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大金山遗址位于吉林双辽市新立乡大金山林场西北,地处东辽河冲积平原北部边缘东西向固定沙丘南坡,距东辽河直线距离约5千米。遗址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3年被纳入后太平遗址群并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此遗址进行了复查及勘探。2018—2019年,吉林大學考古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
2018年发掘面积共101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234个、房址25座、墓葬3座、灰沟8条、墙1段、灰堆1处。2019年在2018年发掘区北部揭露400余平方米,发掘灰坑102个、房址40座、墓葬1座、灰沟7条、灰堆35处、踩踏面17处、灶址11个、柱洞11个。两年发掘出土器物及标本近4000件,含可复原陶器30余件、陶器标本百余件、石器百余件、金属器(以青铜器为主)40余件以及骨、角、蚌、牙器千余件。大金山遗址主体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晚可至西汉初年,另见有少量辽金时期遗存,仅分布于发掘区西北处。
大金山遗址揭露了多座圆形房址,以及灰堆、灰坑等遗迹,出土数以万计的水生、陆生动物骨骼以及各类精美渔猎工具,展现了青铜时代东辽河流域季节性渔猎聚落形态,是东北地区青铜时代首次确定季节性渔猎暂居营地性质的遗址。大金山遗址的主要特征与宝山文化(凉泉类型)较为接近,并兼具西部草原及南部中原因素,显示出文化的多样性,为探讨以辽河为媒介四方文化交流提供新视角,为人群流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李萌 方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