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艳
摘 要:核心素养是目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研究中生物是属于自然科学中的最基本学科,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生物学科的学习是每个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路径,因此生物作为初中教育中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学生通过对生物研究的基础知识,掌握实践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以如何能更好地组织初中生物课堂教育是当下生物教师关注和思考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 课堂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5(c)-0154-02
初中生物学科中开展新课改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的质量,有助于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在实践问题的分析及探索上,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生物学科作为初中生阶段的重要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出具体的目标及方法,实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注重创新课程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科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探索能力,利用有效务实的方式进行探究,进而阐述生命在大自然的规律。
1 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物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创造适合学生对认知生命、认知生活知识的教学核心素养。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吸收与内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动态性,让学生明白生物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引导学生拥有自主创新探索科学的精神,传统教学中教师会错误地将教学重点放在训练做题的时间上,没有利用准确的时间做出实际知识的运用,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对生物知识的综合实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无法从实践中实现,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源于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及意识,引导学生寻找探索生活的未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转化成属于自己运用的能力。
2 生命观念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命体系是自然界的特殊群体,对生物学科的研究与人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生命观念认知世界的生命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探索生命观念,灌输到身边接近生活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兴趣。课堂上教学中达到内容接近生活的现象,比如,在教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内容中,加强学生用光合作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在日常生活中光合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农作物产量的发展与光合作用紧密相关,光合作用是对农作物产量起着基础指导结果的作用,在光反应暗的影响下可以趋利避害、加快空气流通,以便农作物的增产。利用催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推动光呼吸进行改造,加快空气的流通,达到高质量产物,成就一切生物体和人类物质的来源都是由绿色植物提供。通过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对农作物产量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把生命观念发展到基础知识中,让学生明白光合作用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提升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内涵理念和基础知识。
初中生在受教师教学培养中不能只习惯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学习并对学习失去学习兴趣,要巧妙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能力,利用教师该有的专业技术精心设计教学题材,合理运用生物教材的资源及实验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以制作米酒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理论教学,让学生们明白细菌和真菌在发酵技术中的应用,对于日常生活中食品出现腐败的现象能够用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并掌握对食物的保存方法。在米酒制作实验当中,让学生们学会应用微生物来发酵米酒,尝试自己的实验成果,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成就感,对生物的实验兴趣将会变得更加浓郁。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提升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及探索空间,学生通过对生物认知的探索感受自主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在生物课堂中遇到问题应大胆乐观地提出,和同学之间进行分析,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学科主要利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部分,同时是培养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实验的研究,探索培养出学生对生命来源的认知。在教学试验中教师利用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例如,在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中让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將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利用。比如,在这次实验中,利用湿巾来裹住小鱼的鳃盖与躯干部,并露出小鱼口部与尾部,将其放在培养皿当中将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当中,带小鱼安静下来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中,应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状况,利用适用的实验材料进行探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热爱。引入生物发展史上的经典事例,向学生介绍生命科学的起源,还原科学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每个学生因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性格和兴趣爱好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尊重学生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比如,把一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学生与开朗活泼的学生分成一组,利用这种方式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与帮助,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之间相处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好地激发学习性情和社交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动态,在遇到问题及难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研究成果。课前要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每个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教师要找问题,帮助解决困难,通过活动实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着重深入了解。初中生物主要是研究生命和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教师要指引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的成果进行生物学科的应用。通过学生对待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解的难题,教师要通过现实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带领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通过教学学习,在布置家庭作业上要有针对性,以便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课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了解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及发生事件中的规律,以此探究未知世界的直观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实验教学,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有效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现实生活与生物教学结合。随着新课改革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教学中的必然要求。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在生物教学中不光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探索精神,主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尊重学生自主创新地位。
参考文献
[1] 许俊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析[J].新课程,2017(33):206.
[2] 赵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7-8.
[4] 林自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广西教育,2018(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