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明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关注南北极冰川融化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第三极”——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也正深陷全球变暖的泥潭。
201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北京发布最新科考成果经评估,亚洲水塔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最脆弱、风险最大的水塔。“我们评估了全球78个水塔单元的脆弱性,发现亚洲水塔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本次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在发布会上说。
这次考察,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在全球确定了78个水塔,并依据这些水系统对相邻低地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未来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和排名,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对脆弱性的评估,综合考量了气候变化、政府水资源管理效能等各种因素,结果令人揪心——最重要的往往也是最脆弱的。在此之前,就不断有报道指出,亚洲水塔面临失衡风险,很遗憾,现在情况一点也没有好转。
何谓“亚洲水塔”
地球上基于高山冰川-积雪-冻土等的水系统被形象地称为“水塔”。我国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广泛发育有冰川、冻土、沼泽、湖泊等地貌。冰川素有“天然固态水库”之称,青藏高原冰川储量约占亚洲冰储量的29.2%,中国冰储量的81.6%,是地球上除南北极外冰储量最大的地方,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此外,这里分布湖泊的数量与面积占中国湖泊总量的一半,储藏着大量水资源。
“水"有了,当然也得有“塔”。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具有众多高耸纵横的山脉。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阿尔金山、祁连山,东有横断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西有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它们聚在一起,就像一座天然的高塔,将冰雪融水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孕育了10多条亚洲重要河流。
20多亿人的守护之塔
人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亚洲水塔在水资源储备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然而,这座“水塔”的作用不只是供水这么简单。它具有生态,上的特殊地位,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介绍,亚洲水塔生变的风险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将给“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及地区的水资源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环境风险,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更直接地说,亚洲水塔维系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20多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称之为“宝塔”:点也不为过。
最重要水塔,深受升温之害
近年来,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新闻不断,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相关数据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亚洲水塔也同样深陷全球变暖泥潭。作为全球变暖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亚洲水塔的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升温速率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剧,亚洲水塔正逐渐失衡——冰川加速退缩,湖泊显著扩张,冰川径流增加,冰崩等新型灾害出现。
本次科考结果显示,过去5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由150万平方公里缩减为12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同时,青藏高原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从1081个增加到1236个,湖泊总面积从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及地区经济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洲水塔占据着16个水塔单元(全球共78个),其中印度河水塔单元位居全球水塔脆弱性之首。该水塔上游水资源丰富,下游用水量巨大,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单元,同时,由于当地政府水资源管理效能有限、气候变化等原因,它也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单元。预计到2050年,该流域人口将增长50%,GDP将增长近8倍,地区温度将升高1.9*C,降水量将增加0.2%。印度河水塔单元的脆弱性越来越大。
汇聚“三江”,中华水塔
说完亚洲水塔,我们也想隆重介绍一下“中华水塔”。它在哪里呢?你可能要说了,当然也在青藏高原啊。没错,它确实在青藏高原。不过,提起青藏高原,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西藏,而“中华水塔”位于青海,并且是亚洲水塔的一部分。
青海省素有“江河之源”之称。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均在青海发源,被称为“三江源”。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三江源地区。在“三江”中,澜沧江为国际河流,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在东南亚地区,它的名字是湄公河。而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国境内河流,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世界上三条著名大河集中发源于同一区域,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让三江源地区自带了一些神秘色彩。
和地球上很多其他水塔不同,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三江源的保护。早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就召开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认为:“中华水塔”面临严重威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仅将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为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证。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刻不容缓。”于是在2001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总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
经过多年持续保护保育,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2018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构建科学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深化保护与发展命题研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贡献。
从亚洲水塔面临失衡风险,到重重保护下“中华水塔”的国家公园规划,我们要珍惜欣赏美景的机会,也要重视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情话说,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三江源,我们看过,记住了,更要维护好,守护住。如果破坏了,再见或许就得等到地球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