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时间机器》是与凡尔纳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5年。该作讲述时间旅行者发明了一种机器,能够在时间维度上任意驰骋于过去和未来。当他乘着机器来到公元802701年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奇异恐怖的景象。人类分化为两个种族:爱洛伊人和莫洛克人。前一种人长得精致美丽,失去了劳动能力。后一种人则面目狰狞,终日劳动,过惯了地下潮湿阴暗的生活。他们养肥了爱洛伊人,到了晚上便四处捕食他们。可憎的莫洛克人偷走了时间旅行者的机器,经历了一番历险之后,时间机器失而复得。时间旅行者继续他的旅行,看到了几千万年之后的巨蟹、巨蝶、成海、日食等一些复古图景。他终于在生命垂危之际回到了“现在”,将旅行的经历告诉朋友。不久他踏上了第二次时间之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本次节选的故事就出自该书的第五章。
“我不知道我坐在那里朝井下看了多长时间。好半天我都没法让自己相信我看到的东西是人。但是,我渐渐地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人没有停留在一个种类上,而是分裂成了两种不同的动物。地面上的那些温文尔雅的孩子并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唯一后裔,而这白色的、可憎的、喜欢夜间活动的东西也都是历代传下来的子孙后代。
“我想到了闪烁的柱子和我提出的地下有通风设备的理论。我开始怀疑它们一定有什么真正的含义。我不知道这种像狐猴一样的东西在这个我以为完全平衡的社会组织里干些什么?它和美丽的地上居民表现出的懒惰和安详有何关系?井底下藏着什么?我坐在井口上,告诫自己无论怎样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并且必须下井才能找到疑问的答案。可我又是多么害怕下井啊!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两个美丽的地面居民穿过阳光跑进了阴影。男的在后面追赶女的,一边追一边把鲜花朝她扔去。
“他们看见我胳臂撑着倒下来的柱子朝井下张望时,好像很痛苦。显然,谈论这些井口被认为是不端的举动,因为当我指着这一井口,想用他们的语言提问时,他们露出了更加痛苦的表情,并且把头都扭了过去。可他们对我的火柴很感兴趣,我划亮了几根去逗他们开心。之后我又向他们问起井口的事,可还是一无所获。于是我立即离开他们,想回到威娜身边去,看看从她那里能打听到什么。不过我的思想已开始大变,我的猜测和看法慢慢地有了新的调整。现在,关于这些通风塔和鬼怪之谜,我都找到了线索,更不用说在铜门的含义和时间机器的失落上得到的启示了!连曾经使我困惑的那个经济问题好像也有了模糊的答案。
“下面是我的新观点。显而易见,这第二种人是地下人。有三种特别的情况使我觉得他们很少在地面上出现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地下已成习惯。首先,他们的脸和大多数主要生活在黑暗中的动物,比如肯塔基山洞里的白鱼一样苍白。其次,能够反光的大眼睛是喜欢夜间活动的动物的共同特征,猫头鹰和猫就是这样。最后,他们在阳光下不知所措,手忙脚乱逃向黑暗以及见到光就耷拉下脑袋的怪样子——都进一步证明他们的视网膜极其敏感。
“那么,我的脚底下一定隧道纵横,这些隧道就是这一新种族的栖息地。山坡上的通风塔和井口——其实除了河谷地带到处都是——表明隧道分布极广。这样的话,认为把这些隧道建在人造的地下世界是为了让日光里的种族生活得更舒适也就再自然不过了。这个看法似乎很合理,我也立即接受了,并且进一步设想人类是如何分化出去的。我敢说,你们能预料到我的理论的大体内容,可我自己却很快感到它和真相相去甚远。
“就从我们自己时代里的问题说起吧,我觉得不容置疑的是,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目前尚属暂时的社会差别正在逐步扩大,它是整个事情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你们会觉得这是可笑的——也是难以置信的!然而即使现在都有种种情况可以来证明这个道理。现在有一种趋势,大量利用地下空间来发展文明生活中无须美观的事业。比如,伦敦有大都会铁路,有新型的电力铁路,有地铁,有地下作业室和地下餐馆。它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显而易见,我认为,这一趋势已发展到了工业逐渐失去了它在地面上的立足之地。我是说地越挖越深,工厂越办越大,人们在地下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最后!即使现在,一个伦敦东区的工人不就是生活在事实上已脱离地球自然表面的人造环境里吗?
“莫洛克人為什么要拿走我的时间机器?我肯定是他们拿走的。埃洛伊人如果是主人,为什么也没能把时间机器还给我?他们为什么这样害怕黑暗?就像我说的那样,我继续向威娜询问地下世界的情况,可我又一次失望了。起先她听不懂我的问题,之后又拒绝回答我的问题。她浑身发抖,好像这是她无法容忍的话题。当我逼她讲时,这也许粗暴了点,她竟然哭了。我除了自己,在黄金时代只看到她流过泪。我看到这眼泪,立即不再提问,不愿为莫洛克人的事再找麻烦,心里只想从威娜的眼睛里抹去人类的眼泪这一遗传物。当我一本正经地点燃一根火柴时,她很快又露出了笑脸,高兴得手舞足蹈。”
在《时间机器》中,威尔斯借助“时空穿梭”这一科学假设,用讽刺和象征手法阐述他对人类进化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思考。作者笔下的未来世界还有什么?你想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