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阳城南的居民与居住环境》
王静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1月
北魏洛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城南拓展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唐洛阳跨洛水建城开创了先例,对后世影响极大。本书利用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学,从居民与居住环境相互关系的视角,试图揭示北魏洛阳城南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是居民对居住环境不同利用程度和方式的产物。
《朝鲜半岛青铜武器》
成璟瑭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
朝鲜半岛的古文化深受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与之具有千丝万缕的交流与联系,其中作为青铜器时代代表遗物的青铜武器比较集中而明显地体现了中国元素。包括剑、戈、矛、镞在内的青铜武器的研究是了解东北亚古代社会的一把重要钥匙,通过对青铜武器的生产环节、流通与使用环节的了解,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从考古发现中国》
张经纬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2月
本书是作者的考古学、历史学主题书评集。考古、历史著作固然厚重、深沉,但当我们用人类学思维重新理解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或许就能从那些作品中,品读出意想不到的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文集中的诸多评论,不仅能通过全新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文献,反思当下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还能让有关中国文明的研究者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
丁诗瑶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
作者以内蒙中南部汉代炊煮器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草原文化背景下的汉代造物特征。从设计学、造物学科和图像学、考古学等视角对炊煮器的设计属性、社会历史之中的发展脉络和本体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同时探讨了“经济文化生态”、“技术场域”、农耕与游牧文化下的造物“汇异质性”和汉代礼祀制度等问题。
《成都城坊古迹考(修订本)》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
成都的历史文化资源博大而深邃,既拥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前后蜀文化、移民文化等龙腾凤翔的历史记忆,又保有数不胜数、满载沧桑的文化遗迹、遗址。至于在成都城及成都平原上演过的那一幕幕或威武雄壮、或风流倜傥的历史,则如星月般深嵌在2300多年间的历史天空上,熠熠生辉,朗照今人。
《大清皇陵旧影》
徐广源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12月
全书图文结合,编排有序,分为“关外三陵篇”、“清东陵篇”和“清西陵篇”。作者按照大清各皇陵建造顺序对陵区内各建筑及其历史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兼顾陪葬墓及陵区庙宇。书中800余幅珍贵的清陵旧影,为读者很好地再现了清朝皇陵在各个时期的原貌及其历史沿革,极具观赏性、研究性和珍藏性。
穷物理
青藏高原人类史前推12万年
《科学》杂志公布了其评选的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和兰州大学张东菊副教授领衔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选。丹尼索瓦人是已灭绝的古人类种群。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青藏高原一处洞穴内(甘肃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将青藏高原上的人类活动历史提前至距今16万年。这个发现刷新了之前对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历史和史前人类高海拔环境适应的认识,更为人类演化史拼图补上了关键一块。团队研究人员透露,接下来还将对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丹尼索瓦人和夏河丹尼索瓦人的交流、迁移、扩散问题,夏河丹尼索瓦人的遗传特征、体质形态特征及文化特征,夏河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上的时空分布、与东亚其他古人类以及现代人的关系等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吴月辉,《人民日报》2020年1月21日)
古人类DNA和非洲人类种群的历史
《自然》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分析了来自中非西部的古人类DNA,为理解非洲人类种群的历史提供了深刻见解。喀麦隆西部草原地区的Shum Laka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这一带据信是班图语的发源地。哈佛医学院的David Reich等人分析了4名埋葬在此的古代儿童的DNA(两名来自约8000年前,另两名来自约3000年前),发现他们的祖先和当代中非西部的狩猎采集者最为相似。这一发现暗示,生活在喀麦隆西部的人和非洲说班图语的人,并非这几名儿童所代表的个体或种群的后裔。基因组还显示出混杂迹象,暗示这些儿童的祖先与来自其他种群的个体发生过混种交配。此外,还能辨别出三次明显辐射,其中一次约发生在30万—20万年前,由此诞生了至少4个主要谱系分支——构成了现今的种群。(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曹建墩,《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中国古代玉料来源的多元一体化进程
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使用玉器玉料来源,以就地取材和就近取材为主,透闪石质玉料来源多元化,各地均有。商周以后,玉料来源逐渐向甘肃、青海及东北地区等透闪石玉矿点区域集中。至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人们对于阗国产玉有了新的认识,和田玉开始大量进入中原,并在西汉中后期成为皇家用玉的主要来源,于东汉时期逐渐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社会玉料使用的主导地位。到了隋唐时期,和田玉完全占据了玉作市场的统治地位,其他地方透闪石玉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玉料来源最终完成了多元一体化的进程。(徐琳,《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2期)
蛇与巫:楚美术中的戏蛇图像
楚文化美术中丰富而系统化的戏蛇图像构成了先秦戏蛇图像的主体,楚文化是研究戏蛇图像的重要文化语境。楚美术图像的戏蛇主体经历了由鸟兽到半人半兽,再到人的演变轨迹,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蛇意象是理解戏蛇图像内涵的关键,戏蛇图像是先秦楚人基于敬蛇与惧蛇的双重文化心理表现。戏蛇图像的主体为神巫形象,神与巫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一性,楚美术戏蛇图像集中表现了楚人审美意识中的神巫观念。(余静贵,《文化遗产》2020年第1期)
十六国时期的佛教美术
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以淝水之战划界分为前后两期,佛教美术也有相应的两个发展阶段。前期的第一阶段,后赵由国师佛图澄主导自上而下传播佛教,铸造金铜佛数量巨大、遍及北中国、延续百年。大战之后,后秦、西秦、北凉崛起,开窟造像蔚成风气,造像、壁画成规模组合,为十六国佛教美术的第二阶段。石窟模式,耳熟能详者有凉州模式和云冈模式。前者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意在启迪对北凉的研究。而后者,云冈二期、三期造就北魏石窟模式,但云冈一期不应包括在内。大时代之交因灭法而断层,必要的过渡期独具特色不可复制。(黄文昆,《敦煌研究》2019年第3期)
三峡考古发现对早期巴文化研究的新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前,早期巴文化(夏商时期)的研究无人涉猎。此后,为配合葛洲坝、三峡大坝水利工程建设,考古部门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的夏商时期遗址,据出土的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物,再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学研究认为这类夏商时期遗存应该是早期巴文化遗存(早期巴人遗存)。从考古发现的这类早期巴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来看,鄂西、三峡地区当是核心区,其北达汉中地区,向东连接江汉平原西部,向东南至湘西地区,往南到黔东北并接连湘西地区,溯江向西发展到嘉陵江中下游地区。(杨华等,《长江文明》2019年第4期)
读天下
国家文物局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
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更好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国家文物局日前作出部署,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指依托不同类型文物资源,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依托市级、县级行政区划,以市级、县级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自愿申请、自主创建。为规范有关创建工作,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工作安排,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申请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推荐,国家文物局组织评估、核定公布。各地创建申请材料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统一向国家文物局组织报送,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1日。(文宣,国家文物局网站)