伯风格。按照编织密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每英尺90~100道线的毯子主要是做地毯;每英尺120道以上线的主要做挂毯。藏毯的编织工艺大致可以分为十步:一是剪羊毛,即用长剪刀将混在一起的羊毛剪成一朵一朵的;二是筛选羊毛,将羊毛次品筛选出;三是捻线,将羊毛捻成羊毛线;四是桄线,将捻好的毛线缠绕到桄子上;五是染线,将毛线用棍子挑起,放在蒸锅上熏染成各种颜色;六是晒线,将染好的毛线挂在屋外晾晒;七是放经线,在机架上按照编织道数放好经线;八是挽橧,用线将两排经线挽住,系于交上;九是编织,编织的图案主要有三蓝、藏八宝、汉八宝、玫瑰景、毛细景、尖瓣景、双录景、核桃景、十字梅、八瓣梅、满天星等;十是打磨修边,将编织好的地毯打磨平滑,修整地毯边缘。

六、刻绘类:同仁藏族唐卡绘制

热贡艺术是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逐渐兴起的主要为宗教服务的绘画、雕塑等艺术总称,是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其中,以唐卡绘画艺术最为杰出和最具代表性。

传统绘制唐卡的方法十分复杂,在绘制之前有严格的仪轨。比如,画之前,首先要沐浴更衣,然后关闭窗户焚香,等香烟笔直后,服用藏药洁白丸。因为唐卡的颜料大部分来自矿物,许多颜料毒性很大,吃洁白丸的目的是防止矿物颜料中毒。绘制的方法是,首先将白棉布用线绷于画框之上,然后用水调白垩粉做底,两遍以后,就可以用木炭或是铅笔起稿了。佛像的造型主要来自《造像量度经》,通过尺子或是木条来确定比例。色彩主要是以白、黄、红、蓝、绿作为主色,其他颜色依次调配。

白、红、黄、蓝、绿五种色彩是唐卡创作的主色调,其余的颜色基于这五种颜色调和而成,有时也使用黑或金银。五种主色所包含的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层面得以延伸。密宗用蓝、白、红、绿、黄来象征蓝天、白云、火焰、草地和大地。受古代印度哲学影响,这五种颜色也通常被认为是地、火、水、风、空这五种物质。在这些观念的共同作用下,颜色所代表的特定意象逐渐得以确定,一直沿用至今。

七、特种工艺类:土族青稞酒酿制

据资料记载,土族的青稞酩馏酒,历史悠久。《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志》中记载,土族酿制青稞酩馏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距今有400年的历史。它是土族人民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配以酒曲,用土法酿制的一种酒精度数约30度的青稞酒。后来,“山西客商在互助办起烧坊,并从‘杏花村请来酿酒师傅,使威远镇的酿酒业逐渐兴旺发达起来,呈现出‘隔壁三家醉,开罐十里香的气氛。至1949年,威远镇的烧酒坊发展到13家”。至此,土族青稞酩馏酒经过工艺提升,正式走向市场,并逐渐发扬光大,传统的土法酿制技艺一直保留在家庭传承的范围之内。

土族青稞酩馏酒的工艺流程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料。制作酩馏酒的主要原料为青稞,家庭酿制酩馏酒按200斤容积的发酵缸计算,一般每次需要青稞60斤。辅料为甜醅曲子和酒曲,甜醅曲子每升青稞需要2~3袋(市场上按袋出售),酒曲每次需要3~4斤。

第二步,煮青稞。先将青稞洗净,去除杂质,(有些地方去皮,有些地方不去皮),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煮熟,煮熟后摊开阴干备用。

第三步,初次发酵。将甜醅曲子碾碎,按照1升青稞兑2~3袋曲子的比例均匀搅拌,然后倒入木匣密封,放置于炕头发酵2~3天,发酵的温度要保持适中,不能过热,待闻到酒香味便好。

第四步,二次发酵。将初次发酵好的青稞倒入发酵缸,放入酒曲3~4斤,拌匀后密封,每日早上向缸内加一罐凉水,10天左右缸内水满,可听见发酵产生的气泡声(冬天发酵时可将缸置于炕上,以缸壁不凉为宜;夏天置于地上,保持30~40℃),继续发酵30~40天,便可使用。

第五步,蒸馏。将发酵好的青稞分两次倒入锅中,加水稀释,用青稞面将锅盖、导流管和蒸馏缸接口处密封,起慢火煮7~8个小时,即能产出地道的青稞酩馏酒。每60斤青稞一般产酒40斤左右,蒸馏出的酩馏酒通过导流管接入酒瓶,加盖后可长年保存。

以上七类十项代表性手工艺呈现出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多姿多彩,其表现出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异彩纷呈。

[參考文献]

[1]徐苹芳.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J].文明论坛,2010,(3).

[2]李健超.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沙漠路线的考察[J].西北大学学报,1991(2).

[3]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南文魁.藏毯[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4).

[5]张超音.中国藏族石刻艺术[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6]察仓·尕藏才旦.热贡唐卡[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7]辛宇玲.土族与青稞酒文化[J].中国民族文博(第三辑),2013,(7).

[8]董思源.盘绣——土族独有的刺绣艺术[J].中国土族,2003,(8).

[9]邢海燕.青海土族服饰中色彩语言的民俗符号解读[J].西北民族研究,2004,(12).

[10]周晶,李旭祥,孟祥杰.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2,(4).

[11]李海洋.羊皮筏子——黄河上流动的文化[J].档案,2003,(12).

[12]满当烈,黄永明.加牙藏毯[J].西藏人文地理,2008,(1).

[13]肖海.青海藏毯文化探源[J].艺术设计研究,2012,(9).

[14]卓玛杰.青海藏绣民族工艺品的概述[J].商业文化,2015,(5).

[15]王小珺.试论热贡唐卡的颜料选配与造型特色[J].西藏大学学报,2011,(3).

[16]满却顿智.论热贡唐卡的种类及风格——以田野考察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5).

[17]马进明,马晓红.撒拉族篱笆楼、撒拉族古民居建筑篱笆楼[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3418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