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寺西遺址位于河南渑池县天池镇鹿寺村西的台地之上,地势北高南低,东邻鹿寺水库,南邻陆坪沟。为配合渑淅高速公路的建设,2020年7—12月,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托,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23座、灰坑197个。其中西周时期墓葬57座、春秋时期墓葬42座,出土器物共计430件(套),主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的骨器、石器、铜器。
西周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多为东西向,葬式绝大多数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为一棺一椁、单椁或单棺结构,大部分带有二层台及腰坑。在较大墓葬的填土中发现有动物殉牲现象,多数为殉狗,狗头向东。随葬陶器多放置在墓主头部,主要是以鬲、簋、罐为主的组合。由于这类墓葬均被严重盗扰,仅发现少量的铜器、铅器。根据墓葬带有腰坑、二层台、填土中发现的殉牲情况,以及出土陶器判断,这批墓葬为西周时期的殷遗民墓葬,为讨论殷遗民的迁移问题、周人对于殷遗民的控制管理等提供了新材料。
西周时期灰坑多为圆形,由于上部取土被破坏,坑口无存,深浅不一,部分为袋状坑,相互之间少有打破关系,直径多为1.1—1.5米。部分坑内发现殉人和殉牲。根据坑内的包含物和形制判断这批灰坑有窖穴储藏和祭祀的功能。
春秋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多为南北向,为一棺一椁或单棺结构,部分墓葬带有壁龛,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两种。随葬陶器多放置在棺椁之间或壁龛内,主要以陶单耳罐、陶盆、陶罐组合为主。在单耳罐内均发现有猪骨或羊骨。其以单耳罐、盆、罐为主的组合,与洛阳地区徐阳墓地小型墓葬中的陶器组合相似。据此我们判断这批墓葬应为春秋时期的戎人墓葬,这是中原地区继徐阳墓地后的又一处戎人墓地,再次印证了春秋时期戎人内迁的史实。
鹿寺西遗址距离崤函古道南线较近,崤函古道是两周时期连接成周和宗周的重要通道。遗址发现的西周殷遗民墓葬与春秋戎人墓葬,以及西周早期的窖穴与祭祀坑,为研究两周时期豫西地区的政治格局以及文化面貌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